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討價還價


    幾場大雨下來,洛陽工地泥濘不堪,人走路都費勁。


    好在宇文愷是懂工程的,在開挖城牆地基的時候,就已經預留出了城中的引水渠,雨水會匯聚在水渠中,往南流入伊水。


    至於從邙山下來的雨水,則是被引入洛水當中。


    洛水、伊水,都是河,但稱唿卻是水,因為在華夏古代,“河”這個名詞,起初隻為一條水流所專屬,那就是華夏的母親河,黃河。


    母親河,是黃河,不是長江,因為華夏文明孕育於北方,那時候的南方,還是蠻荒之地。


    下雨天,是沒辦法勞作的,不單單是因為人受雨淋會得風寒,而且道路濕滑,人都站不穩,很容易發生意外。


    在大隋,感冒這玩意,一旦延誤治療,可是要命的。


    楊銘倒是無所謂,因為他這邊有禦醫,藥物也不缺,但是六十萬民工的醫療保障,缺口非常大,所以誰都不敢冒險,讓民工雨天勞作。


    距離楊暕部曲被殺,至今已經過去半個月。


    洛陽縣那邊,縣令唐世宗拿出出城記錄,交給了刑部的人,刑部這幾個沒膽子去調查楊銘的部曲,所以隻能等著京師那邊的主官到來。


    不過風聲算是傳出去了,眼下洛陽都在議論,說是秦王派麾下部曲,襲殺了齊王車隊。


    楊銘為此,也找過楊暕,楊暕表現的非常憤怒,說什麽哪個狗日的瞎傳,挑撥他們兄弟關係?


    還說什麽,他絕對不會相信,楊銘會殺他的人,那份出城名單絕對是無中生有,還讓楊銘幹脆大大方方讓刑部去查,好讓那些捕風捉影者閉嘴。


    楊銘也懶得跟他解釋,因為崔複禮來了。


    一個秦王,一個尚書令作陪,算是給足了崔複禮麵子。


    名義上,楊銘是邀請對方來洛陽視察工地,指點指點,但是崔複禮他懂個球啊,就算他帶來的一些族內子弟頗懂工事,但能有宇文愷懂?


    宇文愷從頭到尾都沒正眼看過他。


    所以楊銘帶著崔複禮,在工地晃悠一圈之後,便返迴了大監府。


    場麵上的事,那都是虛的,坐下來私聊的,才是正事。


    京師那邊,太子楊昭的信與禮部尚書楊恭仁的信,一前一後送到,楊銘心裏也大概有數了。


    崔複禮今天六十多歲,是聖後獨孤伽羅的表哥,其實算是很近的親戚了,但是在華夏古代,女子娘家那邊的親戚,與父家這邊的親戚,親疏之別相差很大。


    所以獨孤後拚命扶植獨孤閥,卻沒有替崔家說過幾句話。


    “一百萬石糧食,三個入仕名額,崔老怎麽看?”楊銘開場道。


    崔複禮一愣,皺眉看向一旁的族侄崔世濟,好家夥,來之前你可不是這麽跟我說的,一百萬石?你幹脆把我吃了吧。


    隻聽崔複禮道:“不瞞殿下,我族內糧窖,攏共存量不足二十萬石,能供給長平的,也就十萬石,多了實在是拿不出來。”


    楊素眉頭一挑,顯然不信對方的鬼話,十萬石糧食,真當是打發要飯的呢?


    而在崔複禮看來,一個刺史,一個太守,一個秘書省,你們也是在打發要飯的呢?


    三個這樣的位置,就想跟我要一百萬石糧食,楊素他們家封爵者一大堆,他們怎麽不出糧?拿我當冤大頭?


    楊銘趕忙笑道:“崔老誤會了,本王的意思是,今年先安排這三個,明天後年,都有,朝廷那邊,已經打算以此十科取士,貴家族皆為文才華美之輩,假以時日,崔氏必當為朝廷所重用,介時,崔氏子弟出入朝堂之景象,幾可預見。”


    畫大餅,純粹的畫大餅,隻要今年熬過去,明年誰知道是怎麽迴事。


    崔複禮完全不為所動,明年的事咱們明年再說,三個位置,就值十萬石。


    放在平日,十萬石糧食算個屁啊,但是眼下豫州和長平都缺糧,物以稀為貴,所以崔複禮很清楚,自己占據主動權。


    崔複禮道:“真沒有那麽多,殿下您也知道,我們崔家從舊魏時,便分為六房,我這邊也隻是在大房說句話,還有點用,其它的我真管不了。”


    清河崔氏,起源於周,乃薑子牙的後裔,西漢時,分成了兩個大分支,清河崔和博陵崔。


    這兩家,在南北朝時期,有“門榜盛於天下,鼎族冠於海內”之稱,到了北魏,則是完全進入家族的鼎盛期。


    也是在那個時候,清河崔氏又延伸出了六房。


    分別是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鄢陵房、滎陽房、南祖房。


    這六房加起來,在唐朝時期,出過十三位宰相。


    崔複禮的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上,眼下六房因為分家時日尚短,所以皆以清河郡東武城縣的祠堂為祖祠,而崔複禮做為大房領袖,是管祖祠的。


    尤其是大隋立國以來,他們遭到過度打壓,所以更是團結在一起,以度艱難。


    眼下楊銘給了這麽好的機會,崔複禮當然動心,所以才會千裏迢迢趕來洛陽見麵。


    談判嘛,不可能一下子就談妥,是需要時間的。


    楊銘這邊,也不願意讓步,所以第一天的交涉,無疾而終。


    傍晚,楊銘和楊素邊吃邊談,


    楊銘說道:“楊恭仁信上說的很清楚,這三個名額,已經是他能做的最大限度了,再高,他不敢保舉,恐招惹不滿。”


    楊素點頭笑道:“確實,單單一個元家,就不會同意,元、崔兩家算是死敵了,這都過去一百多年了,兩家還是解不開這仇。”


    元家,就是洛陽元氏,也就是曾經的北魏皇族拓跋氏。


    當年老崔家有一個人,名叫崔浩,官至三公三師中排第二的北魏司徒,主持編纂北魏國史,這個人也是膽肥,拓跋氏同族殺戮、荒暴淫亂的史實,他是一個不落的都寫進史書裏了,還刻成碑文。


    最轟動的是,崔浩慫恿當時的皇帝拓跋燾,滅佛,這下好了,貴族百姓全給得罪了。


    於是拓跋燾滅了崔浩九族。


    崔浩當時,與範陽盧氏、太原郭氏和河東柳氏都是姻親關係,這三家也跟著遭了難。


    但是,崔浩當時主持編纂的國史內容,卻已經泄露了出去,以至於拓跋氏的醜事,天下皆知,至今仍在流傳。


    拓跋氏,就是現在的洛陽元氏,祖上的榮光,都被姓崔的給抹黑了,這個仇算是結大發了。


    所以整個河南地區,除了博陵崔以外,沒有一個清河崔氏出身的官員。


    今天楊銘帶著崔複禮巡視洛陽工地,老元家的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尤其是漁陽郡公元弘嗣,這個人以前是燕榮的副手,幽州總管長史,就是他把燕榮給搞死的,後來短暫的接替幽州總管一職,現在被楊廣封為東京土木總管,是總管,不是總監,竇彥和柳肅,那才是總監。


    強龍不壓地頭蛇,元家的情緒,楊銘也是要顧忌的,所以在此之前,他已經和元弘嗣打了招唿,讓對方不要亂來。


    “崔複禮這是在跟我討價還價呢,似乎是嫌籌碼小?”楊銘笑道。


    楊素微笑點頭:“一百萬石糧食,他們絕對能湊的出來,這個老滑頭也是想多爭取一些,可是朝廷那邊,應該是不會變了,明日再談的時候,咱們還是不能讓步。”


    “事情要早點有個結果,長平那邊可等不了,”楊銘皺眉沉聲道:“我今晚再想想。”


    翌日,還是雙方談判。


    崔複禮這邊,帶了六人,都是在族內頗有威望的長者。


    楊銘閑話少說,直接開門見山道:“五年內,清河郡(大房小房),青州(青州房),潁川郡(鄢陵房),齊郡(南祖房),這幾個地方的舉人名額,都歸伱們。”


    這裏麵少了滎陽郡,因為滎陽老鄭家,不會答應。


    這話一出,崔複禮開始與其他幾人小聲商量起來。


    而楊銘和楊素,也擺出一副不耐煩的臭臉,他們態度要是好的話,姓崔的還會討價還價。


    不一會,其中一名崔姓老者道:


    “敢問殿下,保舉之人,是否能為進士?”


    “這我說了不算,”楊銘淡淡道:“進士,是要由陛下親自考量遴選,沒有固定數額,真有學識的話,肯定能錄取,這得看陛下的心意。”


    話沒有明說,但意思到了。


    你們隻要多給糧食,陛下那邊一高興,多給幾個進士也不是不可以。


    崔姓老者點了點頭,又與其他幾人小聲商量。


    楊銘見狀,語氣不耐煩道:“你們最好快點議出一個結果,長平還等著糧食用呢,延誤了洛陽工期,別說進士,舉人都沒有。”


    楊素也在一旁配合道:“陛下的詔書已經下了,不用多久,各州郡主官便會安排舉人入京考試,我們打招唿也是需要時間的,遲則不及。”


    一催再催,崔家那邊終於還是被說動了。


    崔複禮整合大家的意見後,點頭道:


    “既然如此,我們願意送糧,一百萬石需要時間準備,第一批二十萬石糧食,我可立即派人迴清河準備,半個月內一定送到長平,剩下的,半年之期交付。”


    “好,就這麽定了,”楊銘臉色一轉,笑嗬嗬的走下台階,道:“清河崔家,為國解憂,不愧為河北名門,今慷慨解囊,陛下一定會很高興。”


    “為國解憂,我等本分,”崔複禮等人笑答道。


    好了,交易談成,大家皆大歡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隋煬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圓盤大佬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圓盤大佬粗並收藏家父隋煬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