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程似乎被丁大全唬了一跳,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問:“丁侍禦,你覺得我問得不對麽?”
趙禥最是按捺不住,立刻大喊:“快把此人拿下,他瘋了。”
陳程不解地說:“難道諸公都覺得李治對得起蘇定方?對得起億兆百姓?”
“誰?”皇帝剛才有一瞬間是真的忽然害怕起來。他其實還沒反應過來,聽到丁大全一聲暴喝,才意識到陳程除了是趙禔的老師,皇城司的掛名指揮,還是一個江湖豪俠。
俠以武犯禁!這一刻,皇帝腦中想起的是荊軻、豫讓、聶政。所以這位怯弱的皇帝,剛才一瞬間居然被嚇得沒有說出話來。
也正因為此,他沒有第一時間表明自己的態度,此刻的腦子剛好跟上陳程的說辭,倒是第一個發出了質疑。
陳程帶著手銬,頗為艱難的見禮說:“陛下。微臣說的唐高宗李治。
“若不是他被那武後迷惑,將蘇定方投閑置散,逼死了這位李靖的唯一傳人,大唐的名帥。又怎麽會在他死後,就被武後把持了朝政,行那以周代唐之事。
“武周在位,屢戰屢敗,使我漢家兒女被突厥、吐蕃所禍害,生靈塗炭。他這不是對不起億兆百姓嗎?這明明已經是青史蓋棺定論的事,建安王殿下居然不認同,微臣也是很奇怪啊。”
趙禥畢竟歲數小,也沒有多想,當即就反駁:“你胡說,你明明說的是……你說的元帥不是蘇定方,是嶽飛!”他也不敢直接說宋高宗趙構,隻能換了一個對象。
陳程奇怪:“我怎麽就說的是嶽飛了?”
趙禥大聲說:“明明是公主唱完了《精忠報國》,就問你高宗和元帥。精忠報國四個字本來說的就是嶽飛。你當然說的就是嶽飛。”
其實這個時候,原本不該讓他這個十歲小兒與陳程辯論的。但趙禥是主控,他本來就自以為是得很,此刻見到陳程居然狡辯,心中極為氣惱,便搶著說了出來。
陳程一臉迷惑,小說:“嶽爺爺背上寫的不是盡忠報國嗎?我們武校唱的是精忠報國。根本不一樣,若是不信,各位大人可以立刻兵圍武校,從校訓牆上看,到底是盡還是精?”
皇帝看向太監總管。太監總管垂下頭說:“精。”
陳程又說:“歌詞也不對啊。我唱的是‘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都知道嶽爺爺是三十功名塵與土,這不是三十年嗎?隻有蘇定方平定突厥,才是剛好二十年啊。這不是隋唐英雄傳裏的戲文都是這麽唱的嗎?我們江湖人個個都知道啊。”
略一停頓,他又看向丁大全,說:“丁侍禦,建安王年幼,或許不知道武周牝雞司晨這段舊事。你怎麽會不知道呢?對了……難道你也認為我說的元帥不是蘇定方,而是嶽爺爺?那你說的想必也不是李治了……丁大全!你怎麽敢?你大膽!”
若說朝堂辯論,陳程再奇計頻出也未必是丁大全的對手。可之前的話題,丁大全根本沒有參與進去,讓著陳程一路發揮到這裏,竟然被陳程先發製人,倒打一耙,他也是始料未及。
丁大全這一怔。丁黨的陳大方立刻說:“陳指揮好一個巧辯之士。不過建安王已經說了,這是陳指揮對瑞國公主說的話。那麽到底是什麽意思,絕不是你空口白牙就說了算的。陛下,你隻要請出公主詢問,一切便水落石出。”
“是呀,皇妹知道的。”趙禥也立刻附和道。
“陛下,不可……”陳程臉色一滯,皺眉說。
陳大方冷哼一聲:“陳指揮,現在哪有你說話的份。”
皇帝此刻也是料到,陳程不過是巧言善辯,陰沉著臉說:“將公主請來。”
不多時,有些莫名的趙禔與王春元被帶到此處。她見到帶著重枷跪在地上的陳程,立刻大哭起來:“老師,你怎麽了?”
一麵說,一麵就要朝著陳程跑去。幸而王春元見此情形不對,死死拽住她的手,沒有讓她撲過去。
皇帝見到女兒,總算臉色稍稍和緩一點,輕聲說:“禔兒。聽說你會唱《精忠報國》,你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麽嗎?”
趙禔看向皇帝,委屈地說:“兒臣知道啊,唱的是大唐元帥蘇定方掃平突厥的事。可惜他最後沒有好下場,還被戲文裏唱成奸臣。唐高宗真是對不住他啊。”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驚。趙禔是被皇帝最心腹的太監請來的,完全不可能串供。如此說來,莫非實情就是如此。
趙禔又哭起來:“我知道你們為什麽要害我老師了。我老師說唐高宗對不起億兆百姓,是因為牝雞司晨。你們不許他這麽說,是不是?我母妃又沒有幹涉朝政,她都沒有計較,你們卻因此給他治罪。你們都不是好人。舅舅,你也跟著他們一起……嗚嗚嗚。”
站在殿上的一幹公卿,聞言俱是一震,再次陷入眼觀鼻鼻觀心的狀態,盡量控製自己不去看閻淑妃。
實在是趙禔這話太誅心了。她一口咬定陳程被治罪,是因為陳程說要防女主亂政。然後馬上又指出,防的不是賈貴妃。那請問,防的是誰?
而如今試圖將陳程打入罪的,在場所有人除了趙家三個,不都知道正是閻淑妃嗎?
趙禥也察覺到事態不對了,又大聲說:“不對,陳指揮明明說的是嶽飛!”
趙禔有些抽啼地說:“皇兄,你怎麽這麽想?難道你認為我們的高宗是這樣的人?你怎麽這樣啊?”一席話說得又委屈,又傷心,倒把眾人都弄得有些同情起來。
但稍一迴味,此言依然極為誅心。趙禥居然覺得趙構是昏君。他可還不是皇帝,怎麽敢啊?他別說不是皇帝,連太子都不是,甚至連趙昀的親兒子都不是。
陳大方雙目一凜,趁著沒人把話題往這方麵引,立刻說:“此事或許隻是一個誤會。可陳指揮攻訐聖人之事,又如何解釋?”
陳程也沒有就剛才的話題再辯駁一個字,隻莫名地說:“陳舍人,微臣說的沒有錯啊。聖人說存天理滅人欲,難道不是錯的嗎?這不是聖人說的啊,是朱熹說的啊。我雖然是大老粗,可聖人不是孔聖人嗎?朱熹也算聖人嗎?”
他這是典型的文字遊戲。
趙禥說他說“聖人說存天理滅人欲是錯的”,是指他認為存天理滅人欲是錯的。他卻狡辯成了,他說“聖人說存天理滅人欲”這個說法是錯的。
隻是這種程度的狡辯,就想從一幹辯才無礙的文官領袖麵前一擊脫離,這未免想得太簡單了。
而這次,丁黨也不會再讓趙禥去衝鋒陷陣了。陳大方冷聲說:“不可巧舌如簧。你明明說存天理滅人欲是錯的。”
趙禥也忙點頭:“沒錯沒錯。”
陳程頷首:“不錯。我也告訴過武校弟子。不可學聖人,不可學存天理滅人欲……”
一言未畢,一幹文臣都是嘩然,若非是在禦前,隻怕馬上就有人將他罵得狗血淋頭。
陳大方拱拱手,說:“區區一個武夫,詆毀聖人,單憑這一點,就是萬死莫辭。”
陳程等他說完,又衝著一臉憂色的趙禔微微頷首,這才說:“下官還沒有說完,我還要求武校弟子絕不可學那衍聖公的後人,投降韃子,賣國求榮。莫非這也不對?”
陳大方大喝一聲:“休得狡辯。就憑你說不可學聖人,已經是死罪了。”
此言一出,一旁的趙禔忽然大哭起來:“老師,你們都是壞人,都想逼死我老師。”
趙禥最是按捺不住,立刻大喊:“快把此人拿下,他瘋了。”
陳程不解地說:“難道諸公都覺得李治對得起蘇定方?對得起億兆百姓?”
“誰?”皇帝剛才有一瞬間是真的忽然害怕起來。他其實還沒反應過來,聽到丁大全一聲暴喝,才意識到陳程除了是趙禔的老師,皇城司的掛名指揮,還是一個江湖豪俠。
俠以武犯禁!這一刻,皇帝腦中想起的是荊軻、豫讓、聶政。所以這位怯弱的皇帝,剛才一瞬間居然被嚇得沒有說出話來。
也正因為此,他沒有第一時間表明自己的態度,此刻的腦子剛好跟上陳程的說辭,倒是第一個發出了質疑。
陳程帶著手銬,頗為艱難的見禮說:“陛下。微臣說的唐高宗李治。
“若不是他被那武後迷惑,將蘇定方投閑置散,逼死了這位李靖的唯一傳人,大唐的名帥。又怎麽會在他死後,就被武後把持了朝政,行那以周代唐之事。
“武周在位,屢戰屢敗,使我漢家兒女被突厥、吐蕃所禍害,生靈塗炭。他這不是對不起億兆百姓嗎?這明明已經是青史蓋棺定論的事,建安王殿下居然不認同,微臣也是很奇怪啊。”
趙禥畢竟歲數小,也沒有多想,當即就反駁:“你胡說,你明明說的是……你說的元帥不是蘇定方,是嶽飛!”他也不敢直接說宋高宗趙構,隻能換了一個對象。
陳程奇怪:“我怎麽就說的是嶽飛了?”
趙禥大聲說:“明明是公主唱完了《精忠報國》,就問你高宗和元帥。精忠報國四個字本來說的就是嶽飛。你當然說的就是嶽飛。”
其實這個時候,原本不該讓他這個十歲小兒與陳程辯論的。但趙禥是主控,他本來就自以為是得很,此刻見到陳程居然狡辯,心中極為氣惱,便搶著說了出來。
陳程一臉迷惑,小說:“嶽爺爺背上寫的不是盡忠報國嗎?我們武校唱的是精忠報國。根本不一樣,若是不信,各位大人可以立刻兵圍武校,從校訓牆上看,到底是盡還是精?”
皇帝看向太監總管。太監總管垂下頭說:“精。”
陳程又說:“歌詞也不對啊。我唱的是‘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都知道嶽爺爺是三十功名塵與土,這不是三十年嗎?隻有蘇定方平定突厥,才是剛好二十年啊。這不是隋唐英雄傳裏的戲文都是這麽唱的嗎?我們江湖人個個都知道啊。”
略一停頓,他又看向丁大全,說:“丁侍禦,建安王年幼,或許不知道武周牝雞司晨這段舊事。你怎麽會不知道呢?對了……難道你也認為我說的元帥不是蘇定方,而是嶽爺爺?那你說的想必也不是李治了……丁大全!你怎麽敢?你大膽!”
若說朝堂辯論,陳程再奇計頻出也未必是丁大全的對手。可之前的話題,丁大全根本沒有參與進去,讓著陳程一路發揮到這裏,竟然被陳程先發製人,倒打一耙,他也是始料未及。
丁大全這一怔。丁黨的陳大方立刻說:“陳指揮好一個巧辯之士。不過建安王已經說了,這是陳指揮對瑞國公主說的話。那麽到底是什麽意思,絕不是你空口白牙就說了算的。陛下,你隻要請出公主詢問,一切便水落石出。”
“是呀,皇妹知道的。”趙禥也立刻附和道。
“陛下,不可……”陳程臉色一滯,皺眉說。
陳大方冷哼一聲:“陳指揮,現在哪有你說話的份。”
皇帝此刻也是料到,陳程不過是巧言善辯,陰沉著臉說:“將公主請來。”
不多時,有些莫名的趙禔與王春元被帶到此處。她見到帶著重枷跪在地上的陳程,立刻大哭起來:“老師,你怎麽了?”
一麵說,一麵就要朝著陳程跑去。幸而王春元見此情形不對,死死拽住她的手,沒有讓她撲過去。
皇帝見到女兒,總算臉色稍稍和緩一點,輕聲說:“禔兒。聽說你會唱《精忠報國》,你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麽嗎?”
趙禔看向皇帝,委屈地說:“兒臣知道啊,唱的是大唐元帥蘇定方掃平突厥的事。可惜他最後沒有好下場,還被戲文裏唱成奸臣。唐高宗真是對不住他啊。”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驚。趙禔是被皇帝最心腹的太監請來的,完全不可能串供。如此說來,莫非實情就是如此。
趙禔又哭起來:“我知道你們為什麽要害我老師了。我老師說唐高宗對不起億兆百姓,是因為牝雞司晨。你們不許他這麽說,是不是?我母妃又沒有幹涉朝政,她都沒有計較,你們卻因此給他治罪。你們都不是好人。舅舅,你也跟著他們一起……嗚嗚嗚。”
站在殿上的一幹公卿,聞言俱是一震,再次陷入眼觀鼻鼻觀心的狀態,盡量控製自己不去看閻淑妃。
實在是趙禔這話太誅心了。她一口咬定陳程被治罪,是因為陳程說要防女主亂政。然後馬上又指出,防的不是賈貴妃。那請問,防的是誰?
而如今試圖將陳程打入罪的,在場所有人除了趙家三個,不都知道正是閻淑妃嗎?
趙禥也察覺到事態不對了,又大聲說:“不對,陳指揮明明說的是嶽飛!”
趙禔有些抽啼地說:“皇兄,你怎麽這麽想?難道你認為我們的高宗是這樣的人?你怎麽這樣啊?”一席話說得又委屈,又傷心,倒把眾人都弄得有些同情起來。
但稍一迴味,此言依然極為誅心。趙禥居然覺得趙構是昏君。他可還不是皇帝,怎麽敢啊?他別說不是皇帝,連太子都不是,甚至連趙昀的親兒子都不是。
陳大方雙目一凜,趁著沒人把話題往這方麵引,立刻說:“此事或許隻是一個誤會。可陳指揮攻訐聖人之事,又如何解釋?”
陳程也沒有就剛才的話題再辯駁一個字,隻莫名地說:“陳舍人,微臣說的沒有錯啊。聖人說存天理滅人欲,難道不是錯的嗎?這不是聖人說的啊,是朱熹說的啊。我雖然是大老粗,可聖人不是孔聖人嗎?朱熹也算聖人嗎?”
他這是典型的文字遊戲。
趙禥說他說“聖人說存天理滅人欲是錯的”,是指他認為存天理滅人欲是錯的。他卻狡辯成了,他說“聖人說存天理滅人欲”這個說法是錯的。
隻是這種程度的狡辯,就想從一幹辯才無礙的文官領袖麵前一擊脫離,這未免想得太簡單了。
而這次,丁黨也不會再讓趙禥去衝鋒陷陣了。陳大方冷聲說:“不可巧舌如簧。你明明說存天理滅人欲是錯的。”
趙禥也忙點頭:“沒錯沒錯。”
陳程頷首:“不錯。我也告訴過武校弟子。不可學聖人,不可學存天理滅人欲……”
一言未畢,一幹文臣都是嘩然,若非是在禦前,隻怕馬上就有人將他罵得狗血淋頭。
陳大方拱拱手,說:“區區一個武夫,詆毀聖人,單憑這一點,就是萬死莫辭。”
陳程等他說完,又衝著一臉憂色的趙禔微微頷首,這才說:“下官還沒有說完,我還要求武校弟子絕不可學那衍聖公的後人,投降韃子,賣國求榮。莫非這也不對?”
陳大方大喝一聲:“休得狡辯。就憑你說不可學聖人,已經是死罪了。”
此言一出,一旁的趙禔忽然大哭起來:“老師,你們都是壞人,都想逼死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