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句‘去外夷之盜易,去中國之盜難。去中國之盜易,去中國衣冠之盜難’。”
朱紈沉默片刻,口中喃喃念道。
雖然朱紈十分不願意相信,但從目前的情況和徐言的分析來看,很可能挑撥離間蠱惑倭使行刺的就是這些閩浙大海商。
朱紈隻覺得自己的心在被無數枚針猛刺,直是刺痛不已。
將士們為了安定海防與倭寇海盜在前線浴血奮戰,這些閩浙海商卻在背後捅刀子。
真是讓人心寒!
“依以時之見,本官現在該如何做?”
此時的朱紈,竟然感到十分迷茫,一時找不到方向。
“以晚生愚見,部堂大人不妨文火慢燉。”
徐言毫不猶豫的說道。
這些閩浙海商固然該死,但要徹底根除這一頑疾不是一日兩日能做到的。
朱紈就是太急了,以至於遭到閩浙海商利益集團的強烈抵抗。
“不知部堂大人聽過溫水煮青蛙的說法嗎?”
徐言接道。
朱紈搖了搖頭。
“如果把一隻青蛙直接丟到一鍋沸水中,那它多半會直接跳出來。但若是把它放到一鍋涼水中再慢慢加熱,它是輕易感受不到變化的。隨著水溫越來越高,青蛙感受到的變化越來越明顯。等到它發覺不對時已經晚了,再不可能跳出來了。”
徐言這番話說的極為形象,朱紈怎麽可能聽不懂?
“以時的意思是這些閩浙海商就是鍋中的青蛙?本官應該用文火慢慢加熱?”
“然也!”
徐言點了點頭。
他一直認為朱紈的問題不是出在能力上,而是性格上。
這是有救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朱紈慨然歎曰。
徐言連忙道:“部堂大人言重了,晚生方才不過是隨口說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以時有見解在本官之上又不是什麽說不得的事情。”
朱紈笑道:“你這番話算是徹底點醒了本官。”
“那依以時之見,本官下一步該怎麽做?”
徐言略作思忖,沉聲道:“其實說到底這件事是看陛下的態度。晚生說一句不該說的話,若是陛下有心徹底整飭東南,則這些海商都是紙老虎。若是陛下心意變了,即便部堂大人再如何努力,都是徒勞。”
朱紈又何嚐不知這個道理。
“本官已經就倭使抵寧一事上書天子,估計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降下旨意。”
事實上朱紈自己也拿不準嘉靖帝心中是怎麽想的。
這位大明天子的心思最是讓人捉摸不透。
“既如此,部堂大人眼下隻需要等待即可。至於刺殺一事可以追查下去,不過最好暗中進行。”
徐言覺得有一就會有二,有二就會有三。
這次閩浙海商借刀殺人未遂,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保不齊過段時間就會再次動手。
“這段時間部堂大人還是應該小心為上,莫要被奸人鑽了空子。”
“以時放心好了,在拔除這些奸佞之前本官不會倒下。”
朱紈笑了笑道:“他們要鬥本官便奉陪到底。”
徐言聽到這裏總算安心了幾分。隻要朱紈的策略改變了,那他就有信心保這位抗倭名帥繼續在閩浙總督的位置上坐下去。
...
...
“什麽?刺殺失敗了?”
劉家家主劉靜其得到這個消息後大失所望。
這個殺千刀的朱紈,攻破雙嶼後下令堵塞港口。
劉家常年走海經商,主要經營的是生絲、絲綢以及其他棉紡織品。
這些東西在日本很受歡迎,劉家便和許棟等海寇合作把商品賣到日本賺取暴利。
一去一迴博得數倍之息。
他們交易都是在雙嶼港進行。如今雙嶼港被毀,劉家與許棟之間的聯係也中斷了。
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出海了。這期間的損失難以估量。
“老匹夫,老夫遲早取你性命!”
...
...
徐言迴到家中尋思著如何才能幫朱紈一把。
就像他對朱紈所說的,這件事的根子在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的態度直接決定了朱紈獲得的支持。
從史料來看,嘉靖帝是真心想要整飭海防,平定倭患的。
但一開始效果並不好,徐言覺得是因為嘉靖帝沒有認清倭患的本質,以為就是日本浪人劫掠沿海。
所以當務之急,是讓嘉靖皇帝了解到閩浙倭患的真相。
嘉靖皇帝這個人自負聰明,一般臣子上的奏疏他都未必全信。
所以想靠朱紈“叫醒”嘉靖皇帝是不可能了。
這位大明天子最喜歡自己推斷出的結果,認為這種最為可信。
是以徐言決定投其所好,寫個故事出來讓他慢慢品。
既已思定,徐言便提筆蘸墨揮毫疾書了起來。
“開得船來,漸漸出了海日,隻見銀濤卷雪,雪浪翻銀。湍轉則日月似驚,浪動則星河如覆。
三五日間,隨風漂去,也不覺過了多少路程。
忽至一個地方,舟中望去,人煙湊聚,城郭巍峨,曉得是到了甚麽國都了。
舟人把船撐入藏風避浪的小港內,釘了樁撅,下了鐵錨,纜好了。
船中人多上岸。打一看,元來是來過的所在,名曰吉零國。
元來這邊中國貨物拿到那邊,一倍就有三倍價。換了那邊貨物,帶到中國也是如此。
一往一迴,卻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拚死走這條路。
眾人多是做過交易的,各有熟識經紀、歇家、通事人等,各自上岸找尋發貨去了。”
雖然隻是短短一小段,卻是把去日本走私的利益寫的淋漓盡致,也從側麵說明倭寇不僅僅是真倭,也有假倭。而這假倭便是閩浙海商養著的武裝勢力,最不濟二者也是合作關係。
徐言寫罷一章,又在最後題了一首詩。
詩曰:
倭陣不喧嘩,紛紛正帶斜。
螺聲飛蛺蝶,魚貫走長蛇。
扇散全無影,刀來一片花。
更兼真偽混,駕禍擾中華。
這篇小說他自然是打算刊印的,但卻不會打上徐家書坊的名號,甚至用紙、用墨都會刻意與徐家區別開。
說白了這小說他不是打算拿來賣的,而是要替朱紈爭取輿論支持。
...
...
朱紈沉默片刻,口中喃喃念道。
雖然朱紈十分不願意相信,但從目前的情況和徐言的分析來看,很可能挑撥離間蠱惑倭使行刺的就是這些閩浙大海商。
朱紈隻覺得自己的心在被無數枚針猛刺,直是刺痛不已。
將士們為了安定海防與倭寇海盜在前線浴血奮戰,這些閩浙海商卻在背後捅刀子。
真是讓人心寒!
“依以時之見,本官現在該如何做?”
此時的朱紈,竟然感到十分迷茫,一時找不到方向。
“以晚生愚見,部堂大人不妨文火慢燉。”
徐言毫不猶豫的說道。
這些閩浙海商固然該死,但要徹底根除這一頑疾不是一日兩日能做到的。
朱紈就是太急了,以至於遭到閩浙海商利益集團的強烈抵抗。
“不知部堂大人聽過溫水煮青蛙的說法嗎?”
徐言接道。
朱紈搖了搖頭。
“如果把一隻青蛙直接丟到一鍋沸水中,那它多半會直接跳出來。但若是把它放到一鍋涼水中再慢慢加熱,它是輕易感受不到變化的。隨著水溫越來越高,青蛙感受到的變化越來越明顯。等到它發覺不對時已經晚了,再不可能跳出來了。”
徐言這番話說的極為形象,朱紈怎麽可能聽不懂?
“以時的意思是這些閩浙海商就是鍋中的青蛙?本官應該用文火慢慢加熱?”
“然也!”
徐言點了點頭。
他一直認為朱紈的問題不是出在能力上,而是性格上。
這是有救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朱紈慨然歎曰。
徐言連忙道:“部堂大人言重了,晚生方才不過是隨口說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以時有見解在本官之上又不是什麽說不得的事情。”
朱紈笑道:“你這番話算是徹底點醒了本官。”
“那依以時之見,本官下一步該怎麽做?”
徐言略作思忖,沉聲道:“其實說到底這件事是看陛下的態度。晚生說一句不該說的話,若是陛下有心徹底整飭東南,則這些海商都是紙老虎。若是陛下心意變了,即便部堂大人再如何努力,都是徒勞。”
朱紈又何嚐不知這個道理。
“本官已經就倭使抵寧一事上書天子,估計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降下旨意。”
事實上朱紈自己也拿不準嘉靖帝心中是怎麽想的。
這位大明天子的心思最是讓人捉摸不透。
“既如此,部堂大人眼下隻需要等待即可。至於刺殺一事可以追查下去,不過最好暗中進行。”
徐言覺得有一就會有二,有二就會有三。
這次閩浙海商借刀殺人未遂,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保不齊過段時間就會再次動手。
“這段時間部堂大人還是應該小心為上,莫要被奸人鑽了空子。”
“以時放心好了,在拔除這些奸佞之前本官不會倒下。”
朱紈笑了笑道:“他們要鬥本官便奉陪到底。”
徐言聽到這裏總算安心了幾分。隻要朱紈的策略改變了,那他就有信心保這位抗倭名帥繼續在閩浙總督的位置上坐下去。
...
...
“什麽?刺殺失敗了?”
劉家家主劉靜其得到這個消息後大失所望。
這個殺千刀的朱紈,攻破雙嶼後下令堵塞港口。
劉家常年走海經商,主要經營的是生絲、絲綢以及其他棉紡織品。
這些東西在日本很受歡迎,劉家便和許棟等海寇合作把商品賣到日本賺取暴利。
一去一迴博得數倍之息。
他們交易都是在雙嶼港進行。如今雙嶼港被毀,劉家與許棟之間的聯係也中斷了。
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出海了。這期間的損失難以估量。
“老匹夫,老夫遲早取你性命!”
...
...
徐言迴到家中尋思著如何才能幫朱紈一把。
就像他對朱紈所說的,這件事的根子在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的態度直接決定了朱紈獲得的支持。
從史料來看,嘉靖帝是真心想要整飭海防,平定倭患的。
但一開始效果並不好,徐言覺得是因為嘉靖帝沒有認清倭患的本質,以為就是日本浪人劫掠沿海。
所以當務之急,是讓嘉靖皇帝了解到閩浙倭患的真相。
嘉靖皇帝這個人自負聰明,一般臣子上的奏疏他都未必全信。
所以想靠朱紈“叫醒”嘉靖皇帝是不可能了。
這位大明天子最喜歡自己推斷出的結果,認為這種最為可信。
是以徐言決定投其所好,寫個故事出來讓他慢慢品。
既已思定,徐言便提筆蘸墨揮毫疾書了起來。
“開得船來,漸漸出了海日,隻見銀濤卷雪,雪浪翻銀。湍轉則日月似驚,浪動則星河如覆。
三五日間,隨風漂去,也不覺過了多少路程。
忽至一個地方,舟中望去,人煙湊聚,城郭巍峨,曉得是到了甚麽國都了。
舟人把船撐入藏風避浪的小港內,釘了樁撅,下了鐵錨,纜好了。
船中人多上岸。打一看,元來是來過的所在,名曰吉零國。
元來這邊中國貨物拿到那邊,一倍就有三倍價。換了那邊貨物,帶到中國也是如此。
一往一迴,卻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拚死走這條路。
眾人多是做過交易的,各有熟識經紀、歇家、通事人等,各自上岸找尋發貨去了。”
雖然隻是短短一小段,卻是把去日本走私的利益寫的淋漓盡致,也從側麵說明倭寇不僅僅是真倭,也有假倭。而這假倭便是閩浙海商養著的武裝勢力,最不濟二者也是合作關係。
徐言寫罷一章,又在最後題了一首詩。
詩曰:
倭陣不喧嘩,紛紛正帶斜。
螺聲飛蛺蝶,魚貫走長蛇。
扇散全無影,刀來一片花。
更兼真偽混,駕禍擾中華。
這篇小說他自然是打算刊印的,但卻不會打上徐家書坊的名號,甚至用紙、用墨都會刻意與徐家區別開。
說白了這小說他不是打算拿來賣的,而是要替朱紈爭取輿論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