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坊裏暗藏民怨,上河圖內太平玄機——
·
上迴說到:景年在虹橋橋畔突遇漕運船傾覆事件,情急之下入水救人,卻不想己身救人一幕恰好被八年前曾有一麵之緣的翰林待詔張擇端目睹。擇端先生將他救起後,發覺景年帶上來的一包浸水物品有些奇怪,隨後眾人發現,這東西竟然是火藥。倍感蹊蹺的擇端先生要景年三日後再來會麵,一起談些事情。
三日後,景年如約而至。
·
·
·
·
三日後下午,東京郊外,汴河南岸,向氏珍玩鋪子。
這會子大街上人不多,向掌櫃將門落鎖,跟著張擇端一起往後院裏走。那小刺客恰好從牆頭翻進來落在地上,身上張府的玉佩迎風揚起,又被腰身牽動著迴歸服帖,落在下擺的褶子裏。
“來得正好。”擇端先生朝景年點頭,“這幾日,老向手底下的人將翻船事故查了查,倒真挖出些端倪來。”
“可與火藥相關?”景年朝張、向二人行禮。
“它也是要緊證據,卻與沉船無關。”擇端先生在院子裏踱來踱去,“先說翻船一件事。先前你入水查探,可是看見船底被卸去兩塊板?”
少年郎點點頭。
“那就對了。這兩塊板子,或許正是失蹤之人卸下去的。”他徐徐說道,“老向問了周遭村民與幸存船工,方知那失蹤的是個年輕人,常年跟著船老大運貨謀生,卻因為性子癟了些,時常被人欺負。至於起航時,船老大誤會他戲弄自家幼女,又喝了不少酒,揚言要置他於死地,旁人借機生事,便一路因此屢屢受激。我想恐怕正是至虹橋一帶時,此人萌生了借急流逃跑的念頭……”
“他要棄船,何必毀船?”景年疑惑,“船艙裏壓著那些石頭,稍有不慎便是滿船性命;即便無人傷亡,花石綱受損也是死罪。他若受氣,跳船而去豈不更好,何故非要牽連他人?”
“嗐,你沒見過罷!欺他狠了,他麵上不敢與你抵抗,”向掌櫃插話,“但他是卻會恨,逮著了機會,便會想盡辦法拉人陪葬。寧可自己死,也絕不留人活路。”
景年驚疑:“這豈不是倀鬼?好端端的,為何做鬼!”
“哈哈,這天底下把老實人逼成鬼的事可不少!”
“我見艙底木板難以拆卸,他能忽然卸掉兩塊,足見他一路都在做手腳。再,他令船在人最多時沉沒,惹得外城騷動混亂,可見其人居心歹毒,向掌櫃怎能稱他老實?”少年忍不住反駁。
“你問得好。老向如此言語自是因為打聽過。聽他鄰裏所言,那小兄弟生性雖陰鬱,卻吃苦耐勞、秉性尚佳,一樣壞事都不曾做,早些年還與城東一戶薑姓人家訂過親,後來那家姑娘不願嫁,離家出走,他也沒有聲張,隻是解了婚約,繼續幫工。事到如今被逼至此,他身上什麽仇什麽怨,我等無從知曉。”擇端先生站在兩個人中間,阻止他們爭吵。
“聽著也是個良善之人,年實不明白何必作惡。”
“何為善,何為惡?”擇端先生發問。
“正道為善,邪道為惡。”景年自持機靈,張嘴便答。
“哦?如你所言,那麽刺客便是惡人。”見他要反駁,擇端不緊不慢地繼續道,“怎麽,你既說邪道為惡,且見滿城通緝令紙早已將刺客打為邪魔外道,可不是惡麽?”
他一時語塞。
“何為正道?朝堂官衙頒行諸務,此為正道;何為邪道?盜賊刺客為害一方,此為邪道。如此江湖分明,各安其所,豈不甚好?”
“不對,不對,”景年皺著眉頭,反駁擇端先生的說辭,“我等從未殘害無辜,何來邪道?朝堂向來昏奢淫逸,何來正道?擇端先生,恕我冒昧,正邪之分不可僅以官民論定,當視其道,然後定奪!”
張擇端笑了:“好,我再問你,那失蹤之人在家中博得好名,在外卻算計性命,此間善惡正邪,又如何辯?”
“此人……此人是……”
看小刺客答不上來,向禹嘿嘿大笑:
“傻眼了吧!還想說得過讀書的?臭小子,我見你一張嘴裏也能吐幾個漂亮詞兒,奈何拾人牙慧,不是你自個兒的東西,自然辯不下去!”
“老向,不要忒苛刻,我也不過是引他想一想。”擇端先生停下步子,負手一旁,依舊淡定自若地笑著,“景年小友,善惡之分,自古不明。一味履轍行事易入歧途,還望你日後謹慎,明察萬事萬物是非曲直,莫要為善惡正邪所拘泥。”
“先生深謀遠慮,晚輩明白!”景年見窘境已解,心裏也漸漸想明白些,便垂頭拱手。又在心中琢磨幾番,恨不得五體投地,對張擇端其人也倍加敬佩。
“除此之外,細想虹橋沉船來龍去脈,擇端還窺見幾分道理。思想再三,倍感震撼。”
“擇端先生請講。”
“如先賢荀子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生民乃汴河之水,官家如舟行其上,舟壓水,水托舟,有急有緩,兩廂太平。但若是有人在重舟之身開出一孔,百姓被壓榨多時,必自罅隙一湧而入,將舟傾覆。是以若剔除腐骨,必藉萬民之力。以我愚見,你等刺客應以自身作刀,令百姓為手,手掌刀刃,方能解牛;否則根不正力不直,亦難將唿號上達天聽。”
向掌櫃在一旁附和道:“真是這麽個道理,你卻比老李看得清楚啊!”
“晚輩卻不覺得,”景年忽然出聲駁斥,將張、向二人的目光齊齊引到自己身上,“我等刺客賤命可棄,斷不能將災禍帶去無辜百姓的頭上。我們既為保安居樂業而來,怎能教他們替我們擔著性命!”
許是話頭衝了些,向禹當即便要惱:
“臭小子,好言好語說與你,莫在我麵前犯倔!”
張擇端一把伸手攔住向禹,免得他又因為小事大打出手。
“你在老李身邊待了多少年?”他問,“心思當真像他。”
“大約十年。”景年躲著脾氣暴躁的霸掌櫃,不住地將手往身後伸。
“哦?難怪總有些字句聽著熟悉……能留十年,確也少不了影響要影響三分。”擇端忽然想起另一件事來,“先說正事。前日,老向的手下趁夜進了船體裏去驗看,發現那些有火藥的箱子上都書寫著‘蔡’字樣,想來是暗中送進蔡府的一批。此外,夾層中俱是威力不算太大的赤火藥。押送的人裏有幾名喬裝的張邦昌府守衛,他們定是專職護送那批石頭進蔡府的。我便奇怪,張邦昌既是蔡相一黨,怎的又在箱子裏故弄玄機?”
向禹眼睛瞪得像銅鈴:“他要炸了蔡京?”
張擇端因笑道:“他可不敢。自青唐一戰收複邊關,官家便有意再度收斂各地軍力,想及蔡京操辦此事,身為黨羽的張邦昌手中又掌管全國各地禁衛軍,怎會在此時惹是生非,求他還求不及。”
“蔡張之間可有過節?”景年發問。
“不甚清楚。他二人一向關係熱切,但朝內黨爭不斷,朝野百官關係亂作一團,若他們之間有甚麽過節,倒也不是稀罕事。”
“哎,臭小子,你眼珠子骨碌碌轉了半晌,又算計啥呢?”向禹瞪過來。
“擇端先生、向掌櫃,這批貨物原定何時運抵蔡府?”
“我們亦沒有查到消息。但按以往來看,送進蔡府的貨物寶箱大多要過禁衛軍之手,由張邦昌親自驗看後,才會親自送往蔡府……”
“聽聞先生是畫院待詔,比晚輩更近宦海,不知張蔡平日可常常往來?若否,他二人何時才會聚首?”
“尚未有消息。不過,蔡大人每年正月都會舉辦家宴,遍邀重臣大將,張邦昌也定然會去。怎麽,你有主意?”
“晚輩以為,若無間隙,張邦昌理應不會在奇石箱子上做手腳,如今蔡府的箱子個個都有問題,恐怕他是要暗中操作甚麽大事。可火藥威力又不大,恐怕他是打算引發混亂,而非傷人……”景年忽然感到不妙,“晚輩大膽一猜,莫非他想有甚麽動作,又不肯暴露馬腳?蔡相家宴事關重大,他又愛惜羽毛,理應不會輕易冒險……暗中運赤火藥來,難道是為了渾水摸魚、達成詭計,再嫁禍刺客?”
“有理。但想借刺客之名圖謀不軌,你們還當真沒有洗刷的辦法。不若這樣,你去知會老李,要他記得盯著蔡張二人動向,早些查清楚他的計劃。正月家宴上雖不知會出什麽事,但最好也派些人去盯著,見機行事,若是妨害刺客之名,便不要教他得逞。”
“好,我會轉達伯父。”景年察言觀色,看他無意再與自己言語,忽然想到前幾日擇端所提的甚麽圖畫,便試探問道,“還有一事,擇端先生上次提到的圖畫,晚輩可否有幸一睹?”
“哦?你倒是真機敏,”擇端笑道,與向禹移步旁屋,招唿景年,“便來罷,都是自己人,不必瞞你。隻是機會難得,我這畫已被官家賞給了向家,無法時刻展卷。你要看,便得將它背下來。可否?”
·
·
日頭漸西,鋪子裏燃起幾盞燈來。
向禹將內屋房門一鎖,又到前麵將鋪麵重新打開,眼見著關了一晌,若再不開門做做樣子,便得招禁衛軍過來問話。
“雖身處兄弟會,但擇端先生不愛富貴花鳥、偏愛市井風貌之名晚輩已有所耳聞,也知您畫工高妙精微,否則也難以嚦血一作掙得大名。隻是這汴河風貌遠名在外,民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何故卻被官家賜給了向氏?”景年幫著張擇端將兩架長幾拖過來,好奇道,“擇端先生也未因此失意,晚輩不解,還望先生指點。”
“哈哈,你這不是也打聽過我的名字麽?”張擇端笑得很和藹,他身上幾乎不見壯年男子慣有的血氣方剛,但又比趙甫成體壯不少,端的是睿智謙遜好脾氣,“我這畫,畫的乃是清明時節汴河風物。當年我打城外一路走來,見得城郊野地、城門樓宇,虹橋氣派、汴河繁忙,便一路沿河采風,畫了足足一年光景。隻是這一路過來,擇端眼見城防處處漏洞百出,便決意實話實說,將禁衛軍管製下的隱憂悉數呈於官家,可惜啊……”
“城防漏洞?”景年立刻瞄了一眼擇端手中取出錦盒的畫軸,“擇端先生竟是以畫諫上,莫非官家未曾看出?”
“沒錯,翰林畫院少見百姓圖軸,官家大悅,提我為翰林待詔,又命重臣遍覽,”擇端有些遺憾,“這一看,蔡京那廝便察覺了我的心思,連夜想出辦法來,命他麾下豢養的畫師做出大好江山,萬裏升平,也是長卷一幅,直哄得官家閉目塞聽,將上河圖隨手賜予了向家。”
“蔡京竟敢如此蒙蔽,”景年歎道,“真是大權傾天。”
“是啊,我瞧著沒有辦法,便與老向拉了關係,還可以間或一觀我這卷心血。”擇端先生又笑了起來,之前的遺憾與落寞一掃而空,“不過,現下我等便得以借此查看汴河附近禁衛軍的布防弱點,也算是歪打正著。”
語畢,張擇端將畫軸放在案幾一側,自右向左,將畫卷徐徐展開。
隨著他的動作,郊外耕田的農夫、喂養雞鴨的婦人、挑著擔子的小商販一一浮現出來,沿著土路向城裏進發;孩子們追逐打鬧,一路奔跑到城門腳下,又看著駝隊經過幾無守衛的城樓;鈴鐺聲響過路邊的攤子、兩三層的酒樓,又飛過堆滿雜物的望火樓、開著腳店的營房;虹橋上人滿為患,岸邊水流湍急,大船忙收桅,小船行商,路邊的百姓或站或坐,都在如前幾日一般爭相看熱鬧。
觀甫成畫之經驗在先,景年一時看得入迷。
他看著送貨、拉車的街坊鄰裏,又上下打量打著算盤的掌櫃,心思時而飛向繁茂的樹梢,時而跟著行腳商穿過打瞌睡的禁衛軍,往大街小巷裏四處流竄。那些院牆、樹,不少都是他攀過爬過的,竟都被以筆重現在絹子上,且樓宇精確嚴密,草木栩栩如生,簡直像是將昨日前日的汴河重新端在他麵前似的。
“真可謂……真可謂是……”他想了半天詞兒也沒能找出足以形容擇端先生手卷的,隻好不住地搖頭,憋了好一會,才從牙縫裏擠出句話來,“太平光景裏玄機暗藏,擇端先生莫不是神仙罷!”
“哈哈哈,你隻管看,不必誇我。”張擇端從旁邊拿了支沒有用過的筆,輕輕地點著幾座不起眼的建築,“記好了,這幾座樓,分別名為牡丹樓、鴻鵠樓、花下春風樓和品鮮樓,本是禁衛軍麾下營房,現俱改作酒樓、腳店,尤其是牡丹樓,與防火台相連,台上堆放雜物眾多,一旦引火,便會迅速蔓延開來,牡丹樓便會受火傾塌。因後麵有口水井,禁衛軍便將防火一事一擱再擱。”
“晚輩記住了。”
“好。還有這幾座禁衛軍塔樓,守衛鬆懈,但都是些眼力極強的弓手,你平日要留心些,雖現在不為三軍阻攔,但弓手卻瞧得見你飛簷走壁,切勿被他們看到。”
“晚輩明白……”
張擇端見他神情有異,罷手詢問:“怎麽了?若有所思,直言無妨。”
“提及禁衛軍,晚輩方才就百姓一事意氣衝撞先生,先生卻並未生氣,反倒說晚輩與伯父心思極像。”景年想到景弘那句“眼神殘忍老辣”,不由問道,“擇端先生與我伯父相識許久,伯父他……他在收留我之前,是什麽樣子的?”
“嗯?那恐怕得十二三年之前了罷。彼時我與你現在差不多年紀,還在畫院用功,倒是不曾熟識他。不過後來與孔飛偶然相識,幫著做了些事情,也直到那個時候……唉!……見了老李第一麵。”
“先生說的孔飛是秋月姨,還是秋月姨的兄長?”
“是她兄長。我們相見時,正是孔飛被鄭勇設計下獄後、送往城外砍頭那夜。”提及往事,擇端不禁悲從中來,“他牽著孔飛的妹妹——就是現在兄弟會裏那個孔飛——來找到我,掀開兜帽,要我與他一起報仇雪恨,還打算讓我做兄弟會的軍師。”
“先生沒有去。”
“是,我痛歸痛,卻無意報仇。雖恨鄭勇、恨禁衛軍殺我酒友,但擇端心裏明白,若要根除這痛,唯有令官家警醒。除此之外,與禁衛軍的打打殺殺、你死我活,都隻是未觸及根係的小打小鬧罷了。”
景年追問:“那麽伯父……”
“他猙獰可怖,仿佛剛殺了人。明明身上沒有沾著一丁點鮮血,眼中卻有著恨不得將禁衛軍拆骨扒皮之恨——李禎他究竟何來如此大恨,我沒有深究,隻聽聞他爹爹早些年一心西去,拋下兄弟會於不顧,直到李禎接手兄弟會也未見蹤影。至於這裏頭是否還有其他故事,擇端便無從談起了。”
景年口中諾諾,心裏實在難以將猙獰二字與伯父聯係起來。
他見過伯父嚴肅、煩躁甚至雷霆大怒,可柳直每每看他時,眼神中便隻剩下關切如嚴父的意味。
這樣的人,猙獰起來是什麽樣子?他從未見過,也無法想象。
看他沉默不語,待詔先生知他這會定然在拿這番話與迴憶相較,便拍了拍他的肩頭,勸慰道:“小友啊,老李到底是何麵目,你不能隻聽外人七嘴八舌。怎麽,難道十年相處,你還是寧肯琢磨旁人所言,也不肯信自己眼見?”
景年迴過神來。他思忖片刻,深覺擇端先生言之有理,便愈發覺得他厲害,又想起一樁事來:“晚輩當然信自己眼見。不過,擇端先生既然不願走刺客之道,又得好官職做著,為何還要暗中聯絡他人、相助兄弟會?”
“哈哈,我並不是幫助你們,隻不過是想為扶正舟船略盡綿薄之力罷了。”他笑著,將手卷收起來,“恰好你們的名頭是替天行道,我便順水推舟,僅此而已。與刺客無關,亦與禁衛軍無關。”
“原來如此,能得擇端先生相助,晚輩實在有幸。日後若先生遇到麻煩,大可傳信於我,年必當在所不辭!”景年拱手致謝。
“噯,你是小輩。我平日也不過都是畫院中的事務,怎好使喚你來跑腿。”
“不礙事,晚輩與甫成兄交好,畫院若有雜務,先生也盡可托他吩咐晚輩。”
“好——等等,”張擇端忽然嚴肅起來,惹得景年也不得不收斂起笑容,“你可打聽過趙甫成其人?”
“嗯?他不是畫學生員麽?”景年不解其意,“我見他性子老實,脾氣也好,常為我兄長忙些繪畫事務……”
“這些都不錯,他待我也很周到。隻是,我們從未有人打聽得到他來源、身份,老向曾疑心他與禁衛軍有關係,查來查去也隻能查到你兄長,做的也不過都是雜物,加之他又的確一心繪畫,我等便暫時放下心來。隻是小友,你既同他走得近,最好也想法子打探打探消息,無事便好,有事便立即報與我知——小心駛得萬年船。”
話音剛落,鎖上的房門忽然被急促的三聲敲響,向禹的聲音低低地響起來:
“來人了,老弟,收拾東西,讓那小子出去。”
張擇端立刻靠近門房,同樣壓低聲音:“是誰人?”
“趙甫成!”
·
上迴說到:景年在虹橋橋畔突遇漕運船傾覆事件,情急之下入水救人,卻不想己身救人一幕恰好被八年前曾有一麵之緣的翰林待詔張擇端目睹。擇端先生將他救起後,發覺景年帶上來的一包浸水物品有些奇怪,隨後眾人發現,這東西竟然是火藥。倍感蹊蹺的擇端先生要景年三日後再來會麵,一起談些事情。
三日後,景年如約而至。
·
·
·
·
三日後下午,東京郊外,汴河南岸,向氏珍玩鋪子。
這會子大街上人不多,向掌櫃將門落鎖,跟著張擇端一起往後院裏走。那小刺客恰好從牆頭翻進來落在地上,身上張府的玉佩迎風揚起,又被腰身牽動著迴歸服帖,落在下擺的褶子裏。
“來得正好。”擇端先生朝景年點頭,“這幾日,老向手底下的人將翻船事故查了查,倒真挖出些端倪來。”
“可與火藥相關?”景年朝張、向二人行禮。
“它也是要緊證據,卻與沉船無關。”擇端先生在院子裏踱來踱去,“先說翻船一件事。先前你入水查探,可是看見船底被卸去兩塊板?”
少年郎點點頭。
“那就對了。這兩塊板子,或許正是失蹤之人卸下去的。”他徐徐說道,“老向問了周遭村民與幸存船工,方知那失蹤的是個年輕人,常年跟著船老大運貨謀生,卻因為性子癟了些,時常被人欺負。至於起航時,船老大誤會他戲弄自家幼女,又喝了不少酒,揚言要置他於死地,旁人借機生事,便一路因此屢屢受激。我想恐怕正是至虹橋一帶時,此人萌生了借急流逃跑的念頭……”
“他要棄船,何必毀船?”景年疑惑,“船艙裏壓著那些石頭,稍有不慎便是滿船性命;即便無人傷亡,花石綱受損也是死罪。他若受氣,跳船而去豈不更好,何故非要牽連他人?”
“嗐,你沒見過罷!欺他狠了,他麵上不敢與你抵抗,”向掌櫃插話,“但他是卻會恨,逮著了機會,便會想盡辦法拉人陪葬。寧可自己死,也絕不留人活路。”
景年驚疑:“這豈不是倀鬼?好端端的,為何做鬼!”
“哈哈,這天底下把老實人逼成鬼的事可不少!”
“我見艙底木板難以拆卸,他能忽然卸掉兩塊,足見他一路都在做手腳。再,他令船在人最多時沉沒,惹得外城騷動混亂,可見其人居心歹毒,向掌櫃怎能稱他老實?”少年忍不住反駁。
“你問得好。老向如此言語自是因為打聽過。聽他鄰裏所言,那小兄弟生性雖陰鬱,卻吃苦耐勞、秉性尚佳,一樣壞事都不曾做,早些年還與城東一戶薑姓人家訂過親,後來那家姑娘不願嫁,離家出走,他也沒有聲張,隻是解了婚約,繼續幫工。事到如今被逼至此,他身上什麽仇什麽怨,我等無從知曉。”擇端先生站在兩個人中間,阻止他們爭吵。
“聽著也是個良善之人,年實不明白何必作惡。”
“何為善,何為惡?”擇端先生發問。
“正道為善,邪道為惡。”景年自持機靈,張嘴便答。
“哦?如你所言,那麽刺客便是惡人。”見他要反駁,擇端不緊不慢地繼續道,“怎麽,你既說邪道為惡,且見滿城通緝令紙早已將刺客打為邪魔外道,可不是惡麽?”
他一時語塞。
“何為正道?朝堂官衙頒行諸務,此為正道;何為邪道?盜賊刺客為害一方,此為邪道。如此江湖分明,各安其所,豈不甚好?”
“不對,不對,”景年皺著眉頭,反駁擇端先生的說辭,“我等從未殘害無辜,何來邪道?朝堂向來昏奢淫逸,何來正道?擇端先生,恕我冒昧,正邪之分不可僅以官民論定,當視其道,然後定奪!”
張擇端笑了:“好,我再問你,那失蹤之人在家中博得好名,在外卻算計性命,此間善惡正邪,又如何辯?”
“此人……此人是……”
看小刺客答不上來,向禹嘿嘿大笑:
“傻眼了吧!還想說得過讀書的?臭小子,我見你一張嘴裏也能吐幾個漂亮詞兒,奈何拾人牙慧,不是你自個兒的東西,自然辯不下去!”
“老向,不要忒苛刻,我也不過是引他想一想。”擇端先生停下步子,負手一旁,依舊淡定自若地笑著,“景年小友,善惡之分,自古不明。一味履轍行事易入歧途,還望你日後謹慎,明察萬事萬物是非曲直,莫要為善惡正邪所拘泥。”
“先生深謀遠慮,晚輩明白!”景年見窘境已解,心裏也漸漸想明白些,便垂頭拱手。又在心中琢磨幾番,恨不得五體投地,對張擇端其人也倍加敬佩。
“除此之外,細想虹橋沉船來龍去脈,擇端還窺見幾分道理。思想再三,倍感震撼。”
“擇端先生請講。”
“如先賢荀子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生民乃汴河之水,官家如舟行其上,舟壓水,水托舟,有急有緩,兩廂太平。但若是有人在重舟之身開出一孔,百姓被壓榨多時,必自罅隙一湧而入,將舟傾覆。是以若剔除腐骨,必藉萬民之力。以我愚見,你等刺客應以自身作刀,令百姓為手,手掌刀刃,方能解牛;否則根不正力不直,亦難將唿號上達天聽。”
向掌櫃在一旁附和道:“真是這麽個道理,你卻比老李看得清楚啊!”
“晚輩卻不覺得,”景年忽然出聲駁斥,將張、向二人的目光齊齊引到自己身上,“我等刺客賤命可棄,斷不能將災禍帶去無辜百姓的頭上。我們既為保安居樂業而來,怎能教他們替我們擔著性命!”
許是話頭衝了些,向禹當即便要惱:
“臭小子,好言好語說與你,莫在我麵前犯倔!”
張擇端一把伸手攔住向禹,免得他又因為小事大打出手。
“你在老李身邊待了多少年?”他問,“心思當真像他。”
“大約十年。”景年躲著脾氣暴躁的霸掌櫃,不住地將手往身後伸。
“哦?難怪總有些字句聽著熟悉……能留十年,確也少不了影響要影響三分。”擇端忽然想起另一件事來,“先說正事。前日,老向的手下趁夜進了船體裏去驗看,發現那些有火藥的箱子上都書寫著‘蔡’字樣,想來是暗中送進蔡府的一批。此外,夾層中俱是威力不算太大的赤火藥。押送的人裏有幾名喬裝的張邦昌府守衛,他們定是專職護送那批石頭進蔡府的。我便奇怪,張邦昌既是蔡相一黨,怎的又在箱子裏故弄玄機?”
向禹眼睛瞪得像銅鈴:“他要炸了蔡京?”
張擇端因笑道:“他可不敢。自青唐一戰收複邊關,官家便有意再度收斂各地軍力,想及蔡京操辦此事,身為黨羽的張邦昌手中又掌管全國各地禁衛軍,怎會在此時惹是生非,求他還求不及。”
“蔡張之間可有過節?”景年發問。
“不甚清楚。他二人一向關係熱切,但朝內黨爭不斷,朝野百官關係亂作一團,若他們之間有甚麽過節,倒也不是稀罕事。”
“哎,臭小子,你眼珠子骨碌碌轉了半晌,又算計啥呢?”向禹瞪過來。
“擇端先生、向掌櫃,這批貨物原定何時運抵蔡府?”
“我們亦沒有查到消息。但按以往來看,送進蔡府的貨物寶箱大多要過禁衛軍之手,由張邦昌親自驗看後,才會親自送往蔡府……”
“聽聞先生是畫院待詔,比晚輩更近宦海,不知張蔡平日可常常往來?若否,他二人何時才會聚首?”
“尚未有消息。不過,蔡大人每年正月都會舉辦家宴,遍邀重臣大將,張邦昌也定然會去。怎麽,你有主意?”
“晚輩以為,若無間隙,張邦昌理應不會在奇石箱子上做手腳,如今蔡府的箱子個個都有問題,恐怕他是要暗中操作甚麽大事。可火藥威力又不大,恐怕他是打算引發混亂,而非傷人……”景年忽然感到不妙,“晚輩大膽一猜,莫非他想有甚麽動作,又不肯暴露馬腳?蔡相家宴事關重大,他又愛惜羽毛,理應不會輕易冒險……暗中運赤火藥來,難道是為了渾水摸魚、達成詭計,再嫁禍刺客?”
“有理。但想借刺客之名圖謀不軌,你們還當真沒有洗刷的辦法。不若這樣,你去知會老李,要他記得盯著蔡張二人動向,早些查清楚他的計劃。正月家宴上雖不知會出什麽事,但最好也派些人去盯著,見機行事,若是妨害刺客之名,便不要教他得逞。”
“好,我會轉達伯父。”景年察言觀色,看他無意再與自己言語,忽然想到前幾日擇端所提的甚麽圖畫,便試探問道,“還有一事,擇端先生上次提到的圖畫,晚輩可否有幸一睹?”
“哦?你倒是真機敏,”擇端笑道,與向禹移步旁屋,招唿景年,“便來罷,都是自己人,不必瞞你。隻是機會難得,我這畫已被官家賞給了向家,無法時刻展卷。你要看,便得將它背下來。可否?”
·
·
日頭漸西,鋪子裏燃起幾盞燈來。
向禹將內屋房門一鎖,又到前麵將鋪麵重新打開,眼見著關了一晌,若再不開門做做樣子,便得招禁衛軍過來問話。
“雖身處兄弟會,但擇端先生不愛富貴花鳥、偏愛市井風貌之名晚輩已有所耳聞,也知您畫工高妙精微,否則也難以嚦血一作掙得大名。隻是這汴河風貌遠名在外,民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何故卻被官家賜給了向氏?”景年幫著張擇端將兩架長幾拖過來,好奇道,“擇端先生也未因此失意,晚輩不解,還望先生指點。”
“哈哈,你這不是也打聽過我的名字麽?”張擇端笑得很和藹,他身上幾乎不見壯年男子慣有的血氣方剛,但又比趙甫成體壯不少,端的是睿智謙遜好脾氣,“我這畫,畫的乃是清明時節汴河風物。當年我打城外一路走來,見得城郊野地、城門樓宇,虹橋氣派、汴河繁忙,便一路沿河采風,畫了足足一年光景。隻是這一路過來,擇端眼見城防處處漏洞百出,便決意實話實說,將禁衛軍管製下的隱憂悉數呈於官家,可惜啊……”
“城防漏洞?”景年立刻瞄了一眼擇端手中取出錦盒的畫軸,“擇端先生竟是以畫諫上,莫非官家未曾看出?”
“沒錯,翰林畫院少見百姓圖軸,官家大悅,提我為翰林待詔,又命重臣遍覽,”擇端有些遺憾,“這一看,蔡京那廝便察覺了我的心思,連夜想出辦法來,命他麾下豢養的畫師做出大好江山,萬裏升平,也是長卷一幅,直哄得官家閉目塞聽,將上河圖隨手賜予了向家。”
“蔡京竟敢如此蒙蔽,”景年歎道,“真是大權傾天。”
“是啊,我瞧著沒有辦法,便與老向拉了關係,還可以間或一觀我這卷心血。”擇端先生又笑了起來,之前的遺憾與落寞一掃而空,“不過,現下我等便得以借此查看汴河附近禁衛軍的布防弱點,也算是歪打正著。”
語畢,張擇端將畫軸放在案幾一側,自右向左,將畫卷徐徐展開。
隨著他的動作,郊外耕田的農夫、喂養雞鴨的婦人、挑著擔子的小商販一一浮現出來,沿著土路向城裏進發;孩子們追逐打鬧,一路奔跑到城門腳下,又看著駝隊經過幾無守衛的城樓;鈴鐺聲響過路邊的攤子、兩三層的酒樓,又飛過堆滿雜物的望火樓、開著腳店的營房;虹橋上人滿為患,岸邊水流湍急,大船忙收桅,小船行商,路邊的百姓或站或坐,都在如前幾日一般爭相看熱鬧。
觀甫成畫之經驗在先,景年一時看得入迷。
他看著送貨、拉車的街坊鄰裏,又上下打量打著算盤的掌櫃,心思時而飛向繁茂的樹梢,時而跟著行腳商穿過打瞌睡的禁衛軍,往大街小巷裏四處流竄。那些院牆、樹,不少都是他攀過爬過的,竟都被以筆重現在絹子上,且樓宇精確嚴密,草木栩栩如生,簡直像是將昨日前日的汴河重新端在他麵前似的。
“真可謂……真可謂是……”他想了半天詞兒也沒能找出足以形容擇端先生手卷的,隻好不住地搖頭,憋了好一會,才從牙縫裏擠出句話來,“太平光景裏玄機暗藏,擇端先生莫不是神仙罷!”
“哈哈哈,你隻管看,不必誇我。”張擇端從旁邊拿了支沒有用過的筆,輕輕地點著幾座不起眼的建築,“記好了,這幾座樓,分別名為牡丹樓、鴻鵠樓、花下春風樓和品鮮樓,本是禁衛軍麾下營房,現俱改作酒樓、腳店,尤其是牡丹樓,與防火台相連,台上堆放雜物眾多,一旦引火,便會迅速蔓延開來,牡丹樓便會受火傾塌。因後麵有口水井,禁衛軍便將防火一事一擱再擱。”
“晚輩記住了。”
“好。還有這幾座禁衛軍塔樓,守衛鬆懈,但都是些眼力極強的弓手,你平日要留心些,雖現在不為三軍阻攔,但弓手卻瞧得見你飛簷走壁,切勿被他們看到。”
“晚輩明白……”
張擇端見他神情有異,罷手詢問:“怎麽了?若有所思,直言無妨。”
“提及禁衛軍,晚輩方才就百姓一事意氣衝撞先生,先生卻並未生氣,反倒說晚輩與伯父心思極像。”景年想到景弘那句“眼神殘忍老辣”,不由問道,“擇端先生與我伯父相識許久,伯父他……他在收留我之前,是什麽樣子的?”
“嗯?那恐怕得十二三年之前了罷。彼時我與你現在差不多年紀,還在畫院用功,倒是不曾熟識他。不過後來與孔飛偶然相識,幫著做了些事情,也直到那個時候……唉!……見了老李第一麵。”
“先生說的孔飛是秋月姨,還是秋月姨的兄長?”
“是她兄長。我們相見時,正是孔飛被鄭勇設計下獄後、送往城外砍頭那夜。”提及往事,擇端不禁悲從中來,“他牽著孔飛的妹妹——就是現在兄弟會裏那個孔飛——來找到我,掀開兜帽,要我與他一起報仇雪恨,還打算讓我做兄弟會的軍師。”
“先生沒有去。”
“是,我痛歸痛,卻無意報仇。雖恨鄭勇、恨禁衛軍殺我酒友,但擇端心裏明白,若要根除這痛,唯有令官家警醒。除此之外,與禁衛軍的打打殺殺、你死我活,都隻是未觸及根係的小打小鬧罷了。”
景年追問:“那麽伯父……”
“他猙獰可怖,仿佛剛殺了人。明明身上沒有沾著一丁點鮮血,眼中卻有著恨不得將禁衛軍拆骨扒皮之恨——李禎他究竟何來如此大恨,我沒有深究,隻聽聞他爹爹早些年一心西去,拋下兄弟會於不顧,直到李禎接手兄弟會也未見蹤影。至於這裏頭是否還有其他故事,擇端便無從談起了。”
景年口中諾諾,心裏實在難以將猙獰二字與伯父聯係起來。
他見過伯父嚴肅、煩躁甚至雷霆大怒,可柳直每每看他時,眼神中便隻剩下關切如嚴父的意味。
這樣的人,猙獰起來是什麽樣子?他從未見過,也無法想象。
看他沉默不語,待詔先生知他這會定然在拿這番話與迴憶相較,便拍了拍他的肩頭,勸慰道:“小友啊,老李到底是何麵目,你不能隻聽外人七嘴八舌。怎麽,難道十年相處,你還是寧肯琢磨旁人所言,也不肯信自己眼見?”
景年迴過神來。他思忖片刻,深覺擇端先生言之有理,便愈發覺得他厲害,又想起一樁事來:“晚輩當然信自己眼見。不過,擇端先生既然不願走刺客之道,又得好官職做著,為何還要暗中聯絡他人、相助兄弟會?”
“哈哈,我並不是幫助你們,隻不過是想為扶正舟船略盡綿薄之力罷了。”他笑著,將手卷收起來,“恰好你們的名頭是替天行道,我便順水推舟,僅此而已。與刺客無關,亦與禁衛軍無關。”
“原來如此,能得擇端先生相助,晚輩實在有幸。日後若先生遇到麻煩,大可傳信於我,年必當在所不辭!”景年拱手致謝。
“噯,你是小輩。我平日也不過都是畫院中的事務,怎好使喚你來跑腿。”
“不礙事,晚輩與甫成兄交好,畫院若有雜務,先生也盡可托他吩咐晚輩。”
“好——等等,”張擇端忽然嚴肅起來,惹得景年也不得不收斂起笑容,“你可打聽過趙甫成其人?”
“嗯?他不是畫學生員麽?”景年不解其意,“我見他性子老實,脾氣也好,常為我兄長忙些繪畫事務……”
“這些都不錯,他待我也很周到。隻是,我們從未有人打聽得到他來源、身份,老向曾疑心他與禁衛軍有關係,查來查去也隻能查到你兄長,做的也不過都是雜物,加之他又的確一心繪畫,我等便暫時放下心來。隻是小友,你既同他走得近,最好也想法子打探打探消息,無事便好,有事便立即報與我知——小心駛得萬年船。”
話音剛落,鎖上的房門忽然被急促的三聲敲響,向禹的聲音低低地響起來:
“來人了,老弟,收拾東西,讓那小子出去。”
張擇端立刻靠近門房,同樣壓低聲音:“是誰人?”
“趙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