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兒弄的這仨玩意兒?”


    晌午歇息,子羽看著抱著仨小獅子向自己走來的寧郃,冒出滿腦袋問號。


    這貨究竟是給他們當斥候去了,還是跑前麵打獵玩兒去了?


    “一個前輩給的,咱這兒有奶沒有?”


    仨小東西腦袋都挺不起來,肉是肯定吃不了了,寧郃也隻能先上子羽這兒看看,沒準兒誰就有喝奶的愛好,有存貨呢。


    “荒郊野嶺的,你說呢。”子羽看怪物一樣看著他。


    一幫大老爺們兒,出來行軍,誰特麽會帶著奶啊。


    “得,我自己想轍吧。”寧郃毫不意外的點點頭,轉身就走。


    子羽快步跟上去,把人喊住:“你等會兒。”


    “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你哪來的什麽個前輩?什麽人?”


    寧郃簡單說了下,大致形容了下老頭兒的樣貌,尋思著子羽備不住知道老頭兒名諱也說不定呢。


    子羽果然點點頭,“西四府的上品境,我知道的就倆人,其中一個應該就是你說的這位前輩了。”


    說著子羽神色有些古怪的看了寧郃一眼,再道:“但這位怎麽說呢,他極其反感咱們這種‘朝廷鷹犬’,居然能跟你聊一塊兒去?”


    寧郃忙撤開一步,“我可不是啊,咱正兒八經朝廷命官。”


    子羽大手一握一握的,很想忘了自己當初說的話,現在就揍他一頓。


    咋的?他這府衛將軍,就不是朝廷冊封承認的怎麽著?


    寧郃見他神色不善,忙打個哈哈,問道:“那啥,將軍,這位前輩名諱?”


    子羽哼了一聲,道:“其名柳乘風,號濱山老人,以前倒是常住在暮濱山,後來總有人聞名去找,給弄煩了,好多年都沒有人知道其蹤跡了,你倒是命好,能得他主動指點。”


    “咱這叫人品!”寧郃嘚瑟了下,轉腚就蹽,“我還是先給這幾個玩楞找奶去了,吭嘰吭嘰的,再餓死了。”


    子羽也沒再攔他,知道了大概是誰,不會對他們有什麽影響和威脅就行。


    這老頭兒雖然武藝高強,也不待見朝廷,但也確實不是什麽惡人,也從來未聽說過其以武逞兇的事跡,還算很好相與的。


    且說寧郃這邊,離開隊伍,跟公冶梓苡往前又找到官驛去,想著他們會不會養些牛羊之類的,有奶水可以給小獅子吃點兒。


    然而也是沒能得償所願。


    但倒也不是全無收獲。


    這裏的官驛雖有屯糧,但這邊產糧少,運糧也費勁,日常還是多以牛羊之類的肉食為主,偶爾也打打獵。


    不過他們不自己養,隻是隔一段時間跟附近的牧民定量買來一些。


    也因此知道一夥聚居的牧民位置,給寧郃二人指了路,讓他們去牧民那裏看看。


    倆人轉馬向西,足足走了七十多裏,才看到一片低矮的小氈房。


    然而看到的景象,卻是有些出人意料。


    “他們在吵什麽?”


    一片小氈房外,是一大圈堅固的荊棘柵欄,內外各有二百多人,隔著柵欄嚷成一團。


    但他們說的應該都是西泠府這邊的方言,寧郃倆人誰也聽不懂,不知道究竟是怎麽迴事。


    “有沒有會說官話的。”等了一陣,見還是沒有消止的意思,寧郃打馬過去,高聲問了一嗓子。


    兩邊人似這才發現他們倆過來,見寧郃橫刀帶矛的,圍在柵欄外的人,唿啦一下散開,隱有退走的意思。


    柵欄內的人,也滿是提防的看著他,沒有人應聲。


    寧郃蹙眉看了一眼,走近柵欄,向裏麵的人,出示了下官印,再問道:“有沒有會說官話的?你們這是怎麽迴事兒?”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一個十分雄壯的漢子走上近前,道:“這位大人,這是些黎朝流民,不知怎麽來到咱們這兒的,想要些吃食!”


    “黎朝流民?”寧郃眉頭一挑,這裏可離著邊境老遠呢,咋過來的這是?


    那壯漢卻是點點頭,“嗯,這幾年都能見到,咱們這兒也不好管,官府索性就不管了,任他們在草原上遊蕩。以前遇上的人少,能接濟我們就接濟一下。但這次人太多了,我們也無能為力。他們又不肯走,就吵了起來。”


    這事兒寧郃倒是頭一次聽說,也沒遇見過,頓時好奇再道:“這幾年都能見到?”


    壯漢又點點頭。


    這時那邊一堆流民裏頭,也出來個人,小心靠前,用不算太流利的大溱官話道:“這位大銀啊,求您發發善心,讓他們給我們一口吃食吧,我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再這麽下去,都得餓死啊!求求您了!”


    說著就開始以頭搶地,向寧郃跪拜來。


    好好的,寧郃可不敢隨便領人叩拜,忙拉馬避開,“你先起來。我看你們這一大堆人,這草原上也不缺活物能獵,怎麽就三天沒吃東西了?”


    那人也不起來,反而又跑出幾個人,一並道:“原本我們是有人專門打獵的,雖然苦了點兒,危險了點兒,但好歹還能有口吃食。可前幾天,一夥馬匪四下抓人,我們千多人,四下散開,平日打獵的兒郎,留下斷後,再沒了音訊。我們就一直往這邊走,誰知這邊是牧場,縱使有心,可除了啃草,又哪還有獵物可打。”


    “打他們的牛羊嘛。”寧郃挑眉道。


    那幾人連忙搖頭,“別人我們不知道,也管不了,但我們一路被同族兄弟接濟著,才能活著走過來,聚在這邊,幸得存活。今日行這無賴之舉,已是大感羞臊,怎能行那忘恩負義之舉。”


    當年黎朝敗走中原,先據雀嶺以西,也就是而今雍合府、西泠府、西海府三地,而後再往南去,到了而今黎朝疆域,整個占據了泠水南北廣袤之地。


    後一分為二,以泠水割據,成了虞、黎兩朝。


    這段曆史,雖已久遠,但說是同族同祖,也並無不可。


    甚至西泠府這邊的方言,也仍與黎朝而今的官話,大差不差。


    這也是他們能跟當地人順利交談的原因。


    至於話中真假麽……


    寧郃看看柵欄內的人,之前站出來那壯漢道:“他們確實沒有傷及牲畜,隻是求口吃食。”


    “倒也算講究。”寧郃頷首心道一句,而後想了想,對壯漢道:“這樣如何,我與你買十五隻羊,借我幾口鍋,給他們燉了吃。”


    壯漢遲疑了下,點頭應下。


    他們不是差十隻二十隻羊,而是怕這個口子開了,他們攆不走人,把他們賴上。


    要是十幾個人,哪怕三五十個,吃一頓也就吃一頓,不怕賴著不走,甚至不走也行,權當添人進口,還能多些人手對付草原上那些野獸,多些自保之力。


    但眼前這人數可是比他們還多,一天兩天還行,時間長了,那就不是擴充部落家族的事兒了,是直接就能被拖垮。


    現在這個好人由寧郃來當,倒是無所謂,寧郃的官身,在這些流民眼裏,就是最大的危險。


    給他們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賴上寧郃。


    一言不合,被抓去當苦力,都是最輕的。


    給定成馬匪,砍了腦袋迴去報功領賞,才是處理流民最簡單的辦法。


    要不這些人怎麽不往官道和城池附近晃悠,跑草原上當野人呢。


    “且說好了,吃飽喝足這一頓,你們就得離開,自尋生路去。”寧郃見他應下,轉頭對那些流民再道。


    “謝謝大銀!”


    “謝謝大人!”


    幾人連忙道謝作揖個不停,然後轉迴身去翻譯寧郃的話,告知給同伴們,一時道謝聲此起彼伏,持續了好一陣子。


    寧郃讓他們稍微走遠了一些,省得兩邊兒再起什麽糾葛,而後再對壯漢道:“你這兒有沒有奶羊,先幫我給這幾個小東西喂點兒,或者直接也賣我一隻。”


    “交給我吧,我有辦法。”壯漢訝異了下,把小獅子接了過去,轉頭就送進了自家剛產崽子的獒犬窩裏。


    然而寧郃卻是心不在焉的,壓根沒有注意這些。


    公冶梓苡見狀道:“我在這看會兒,你忙你的去。”


    寧郃從善如流的自個兒滾蛋,混到了那些黎朝流民之中。


    【二陽了,腦袋昏昏沉沉的,就先一更了。


    然後順便說下,最近這一段劇情,因為北地一戰挺重要的,會時不時跳轉下地圖,兩邊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且下瓊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枉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枉度並收藏且下瓊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