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越秀山。
當趙家等一行人乘坐馬車,帶著禮物趕到越秀山腳下時,遠遠便能從越秀山南麓半山腰的層林疊翠中看到一處建築群,其中房屋典雅秀氣,風格精致,帶著幾分江南園林的味道。
學海堂位置處於半山腰,馬車到了山腳下後,眾人便隻能拾階而上,順著百步梯向上走去,但好在越秀山並不高大,僅僅用了一會工夫,眾人便已經能看到矗立在上麵的鎮海樓,而學海堂便位於鎮海樓旁。
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乃前明永嘉侯朱亮祖所建,一共有五層,下麵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則是磚牆,上麵覆蓋著綠琉璃瓦,遠遠望去巍峨壯觀,平日裏總有許多廣東士子前去樓上觀景。
趙源自然也是去過的,隻是他更感興趣的是,這樓過去就經曆過重建,他在後世所見到的鎮海樓同樣也是重建來的,也不知與記憶裏的有幾分相似。
不一會工夫,眾人便已經爬到了半山腰,房屋宅院也就變得越發清晰,很快就看到一塊寫著‘學海堂’的牌匾,正懸掛在正門之上。
趙楷看到學海堂時,不由得感慨道:“若說嶺南群英薈萃,此地當為一處。”
門前,一名身著青色長袍、腰係淺色腰帶的男子似乎已經等在此處,他看到了趙家一行人等,便上前笑道:“趙兄,許久不見,可是別來無恙?”
趙楷臉上也堆起笑容,上前主動道:“吳兄,多日不見,風采依舊,今日辦完事情後,你我不妨下山不醉不歸。”
說完,二人便放聲大笑起來。
末了,趙楷便向來人介紹趙家一行人等,並說道:“這位是吳兄,如今擔任學海堂學長,由他帶我們去拜見東塾先生。”
趙誠心中有些不滿,他們代表的好歹也是黃埔趙家,縱使不看他這個綠營參將的麵子,老太爺好歹也是進士及第和朝廷要員,豈能派一個學長糊弄?再怎麽樣也應該讓山長親自來接待。
來人似乎也看出了趙誠等人有些不豫,便主動解釋道:“在下吳又俠,見過趙將軍。此番並非學海堂無禮,隻是學海堂不拘俗禮,亦並未設置山長一職,而是設立學長製,由我等八位公舉的學長同司課事。”
趙源聽到這裏不由得眼前一亮,他忽然間覺得這個學海堂還真不錯,這個沒有山長的製度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趙誠卻覺得有些怪異,道:“那阮老和東塾先生呢?”
吳又俠道:“阮老今年並沒有來學海堂,他老人家還在揚州呢。至於東塾先生……嗬嗬,他的性子您應該有所耳聞。”
聽到這裏,趙誠原本緊皺的眉頭這才鬆弛了下來,他也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人,便主動開口道:“無緣拜見阮老,著實有些可惜。”
一旁的趙源原本聽得有些糊塗,可是阮這個姓相對少見,便瞬間想到了關鍵,因為這位阮老還真是一個大人物。
此人乃乾嘉時期的著名大家阮元,一生專重經史訓詁,被海內外稱之為‘曆乾嘉文物鼎盛之時,主持風會數十年,海內學者奉為山鬥焉’。
說白了,這位在如今大清學術界的地位是相當的高,屬於揚州學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他先是在杭州創辦了詁經精舍,後來又在越秀山創辦了學海堂,一生育人子弟無數。在仕途上做到了兩廣總督和雲貴總督等高官職務,屬於一等一的大佬。
在阮元這位大佬麵前,趙家也隻是一顆小蝦米罷了。
趙楷笑道:“咱們也別在門口多說了,還是先進去吧。”
吳又俠卻又搖頭道:“昔日阮師曾經立下學規,凡外來者不許在學院逗留,倘若貴公子想要拜入學海堂,還需通過考核,且隻能一個人進來學院。”
說完,他望著趙楷歉聲道:“特別是貴公子想拜入東塾先生門下,就更要遵守學規了。”
趙誠和趙楷頓時一愣,還打算說幾句好話,卻沒想到趙源主動開口道:“爹,二叔,我還不知道要在這裏待多久,你們還是先迴去吧。”
“這.......”
趙誠有些猶豫,他還有些不放心趙源一個人留在山上。
然而,已經對趙源有所了解的趙誌,卻相對放心許多,他勸道:“大哥,咱們走吧。這裏可不比其他地方,再說有吳兄在,也不至於有什麽大問題。”
吳又俠輕聲道:“趙兄所言極是,學海堂乃讀書清淨之地,並無歹人。”
趙誠也隻能無奈地歎一口氣,望著趙源道:“源兒,那你考核後便盡快迴家吧。”
“是,還請爹放心。”
趙源躬身行禮。
等到趙誠、趙誌帶著一幫人離去後,趙源便跟著吳又俠朝著山門內走去。
一路上,吳又俠一邊輕快地在前麵帶路,一邊主動介紹道:“趙公子,學海堂不比其他學院,你若是一味為了考功名來,怕是來錯了地方。”
趙源笑道:“吳先生不必客氣,直唿我大名即可。”
吳又俠微微一笑,道:“好,趙源,你也不必稱唿我為先生,叫一聲學長無妨。趙源,你可知,我學海堂的治學標準是什麽?”
趙源明白不懂裝懂最讓人可笑,便老老實實迴答道:“還請吳學長指教。”
吳又俠停下腳步,沉聲道:“我學海堂乃繼承阮師之誌,為八個字,‘崇尚漢學,實事求是’,他老人家當初也曾說過一段話,我先說給你聽,你不妨也思考一番,這對你通過考核會有幫助。”
趙源躬身道:“還請學長示下。”
“我學海堂弟子,或習經傳,尋疏義於宋齊;或解文字,考古訓於《倉》《雅》;或析道理,守晦庵之正傳;或討史誌,求深寧之家法;或且規矩漢晉,熟精蕭《選》;師法唐宋,各得詩筆。雖性之所近,業有殊工,而力有可兼,事亦並擅。”
吳又俠說完這段話後,道:“若是記不住也沒關係,這段話已經被阮師派人刻在了西麵的牆上,以後你不妨多去看一看。”
趙源聽到這裏,頓時有些明悟,他明白為何吳又俠強調考取功名,不必來學海堂的含義,因為這裏所教的一切,對於科舉而言並無幫助。
但是,對於趙源而言,這裏的一切卻都是極有吸引力的,比起在科舉裏皓首窮經似乎要強得多。
至少,這裏是真正在潛心治學。
想到這裏,趙源對拜入學海堂,拜入陳澧門下充滿了向往。
當趙家等一行人乘坐馬車,帶著禮物趕到越秀山腳下時,遠遠便能從越秀山南麓半山腰的層林疊翠中看到一處建築群,其中房屋典雅秀氣,風格精致,帶著幾分江南園林的味道。
學海堂位置處於半山腰,馬車到了山腳下後,眾人便隻能拾階而上,順著百步梯向上走去,但好在越秀山並不高大,僅僅用了一會工夫,眾人便已經能看到矗立在上麵的鎮海樓,而學海堂便位於鎮海樓旁。
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乃前明永嘉侯朱亮祖所建,一共有五層,下麵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則是磚牆,上麵覆蓋著綠琉璃瓦,遠遠望去巍峨壯觀,平日裏總有許多廣東士子前去樓上觀景。
趙源自然也是去過的,隻是他更感興趣的是,這樓過去就經曆過重建,他在後世所見到的鎮海樓同樣也是重建來的,也不知與記憶裏的有幾分相似。
不一會工夫,眾人便已經爬到了半山腰,房屋宅院也就變得越發清晰,很快就看到一塊寫著‘學海堂’的牌匾,正懸掛在正門之上。
趙楷看到學海堂時,不由得感慨道:“若說嶺南群英薈萃,此地當為一處。”
門前,一名身著青色長袍、腰係淺色腰帶的男子似乎已經等在此處,他看到了趙家一行人等,便上前笑道:“趙兄,許久不見,可是別來無恙?”
趙楷臉上也堆起笑容,上前主動道:“吳兄,多日不見,風采依舊,今日辦完事情後,你我不妨下山不醉不歸。”
說完,二人便放聲大笑起來。
末了,趙楷便向來人介紹趙家一行人等,並說道:“這位是吳兄,如今擔任學海堂學長,由他帶我們去拜見東塾先生。”
趙誠心中有些不滿,他們代表的好歹也是黃埔趙家,縱使不看他這個綠營參將的麵子,老太爺好歹也是進士及第和朝廷要員,豈能派一個學長糊弄?再怎麽樣也應該讓山長親自來接待。
來人似乎也看出了趙誠等人有些不豫,便主動解釋道:“在下吳又俠,見過趙將軍。此番並非學海堂無禮,隻是學海堂不拘俗禮,亦並未設置山長一職,而是設立學長製,由我等八位公舉的學長同司課事。”
趙源聽到這裏不由得眼前一亮,他忽然間覺得這個學海堂還真不錯,這個沒有山長的製度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趙誠卻覺得有些怪異,道:“那阮老和東塾先生呢?”
吳又俠道:“阮老今年並沒有來學海堂,他老人家還在揚州呢。至於東塾先生……嗬嗬,他的性子您應該有所耳聞。”
聽到這裏,趙誠原本緊皺的眉頭這才鬆弛了下來,他也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人,便主動開口道:“無緣拜見阮老,著實有些可惜。”
一旁的趙源原本聽得有些糊塗,可是阮這個姓相對少見,便瞬間想到了關鍵,因為這位阮老還真是一個大人物。
此人乃乾嘉時期的著名大家阮元,一生專重經史訓詁,被海內外稱之為‘曆乾嘉文物鼎盛之時,主持風會數十年,海內學者奉為山鬥焉’。
說白了,這位在如今大清學術界的地位是相當的高,屬於揚州學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他先是在杭州創辦了詁經精舍,後來又在越秀山創辦了學海堂,一生育人子弟無數。在仕途上做到了兩廣總督和雲貴總督等高官職務,屬於一等一的大佬。
在阮元這位大佬麵前,趙家也隻是一顆小蝦米罷了。
趙楷笑道:“咱們也別在門口多說了,還是先進去吧。”
吳又俠卻又搖頭道:“昔日阮師曾經立下學規,凡外來者不許在學院逗留,倘若貴公子想要拜入學海堂,還需通過考核,且隻能一個人進來學院。”
說完,他望著趙楷歉聲道:“特別是貴公子想拜入東塾先生門下,就更要遵守學規了。”
趙誠和趙楷頓時一愣,還打算說幾句好話,卻沒想到趙源主動開口道:“爹,二叔,我還不知道要在這裏待多久,你們還是先迴去吧。”
“這.......”
趙誠有些猶豫,他還有些不放心趙源一個人留在山上。
然而,已經對趙源有所了解的趙誌,卻相對放心許多,他勸道:“大哥,咱們走吧。這裏可不比其他地方,再說有吳兄在,也不至於有什麽大問題。”
吳又俠輕聲道:“趙兄所言極是,學海堂乃讀書清淨之地,並無歹人。”
趙誠也隻能無奈地歎一口氣,望著趙源道:“源兒,那你考核後便盡快迴家吧。”
“是,還請爹放心。”
趙源躬身行禮。
等到趙誠、趙誌帶著一幫人離去後,趙源便跟著吳又俠朝著山門內走去。
一路上,吳又俠一邊輕快地在前麵帶路,一邊主動介紹道:“趙公子,學海堂不比其他學院,你若是一味為了考功名來,怕是來錯了地方。”
趙源笑道:“吳先生不必客氣,直唿我大名即可。”
吳又俠微微一笑,道:“好,趙源,你也不必稱唿我為先生,叫一聲學長無妨。趙源,你可知,我學海堂的治學標準是什麽?”
趙源明白不懂裝懂最讓人可笑,便老老實實迴答道:“還請吳學長指教。”
吳又俠停下腳步,沉聲道:“我學海堂乃繼承阮師之誌,為八個字,‘崇尚漢學,實事求是’,他老人家當初也曾說過一段話,我先說給你聽,你不妨也思考一番,這對你通過考核會有幫助。”
趙源躬身道:“還請學長示下。”
“我學海堂弟子,或習經傳,尋疏義於宋齊;或解文字,考古訓於《倉》《雅》;或析道理,守晦庵之正傳;或討史誌,求深寧之家法;或且規矩漢晉,熟精蕭《選》;師法唐宋,各得詩筆。雖性之所近,業有殊工,而力有可兼,事亦並擅。”
吳又俠說完這段話後,道:“若是記不住也沒關係,這段話已經被阮師派人刻在了西麵的牆上,以後你不妨多去看一看。”
趙源聽到這裏,頓時有些明悟,他明白為何吳又俠強調考取功名,不必來學海堂的含義,因為這裏所教的一切,對於科舉而言並無幫助。
但是,對於趙源而言,這裏的一切卻都是極有吸引力的,比起在科舉裏皓首窮經似乎要強得多。
至少,這裏是真正在潛心治學。
想到這裏,趙源對拜入學海堂,拜入陳澧門下充滿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