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找上門來了
開局舉報係統,我超脫了 作者:朱旁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變化比上次更猛烈,東進入當地館藏室瀏覽曆史時,發現多了一種職業,叫謀士。
謀士不講武德,專攻道德,什麽瞞天過海、韜光養晦之類的,主打不光明正大,不計代價用任何手段,隻求最終勝利。
以前各部落約戰的禮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麻痹對手、偷襲、下毒、貨幣戰爭、糧食戰爭。
效果斐然,戰果也極其慘烈。
常有一些部落餓死數十萬人,或被水淹沃土千裏,或錢幣被仿造濫發,搞垮一些部落經濟。
東心情沉重,世界變得越發複雜,人命被物化得更加厲害,從士卒變成數字,每次戰鬥傷亡成了數字的加減。
除此之外,吸引東的就是號稱百家的諸子思想。
他看著一篇描寫大同社會的文章,心中複雜不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這篇文章被很多人閱覽過,留下的備注,除了向往就是批判,稱人類永遠也無法達成這樣的社會。
隻有東知道,他曾經,就是從這個時代過來,文章描繪的東西,十分粗淺,在正共主時期就實現了。
“沒見過,便是不存在,就如同我當初學習正的知識,沒見過混亂的世界,也不認為混亂會存在,才有這遊曆之行。”
拋開這些複雜的心緒,他看向其他思想,有勸諸侯向善的,有勸諸侯無為的,有勸諸侯仁義的,還有勸諸侯編織規則約束平民的。
“仁,已經出現。”
“律法,也出現了麽?”
東有種見證曆史的感覺,這讓他深感曆史厚重,時間無情,歲月的滾滾大潮無可阻擋。
他迴到大山,開始整理這次的收獲時,忽然發現有人來拜訪他。
來人衣著考究,一舉一動文質彬彬,氣質溫文爾雅,三十來歲年紀。
“我是秦國國主贏,聽聞仙山有仙人居住,前來拜訪。”
贏的禮儀沒有一絲錯漏,嚴謹得像尺子量出來一般。
東接待了贏一行人,令東疑惑的是,贏竟然想和他下圍棋。
雖然不解,但還是與其在一間木屋裏對弈起來。
“贏甘拜下風,先生棋風縹緲,無跡可尋,真乃仙人也。”
東釋然,原來是來試探他的。
贏一番恭維後,問道:“贏聽聞,上古之人,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知是否為真?”
東輕輕點頭,“真。”
贏不解的道:“我也在我的領地裏選賢舉能,為何選出來的總有一些蛀蟲,我和臣民們講信修睦,為何總有人喜歡鑽空子,是我不夠誠心嗎?”
東輕撫胡須,看著贏一臉真誠的樣子,淡淡一笑。
“選人的人有問題,選出來的人就有問題。”
“講信修睦,光說是不夠的,大王需要做出實際行動,證明你確實講信修睦。”
“人心不古,這已不是上古時期,沒有確切的保證,沒人會相信你,哪怕你是大王。”
贏恍然,又問道:“我平日勤勉,事必躬親,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懈怠,但總有種朝不保夕的感覺,似乎下一刻,我的王國就會破滅。”
東沉吟了一下,笑著道:“我不是國君,不清楚軍國大事。”
“但我知道,當我站在山巔時,總有種無依無靠的感覺,微風吹來,便讓我左搖右晃,仿佛要跌下山穀。”
“後來我知道,是因為我站的太高,重心不穩,經不起風吹雨打,隻需要走下來,和大地靠在一起,風就不能使我不穩,我和大地緊靠在一起,大地依舊能把我托舉在最高位。”
贏深以為然,隻是眉頭依舊沒有鬆開。
“我也想和大地靠在一起,但從各部傳來的信息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難辨真偽,我不知怎樣才能和大地靠在一起。”
東站起身,走到大山懸崖邊,俯視懸崖之下。
“你看,這雄奇險秀的大山,多麽驚人驚歎,我站在高高的山頂,俯視山腳時,入眼盡的是層層疊疊的雲霧。”
“這些雲霧雖然美輪美奐,我卻清楚,我能站在這裏,靠的是腳下的大地,而非這虛無縹緲的雲霧。”
“要想真正看清大地的情況,不妨彎下腰,乃至走下山腳,沉下去,才能看到大地情況。”
他頓了頓,“當然,最好是親自成為大地,才能感受真實的大地,就看你怎麽做了。”
贏起身,來到崖邊,看著厚厚的雲霧,隻覺一陣眩暈。
“果真如此!”
“沉醉於雲霧之中,暈頭轉向,哪裏還能看清前方的路。”
贏帶著人離開了,東這裏卻清靜不下來。
可能是贏的人把消息傳了出去,陸陸續續有人來東這裏。
大多數人,被東隨意布置的奇門之術繞暈,灰頭土臉迴去,而那些有本事的人,則來到東的住處。
來者是客,東也沒有趕人,一番接待後,免不了交流。
“我聽說極北之地的大山之中,有一個知識淵博的人隱居,秦王曾來此解惑,對此讚不絕口。”
“我有一個疑惑,煩勞先生解答。”
來人身材魁梧,氣質卻很儒雅,一舉一動有股令人心折的韻味。
“當今天下混亂不斷,禮是否能安定天下?”
東深深看了這人一眼,“禮是對古時聖人的言行總結,是過去的大道,不適用現在。”
來人點頭,“所以我研究古禮,從禮中提煉出仁、義、禮、智、信,容納了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人類美好品格,以此為學習標準,學有所成後,不知能否達到我說的條件。”
東思考片刻,淡淡道:“你說的東西,你能掌握嗎?能確保不被扭曲嗎?”
來人搖頭,“我隻能提出,我死後無法再管。”
東點了點頭,輕聲道:“若對忠細分,去除其餘忠,取忠為對上之忠,禮為對上之禮,其餘皆如此,其不違背忠孝仁義等東西,隻是有所選擇。”
“再將此說用於大眾,而諸侯無視之,何解?”
來人一怔,久久不語。
又一天,來了個神情嚴肅的黑衣男子,與東對弈。
“天下混亂,乃無序,需要製定規則,規範人們舉止,可為天下大同。”
東聽罷,笑了笑。
“法有盡,人心無限,今法已出五車三千卷二十萬字,他日法出百萬字、千萬字、乃至億萬字,是否能囊括人心?”
此人微怔,繼續道:“人心無限,行為有限,加大執法力量,限製眾生行為,總能取得安定。”
東喝了口茶,輕輕搖頭。
“執法力量再多,是否確定可靠?執法的力量,是否會成為你需要執法的對象?人心無限,他們也是人。”
“你用法規定眾生行為,你是人,執法的人是人,被執法的也是人,一切環節都是人在參與。”
“執法的人需要監督,監督的人也需要二級監督,二級監督需要三級監督,監督下去,所有人都在執法,所有人都在監督,大家互相給麵子,暗法就出現了。”
東總結道:“法隻能約束好人,無法約束壞人,但既然是好人,何需法來約束,既是壞人,法又如何約束?”
“法越嚴苛,便是對好人壓迫越重,對壞人束縛越輕,法即非法?”
此人神情一愣,呆呆看著東,遲遲無法迴答。
謀士不講武德,專攻道德,什麽瞞天過海、韜光養晦之類的,主打不光明正大,不計代價用任何手段,隻求最終勝利。
以前各部落約戰的禮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麻痹對手、偷襲、下毒、貨幣戰爭、糧食戰爭。
效果斐然,戰果也極其慘烈。
常有一些部落餓死數十萬人,或被水淹沃土千裏,或錢幣被仿造濫發,搞垮一些部落經濟。
東心情沉重,世界變得越發複雜,人命被物化得更加厲害,從士卒變成數字,每次戰鬥傷亡成了數字的加減。
除此之外,吸引東的就是號稱百家的諸子思想。
他看著一篇描寫大同社會的文章,心中複雜不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這篇文章被很多人閱覽過,留下的備注,除了向往就是批判,稱人類永遠也無法達成這樣的社會。
隻有東知道,他曾經,就是從這個時代過來,文章描繪的東西,十分粗淺,在正共主時期就實現了。
“沒見過,便是不存在,就如同我當初學習正的知識,沒見過混亂的世界,也不認為混亂會存在,才有這遊曆之行。”
拋開這些複雜的心緒,他看向其他思想,有勸諸侯向善的,有勸諸侯無為的,有勸諸侯仁義的,還有勸諸侯編織規則約束平民的。
“仁,已經出現。”
“律法,也出現了麽?”
東有種見證曆史的感覺,這讓他深感曆史厚重,時間無情,歲月的滾滾大潮無可阻擋。
他迴到大山,開始整理這次的收獲時,忽然發現有人來拜訪他。
來人衣著考究,一舉一動文質彬彬,氣質溫文爾雅,三十來歲年紀。
“我是秦國國主贏,聽聞仙山有仙人居住,前來拜訪。”
贏的禮儀沒有一絲錯漏,嚴謹得像尺子量出來一般。
東接待了贏一行人,令東疑惑的是,贏竟然想和他下圍棋。
雖然不解,但還是與其在一間木屋裏對弈起來。
“贏甘拜下風,先生棋風縹緲,無跡可尋,真乃仙人也。”
東釋然,原來是來試探他的。
贏一番恭維後,問道:“贏聽聞,上古之人,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知是否為真?”
東輕輕點頭,“真。”
贏不解的道:“我也在我的領地裏選賢舉能,為何選出來的總有一些蛀蟲,我和臣民們講信修睦,為何總有人喜歡鑽空子,是我不夠誠心嗎?”
東輕撫胡須,看著贏一臉真誠的樣子,淡淡一笑。
“選人的人有問題,選出來的人就有問題。”
“講信修睦,光說是不夠的,大王需要做出實際行動,證明你確實講信修睦。”
“人心不古,這已不是上古時期,沒有確切的保證,沒人會相信你,哪怕你是大王。”
贏恍然,又問道:“我平日勤勉,事必躬親,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懈怠,但總有種朝不保夕的感覺,似乎下一刻,我的王國就會破滅。”
東沉吟了一下,笑著道:“我不是國君,不清楚軍國大事。”
“但我知道,當我站在山巔時,總有種無依無靠的感覺,微風吹來,便讓我左搖右晃,仿佛要跌下山穀。”
“後來我知道,是因為我站的太高,重心不穩,經不起風吹雨打,隻需要走下來,和大地靠在一起,風就不能使我不穩,我和大地緊靠在一起,大地依舊能把我托舉在最高位。”
贏深以為然,隻是眉頭依舊沒有鬆開。
“我也想和大地靠在一起,但從各部傳來的信息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難辨真偽,我不知怎樣才能和大地靠在一起。”
東站起身,走到大山懸崖邊,俯視懸崖之下。
“你看,這雄奇險秀的大山,多麽驚人驚歎,我站在高高的山頂,俯視山腳時,入眼盡的是層層疊疊的雲霧。”
“這些雲霧雖然美輪美奐,我卻清楚,我能站在這裏,靠的是腳下的大地,而非這虛無縹緲的雲霧。”
“要想真正看清大地的情況,不妨彎下腰,乃至走下山腳,沉下去,才能看到大地情況。”
他頓了頓,“當然,最好是親自成為大地,才能感受真實的大地,就看你怎麽做了。”
贏起身,來到崖邊,看著厚厚的雲霧,隻覺一陣眩暈。
“果真如此!”
“沉醉於雲霧之中,暈頭轉向,哪裏還能看清前方的路。”
贏帶著人離開了,東這裏卻清靜不下來。
可能是贏的人把消息傳了出去,陸陸續續有人來東這裏。
大多數人,被東隨意布置的奇門之術繞暈,灰頭土臉迴去,而那些有本事的人,則來到東的住處。
來者是客,東也沒有趕人,一番接待後,免不了交流。
“我聽說極北之地的大山之中,有一個知識淵博的人隱居,秦王曾來此解惑,對此讚不絕口。”
“我有一個疑惑,煩勞先生解答。”
來人身材魁梧,氣質卻很儒雅,一舉一動有股令人心折的韻味。
“當今天下混亂不斷,禮是否能安定天下?”
東深深看了這人一眼,“禮是對古時聖人的言行總結,是過去的大道,不適用現在。”
來人點頭,“所以我研究古禮,從禮中提煉出仁、義、禮、智、信,容納了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人類美好品格,以此為學習標準,學有所成後,不知能否達到我說的條件。”
東思考片刻,淡淡道:“你說的東西,你能掌握嗎?能確保不被扭曲嗎?”
來人搖頭,“我隻能提出,我死後無法再管。”
東點了點頭,輕聲道:“若對忠細分,去除其餘忠,取忠為對上之忠,禮為對上之禮,其餘皆如此,其不違背忠孝仁義等東西,隻是有所選擇。”
“再將此說用於大眾,而諸侯無視之,何解?”
來人一怔,久久不語。
又一天,來了個神情嚴肅的黑衣男子,與東對弈。
“天下混亂,乃無序,需要製定規則,規範人們舉止,可為天下大同。”
東聽罷,笑了笑。
“法有盡,人心無限,今法已出五車三千卷二十萬字,他日法出百萬字、千萬字、乃至億萬字,是否能囊括人心?”
此人微怔,繼續道:“人心無限,行為有限,加大執法力量,限製眾生行為,總能取得安定。”
東喝了口茶,輕輕搖頭。
“執法力量再多,是否確定可靠?執法的力量,是否會成為你需要執法的對象?人心無限,他們也是人。”
“你用法規定眾生行為,你是人,執法的人是人,被執法的也是人,一切環節都是人在參與。”
“執法的人需要監督,監督的人也需要二級監督,二級監督需要三級監督,監督下去,所有人都在執法,所有人都在監督,大家互相給麵子,暗法就出現了。”
東總結道:“法隻能約束好人,無法約束壞人,但既然是好人,何需法來約束,既是壞人,法又如何約束?”
“法越嚴苛,便是對好人壓迫越重,對壞人束縛越輕,法即非法?”
此人神情一愣,呆呆看著東,遲遲無法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