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懋卿覺得幕賓的建議還是很可行的。
隻是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
畢竟不能那麽明目張膽的塞錢,需要一些鋪墊。
加收賦稅算是鄢懋卿點的第一把火。
這第二把火嘛鄢懋卿決定放在文教領域。
自古文教便是最容易出政績的部分,相較於收取賦稅,興文教非但不會得罪人,反而會贏得一個好名聲。
浙江乃是文教大省。
便是黃口小兒都會吟幾句詩詞。
至於各村自辦的社學則是起到了啟蒙的作用。
當然社學最多就是教教孩童認字,畢竟靠誦讀三字經,百家姓是不可能考科舉的。
要想考科舉,必須參加專業的官辦或者私辦學校。
官學嘛就是縣、州、府學。
私學嘛就是各處興辦的書院。
鄢懋卿既可以整修官學,也可以出資興辦一處書院。
經過一番權衡後鄢懋卿決定采用後者。
官學畢竟是官方性質的學校,有許多條條框框在。
鄢懋卿很難施加個人影響。
而且分寸的拿捏也很難。
稍有不慎便容易惹麻煩上身,落得個沽名釣譽的下場。
私學嘛就不一樣了。不論從招生範圍還是授課形式上看都沒有那麽多的限製。鄢懋卿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一省巡撫大興文教,辦書院為國舉才,傳出去定是一樁美談。
既然有了想法便要著手實施。
書院選址便是重中之重。
首先位置不能太偏,不然影響力不足。
其次也不能在鬧市,不然容易引得學員心浮氣躁,無法用心學習。
如此不偏不鬧之地,卻是有些難選。
西湖周邊肯定是不行了,城中也不妥。
思來想去,鄢懋卿決定將書院放在西溪。
西溪距離杭州城並不遠,多年累及下來興建了不少樓宇、別業、集市也算人丁興旺。
但因為距離杭州城畢竟有一段距離,不算太過喧囂。
隻是此處乃是杭州第一望族洪氏族人聚居之地,鄢懋卿要想在此興建書院需要征得洪氏的同意。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
鄢懋卿雖然貴為巡撫,但畢竟是外來的和尚,如果得罪了洪氏這樣的望族,政績方麵是肯定會受到影響的。
弄不好受到洪氏排斥,遭人彈劾還可能卷鋪蓋滾蛋。
是以鄢懋卿專程前往西溪,和洪氏洽談此事。
一番商談之後,鄢懋卿總算搞定了最大的難題。
洪氏原則上不反對鄢懋卿在西溪辦書院的做法。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鄢懋卿隻能招募洪氏族人之外的讀書人進書院,不能牽扯到洪氏一族。
對此鄢懋卿自然拍著胸脯保證,絕不會打洪氏族人的主意。
畢竟挖別人牆角的行為是最招人罵的。
鄢懋卿討好洪氏還來不及,怎麽會平白無故的樹敵?
選址選好後,接下來便要物色教習了。
為什麽那些私人辦的書院比官學有吸引力?不就是因為教習更有名,更有學問嗎?
昔日王陽明創立稷山書院,吸引了無數門徒從五湖四海趕來求學,從中可見一斑。
鄢懋卿當然不認為自己能請到王陽明這樣的絕世大儒,但憑借巡撫之尊請一些小有名氣的教習還是不難的。
杭州乃文氣匯聚之地,隱居在此的讀書人不少,相信他隻要發出告示很快就會有迴應。
除了加賦稅,興文教,鄢懋卿還有第三把火。
那就是修橋。
杭州水係縱橫,因為西湖的緣故曆朝曆代都喜歡修堤修橋。
最著名的便是白堤、蘇堤。
鄢懋卿不想花那麽多錢,自然不能修堤了。
他盤算了一下,修橋花費少最是劃算。
花小錢辦大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但在鄢懋卿看來,修橋是為杭州百姓修橋,不是為了他個人修橋。
故而這修橋的錢自然應該是由官府來出。
等於鄢懋卿借著官府的錢出了一次風頭,穩賺不賠。
當然,修橋還是要由專業的人來做的。
鄢懋卿沒有蠢到大包大攬的地步。
他直接將這件事交給幕賓去做,他隻需要坐享收益即可。
至於橋修在哪裏嘛,肯定是在西湖範圍內了。
西湖薈萃無數人文精華,在此修橋最容易附庸風雅。
但是西湖太大了,具體修在哪裏確實很傷腦筋。
鄢懋卿一番思忖後拍在了孤山。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裏四通八達,處於西湖的核心區域。在此修橋還是有很大實用性的,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符號和象征。
三把火放完,鄢懋卿卻是舒服了。
名利雙收,當了婊子還立牌坊說的就是這種。
...
...
“鄢懋卿要在孤山修橋?”
錢德洪得知這個消息後頗為震驚。
“乖徒兒,你不是在誆為師吧?”
“瞧您老說的,學生便是拿誰尋開心,也不敢拿您老啊。”
徐言賠上十分小心道。
“這官府告示都貼出來了,豈能有假。那樣的話,鄢懋卿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臉嗎?”
“哼,沽名釣譽之輩!”
對於鄢懋卿,錢德洪可沒有什麽太好的評價。
作為久經宦場的老人,錢德洪看人很準。
鄢懋卿的這些舉動,他都看的一清二楚。
“不光要在孤山修橋,鄢懋卿還要在西溪辦學呢。”
徐言心道鄢懋卿還真會選地方。選哪裏不好,偏偏選在西溪。
這真的不是針對洪氏一族蹭熱度?
畢竟有了話題性,更容易撈到名聲啊。
鄢懋卿這個人還是蠻精明的,總能找到最大的利益點。
徐言倒是沒有立即搬倒他的想法。隻是鄢懋卿的舉動著實有些惡心。
“唉,朝堂都是這種溜須拍馬之輩,大明能好才怪了呢。”
雖然已經不在朝為官,錢德洪還是有些掛念君父朝廷的。
哪怕那個君王曾經昏庸的將他下獄,將他削職罷官。
“您老人家也別那麽悲觀啊。朝堂不是也有總督大人這樣的好官嗎?”
徐言笑道:“邪不壓正,最終忠良之臣還是能夠勝出的。”
“真的如此嗎?”
錢德洪可沒有太多的信心,畢竟曆史上所書寫的,他所見到的都不是如此。
“您老人家放心好了。”
徐言信誓旦旦保證道。
若是徐言沒來到大明或許不一定,但如今有了他忠良奸佞之臣的結局一定和曆史上大為不同。
...
...
隻是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
畢竟不能那麽明目張膽的塞錢,需要一些鋪墊。
加收賦稅算是鄢懋卿點的第一把火。
這第二把火嘛鄢懋卿決定放在文教領域。
自古文教便是最容易出政績的部分,相較於收取賦稅,興文教非但不會得罪人,反而會贏得一個好名聲。
浙江乃是文教大省。
便是黃口小兒都會吟幾句詩詞。
至於各村自辦的社學則是起到了啟蒙的作用。
當然社學最多就是教教孩童認字,畢竟靠誦讀三字經,百家姓是不可能考科舉的。
要想考科舉,必須參加專業的官辦或者私辦學校。
官學嘛就是縣、州、府學。
私學嘛就是各處興辦的書院。
鄢懋卿既可以整修官學,也可以出資興辦一處書院。
經過一番權衡後鄢懋卿決定采用後者。
官學畢竟是官方性質的學校,有許多條條框框在。
鄢懋卿很難施加個人影響。
而且分寸的拿捏也很難。
稍有不慎便容易惹麻煩上身,落得個沽名釣譽的下場。
私學嘛就不一樣了。不論從招生範圍還是授課形式上看都沒有那麽多的限製。鄢懋卿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一省巡撫大興文教,辦書院為國舉才,傳出去定是一樁美談。
既然有了想法便要著手實施。
書院選址便是重中之重。
首先位置不能太偏,不然影響力不足。
其次也不能在鬧市,不然容易引得學員心浮氣躁,無法用心學習。
如此不偏不鬧之地,卻是有些難選。
西湖周邊肯定是不行了,城中也不妥。
思來想去,鄢懋卿決定將書院放在西溪。
西溪距離杭州城並不遠,多年累及下來興建了不少樓宇、別業、集市也算人丁興旺。
但因為距離杭州城畢竟有一段距離,不算太過喧囂。
隻是此處乃是杭州第一望族洪氏族人聚居之地,鄢懋卿要想在此興建書院需要征得洪氏的同意。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
鄢懋卿雖然貴為巡撫,但畢竟是外來的和尚,如果得罪了洪氏這樣的望族,政績方麵是肯定會受到影響的。
弄不好受到洪氏排斥,遭人彈劾還可能卷鋪蓋滾蛋。
是以鄢懋卿專程前往西溪,和洪氏洽談此事。
一番商談之後,鄢懋卿總算搞定了最大的難題。
洪氏原則上不反對鄢懋卿在西溪辦書院的做法。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鄢懋卿隻能招募洪氏族人之外的讀書人進書院,不能牽扯到洪氏一族。
對此鄢懋卿自然拍著胸脯保證,絕不會打洪氏族人的主意。
畢竟挖別人牆角的行為是最招人罵的。
鄢懋卿討好洪氏還來不及,怎麽會平白無故的樹敵?
選址選好後,接下來便要物色教習了。
為什麽那些私人辦的書院比官學有吸引力?不就是因為教習更有名,更有學問嗎?
昔日王陽明創立稷山書院,吸引了無數門徒從五湖四海趕來求學,從中可見一斑。
鄢懋卿當然不認為自己能請到王陽明這樣的絕世大儒,但憑借巡撫之尊請一些小有名氣的教習還是不難的。
杭州乃文氣匯聚之地,隱居在此的讀書人不少,相信他隻要發出告示很快就會有迴應。
除了加賦稅,興文教,鄢懋卿還有第三把火。
那就是修橋。
杭州水係縱橫,因為西湖的緣故曆朝曆代都喜歡修堤修橋。
最著名的便是白堤、蘇堤。
鄢懋卿不想花那麽多錢,自然不能修堤了。
他盤算了一下,修橋花費少最是劃算。
花小錢辦大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但在鄢懋卿看來,修橋是為杭州百姓修橋,不是為了他個人修橋。
故而這修橋的錢自然應該是由官府來出。
等於鄢懋卿借著官府的錢出了一次風頭,穩賺不賠。
當然,修橋還是要由專業的人來做的。
鄢懋卿沒有蠢到大包大攬的地步。
他直接將這件事交給幕賓去做,他隻需要坐享收益即可。
至於橋修在哪裏嘛,肯定是在西湖範圍內了。
西湖薈萃無數人文精華,在此修橋最容易附庸風雅。
但是西湖太大了,具體修在哪裏確實很傷腦筋。
鄢懋卿一番思忖後拍在了孤山。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裏四通八達,處於西湖的核心區域。在此修橋還是有很大實用性的,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符號和象征。
三把火放完,鄢懋卿卻是舒服了。
名利雙收,當了婊子還立牌坊說的就是這種。
...
...
“鄢懋卿要在孤山修橋?”
錢德洪得知這個消息後頗為震驚。
“乖徒兒,你不是在誆為師吧?”
“瞧您老說的,學生便是拿誰尋開心,也不敢拿您老啊。”
徐言賠上十分小心道。
“這官府告示都貼出來了,豈能有假。那樣的話,鄢懋卿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臉嗎?”
“哼,沽名釣譽之輩!”
對於鄢懋卿,錢德洪可沒有什麽太好的評價。
作為久經宦場的老人,錢德洪看人很準。
鄢懋卿的這些舉動,他都看的一清二楚。
“不光要在孤山修橋,鄢懋卿還要在西溪辦學呢。”
徐言心道鄢懋卿還真會選地方。選哪裏不好,偏偏選在西溪。
這真的不是針對洪氏一族蹭熱度?
畢竟有了話題性,更容易撈到名聲啊。
鄢懋卿這個人還是蠻精明的,總能找到最大的利益點。
徐言倒是沒有立即搬倒他的想法。隻是鄢懋卿的舉動著實有些惡心。
“唉,朝堂都是這種溜須拍馬之輩,大明能好才怪了呢。”
雖然已經不在朝為官,錢德洪還是有些掛念君父朝廷的。
哪怕那個君王曾經昏庸的將他下獄,將他削職罷官。
“您老人家也別那麽悲觀啊。朝堂不是也有總督大人這樣的好官嗎?”
徐言笑道:“邪不壓正,最終忠良之臣還是能夠勝出的。”
“真的如此嗎?”
錢德洪可沒有太多的信心,畢竟曆史上所書寫的,他所見到的都不是如此。
“您老人家放心好了。”
徐言信誓旦旦保證道。
若是徐言沒來到大明或許不一定,但如今有了他忠良奸佞之臣的結局一定和曆史上大為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