三天之後,牛輔率領2萬步騎抵達洛陽城外。
另外3萬兵馬,則已經駐紮在了函穀關內外,為的,就是確保董卓大軍在長安與洛陽之間保持通暢無阻。
董卓由此信心大增,也讓整個洛陽上下再次蒙上了一層隱憂。
同一天,一封來自太行山的密信,也傳到了李儒的手裏。
李儒看罷,臉上浮現出一絲果然如此的表情。
然後轉頭就找上了董卓,“主公,那邊和白波的楊奉接上頭了,而且不出所料,之前的那場戲,也確實是袁家在背後的謀算。
“估計為的,就是借西涼、並州二軍的逼壓之勢,達成他們鏟除宦官和外戚的目的,進而架空皇權、獨攬朝政。”
董卓眼睛瞬間眯了一下,然後放聲大笑,“可惜,還不是為我西涼做了嫁衣,這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又是什麽?”
然後看了眼李儒,“還有呢?是不是真的有驚喜?”
李儒很適時的送上了一記馬屁,“果然什麽事情都逃不過主公的眼睛,信裏說,楊奉手裏還掌握著白波和袁家之間沆瀣一氣的證據,看起來倒也確實算得上一份驚喜。”
董卓大喜,急忙問道:“憑這個能不能直接拿捏住袁家?”
袁家終歸是他心裏多年都沒有邁過去的那道坎兒,所以,想要破開這道心結,那就隻能死死的捏住對方要害,然後才能任他搓圓揉扁的操控在手裏。
如果僅僅是依仗武力威懾逼迫,顯然還不足以做到這一步,甚至還要時刻防備對方隨時的發難和反噬。
所以,武力威懾隻能用作一時,卻不能當作長時間的防備。
畢竟,文武之爭不是兩國對峙,也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而袁家作為如今士族的代表,最忌憚的,也肯定不是武力逼迫,而是士人最看重的名聲。
像袁家這樣四世三公的豪門望族,也絕對不允許他們身上沾上任何的汙點,又當又立才是常規操作。
所以,隻要董卓拿到了對方和白波賊勾結的證據,那就等於是抓住了他們的命根子。
這個年代,是講大義的。
可以做,但絕對不能宣之於眾,名不正則言不順,那就不是大義了。
而袁家勾結白波賊的事情一旦真相暴露出去,那麽就等於是整個袁氏自絕於朝堂,自絕於士族。
是會淪為被人唾棄的敗類的,算得上是名聲盡毀,人見人踩。
因此,也就怪不得董卓會如此激動了。
李儒輕輕點了下頭,“據說這些證據,倒不是袁家和白波之間直接往來的信件,而是袁家派駐在白波的人,和袁家往來傳遞信息的密函。
“但不管是哪一種,以此捏住袁家的命門,還是不在話下的。”
董卓狠狠用右拳捶了下自己的左掌心,發出“啪”的一聲脆響,“老賊,終究還是落在了老子的手裏啊,哈哈哈!”
能讓袁家乖乖的俯首帖耳,那就等於是真正掌控了滿朝文武百官,整個崇德殿上的話語權,也將隨之成為他董某人的一言堂。
再無人敢於忤逆背離。
董卓似乎已經看到了來日大殿上,自己信手揮灑、指點江山的風範氣派,一時間不由得心生搖曳。
李儒倒是沉得住氣,看著董卓陷入癡迷狀態,卻隻是保持著靜默的態度。
還好,董卓畢竟也算是一員殺伐果斷的沙場宿將,一時的走神,還不至於影響到他的心智。
所以,很快也就恢複了過來。
然後看了一眼李儒才道:“那邊和對方談的怎麽樣?提到了哪些條件?”
李儒這才恭聲道:“溝通還算順利,但想要說服郭太,還需要一些時間……倒是楊奉此人,卻直接要了個一郡太守的條件。”
董卓臉露不屑神色,“郡守?那就給他好了,我大漢可從來不缺少官位,誰做不是做?這個允了。”
如今在他眼裏,最不缺的就是這個了,甚至可以說是予取予求。
李儒同樣覺得理所當然,就是這麽底氣十足。
然後就聽董卓繼續發問,“招降白波之後呢,文優打算怎麽安排這股勢力?”
李儒淡然一笑,“長安與洛陽之間,隻有函穀關和孟津關兩大關隘,現在函穀在手,剩下的就是董重看守的孟津關了。
“所以,白波是完全可以兵出太行,直接接手河內的,如此一來,既可以隨時威脅孟津關,以備不時之需,又可以從外拱衛京畿之地,緩解我西涼兵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董卓眼睛一亮,“善,如此一來,還可以隔黃河與伏波嶺遙遙相望,相當於在渤海王脖子上架了一把劍,痛快啊。”
李儒嘴角一挑,但還是勸了一句,“渤海王之事,暫時還要緩一下,而且,儒覺的,就算是要對付他,也不一定就需要我們親自出手。”
董卓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才“哈”一聲笑出聲來,“對,驅虎吞狼嘛,袁家還是可以放出去咬一下人的。”
李儒笑而不語。
他之前還沒有資格出現在朝會上,所以也就沒有親眼見識過劉協當時的驚人之舉。
但從董卓和呂布的描述中,倒是也詳細的了解過當時發生了什麽。
所以對於這個當今天子的親弟弟,他不可能對其視而不見。
能跟著董卓走到今天這樣的高度和地位,他也不允許有任何的意外因素,有可能威脅到董卓和西涼軍的未來大業。
董卓倒是對李儒信賴有加。
隨手揮了一下,“那這些事情就交給文憂去全權處理了,我不問過程,隻要結果。”
李儒微微恭了下身子,“唯!”
然後又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轉而說道:“收降白波還需要一些時日,所以在沒拿到那些證據之前,主公還需暫時隱忍,也盡量約束一下各大部曲,萬不可因小失大。”
董卓很認真的點了下頭,“這個無需多慮,文憂做主去通傳一下就可以了。”
李儒這才長身而起,作揖之後從容退了出去。
……
劉協沒心情關注董卓那邊的事情。
因為秋收在即,軍屯裏種植的那些農作物,也已經快到了收割的時間。
比如大豆、玉米、紅薯等,甚至連棉花,都快到了第一茬采摘的時間。
大豆就不要說了,作為五穀之一,它早就成為了大漢朝最重要的糧食作物,雖然不能像稻、梁那樣,被人們當作細糧,但卻也是當前百姓的主糧之一。
而且,隨著劉邦的孫子無意間發現的鹽鹵點豆腐,到如今,其實也已經出現了某些豆製品之類的食品。
所以對於大豆,沒人可以忽視。
而劉協之所以種大豆,除了可以將其磨粉、製作豆腐、豆鼓等豆製品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打算靠它來榨油。
然後豆餅和豆渣同樣也可以廢物利用,充作喂豬和肥田的主要來源之一。
至於玉米,那就完全是當作主糧去用的。
畢竟,作為後世和小麥、水稻,一起並列為國內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它雖然引進的最晚,但也是最實惠且高產的。
最關鍵的是,玉米不像小麥、水稻那樣,對於土壤、水分、溫度有那麽高的要求,適應性很強,在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
所以,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但凡碰上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兒,就能收獲畝產千斤的大豐收。
解決一下溫飽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這才是劉協最看重的一點。
而紅薯,同樣具有類似的特點,而且更耐旱,產量更是高達玉米的十倍左右。
而且不但可以生吃,可以通過蒸、煮、烤、熬粥等不同的方式去食用,還可以製作地瓜幹、醬油、飴糖,甚至是釀酒、提取酒精等。
就連根、莖、葉等,都是優良的畜牧飼料。
用途可謂是相當廣泛。
另外3萬兵馬,則已經駐紮在了函穀關內外,為的,就是確保董卓大軍在長安與洛陽之間保持通暢無阻。
董卓由此信心大增,也讓整個洛陽上下再次蒙上了一層隱憂。
同一天,一封來自太行山的密信,也傳到了李儒的手裏。
李儒看罷,臉上浮現出一絲果然如此的表情。
然後轉頭就找上了董卓,“主公,那邊和白波的楊奉接上頭了,而且不出所料,之前的那場戲,也確實是袁家在背後的謀算。
“估計為的,就是借西涼、並州二軍的逼壓之勢,達成他們鏟除宦官和外戚的目的,進而架空皇權、獨攬朝政。”
董卓眼睛瞬間眯了一下,然後放聲大笑,“可惜,還不是為我西涼做了嫁衣,這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又是什麽?”
然後看了眼李儒,“還有呢?是不是真的有驚喜?”
李儒很適時的送上了一記馬屁,“果然什麽事情都逃不過主公的眼睛,信裏說,楊奉手裏還掌握著白波和袁家之間沆瀣一氣的證據,看起來倒也確實算得上一份驚喜。”
董卓大喜,急忙問道:“憑這個能不能直接拿捏住袁家?”
袁家終歸是他心裏多年都沒有邁過去的那道坎兒,所以,想要破開這道心結,那就隻能死死的捏住對方要害,然後才能任他搓圓揉扁的操控在手裏。
如果僅僅是依仗武力威懾逼迫,顯然還不足以做到這一步,甚至還要時刻防備對方隨時的發難和反噬。
所以,武力威懾隻能用作一時,卻不能當作長時間的防備。
畢竟,文武之爭不是兩國對峙,也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而袁家作為如今士族的代表,最忌憚的,也肯定不是武力逼迫,而是士人最看重的名聲。
像袁家這樣四世三公的豪門望族,也絕對不允許他們身上沾上任何的汙點,又當又立才是常規操作。
所以,隻要董卓拿到了對方和白波賊勾結的證據,那就等於是抓住了他們的命根子。
這個年代,是講大義的。
可以做,但絕對不能宣之於眾,名不正則言不順,那就不是大義了。
而袁家勾結白波賊的事情一旦真相暴露出去,那麽就等於是整個袁氏自絕於朝堂,自絕於士族。
是會淪為被人唾棄的敗類的,算得上是名聲盡毀,人見人踩。
因此,也就怪不得董卓會如此激動了。
李儒輕輕點了下頭,“據說這些證據,倒不是袁家和白波之間直接往來的信件,而是袁家派駐在白波的人,和袁家往來傳遞信息的密函。
“但不管是哪一種,以此捏住袁家的命門,還是不在話下的。”
董卓狠狠用右拳捶了下自己的左掌心,發出“啪”的一聲脆響,“老賊,終究還是落在了老子的手裏啊,哈哈哈!”
能讓袁家乖乖的俯首帖耳,那就等於是真正掌控了滿朝文武百官,整個崇德殿上的話語權,也將隨之成為他董某人的一言堂。
再無人敢於忤逆背離。
董卓似乎已經看到了來日大殿上,自己信手揮灑、指點江山的風範氣派,一時間不由得心生搖曳。
李儒倒是沉得住氣,看著董卓陷入癡迷狀態,卻隻是保持著靜默的態度。
還好,董卓畢竟也算是一員殺伐果斷的沙場宿將,一時的走神,還不至於影響到他的心智。
所以,很快也就恢複了過來。
然後看了一眼李儒才道:“那邊和對方談的怎麽樣?提到了哪些條件?”
李儒這才恭聲道:“溝通還算順利,但想要說服郭太,還需要一些時間……倒是楊奉此人,卻直接要了個一郡太守的條件。”
董卓臉露不屑神色,“郡守?那就給他好了,我大漢可從來不缺少官位,誰做不是做?這個允了。”
如今在他眼裏,最不缺的就是這個了,甚至可以說是予取予求。
李儒同樣覺得理所當然,就是這麽底氣十足。
然後就聽董卓繼續發問,“招降白波之後呢,文優打算怎麽安排這股勢力?”
李儒淡然一笑,“長安與洛陽之間,隻有函穀關和孟津關兩大關隘,現在函穀在手,剩下的就是董重看守的孟津關了。
“所以,白波是完全可以兵出太行,直接接手河內的,如此一來,既可以隨時威脅孟津關,以備不時之需,又可以從外拱衛京畿之地,緩解我西涼兵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董卓眼睛一亮,“善,如此一來,還可以隔黃河與伏波嶺遙遙相望,相當於在渤海王脖子上架了一把劍,痛快啊。”
李儒嘴角一挑,但還是勸了一句,“渤海王之事,暫時還要緩一下,而且,儒覺的,就算是要對付他,也不一定就需要我們親自出手。”
董卓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才“哈”一聲笑出聲來,“對,驅虎吞狼嘛,袁家還是可以放出去咬一下人的。”
李儒笑而不語。
他之前還沒有資格出現在朝會上,所以也就沒有親眼見識過劉協當時的驚人之舉。
但從董卓和呂布的描述中,倒是也詳細的了解過當時發生了什麽。
所以對於這個當今天子的親弟弟,他不可能對其視而不見。
能跟著董卓走到今天這樣的高度和地位,他也不允許有任何的意外因素,有可能威脅到董卓和西涼軍的未來大業。
董卓倒是對李儒信賴有加。
隨手揮了一下,“那這些事情就交給文憂去全權處理了,我不問過程,隻要結果。”
李儒微微恭了下身子,“唯!”
然後又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轉而說道:“收降白波還需要一些時日,所以在沒拿到那些證據之前,主公還需暫時隱忍,也盡量約束一下各大部曲,萬不可因小失大。”
董卓很認真的點了下頭,“這個無需多慮,文憂做主去通傳一下就可以了。”
李儒這才長身而起,作揖之後從容退了出去。
……
劉協沒心情關注董卓那邊的事情。
因為秋收在即,軍屯裏種植的那些農作物,也已經快到了收割的時間。
比如大豆、玉米、紅薯等,甚至連棉花,都快到了第一茬采摘的時間。
大豆就不要說了,作為五穀之一,它早就成為了大漢朝最重要的糧食作物,雖然不能像稻、梁那樣,被人們當作細糧,但卻也是當前百姓的主糧之一。
而且,隨著劉邦的孫子無意間發現的鹽鹵點豆腐,到如今,其實也已經出現了某些豆製品之類的食品。
所以對於大豆,沒人可以忽視。
而劉協之所以種大豆,除了可以將其磨粉、製作豆腐、豆鼓等豆製品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打算靠它來榨油。
然後豆餅和豆渣同樣也可以廢物利用,充作喂豬和肥田的主要來源之一。
至於玉米,那就完全是當作主糧去用的。
畢竟,作為後世和小麥、水稻,一起並列為國內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它雖然引進的最晚,但也是最實惠且高產的。
最關鍵的是,玉米不像小麥、水稻那樣,對於土壤、水分、溫度有那麽高的要求,適應性很強,在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
所以,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但凡碰上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兒,就能收獲畝產千斤的大豐收。
解決一下溫飽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這才是劉協最看重的一點。
而紅薯,同樣具有類似的特點,而且更耐旱,產量更是高達玉米的十倍左右。
而且不但可以生吃,可以通過蒸、煮、烤、熬粥等不同的方式去食用,還可以製作地瓜幹、醬油、飴糖,甚至是釀酒、提取酒精等。
就連根、莖、葉等,都是優良的畜牧飼料。
用途可謂是相當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