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出現得越發頻繁,躁動的氛圍開始席卷天下。


    首領貴族們喜歡上了戰爭,因為贏了可以獲得更多土地,更多人口,輸了也不要緊,隻是成為贏的部落新貴族,依舊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平民們也喜歡戰爭,戰爭出現,讓他們有了成為貴族的機會,有希望過上貴族的生活。


    至於戰死、乃至戰敗之後,被新部落吞並會低人一等,這點沒人在乎。


    東在崖部落行走,深入田間地頭,知道崖部落的農夫也開始期待起戰爭,他憂心的同時,忽然聽到崖首領占了一塊地,修起豪華莊園。


    這莊園沒有其他意義,隻是用來給崖種地的,裏麵全是崖雇傭的人,平時就是這些傭人打理,崖有時間了,就會去莊園種地。


    春夏秋冬四季,崖都可以在裏麵隨意種地,累了就休息,想種了就去挖挖地,沒有時間季節催促,崖種地種得很歡樂,還有一點田園生活的意思。


    東聽說之後,心情十分複雜。


    他本意是想讓崖體會農夫的辛苦,讓他執政時可以多考慮一下農夫,現在崖雖種地,這種法卻和農夫無關了。


    更令東沒有想到的是,崖感受到田園生活的愜意,認為農夫一直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生活中,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於是,農夫需要上交的糧稅竟然更多了。


    “這不是崖能想到的。”


    東四處打聽,才知道他治療不舉的方案產出後,那些首領們來開了玄牝之門,迴去後又不想辛苦勞作,便弄出了首領專屬莊園,又重新流傳到崖這邊。


    加收糧稅的事,不隻是崖部落,那些認為農夫生活不錯的首領們,或多或少也加了糧稅。


    “出去遊曆天下,不要試圖做什麽挽迴措施,那隻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出山時,正告誡的話還在耳邊迴響,東有些恍惚。


    他一直沒有在意過正說這句話時的意思,在他看來,努力改變,總比什麽都不做要好,求上至少能得中。


    如今,事實清晰的告訴他,什麽都不做,才是最好的安排。


    “天下失德,人心滋生了陰暗,善無善報,惡無惡報,做好事沒好處,不隻對自己沒好處,對別人也沒好處。”


    這些以往聽起來神神叨叨的話,此時迴憶起來,竟有一種別樣的理解。


    東不清楚正到底看到了什麽,讓他有這樣的感悟,東也認為自己理解不了,他幹脆躺平了。


    心中原本還計劃的後續步驟,被他徹底拋棄,不再間接對世界施加影響。


    他辭別了崖首領,也不再大張旗鼓行醫,而是找了處尋常山頭隱居下來,自己開了幾畝地,帶了種子自給自足。


    “我底蘊太薄,卻擁有太多知識,一旦在外麵做出錯誤選擇,造成的影響也極為惡劣。”


    “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潛修,有疑惑的時候,便去人間看一看,感覺差不多了,就迴山裏繼續修行。”


    閑暇的時候,東就做一些竹簡,思考從正那裏學來的知識,理解之後刻在竹簡上,想看的時候,又重新翻來看。


    溫故知新,往往已經自認十分了解的知識,再讀一遍時,還會有不一樣的感悟湧上心頭。


    時間久了,東不得不多建幾間木屋,用來存放他刻錄的竹簡,否則,他之前建立的小屋已經不足以讓他休息了。


    山中不知歲月,等他再次下山時,才知外界已經過去四百年,天下也變了。


    現在沒有部落,隻有一個個侯部,每個侯部有一個最高諸侯,管理當地一切。


    天下也沒有共主,四百年前那次戰鬥波及所有部落,最終,打出了一個最強部落,這個部落首領當上共主後,不再選拔新共主,而是將共主之位傳給他的兒子。


    天下各部落反對無效之後,向全天下宣布共主做出的決定,然後有樣學樣,在自己部落搞起了世襲製。


    人們不理解世襲製和共主製有什麽區別,打仗也打不過共主所在的部落,一些有識之士鬧騰一陣後便再無聲息。


    東出來的時候,得知現在天下又亂了起來,一些強大部落不聽王的號令,開始侵吞周圍部落,自號為侯。


    七個最強的侯國,將王的部落圍在中間,幾百年侵蝕下來,王的部落已經隻剩都城,其餘地盤皆被分走。


    各部落也不再滿足侯的稱號,自稱侯王,形成諸侯與王共天下的格局。


    東冷眼旁觀,在當地官府的收藏室裏查看這些年的記錄,看到近十萬部落,即十萬諸侯,最終互相吞並,隻剩眼前的七大諸侯,心中感歎不已。


    這所謂的吞並,隻是將那些部落首領的權利收走一部分,每年必須上交一定物資給王,其餘時候,管理部落的,還是當初那些部落首領後人。


    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以往是首領--貴族--平民;現在是諸侯王--大貴族--小貴族--平民--奴隸。


    諸侯王師是七大部落之王,大貴族是立下大功的人,在諸侯王部落有極大權利,小貴族則是那些願意臣服的原部落首領。


    奴隸是滅亡其他部落期間,那些對已滅亡部落念念不忘的人,由於“不服王化”,被貶成為奴隸,生死歸於奴隸主之手,不受官府保護。


    東分析著社會結構,再與自己曾經做過共主的時期相比,發現那時候隻有平民,共主需要種地,首領也隻有名號,會被部落平民廢除。


    每個人都有機會做首領,都有機會做共主。


    現在,隻有王的家族的人,才有資格做王;隻有貴族家族的人,才有資格做貴族。


    王的子女,叫公子、王子、王女;貴族的子女,叫世子、世女;平民的子女,叫狗蛋、二丫;奴隸,奴隸沒有子女...


    “正說過,事物總是由簡到繁,由少到多,階層也是。”


    “社會越發展,階層越多,成分越複雜,對人的細分越多,對人的物化就越重。”


    “因為每個人先天都是相同的,隻有機器的零件,才會不同。”


    東了解一番後,又去其他諸侯王領地裏遊曆,最後迴到山裏,再次隱居。


    每次遊曆的見聞,都能幫他消化腦海中的知識,讓他沉迷在知識海洋裏無法自拔。


    又四百年,東再次出山,發現外麵的王又換了。


    四百年前,諸侯大戰,最強的諸侯成了新王,但換湯不換藥,各部落依舊由各部落貴族統治,到了如今,又迴到四百年前的局麵。


    有了經驗的諸侯王們,做事大膽許多,常常不把王放在眼裏,和其他諸侯王自由約戰,勝者稱為霸主,擁有許多無形的好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舉報係統,我超脫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旁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旁逸並收藏開局舉報係統,我超脫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