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猜測完全正確,將軍。”
“別這麽生疏,戰友,你還是叫我讓吧。”
從巴黎市區潛逃出的抵抗組織工人代表正是德內爾的熟人——鉗工阿爾弗雷德·克爾頓,他為德內爾帶來了市區的詳細情況。
和上次見麵時相比,克爾頓的額頭添了一大片灼傷留下的傷疤。聽到德內爾的話,這位久經考驗的法共鬥士欣慰地笑了。
“巴黎的糧食供給在迅速減少,德軍不但阻斷了運糧渠道,還試圖搬空各大糧倉,我們相信饑荒很快就會蔓延。”
“所以……”
“與其任人宰割,不如拚死一搏!”克爾頓狠狠錘了一下德內爾的辦公桌,“你們說我們起義是以卵擊石,我們很認可這個說法,我們又不是瞎子,看不到德國人的坦克在市區耀武揚威。但是我們難道就要像羔羊一般任人宰割,老老實實餓死在床上嗎?”
“跟著我。”德內爾立刻下定了決心,他看向引科爾頓來此的副手柯尼希,“我們去見戴高樂將軍。”
兩人乘坐汽車向東北飛馳而去,在8月21日深夜抵達了戴高樂的住處。戴高樂此時已經躺下了,聽到德內爾攜柯尼希突然造訪,隻得急忙將睡衣甩到床上,再披上了軍裝出臥室。
“抱歉深夜叨擾。”在部下麵前,德內爾仍舊保持著對法國抗戰領袖畢恭畢敬的態度,他莊重地敬過禮,“這位是抵抗戰士,法共黨員克爾頓先生,他從巴黎為我們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聽到來訪者是法共黨員,戴高樂便頓覺不耐,隻是出於禮貌沒有表現出來,他仍然表麵親切得體地同誠惶誠恐的克爾頓握了手,隨後便邀請三人一同坐下:“巴布魯,搞四杯咖啡。”
“是,將軍。”獨臂的黑人副官立刻忙了起來。
意識尚有些混沌的戴高樂下意識地要掏香煙,動作進行到一半才想起來德內爾的身體問題,又急忙塞了迴去:“說說情況吧,克爾頓先生。”
“我受克勞迪亞·霍金斯陸軍中校委托,請求共和國陸軍和盟軍迅速進入巴黎,支援我們的起義。”
戴高樂十分厭惡公社一類的法共說辭,對克爾頓的措辭十分受用。因此盡管並不打算接受克爾頓的請求,他還是更溫和地詢問巴黎抵抗組織的打算。
於是,克爾頓便詳細敘述了全國抵抗委員會和法共近期搜集的在食品供給方麵所有令人不安的情報,他越說越順暢,將所有情報剖析得明明白白,並最後總結道:“因此將軍,巴黎各抵抗組織陣營已經基本達成共識,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發動起義了。”
戴高樂按捺住心中的疑惑,看向了德內爾:“你怎麽看,讓?”
“我認為克爾頓先生的情報很有價值,希特勒不會輕易讓出巴黎,為了重組潰敗的軍隊,他絕對幹得出讓軍用物資供應擠占生活必需品供應這種事,但是我還有一個疑問。”最後,德內爾看向了身邊的克爾頓。
“您請問,將軍。”
“您能代表法共的立場嗎?”
“當然,我此行同時也受法共中央委員會的委派。”
於是德內爾問出了那個戴高樂同樣在意的問題:“那為什麽法共沒有提早通報情況,而是非要等到起義爆發前夕才說明呢?”
按照二局之前的情報,法共要帶頭起義並非出於不願坐以待斃,而是要搞第二個巴黎公社,這幾乎讓法國臨時政府中包括戴高樂在內的中右翼視之為敵。
但是根據克爾頓的說法,法共遠遠沒有情報所說的那麽激進,法共中央委員會是在德軍收緊物資供應之後才決心全麵起義的,而且壓根就沒有建立公社這迴事,最多隻是利用巴黎公社抗擊普魯士軍隊的事跡號召市民組建國民自衛隊。
對於臨時政府的誤解,克爾頓也大為驚訝:“什麽巴黎公社?我們的立場不是一直是戰後組建聯合政府嗎?”
戴高樂和德內爾的臉色都變得難看了起來,他們都意識到,二局的二把手布爾加——這個該死的極右翼分子,竟然在解放巴黎這樣關乎法蘭西命運的大事上濫用職權,誘導臨時政府敵視法共,來達成自己傾軋左翼的目的!
戴高樂深吸了一口氣,看向了克爾頓:“你有辦法迴巴黎嗎?”
“德軍正在強化防線,我不能保證還迴得去。”克爾頓嚴肅地迴答道,“但我一定竭盡全力。”
“很好,克爾頓先生,我懇請您向我的老副官霍金斯中校帶去口信,請他做好起義前的準備工作,如果八月二十日,也就是本周日前,你們還沒有接到起義命令,就可以自行決斷了。”
克爾頓莊重地起立敬禮,隨後連夜踏上了返程的路。
…………
“可惜你迴來的晚了一些。”
霍金斯一身戎裝,朝克爾頓笑了笑:“在你到來前三個小時,我們已經接到了起義的命令。”
“什麽時候?”克爾頓問道。
“明天,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九日。”
“我的任務呢?”
“和馬斯比奧上校去解放第一區區公所,然後守住那裏。”霍金斯在地圖上為克爾頓標識出位置,“你們一共有三十個人,連你在內,有六個是打過仗的好手,具體的防禦措施不用我教了,相信你在馬德裏築街壘的記憶還沒有消散。”
“確實。”克爾頓振奮地揮舞著拳頭,“咱們‘as barricadas!’(到街壘去)”
霍金斯抑製住激動的心情,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莊嚴的法國間諜米內、嚴肅的手記人偶薇爾莉特、躍躍欲試的科學家弗裏德裏克·若裏昂-居裏和感慨萬千的憲兵上尉貢法薩,以及其他年齡、職業、階層和政見各異的抵抗戰士。
霍金斯攥緊拳頭,一字一頓地說道:“我宣布,根據戴高樂將軍的命令,明天我們去接收巴黎警察總署。”
“同胞們,戰士們,光榮的時刻已來臨。”
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九日,這是絕好的一天。在雄雞唱曉聲中,霍金斯第一個走出臭烘烘的下水道,來到了闊別已久的巴黎街頭。
緊隨其後的馬斯比奧上校正幫他的副官——即將擔任戴高樂政府巴黎第一區區長的前鐵路工人馬塞爾——緊緊身上的武裝帶。
兩人點頭示意後,便各奔東西了。
由於區公所的隊伍戰力相對薄弱,薇爾莉特就被分去了那一隊。胸前別著三色胸花的她緊跟其他戰士的腳步,行走在巴黎淩晨僻靜的街道上。
趕路途中,她前麵的精瘦小夥突然迴頭問道:“您就是薇爾莉特夫人吧?”
“是的,戰友。”薇爾莉特抬起頭,“您認識我嗎?”
“我戰前倒沒拜托您寫過信。”那個小夥嬉皮笑臉地拍了拍自己的背包,裏麵裝著五公斤的tnt,“但是您的房間就是我炸的嘞。”
“那我可真是謝謝你了……”
一行人很快抵達了第一區公所,公所外還擺著兩束花,寫過無數結婚請柬的薇爾莉特如何看不出正有人舉辦婚禮,她隻能暗自為即將打擾新人的行為道歉了。
走到大門前,馬斯比奧上校看了馬塞爾一眼,後者當即向前,一腳踹開了區公所的大門。
一對新人,新人的家屬以及主持婚禮的維希區長亨利·夏德維爾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對闖入的不速之客。
馬斯比奧上校氣勢洶洶地衝上講台,一把推開手足無措的區長亨利,隨後在畫像上貝當元帥關懷的目光中,對台下驚恐的觀眾宣布:“我宣布!法國內地軍接管第一區公所!區長!你被逮捕了!”
而緊隨其後的馬塞爾則一把扯下畫像丟在地上,並且狠狠踩了兩腳。接著,他從前區長發抖的肩膀上薅下三色綬帶披在自己身上。
不知所措的年輕新娘坐在紅絲絨椅子上哭泣起來。
“奉解放委員會之命,我就任巴黎第一區區長!”馬塞爾大聲吼道,“新人——”
“塞西安娜·提爾和納西斯·費蒂佛。”剛從門口花束上看到新人名字的薇爾莉特趕緊出言提示。
“以戴高樂將軍的名義,新人塞西安娜·提爾和納西斯·費蒂佛——你們的婚姻有效!”
三十多名抵抗戰士猛烈地鼓起掌來,新郎一臉茫然地起身,很快就被那個精瘦的抵抗戰士推到了新娘的懷抱中。隨後,這些抵抗戰士客客氣氣地請新人及家屬離開:
“我們要築街壘了!這裏很危險,你們快迴家躲起來吧!”
“我可以加入嗎?”終於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的新郎激動地漲紅了臉。
“滾迴家去!”馬斯比奧上校罵道,“至少不是現在!”
…………
八月十九日早上八點三十五分,巴黎第一區市民驚訝地發現,第一區公所上升起了他們闊別了四年之久的三色旗。
很快,幾個抓著步槍、手臂上綁著三色旗標識的抵抗戰士出現在了街頭,他們來迴奔走,大聲唿喊:
“公民們!幫幫忙!快往街上丟些什麽吧!”
死氣沉沉的巴黎一下子複活了,無數男女老少紛紛湧到街上。樂手吆喝著讓人幫忙把自己的鋼琴拖到了路中央,女人吃力地拖出家裏的沙發,還有精神矍鑠的老太太中氣十足地吆喝一聲,便把自家的椅子和床頭櫃從二樓丟下去……
半個小時後,兩道牢固的街壘便出現在了巴黎的街頭。雄壯的馬賽曲響徹雲霄,召集起越來越多的誌願者。
以及德國人。
“別這麽生疏,戰友,你還是叫我讓吧。”
從巴黎市區潛逃出的抵抗組織工人代表正是德內爾的熟人——鉗工阿爾弗雷德·克爾頓,他為德內爾帶來了市區的詳細情況。
和上次見麵時相比,克爾頓的額頭添了一大片灼傷留下的傷疤。聽到德內爾的話,這位久經考驗的法共鬥士欣慰地笑了。
“巴黎的糧食供給在迅速減少,德軍不但阻斷了運糧渠道,還試圖搬空各大糧倉,我們相信饑荒很快就會蔓延。”
“所以……”
“與其任人宰割,不如拚死一搏!”克爾頓狠狠錘了一下德內爾的辦公桌,“你們說我們起義是以卵擊石,我們很認可這個說法,我們又不是瞎子,看不到德國人的坦克在市區耀武揚威。但是我們難道就要像羔羊一般任人宰割,老老實實餓死在床上嗎?”
“跟著我。”德內爾立刻下定了決心,他看向引科爾頓來此的副手柯尼希,“我們去見戴高樂將軍。”
兩人乘坐汽車向東北飛馳而去,在8月21日深夜抵達了戴高樂的住處。戴高樂此時已經躺下了,聽到德內爾攜柯尼希突然造訪,隻得急忙將睡衣甩到床上,再披上了軍裝出臥室。
“抱歉深夜叨擾。”在部下麵前,德內爾仍舊保持著對法國抗戰領袖畢恭畢敬的態度,他莊重地敬過禮,“這位是抵抗戰士,法共黨員克爾頓先生,他從巴黎為我們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聽到來訪者是法共黨員,戴高樂便頓覺不耐,隻是出於禮貌沒有表現出來,他仍然表麵親切得體地同誠惶誠恐的克爾頓握了手,隨後便邀請三人一同坐下:“巴布魯,搞四杯咖啡。”
“是,將軍。”獨臂的黑人副官立刻忙了起來。
意識尚有些混沌的戴高樂下意識地要掏香煙,動作進行到一半才想起來德內爾的身體問題,又急忙塞了迴去:“說說情況吧,克爾頓先生。”
“我受克勞迪亞·霍金斯陸軍中校委托,請求共和國陸軍和盟軍迅速進入巴黎,支援我們的起義。”
戴高樂十分厭惡公社一類的法共說辭,對克爾頓的措辭十分受用。因此盡管並不打算接受克爾頓的請求,他還是更溫和地詢問巴黎抵抗組織的打算。
於是,克爾頓便詳細敘述了全國抵抗委員會和法共近期搜集的在食品供給方麵所有令人不安的情報,他越說越順暢,將所有情報剖析得明明白白,並最後總結道:“因此將軍,巴黎各抵抗組織陣營已經基本達成共識,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發動起義了。”
戴高樂按捺住心中的疑惑,看向了德內爾:“你怎麽看,讓?”
“我認為克爾頓先生的情報很有價值,希特勒不會輕易讓出巴黎,為了重組潰敗的軍隊,他絕對幹得出讓軍用物資供應擠占生活必需品供應這種事,但是我還有一個疑問。”最後,德內爾看向了身邊的克爾頓。
“您請問,將軍。”
“您能代表法共的立場嗎?”
“當然,我此行同時也受法共中央委員會的委派。”
於是德內爾問出了那個戴高樂同樣在意的問題:“那為什麽法共沒有提早通報情況,而是非要等到起義爆發前夕才說明呢?”
按照二局之前的情報,法共要帶頭起義並非出於不願坐以待斃,而是要搞第二個巴黎公社,這幾乎讓法國臨時政府中包括戴高樂在內的中右翼視之為敵。
但是根據克爾頓的說法,法共遠遠沒有情報所說的那麽激進,法共中央委員會是在德軍收緊物資供應之後才決心全麵起義的,而且壓根就沒有建立公社這迴事,最多隻是利用巴黎公社抗擊普魯士軍隊的事跡號召市民組建國民自衛隊。
對於臨時政府的誤解,克爾頓也大為驚訝:“什麽巴黎公社?我們的立場不是一直是戰後組建聯合政府嗎?”
戴高樂和德內爾的臉色都變得難看了起來,他們都意識到,二局的二把手布爾加——這個該死的極右翼分子,竟然在解放巴黎這樣關乎法蘭西命運的大事上濫用職權,誘導臨時政府敵視法共,來達成自己傾軋左翼的目的!
戴高樂深吸了一口氣,看向了克爾頓:“你有辦法迴巴黎嗎?”
“德軍正在強化防線,我不能保證還迴得去。”克爾頓嚴肅地迴答道,“但我一定竭盡全力。”
“很好,克爾頓先生,我懇請您向我的老副官霍金斯中校帶去口信,請他做好起義前的準備工作,如果八月二十日,也就是本周日前,你們還沒有接到起義命令,就可以自行決斷了。”
克爾頓莊重地起立敬禮,隨後連夜踏上了返程的路。
…………
“可惜你迴來的晚了一些。”
霍金斯一身戎裝,朝克爾頓笑了笑:“在你到來前三個小時,我們已經接到了起義的命令。”
“什麽時候?”克爾頓問道。
“明天,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九日。”
“我的任務呢?”
“和馬斯比奧上校去解放第一區區公所,然後守住那裏。”霍金斯在地圖上為克爾頓標識出位置,“你們一共有三十個人,連你在內,有六個是打過仗的好手,具體的防禦措施不用我教了,相信你在馬德裏築街壘的記憶還沒有消散。”
“確實。”克爾頓振奮地揮舞著拳頭,“咱們‘as barricadas!’(到街壘去)”
霍金斯抑製住激動的心情,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莊嚴的法國間諜米內、嚴肅的手記人偶薇爾莉特、躍躍欲試的科學家弗裏德裏克·若裏昂-居裏和感慨萬千的憲兵上尉貢法薩,以及其他年齡、職業、階層和政見各異的抵抗戰士。
霍金斯攥緊拳頭,一字一頓地說道:“我宣布,根據戴高樂將軍的命令,明天我們去接收巴黎警察總署。”
“同胞們,戰士們,光榮的時刻已來臨。”
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九日,這是絕好的一天。在雄雞唱曉聲中,霍金斯第一個走出臭烘烘的下水道,來到了闊別已久的巴黎街頭。
緊隨其後的馬斯比奧上校正幫他的副官——即將擔任戴高樂政府巴黎第一區區長的前鐵路工人馬塞爾——緊緊身上的武裝帶。
兩人點頭示意後,便各奔東西了。
由於區公所的隊伍戰力相對薄弱,薇爾莉特就被分去了那一隊。胸前別著三色胸花的她緊跟其他戰士的腳步,行走在巴黎淩晨僻靜的街道上。
趕路途中,她前麵的精瘦小夥突然迴頭問道:“您就是薇爾莉特夫人吧?”
“是的,戰友。”薇爾莉特抬起頭,“您認識我嗎?”
“我戰前倒沒拜托您寫過信。”那個小夥嬉皮笑臉地拍了拍自己的背包,裏麵裝著五公斤的tnt,“但是您的房間就是我炸的嘞。”
“那我可真是謝謝你了……”
一行人很快抵達了第一區公所,公所外還擺著兩束花,寫過無數結婚請柬的薇爾莉特如何看不出正有人舉辦婚禮,她隻能暗自為即將打擾新人的行為道歉了。
走到大門前,馬斯比奧上校看了馬塞爾一眼,後者當即向前,一腳踹開了區公所的大門。
一對新人,新人的家屬以及主持婚禮的維希區長亨利·夏德維爾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對闖入的不速之客。
馬斯比奧上校氣勢洶洶地衝上講台,一把推開手足無措的區長亨利,隨後在畫像上貝當元帥關懷的目光中,對台下驚恐的觀眾宣布:“我宣布!法國內地軍接管第一區公所!區長!你被逮捕了!”
而緊隨其後的馬塞爾則一把扯下畫像丟在地上,並且狠狠踩了兩腳。接著,他從前區長發抖的肩膀上薅下三色綬帶披在自己身上。
不知所措的年輕新娘坐在紅絲絨椅子上哭泣起來。
“奉解放委員會之命,我就任巴黎第一區區長!”馬塞爾大聲吼道,“新人——”
“塞西安娜·提爾和納西斯·費蒂佛。”剛從門口花束上看到新人名字的薇爾莉特趕緊出言提示。
“以戴高樂將軍的名義,新人塞西安娜·提爾和納西斯·費蒂佛——你們的婚姻有效!”
三十多名抵抗戰士猛烈地鼓起掌來,新郎一臉茫然地起身,很快就被那個精瘦的抵抗戰士推到了新娘的懷抱中。隨後,這些抵抗戰士客客氣氣地請新人及家屬離開:
“我們要築街壘了!這裏很危險,你們快迴家躲起來吧!”
“我可以加入嗎?”終於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的新郎激動地漲紅了臉。
“滾迴家去!”馬斯比奧上校罵道,“至少不是現在!”
…………
八月十九日早上八點三十五分,巴黎第一區市民驚訝地發現,第一區公所上升起了他們闊別了四年之久的三色旗。
很快,幾個抓著步槍、手臂上綁著三色旗標識的抵抗戰士出現在了街頭,他們來迴奔走,大聲唿喊:
“公民們!幫幫忙!快往街上丟些什麽吧!”
死氣沉沉的巴黎一下子複活了,無數男女老少紛紛湧到街上。樂手吆喝著讓人幫忙把自己的鋼琴拖到了路中央,女人吃力地拖出家裏的沙發,還有精神矍鑠的老太太中氣十足地吆喝一聲,便把自家的椅子和床頭櫃從二樓丟下去……
半個小時後,兩道牢固的街壘便出現在了巴黎的街頭。雄壯的馬賽曲響徹雲霄,召集起越來越多的誌願者。
以及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