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清的等待並沒有多久,聽聞上次的遇刺,程思書和封常清明顯加快進軍的步伐,比預定的時間提前數日完成的作戰任務,到達安興縣附近完成對江陵的合圍。劉子清新重重地親自出城二十裏迎接程思書和封常清。這讓程思書和封常清誠惶誠恐,新職業不知是什麽滋味。劉子清饒有興趣的打量遠處疾馳而來的滾滾鐵流,在前麵領隊的是程思書的鷹揚鐵騎。劉子清和裏麵的不少校尉是老朋友,在平州城下,劉子清還故意使激將法振奮他們的戰意。程思書未等戰馬亭竹,便迫不及待的翻身而下,想給劉子清行大禮。劉子清趕緊扶住他,“將軍不必如此,甲胄在身,事皆從簡。”程思書是進士出身,朝中少有的儒將,平日裏最喜歡穿著寬鬆袍袖,老神在在的模樣,卻如今滿臉煙塵,破敗不堪。劉子清眼裏流露出一絲笑意,“將軍辛苦了,孤必定向朝廷如實奏報各位的功勞。”程思書連帶手下的屬將推辭不敢。

    劉子清很期待封常青的到來,除了他是唐朝名將裏麵最聲名不顯,一生沒打過什麽震古爍今的戰役,唯一讓後人欣賞的就是他輔佐高仙芝經營西域。劉子清現在很希望高仙芝和自己的副手見上一麵,也不知道這個時候他是什麽表情。不過,肯定不會待見。不為別的,高仙芝出了名的以貌取人,注重儀表,劉子清和他相處著時間發覺史書上的記載確實沒錯,這家夥出了名的臭屁。平日裏除了練習武藝,就是整理他的儀容。封常清長得不好看,完全不同不同於他的名字,不但容貌醜陋,而且還是個瘸子,雙肩高低不齊,估計應該患上小兒麻痹之類的骨髓炎症。不過,這個人臉皮厚,當年高仙芝就是被他毛遂自薦叨擾的不勝其煩才收至麾下,不然他也就老老實實的當布衣,哪有以後四鎮節度副使的榮耀。封常清寫得一手好文章,這也是他發家的資本,不過在西域十數年的權勢滔天並沒有讓他有個好結局。安史之亂期間封常清正巧隨高仙芝會西京長安述職,盲目樂觀的他主動請纓前往防務空虛的洛陽河東一帶負責防禦安祿山的叛亂。不過遭遇大敗,退往潼關和高仙芝組織殘兵和征召的民夫經營防線,沒想到得罪身為監軍的宦官邊令誠(和本書的同平章事邊令誠不是一個人,當時因為設定和二皇子有關的人算是反派,所以就借用一下。),遭受他向玄宗皇帝進的讒言,連同高仙芝一同被賜死,服毒自殺。封常清是個曆史上富有爭議的人物,他寫得一手好材料,發給朝廷和皇帝的戰報寫的馮長漂亮,平定大勃律國的人生最重要的戰事史書僅僅一帶而過,幾乎沒有與名將名聲相匹配的輝煌戰績,長期不受後世史家的注意,不知道這些看似不想理聯係的事情有沒有什麽必然的因果。

    封常清的部下大部分都是步兵,現如今集結在江陵城下的官軍接近十萬,除此之外還有在荊州北麵楚地各州征發的二十萬民夫。雖然劉子清為了減輕對於荊楚百姓的負擔,已經將軍糧的籌集和運輸轉手分包給數個大商人,可是龐大的軍械還是不得不征調民夫來運輸。若不是劉子清盡量調發流民充當運輸的主力,恐怕整個荊楚早就怨聲載道,怒氣衝天。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封常清終於過來,不超乎劉子清的預料,封常清果然如同史書那般描繪的模樣。蘇定方和劉文靜目瞪口呆,封常清似乎已經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發生,表現的從容不迫,讓蘇定方和劉文靜感到欽佩。劉子清好言全麵封常清和諸將士,隨後下令讓將士會安興軍營休息,而各位將領則隨他迴主帥營帳商討今後的作戰事宜。

    劉子清坐在主座,看著站在沙盤兩側的蘇定方等人,“諸位將軍認為我軍該如何對付江陵城內的叛匪?”蘇定方拱手說道,“殿下,末將久居北狄荒野之處,荊楚水係湖泊眾多,臣擅長馬上爭鬥,水軍非臣之力所能逮之處。”程思書點頭稱是,“臣附議,北人不善水戰,還是聽聽封將軍的注意。”劉子清點點頭,目光轉向一直未曾發言的封常清,封常清曆史上就善於把握機遇,果然他清清嗓子,“殿下,江陵雖在江北,可城中城外多水泊江河,城北又有山嶺拱衛,城南為大江阻隔,大軍不易施展,易守難攻。我軍雖大部是巴蜀荊楚人士,可精銳皆是殿下從東都帶來的河東河北邊軍,水土多有不服,戰事拖延,必定會疫病死傷嚴峻,軍心動搖。雖然如今江陵大旱,以防萬一,可我軍必須在往年雨季到來之前攻下江陵,結束戰鬥。不然我軍不戰自潰,前功盡棄。”劉子清很滿意,封常清確實對於時局把握的非常透徹,一語中的。江陵攻取非常不易,雖然作為戰略中樞常常被同地的襄陽掩蓋,然而曆史上輕鬆奪得江陵不過是曹操乘劉表早死,兵貴神速,三千輕騎順江而下,乘亂攻克。赤壁一戰打敗之後,曹魏再也沒有奪得過江陵,這個戰略窘境遺留到西晉,一度影響晉武帝消滅東吳統一中國的戰爭策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江陵關係著江南通過長江溝通江東和巴蜀的蜀道,同時兵鋒威懾河洛和關中,四戰之地。劉子清不得不慎重,鄭準問,突然門外傳進一位斥候,“秦王殿下大事不妙,江陵突然派出一支人馬,大約兩萬人,並有三千騎兵隨從,距離安興不足十裏。”劉子清微微一笑,對著封常清說,“將軍應該熟知子卿守城無往不利,可怕也不知孤也是善於野戰。”折身沉聲下令,“蘇定方,程思書聽令,命你二人分率五千騎兵,六千步兵隨我出戰。”劉文靜躬身勸誡,“殿下,江陵不過是奇兵,想必也是試探。殿下還是多帶些兵將,有備無患。輕不可一寡擊眾。”劉子清搖搖頭,“孤從來都不以少敵眾,都是以多欺少。”

    劉子清出營帳,蘇定方和程思書勝迅速整點軍隊,很快便出城而去。大約一個時辰,就在劉文靜和封常清忐忑不安的等待,連續派出好幾個斥候前去探看究竟。終於看見一對騎兵舉著大劫的布告風馳而來,劉文靜趕緊命人將他們帶過來,將士喜氣洋洋的向劉文靜稟告。

    “大人,殿下,除塵之後,讓程將軍繞道江陵叛軍背後,殿下親自率領兩千重甲士堵在一處山坡上,蘇將軍則負責殿後。原先叛軍還企圖依靠兩萬軍士不斷進攻,衝垮殿下的防禦,可是重甲太厚,甚至連叛軍的刀劍都被砍得崩斷,兩柱香下來,三千人被砍倒在重甲士身前,敵軍無賴,派出三千騎兵衝鋒,這個時候,殿下讓蘇將軍率領一千樸刀手衝進人群,上砍人頭,下砍馬腿。等雙方混戰之餘,程將軍終於奉命趕來,從左翼衝進戰場,叛匪撤退無望,剩餘小許逃脫,其餘皆備殿下俘獲。”

    劉文靜聽到這兒,不由得擦擦額頭的汗水,不得不說劉子清的大膽。劉子清的武藝不高,伸手難稱得上敏捷,可是三番五次上陣殺敵,嚇得劉文靜寢食難安。看到劉文靜長籲短歎的模樣,封常清不由得說,“殿下真是與諸位皇子不同,形勢倒也大膽。”劉文靜苦笑著反駁,“封將軍差矣,秦王雖是性情不拘一格,做事大膽詭譎,可是每每皆有深意,小心謹慎。若是將軍不信,殿下迴來,怕是又要誇耀官軍死傷寥寥。”劉文靜的猜測果然不錯,劉子清迴來,蘇定方就已經準備好匯報材料,一一向他匯報成果。劉子清此戰戰果斐然,殺敵五千,傷七千餘,八千被俘,其餘的甚少逃脫。官軍死七十餘人,傷三百,考慮雙方對比,幾乎可以將損失忽略不計。唯一讓劉子清吃驚的是,白蓮教似乎已經與荊南雲貴的滿族勾搭上,繳獲的馬匹大部分都是那一帶的果下馬。劉子清不由得開始考慮難免的官軍將進攻的節奏放緩,小心謹慎的後退一些,防止這些苗蠻叛亂,令官軍背後受敵,首尾兩端。

    劉子清望向劉文靜一眼,劉文靜點點頭,隨後劉子清下令給南麵的李奴兒和王守貴發去急令,命令他二人放緩近?,暫且停止行軍,休整兩日。派出信使拉攏各族首領,許以重利,同時分化誘導,必要時激化彼此之間的矛盾,令他們專注自家事務,免得他們乘著此次機會占著大燕的便宜。劉子清這招也算陰毒,算準這些滿足絕對不會齊心協力的合力幫助江陵的白蓮教,既然不會形成合力,劉子清自然不會擔憂蠻夷成為隱患。白蓮教肯定拿不出劉子清許諾的利益和錢財,見利忘義是人的本性,更何況白蓮教跟滿足完全不是一路人,之間的分歧和裂痕很容易被人鑽空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背熊腰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背熊腰男並收藏雙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