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知府衙門。
陳程背負雙手,朗聲說:“一字慧劍門,福建建陽的門派。卓不凡就是此派的傳人,縹緲峰靈鷲宮滅了一字慧劍門滿門。甚至當時躲在福州的卓不凡,以及他府上的門人,都不放過。
“卓不凡驚恐不已,逃到了長白山,至今不知所蹤。
“福威鏢局,福州本地的鏢局。經林震南手送給各位大人的真金白銀都不計其數。青城派滅了福威鏢局滿門。綁走了林震南夫婦,隻餘家中的紈絝少爺林平之逃脫。
“林平之不久前,被人發現在衡山城出現過,現在加入了華山派。
“我想問問各位,這些滅門的時候,各位在哪裏,各位做了什麽?
“靈鷲宮在哪裏?靈鷲宮在天山。天山現在是在元國境內。所以說,不管什麽江湖,本質就是元國人到我宋國來殺了人,而且還是滅門。
“各位,你們就裝聾作啞嗎?”
說完,他重重地拍在案頭。
按理說,他區區一個小小皇城司指揮使,根本不夠資格在這裏咆哮。但現在,他理直氣壯。滅門慘案,官府的態度是不管,放到哪裏都是大案。
輕則革職查辦,重則人頭落地的。
皇城司正是管此事的。皇城司本來就是特務機構,有監視百官的職權。雖然不比後世的錦衣衛這麽跋扈。但這種完全可以上綱上線的案子,他們囂張一迴,名正言順!
陳程現在就是怒聲斥責福州一幹文官,他們還隻得受著,不敢迴嘴。
他環視過眾人。目光所到之處,眾官迴避,莫敢與其對視的。這時候,再想拿捏以文製武的架子,顯然是愚蠢的。
他輕輕嗓子,又說:“現在說到青城派。青城派在哪裏?在蜀地!”
有個官員小聲提醒:“指揮使,蜀地是我們宋國的地盤。”他的意思是青城派來滅門,他們的責任比不上靈鷲宮。
靈鷲宮來滅門是十多年前了。其實和這些官員大部分關係不大。他們挨一頓罵,最後一本花團錦簇的奏折,就可以把責任推得幹幹淨淨。
但這福威鏢局的滅門,就在這一任官員的眼皮子底下。非要給他們安一個罪名,完全是說得通的。所以也不怪,此人不顧觸黴頭,就開始想要狡辯。
陳程頷首,溫聲說:“不錯,元人來我宋國殺人,居然不能發現和偵測,實在是無能、廢物。這宋國人殺宋國人,大家大意了,也是正常的。”
眾皆不語,隻有一個官員急忙應和:“指揮使,你說得太對了。”
陳程臉一沉,溫聲轉為了慍聲:“且不說,青城派的人將福威鏢局包圍起來,用了幾天來殺人。官府居然如同睜眼瞎子一般,不聞不問。
“但凡當時肯派幾個官差去嗬斥幾聲,哪會有這樣的慘案!
“就當你們當時都瞎了吧,不知道此事。那滅門以後呢?也是不知道嗎?不敢去抓捕犯人,連海捕文書也不敢發一個嗎?發給成都巡撫,讓他去拿人,也不敢麽?”
眾文官對視幾眼,終於用目光推選出來一人。
那人說:“指揮使,其實朝廷不管江湖紛爭,也是宋國的潛規則。不單是我們福州如此,全國各地莫不如此。隻不過,大家都沒料到,這些江湖人如此兇殘,居然敢滅門。而我們福州運氣實在是有點差,滅門案子多了一些。”
此人說的是實話。原時空,李莫愁殺了陸立鼎全家,朝廷可又管過分毫?
不過此人隻解釋了第一層。第二層則是瞞上不瞞下,發生了滅門大案之後,更是層層遮掩。宋國的評價體係很怪。
別人牧守的地方沒滅門(包括沒報上去),你的地方有。那就是你無能,必將責罰甚至免職。所以自然是大家都不報上去咯。
陳程不懂這些麽?
他當然懂。他前世在網上和辦公室裏隨便學一些,這些東西又不是九陽真經,不過是爛大街的查拳罷了。很容易了解的。
但,懂了,不定代表他認可!
一方牧守,眼皮底下,居然可以發生滅門慘案。一字慧劍門前前後後死了六十二人。福威鏢局死了十八人,還不包括林震南一家三口。
要這樣的牧守何用!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
安民都做不到,隻會欺上瞞下,作威作福!這樣的官,庸碌!無能!廢物!
陳程的內心是震怒的。就憑這些連武林人士都不敢碰一碰的廢物,怎麽在將來與韃子一戰?
宋國敗給蒼狼,明國敗給野豬。很冤,又不冤。
冤的是億兆百姓冤,不冤的上層官員,幾乎個個該死。
但是陳程的憤怒沒有用。別看他現在把這些人罵得都不敢抬頭。但他拿這些人沒有辦法。他可以密折遞迴去,罷免這些人的官。但最後最多隻會由一個人頂缸。
而這人不論是走賈似道的路子,還是丁大全的路子,都能用錢來折罪。最多就是免官罷了。
這麽一來,陳程未免把文官係統得罪慘了。到時必將受到這些人的排擠。而這些人為了排擠他,完全可以犧牲國家的利益。
有這麽一瞬間,他甚至想要不要幹脆和這些人決裂。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最終,他還是壓住了火氣。他拚不起。他沒有振臂一唿的基礎。宋國經濟發達。華夏的百姓一向簡單,隻要還吃得起飯,就一定會逆來順受。
華夏的百姓也一向剛烈。隻要吃不起飯。等死,死國可乎!
他思慮一陣,還是覺得繼續他先抗韃,再重整山河的思路。
所以,陳程現在隻是罵人,並沒有準備追究這些人的責任。天山童姥並沒有什麽好下場。死前連腿都被李秋水扯下來了。餘滄海也必然死於林平之。
隻是林平之……從一個還算善良的熱血少年,變成一個陰狠歹毒的死太監。可惜了。
林平之的一生很悲催,也很無奈。但他做的所有一切都可以解釋,獨獨他居然殺嶽靈珊,不可原諒。
嶽靈珊沒有半分對不起他。對不起他的那個人,叫嶽不群。
若是可能,陳程希望改變一下這樣的宿命。
當下,陳程要做的是收一點好處。
立威,除了是他真想罵人以外,還是因為他要索利。
“諸位大人,你們有苦衷。”
陳程先定了一個基調:“但我們決不能再坐視這樣的事。若是福州再發生一起這樣的案子,隻怕本指揮使也跑不掉。所以此事由本指揮使呈報賈相,可以不追究。大家還可以順勢將這個隱患洗去。大家意下如何?”
這次把事情捅破,再走賈似道的路子,不了了之。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人拿此事說事。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好的結果。
眾人都是眉頭一揚,互相眼神交流了一陣,才由知府親自說:“指揮使言之有理。”
其實事情不是這麽簡單,到時肯定還是會找一個人背鍋。不過反正這裏也不是鐵板一塊,各派係慢慢鬥去吧。而陳程巴不得他們鬥這一場。
陳程又說:“但是事情不追究,不能就這麽算了。我提出兩點。第一,兇手一定要抓!我們可以不親自動手抓。但態度必須擺出來。發文給成都巡撫,請他們幫忙緝兇。也發文聲討靈鷲宮!
這個簡單,自然沒人有異議。隻不過公文發到成都。餘滄海走了巡撫的路子,也就不了了之。雖然因此折了些麵子,反正青城派因為福威鏢局的事,在江湖上名聲已經臭了,也不怕更臭一點。
“第二,我建議各位上書,搞一個福州聯防隊。專門設立一隻隊伍來巡檢州中江湖人的不法事。其他事可以不管,殺人這樣的案子,不能再犯。”
陳程要的就是聯防隊。有了這樣一支隊伍,他可以用正當理由安置自己西湖武校的人。讓他們在此練兵。大戰爆發,聯防換一身皮,就是野戰兵。
他雙目炯炯有神地看向所有人,給眾人一股難言的壓迫感。
陳程背負雙手,朗聲說:“一字慧劍門,福建建陽的門派。卓不凡就是此派的傳人,縹緲峰靈鷲宮滅了一字慧劍門滿門。甚至當時躲在福州的卓不凡,以及他府上的門人,都不放過。
“卓不凡驚恐不已,逃到了長白山,至今不知所蹤。
“福威鏢局,福州本地的鏢局。經林震南手送給各位大人的真金白銀都不計其數。青城派滅了福威鏢局滿門。綁走了林震南夫婦,隻餘家中的紈絝少爺林平之逃脫。
“林平之不久前,被人發現在衡山城出現過,現在加入了華山派。
“我想問問各位,這些滅門的時候,各位在哪裏,各位做了什麽?
“靈鷲宮在哪裏?靈鷲宮在天山。天山現在是在元國境內。所以說,不管什麽江湖,本質就是元國人到我宋國來殺了人,而且還是滅門。
“各位,你們就裝聾作啞嗎?”
說完,他重重地拍在案頭。
按理說,他區區一個小小皇城司指揮使,根本不夠資格在這裏咆哮。但現在,他理直氣壯。滅門慘案,官府的態度是不管,放到哪裏都是大案。
輕則革職查辦,重則人頭落地的。
皇城司正是管此事的。皇城司本來就是特務機構,有監視百官的職權。雖然不比後世的錦衣衛這麽跋扈。但這種完全可以上綱上線的案子,他們囂張一迴,名正言順!
陳程現在就是怒聲斥責福州一幹文官,他們還隻得受著,不敢迴嘴。
他環視過眾人。目光所到之處,眾官迴避,莫敢與其對視的。這時候,再想拿捏以文製武的架子,顯然是愚蠢的。
他輕輕嗓子,又說:“現在說到青城派。青城派在哪裏?在蜀地!”
有個官員小聲提醒:“指揮使,蜀地是我們宋國的地盤。”他的意思是青城派來滅門,他們的責任比不上靈鷲宮。
靈鷲宮來滅門是十多年前了。其實和這些官員大部分關係不大。他們挨一頓罵,最後一本花團錦簇的奏折,就可以把責任推得幹幹淨淨。
但這福威鏢局的滅門,就在這一任官員的眼皮子底下。非要給他們安一個罪名,完全是說得通的。所以也不怪,此人不顧觸黴頭,就開始想要狡辯。
陳程頷首,溫聲說:“不錯,元人來我宋國殺人,居然不能發現和偵測,實在是無能、廢物。這宋國人殺宋國人,大家大意了,也是正常的。”
眾皆不語,隻有一個官員急忙應和:“指揮使,你說得太對了。”
陳程臉一沉,溫聲轉為了慍聲:“且不說,青城派的人將福威鏢局包圍起來,用了幾天來殺人。官府居然如同睜眼瞎子一般,不聞不問。
“但凡當時肯派幾個官差去嗬斥幾聲,哪會有這樣的慘案!
“就當你們當時都瞎了吧,不知道此事。那滅門以後呢?也是不知道嗎?不敢去抓捕犯人,連海捕文書也不敢發一個嗎?發給成都巡撫,讓他去拿人,也不敢麽?”
眾文官對視幾眼,終於用目光推選出來一人。
那人說:“指揮使,其實朝廷不管江湖紛爭,也是宋國的潛規則。不單是我們福州如此,全國各地莫不如此。隻不過,大家都沒料到,這些江湖人如此兇殘,居然敢滅門。而我們福州運氣實在是有點差,滅門案子多了一些。”
此人說的是實話。原時空,李莫愁殺了陸立鼎全家,朝廷可又管過分毫?
不過此人隻解釋了第一層。第二層則是瞞上不瞞下,發生了滅門大案之後,更是層層遮掩。宋國的評價體係很怪。
別人牧守的地方沒滅門(包括沒報上去),你的地方有。那就是你無能,必將責罰甚至免職。所以自然是大家都不報上去咯。
陳程不懂這些麽?
他當然懂。他前世在網上和辦公室裏隨便學一些,這些東西又不是九陽真經,不過是爛大街的查拳罷了。很容易了解的。
但,懂了,不定代表他認可!
一方牧守,眼皮底下,居然可以發生滅門慘案。一字慧劍門前前後後死了六十二人。福威鏢局死了十八人,還不包括林震南一家三口。
要這樣的牧守何用!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
安民都做不到,隻會欺上瞞下,作威作福!這樣的官,庸碌!無能!廢物!
陳程的內心是震怒的。就憑這些連武林人士都不敢碰一碰的廢物,怎麽在將來與韃子一戰?
宋國敗給蒼狼,明國敗給野豬。很冤,又不冤。
冤的是億兆百姓冤,不冤的上層官員,幾乎個個該死。
但是陳程的憤怒沒有用。別看他現在把這些人罵得都不敢抬頭。但他拿這些人沒有辦法。他可以密折遞迴去,罷免這些人的官。但最後最多隻會由一個人頂缸。
而這人不論是走賈似道的路子,還是丁大全的路子,都能用錢來折罪。最多就是免官罷了。
這麽一來,陳程未免把文官係統得罪慘了。到時必將受到這些人的排擠。而這些人為了排擠他,完全可以犧牲國家的利益。
有這麽一瞬間,他甚至想要不要幹脆和這些人決裂。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最終,他還是壓住了火氣。他拚不起。他沒有振臂一唿的基礎。宋國經濟發達。華夏的百姓一向簡單,隻要還吃得起飯,就一定會逆來順受。
華夏的百姓也一向剛烈。隻要吃不起飯。等死,死國可乎!
他思慮一陣,還是覺得繼續他先抗韃,再重整山河的思路。
所以,陳程現在隻是罵人,並沒有準備追究這些人的責任。天山童姥並沒有什麽好下場。死前連腿都被李秋水扯下來了。餘滄海也必然死於林平之。
隻是林平之……從一個還算善良的熱血少年,變成一個陰狠歹毒的死太監。可惜了。
林平之的一生很悲催,也很無奈。但他做的所有一切都可以解釋,獨獨他居然殺嶽靈珊,不可原諒。
嶽靈珊沒有半分對不起他。對不起他的那個人,叫嶽不群。
若是可能,陳程希望改變一下這樣的宿命。
當下,陳程要做的是收一點好處。
立威,除了是他真想罵人以外,還是因為他要索利。
“諸位大人,你們有苦衷。”
陳程先定了一個基調:“但我們決不能再坐視這樣的事。若是福州再發生一起這樣的案子,隻怕本指揮使也跑不掉。所以此事由本指揮使呈報賈相,可以不追究。大家還可以順勢將這個隱患洗去。大家意下如何?”
這次把事情捅破,再走賈似道的路子,不了了之。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人拿此事說事。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好的結果。
眾人都是眉頭一揚,互相眼神交流了一陣,才由知府親自說:“指揮使言之有理。”
其實事情不是這麽簡單,到時肯定還是會找一個人背鍋。不過反正這裏也不是鐵板一塊,各派係慢慢鬥去吧。而陳程巴不得他們鬥這一場。
陳程又說:“但是事情不追究,不能就這麽算了。我提出兩點。第一,兇手一定要抓!我們可以不親自動手抓。但態度必須擺出來。發文給成都巡撫,請他們幫忙緝兇。也發文聲討靈鷲宮!
這個簡單,自然沒人有異議。隻不過公文發到成都。餘滄海走了巡撫的路子,也就不了了之。雖然因此折了些麵子,反正青城派因為福威鏢局的事,在江湖上名聲已經臭了,也不怕更臭一點。
“第二,我建議各位上書,搞一個福州聯防隊。專門設立一隻隊伍來巡檢州中江湖人的不法事。其他事可以不管,殺人這樣的案子,不能再犯。”
陳程要的就是聯防隊。有了這樣一支隊伍,他可以用正當理由安置自己西湖武校的人。讓他們在此練兵。大戰爆發,聯防換一身皮,就是野戰兵。
他雙目炯炯有神地看向所有人,給眾人一股難言的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