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不被束縛,給眼睛一點自由
日本的雜物管理專家山下英子提出了“斷舍離”的理念。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舍棄多餘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通過實行“斷舍離”,擺脫物給人帶來的壓力,真正減少物對人本身的消耗,了解自己最真實的需求,從而達到空間和心靈的解放。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許多刺激消費的信息,如各種購物節、優惠券、團購券,這些又會誘使我們情不自禁地買一些眼花繚亂的閑置物品。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那麽多嗎?別人說要買名牌包包,要買全色號的口紅,要買各種奢侈品,你買了,買迴來之後呢?我認識一個姑娘,是傳說中的網購狂魔。每天取兩三件快遞,一個月三四千的工資全部花在購物上。她看到某個模特穿一件上千塊的裙子,覺得好看,就安慰自己:“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於是她就咬牙買迴來,然後下半月開始吃土。吃土歸吃土,但那裙子並不適合她,所以隻穿了一兩次就壓箱底了。
陪她去逛街的時候,發現她是一個內心特別容易被動搖的姑娘。導購員的幾句好話,就讓她覺得那個東西特別適合自己,我們這些同伴說什麽都沒用,所以她有一大堆沒拆封的化妝品和護膚品。一開始,我們懷疑她有囤物癖,但後來發現,她隻是內心太過匱乏。沒有主見,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沒辦法自己做決定,安排不好自己的生活。
還好她的家庭和男朋友的經濟條件都還能夠養得起她的欲望,很多被物欲吞噬的其他女人就沒有那麽幸運了。“裸貸門”事件轟動全國,采訪當事人的結果令人吃驚:很多姑娘並不是因為窮到無路可退才去裸貸,她們隻是為了買更多的衣服,去更高端的娛樂場所,買更好的化妝品,然後去和同伴攀比。虛榮心將她們的靈魂交給了魔鬼,事件未曝光時,誰能想到,她們竟然可以為了物質罔顧羞恥之心,放下尊嚴。
年輕人本該追求自己最熱愛的事業,過著熱血拚搏的青春。但是物質的誘惑,剝奪了一部分人的鬥誌,讓他們在自己尚未豐收的時候,就輕易走進了別人家的後花園。最後可能導致的結果是,自此萎靡不振,未富先懶,人生止步不前。虛榮心讓人炫耀表麵的富足,而內心的匱乏也容易被浮誇的表象遮掩。等到潮水退去,水落石出之時,誰的靈魂更高貴,誰的目光更深遠,也就顯露無餘了。
我們本不需要那麽多物質。不必要的東西占據了我們活動的空間,無形間增添了我們的負擔。《斷舍離》一書中想要教會我們的是一種思想:我們需要在眼花繚亂的商品中重新審視自己與物的關係。從最初級的被物品左右,轉換成關注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把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
被物質控製的人,往往有幾點共性。
一是對自己的生活缺乏節製。做事情沒有度,不知道節製,一味放縱本能的訴求,吃不得苦,受不了累。我們都知道躺著最舒服,都知道工作會累,知道人本性懶惰,喜好安逸,因而才需要時時鞭策自己。缺少了鞭策這個機製,欲望就會泛濫,最終將人吞噬。
二是自身在實力上的匱乏。自律的人會在工作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高質量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安排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人很容易在工作上獲得成就感,在生活中獲得小確幸,得到精神層麵的滿足。相對而言,僅僅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感,會比在工作生活中獲得滿足感更加容易。這種膚淺的滿足感更好被量化,更輕易得到,但更難被控製。
三是沒有自信心和安全感。當自信心不足時,物質便成了你的唯一依靠。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說:“我們所經曆過的擔憂和害怕,半數以上來自對別人看法的憂慮。它是我們那容易受傷的自尊心—因為它有著病態般的敏感—和所有虛榮、自負、炫耀、排場的基礎。”這些焦慮和擔憂,能夠在物質的快樂中得到短暫的平息。但越是如此,越能說明這個人本身有多空洞單調。
自律的人,懂得控製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即便對物質有欲望,也不會任由這種欲望吞噬自己的心靈,他們知道人生最應該追求的事情是什麽。在人世間的百般曆練中,他們總是能夠成功打怪升級,並因此獲得滿足感。能夠駕馭得了欲望,就斬獲得了自信和安全感。
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中,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角色就經曆了這樣的心路曆程:由於追求光鮮亮麗的物質生活,一步一步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和愛人。但是在最後關頭,她幡然醒悟,毅然決然離開了那個世界頂尖的雜誌社。她放棄了職位,脫下了奢侈品牌的衣服,迴歸她原本淳樸勤奮的本性。然後她又尋迴了愛人,找到了一份更適合她自己的工作。
本田直之在《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中寫道:
“在一個萬物俱備、什麽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質很難再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獲得長久的滿足。在新的時代,比起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麵的充實感。從實物中獲得的滿足感隻能持續很短的時間,但是我們寶貴的經曆以及從中獲得的知識,將永久入駐我們的生命。如果一個人清楚知道對自己來說什麽是最為重要的,就可以幹淨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與其說是‘化繁為簡’,不如說是‘刻意放手’更為貼切。”
唯自律者得自由。自由的人生,不會以物質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也不會受物質所限。自由的靈魂,是絕不會用堆砌物品來彰顯自身的充實。給生活做減法,減輕負擔,主動斷舍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寵愛。沒什麽比幹淨輕鬆的心靈更珍貴的東西了,你我都應珍視並保護好它,使它不被虛表的物質所腐蝕。
日本的雜物管理專家山下英子提出了“斷舍離”的理念。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舍棄多餘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通過實行“斷舍離”,擺脫物給人帶來的壓力,真正減少物對人本身的消耗,了解自己最真實的需求,從而達到空間和心靈的解放。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許多刺激消費的信息,如各種購物節、優惠券、團購券,這些又會誘使我們情不自禁地買一些眼花繚亂的閑置物品。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那麽多嗎?別人說要買名牌包包,要買全色號的口紅,要買各種奢侈品,你買了,買迴來之後呢?我認識一個姑娘,是傳說中的網購狂魔。每天取兩三件快遞,一個月三四千的工資全部花在購物上。她看到某個模特穿一件上千塊的裙子,覺得好看,就安慰自己:“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於是她就咬牙買迴來,然後下半月開始吃土。吃土歸吃土,但那裙子並不適合她,所以隻穿了一兩次就壓箱底了。
陪她去逛街的時候,發現她是一個內心特別容易被動搖的姑娘。導購員的幾句好話,就讓她覺得那個東西特別適合自己,我們這些同伴說什麽都沒用,所以她有一大堆沒拆封的化妝品和護膚品。一開始,我們懷疑她有囤物癖,但後來發現,她隻是內心太過匱乏。沒有主見,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沒辦法自己做決定,安排不好自己的生活。
還好她的家庭和男朋友的經濟條件都還能夠養得起她的欲望,很多被物欲吞噬的其他女人就沒有那麽幸運了。“裸貸門”事件轟動全國,采訪當事人的結果令人吃驚:很多姑娘並不是因為窮到無路可退才去裸貸,她們隻是為了買更多的衣服,去更高端的娛樂場所,買更好的化妝品,然後去和同伴攀比。虛榮心將她們的靈魂交給了魔鬼,事件未曝光時,誰能想到,她們竟然可以為了物質罔顧羞恥之心,放下尊嚴。
年輕人本該追求自己最熱愛的事業,過著熱血拚搏的青春。但是物質的誘惑,剝奪了一部分人的鬥誌,讓他們在自己尚未豐收的時候,就輕易走進了別人家的後花園。最後可能導致的結果是,自此萎靡不振,未富先懶,人生止步不前。虛榮心讓人炫耀表麵的富足,而內心的匱乏也容易被浮誇的表象遮掩。等到潮水退去,水落石出之時,誰的靈魂更高貴,誰的目光更深遠,也就顯露無餘了。
我們本不需要那麽多物質。不必要的東西占據了我們活動的空間,無形間增添了我們的負擔。《斷舍離》一書中想要教會我們的是一種思想:我們需要在眼花繚亂的商品中重新審視自己與物的關係。從最初級的被物品左右,轉換成關注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把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
被物質控製的人,往往有幾點共性。
一是對自己的生活缺乏節製。做事情沒有度,不知道節製,一味放縱本能的訴求,吃不得苦,受不了累。我們都知道躺著最舒服,都知道工作會累,知道人本性懶惰,喜好安逸,因而才需要時時鞭策自己。缺少了鞭策這個機製,欲望就會泛濫,最終將人吞噬。
二是自身在實力上的匱乏。自律的人會在工作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高質量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安排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人很容易在工作上獲得成就感,在生活中獲得小確幸,得到精神層麵的滿足。相對而言,僅僅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感,會比在工作生活中獲得滿足感更加容易。這種膚淺的滿足感更好被量化,更輕易得到,但更難被控製。
三是沒有自信心和安全感。當自信心不足時,物質便成了你的唯一依靠。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說:“我們所經曆過的擔憂和害怕,半數以上來自對別人看法的憂慮。它是我們那容易受傷的自尊心—因為它有著病態般的敏感—和所有虛榮、自負、炫耀、排場的基礎。”這些焦慮和擔憂,能夠在物質的快樂中得到短暫的平息。但越是如此,越能說明這個人本身有多空洞單調。
自律的人,懂得控製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即便對物質有欲望,也不會任由這種欲望吞噬自己的心靈,他們知道人生最應該追求的事情是什麽。在人世間的百般曆練中,他們總是能夠成功打怪升級,並因此獲得滿足感。能夠駕馭得了欲望,就斬獲得了自信和安全感。
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中,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角色就經曆了這樣的心路曆程:由於追求光鮮亮麗的物質生活,一步一步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和愛人。但是在最後關頭,她幡然醒悟,毅然決然離開了那個世界頂尖的雜誌社。她放棄了職位,脫下了奢侈品牌的衣服,迴歸她原本淳樸勤奮的本性。然後她又尋迴了愛人,找到了一份更適合她自己的工作。
本田直之在《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中寫道:
“在一個萬物俱備、什麽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質很難再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獲得長久的滿足。在新的時代,比起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麵的充實感。從實物中獲得的滿足感隻能持續很短的時間,但是我們寶貴的經曆以及從中獲得的知識,將永久入駐我們的生命。如果一個人清楚知道對自己來說什麽是最為重要的,就可以幹淨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與其說是‘化繁為簡’,不如說是‘刻意放手’更為貼切。”
唯自律者得自由。自由的人生,不會以物質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也不會受物質所限。自由的靈魂,是絕不會用堆砌物品來彰顯自身的充實。給生活做減法,減輕負擔,主動斷舍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寵愛。沒什麽比幹淨輕鬆的心靈更珍貴的東西了,你我都應珍視並保護好它,使它不被虛表的物質所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