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先發現的。”
“不對,是我!”……
七八個灰頭土臉的孩子在為是誰發現的大蜂巢開始爭吵。他們聚在村頭剛剛收割過的麥田中,迎著夏日陽光,仰視著大槐樹上的碩大蜂巢和忙碌的蜜蜂。直勾勾的盯著蜂巢,想象蜂蜜的甜美,哈喇子禁不住的流了下來。
“都別咋唿了,看我的!”最瘦、最高、最黑、最是精壯的男孩,從籬笆中抽出長杆,緊了緊腰帶,準備爬樹,“待會兒搗掉蜂窩,我要拿一半。”
這個孩子叫李同路,論起搗蛋和粗野,村子孩子沒人能和他相比,他身手靈活,做事魯莽,下手不知輕重,有幾個孩子曾被他打的頭破血流,父親和叔叔這五年去了元鎮作戰,家裏少人管教,性子越來越野,越來越難以約束。
這時,敦實的孩子攔住他,“不要命了,這麽大的蜂窩,馬蜂能蟄死你,趕緊跟我迴去,待會兒阿大迴來了。”這是李同路的哥哥李同道,陽光曬得他黑黝黝的,渾身像是出油,迷著小眼,更顯相貌敦厚,常年的勞作讓身體很是強壯。
李同路粗魯的推哥哥,“不用你管,待會兒我取了蜂蜜,你別喝就行。”
兄弟相互對視,同路平時有點怕哥哥,可當著這麽多人,怕失了麵子,不甘示弱,倔強的推開哥哥。李同道抓住弟弟,弟弟使勁,沒能掙脫如同鐵箍的手腕,圍觀的孩子們跟著起哄,“同路,同路你別不服,你的勁頭子沒有哥哥足。”
起哄聲讓同路臉色緋紅,他熱血上湧,轉過身來,照個哥哥的臉就是一拳,這拳打的很突然,登時將哥哥鼻子打出血。
李同道大怒,一腳將弟弟踹倒,騎在身上,準備狠狠的教訓弟弟。眼看著拳頭就要落在身上,孩子們都嚇傻了。這時,李乂躥了出來,“哥,我有辦法。”
李同道的拳頭狠狠的砸在弟弟腦袋邊的地上,砸出了深坑。
從地上爬起來,跑到李乂身邊,抓住領子問道:“怎麽弄?”
李乂整了整領子,挺了挺胸膛,“蜜蜂怕煙啊!用煙去熏它。”
小孩子們鬧哄起來,撿柴生火,煙熏蜂巢,蜜蜂被熏得暈頭轉向,轟然散開。趁著這個間隙,李同路像個猴子爬到了樹上,將大蜂巢摘了下來。
“我的嘍!”同路攥著蜂巢大笑,不顧別人,一溜煙的跑了。
看到李同路拿著大家的勝利果實跑了,一起戰鬥的孩子們都很生氣,大唿小叫的罵著,鬧哄哄的一溜煙的追了上去,隻剩下同道和李乂麵麵相覷。
李同道安慰李乂,“大弟,點子是你出的,待會跟我迴家,分你一半。”
路過的老頭和中年人將剛才的故事盡收眼底,看到孩子們跑了,中年人上前問還留下的李乂,“小子,還不跟上去,這點子可是你出的。”
李乂好奇的看著中年人,滿臉胡須散亂,小眼迷著,笑容和善,吃驚的看到左袖空空蕩蕩的,笑嘻嘻的看著掉下來的蜂巢上聚攏的蜜蜂,“我可不敢。”
老頭哈哈大笑,愛撫著李乂的大腦袋,“就數你最聰明。”
李乂認識這老頭,是四爺爺李元凱,同道和同路的爺爺。老頭五十多了,頭發灰白,皺紋很深,麵容滄桑,身體卻十分硬朗,不時的進山狩獵。
見爺爺拎著兩隻兔子,李同道眼睛亮了起來,嘴也裂開了花,趕緊上前接了過來,奔著家裏而去,不忘迴頭對李乂喊道:“大弟,待會到我家吃兔子頭。”
同路和一群孩子在路上狂奔,被蟄的滿頭是包,還是舍不得扔掉蜂巢。見到同路衝著自己衝了過來,李乂大喊:“往水裏跳啊!”
指著路上隊伍,池塘裏的孩子大喊:“要去打仗嘍!”
夏日塵土中,近百人的隊伍慢慢靠近了,這是混雜的運送隊,黃牛拉著四兩大車,車上插著旗幟,裝載著糧食和箭矢,還有散亂的鐵甲和皮甲。二十多人在照顧大車,車後麵跟著七八十人的隊伍,拿著長槍、大刀等,負責護衛。
四爺爺眯著眼看了會,“打頭的是陳亭長吧。”
中年人點頭,“二十多年前,我和他同去老水地當兵的,這家夥生猛,打起仗來不怕死,真就砍了個人頭,當時隊正問他,是要銀子,還是記勳。”
四爺爺笑道:“當然是記勳了!勳功,這可是寶貨,能傳代,能抵罪,關鍵是記勳一次,頂的上五畝好田啊!要不我家守福,守祿二小子都去了元鎮。”
中年人言道:“這家夥,當時砍死那個家夥,很高很壯。”用兩隻手比劃著,“拿個這麽長的大刀,對著我玩命砍,讓他抽冷子捅死了。”指著自己的左胳膊,“我這條胳膊被砍的吊在膀子上,要不是命大,命都留在了老水地。”
四爺爺言道:“這小子有福氣,迴來用功勳換了個亭長,也不錯了。”
中年人搖搖頭,“換虧了,要是晚幾年,還能換的更多。”
見到軍伍靠近,孩子們從水裏蹦出來,喧囂著,呐喊著衝著堤壩。“去打仗嘍!”歡唿著,叫囂著,胡亂采些野花野草,當軍伍通過時,兩眼放光,手中的花草拋向軍伍,吵鬧著祝福,有節奏的高聲喊著“大勝!大勝!”
十年元鎮戰爭,天天都有軍伍從堤壩上路過,奔向元鎮。士兵的昂揚和勇武,騎乘的高大戰馬,隨身的明亮刀槍,赫赫軍威讓孩子們崇拜無比。
走了半日,太陽毒辣,人馬疲憊,帶隊的陳亭長指著堤壩上的排排大柳樹,高喊,“兄弟們,歇息會兒!牛馬飲飲水,大家洗洗臉,在這裏用飯。”
騎兵紛紛下馬,步兵放下刀槍,湧到堤壩下的溪流中,冰涼的溪水潑在臉上,洗淨汗水灰塵,輕鬆的坐在草地上,取出幹糧醃肉,生火做飯。
孩子們圍攏過去,不過是討點吃的,軍隊的糧食充足,心情好了,不介意分點給孩子,陳亭長招唿著老夥計,“劉山頭,老李頭,過來。”
四爺爺笑道:“走,過去蹭頓飯,國家的糧,不吃白不吃。”看到被孩子扔下的蜂巢,撿了過來,“讓他們嚐嚐這個。”
寒暄後坐下,四爺爺捧著大飯碗,小心的問陳亭長,“官爺,聽說元鎮打了大勝仗,咱們都把皇領那麽大的地盤搶下來了,怎麽還派人去元鎮打仗啊。”
陳亭長言道:“打了大勝仗我知道,可為啥還派兵,咱就不知道了!咱們的大司馬厲害著呐,親自領著護衛,撞破城門,直衝進去,殺的渾身是血,滿身是傷,要不是皇領將軍磕頭求饒,就把他們殺光。大司馬對皇領的家夥說了,放你們迴去又怎麽樣,若是不服,就還來廝殺,保管讓你們有來無迴。”
劉山頭請教一起吃飯的青年軍官,“軍爺,那還派兵幹啥?”
青年軍官抱拳道:“什麽軍爺,在下馬齊,這不是打仗,是換防,大營來迴調換。”指著手下上百人,“他們可不是新兵蛋子啊,都當兵三四年了。”
李乂看著眼前這位大人,長相斯文,麵帶華貴之氣,和其他士兵很不同,就心生好感,湊到身前,摸著地上插著的長槍,羨慕的撫弄著上麵的紅纓。
馬齊也注意到了眼前的這個孩童,長得很是可愛,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鬧騰,不喜歡到鍋灶前湊,很是守禮,特別是大大的眼睛,很是清澈驕傲,便掏出腰間的匕首,打趣道:“小家夥,給叔叔背首詩,這把匕首就送你了。”
看到叔叔考校自己,李乂毫不猶豫上前,費勁的拿起插著的長槍,裝模做樣的擺出姿勢,擺弄幾下,稚嫩的聲音言道:“攻書學劍能幾何?爭如沙塞騁嘍羅,手執綠沉槍似鐵,寶劍三尺斬新磨。四塞忽聞狼煙起,誰人敢去定風波?”
“定風波!好!”馬齊撫掌大笑,禁不住的叫好,很是爽快的將匕首遞給了李乂,拍拍腦袋,鼓勵道:“等你長大了,看你有沒有本事去定風波。”
李乂亟不可待的拔出匕首,對著樹枝砍下去。樹枝應聲而斷,眾人都驚奇這把匕首的鋒利。匕首寫的三個字,李乂小聲念道:“定風波”,看了看反麵,念道“齊”,疑惑的盯著匕首上的騎馬人,問道:“叔叔,這個牽馬是什麽意思?”
陳亭長見到這把匕首,便知道定然是望族公子,以前接觸過,可這麽平易近人的沒有,對李乂笑道:“小子,好兵器上都有作坊的標識。”
馬齊拍拍李乂的腦袋,很是歡喜,“小家夥,這是我們家的標識,你我有緣,這把匕首贈與你,以後你若是從軍,希望這把匕首助你沙場立功。”
見這個軍官很是和善,四爺爺便順嘴問道:“軍爺,我兩個兒子都在元鎮打仗,這都打了勝仗了,他們啥時候能迴來啊!”
“老人家有兩個兒子從軍那,這可是衛國之家啊。”說著,將鍋裏的燉肉執意給四爺爺盛滿,“他們應該到縣城了,我剛從那邊過來的,看到這汶水縣在元鎮大營的五年兵都迴來了,如果你兒子當兵滿五年,這會兒應該到家了。”
四爺爺聽到這句話,感覺渾身發涼,微微顫顫道:“怎麽還沒迴家?難道說……”說到這裏,突然不敢言語了,隻是呆呆的盯著腳上的草鞋。
陳亭長笑道:“老李頭,你擔心啥,他們今晚肯定迴來,為國家出生入死,縣太爺怎麽也要宰豬殺羊的款待,讓每人給家裏帶上幾丈青布啊。”
劉山頭點頭,“是啊,我們當年迴來,也是這樣的。”
四爺爺這才稍稍心解,覺得心頭上的巨石稍稍鬆了點。
山村晚上,四爺爺和父親坐在村頭石堰子上,沉默的盯著山道。
太爺七十多歲了,須發皆白,還很硬朗,年輕時,也是獵戶,泰宗山方圓百裏也都踏過,一身的本領都交給了小兒子,讓小兒子做個獵戶。看到兒子沉默不語,就拿著蒲扇,不斷的給兒子撲扇蚊子。嘴裏沒有幾顆牙齒,一說話就有些漏風,含糊不清的言道:“別擔心,爹找瞎子賴布衣算過了,卦象是小過,飛鳥以兇,今天要是見到了飛鳥就是兇,見不到飛鳥,兩個小子就是吉。爹今天哪都沒去,就在屋裏待著了,現在天都黑了,鳥兒歸巢了,更見不到了。”
山道上朦朦朧朧的來了二人,走路姿勢像是兩個兒子,李元凱沒敢細看,隻是閉上眼睛。“爹!爺!”突然傳來大兒子李守福的大嗓門,“俺娘那!”
李元凱激動的差點滑下石堰,趕緊睜開眼睛,看到兩個兒子都站在眼前。守福將扛著的青布放下來,守祿也將扛著的豬後腿放在柴垛上。
“爹。”二兒子的嗓門更大,嚇得樹上棲息的鳥都驚飛了。
爺爺看到天空的驚鳥,氣的大罵,“就不能說話小聲點。”上下打量兩個小子,見到兄弟二人更結實了,“迴來是全乎人就好,不缺胳膊少腿的,就是福分。”
守福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俺們兄弟當的是輔兵,咱們東元人多,皇領的兔崽子被圍的死死的,想出來都出不來,俺哥倆就在營裏做雜活了。”
守祿有些抱怨,“我說去攻城,撈點勳功迴來,我哥死活不讓去。”
守福瞪起眼來,“在大營有什麽不好,咱們做個火頭軍,有吃有喝有錢拿,勳功有那麽好賺嗎?你看看最後攻城那幾天,死了上萬人,燒得那個慘。”
爺爺笑道:“真是火頭軍啊,這都胖了,看來夥食不錯啊。”
守福從懷中掏出一包散碎銀子,“爹,這是俺們兄弟的餉銀,還有些犒賞錢,要說這大司馬不愧是王上的兄弟,逢年過節,大小勝仗,都有犒賞錢。”
父親掂了掂,吃驚的說道,“這怕是有三四十兩啊!”隨即眉開眼笑,“等秋收了,給你們兄弟蓋個新房子,要那種帶瓦麵的。”
在旁的爺爺笑道:“當初兩個小子去當兵,找的瞎子算命,人家說是泰卦,上上大吉,小往大來,果然就是。”
父親問道:“怎麽迴來這麽晚,都快半夜了。”
守福迴道:“這次迴來了百十人,縣令說是大勝迴師,給父老鄉親增光,就好酒好菜的招待,連衙門裏麵大小官爺都出來敬酒了,吃完飯就快黑天了。”
守祿也是滿麵風光,“可風光了,人家留我們住下,我哥非要迴來。”
守福生氣的罵道:“還住下,你昏頭了吧,我怕這點銀子讓你在縣城裏麵胡逛沒了,你看不出來嗎?縣衙大小的差役都拉著大夥往那些窯窠子裏鑽嗎?”
看到出門迎接的母親和妻子,守祿一瘸一拐的喊道:“娘!”
看到小兒子的腿瘸了,母親眼淚湧了出來,“二小子這是怎麽了。”
父親在後麵樂嗬嗬的踹了守祿一腳,“這小子混啊,誰都騙!”
守祿身手敏捷的躲了過去,見守祿平安無恙,母親破涕為笑。
“同道和同路那!”守福沒見到二人,急切問道,“他們在哪?”
見到出門打著哈欠的兩個小子長得高高的,守福和守祿都笑開了花。
“嗯?”看著同路的大臉在昏暗的月光下腫的都快認不清了,甚至有些猙獰,守祿慌忙上前,捏著同路的臉左右端詳,忙問道:“這是怎麽了。”
同路的臉本來就有些腫痛,被父親捏的難受,頓時大哭起來。
爺爺笑道:“馬蜂蟄的,這混小子隨你,整天的瞎胡鬧,晌午去搗蜂窩,讓蜜蜂追著蟄的。要不是弗羊那小子告訴他跳進水裏,這臉蛋啊,還要大。”
“都平安就好,趕緊睡吧!”李洪武打著哈欠,指著兩個孫子,“守福,守祿,歇息兩天,跟著你爹去趟山裏,有些草藥該采了,那些藥窩子,你爹都知道。”說完,轉身入了正堂,到了門口,停下腳步,看著天上的明月,嘟嘟囔囔的嘀咕著,“這月頭都過了中了,這飛鳥,究竟是昨日的,還是今日的?”
“不對,是我!”……
七八個灰頭土臉的孩子在為是誰發現的大蜂巢開始爭吵。他們聚在村頭剛剛收割過的麥田中,迎著夏日陽光,仰視著大槐樹上的碩大蜂巢和忙碌的蜜蜂。直勾勾的盯著蜂巢,想象蜂蜜的甜美,哈喇子禁不住的流了下來。
“都別咋唿了,看我的!”最瘦、最高、最黑、最是精壯的男孩,從籬笆中抽出長杆,緊了緊腰帶,準備爬樹,“待會兒搗掉蜂窩,我要拿一半。”
這個孩子叫李同路,論起搗蛋和粗野,村子孩子沒人能和他相比,他身手靈活,做事魯莽,下手不知輕重,有幾個孩子曾被他打的頭破血流,父親和叔叔這五年去了元鎮作戰,家裏少人管教,性子越來越野,越來越難以約束。
這時,敦實的孩子攔住他,“不要命了,這麽大的蜂窩,馬蜂能蟄死你,趕緊跟我迴去,待會兒阿大迴來了。”這是李同路的哥哥李同道,陽光曬得他黑黝黝的,渾身像是出油,迷著小眼,更顯相貌敦厚,常年的勞作讓身體很是強壯。
李同路粗魯的推哥哥,“不用你管,待會兒我取了蜂蜜,你別喝就行。”
兄弟相互對視,同路平時有點怕哥哥,可當著這麽多人,怕失了麵子,不甘示弱,倔強的推開哥哥。李同道抓住弟弟,弟弟使勁,沒能掙脫如同鐵箍的手腕,圍觀的孩子們跟著起哄,“同路,同路你別不服,你的勁頭子沒有哥哥足。”
起哄聲讓同路臉色緋紅,他熱血上湧,轉過身來,照個哥哥的臉就是一拳,這拳打的很突然,登時將哥哥鼻子打出血。
李同道大怒,一腳將弟弟踹倒,騎在身上,準備狠狠的教訓弟弟。眼看著拳頭就要落在身上,孩子們都嚇傻了。這時,李乂躥了出來,“哥,我有辦法。”
李同道的拳頭狠狠的砸在弟弟腦袋邊的地上,砸出了深坑。
從地上爬起來,跑到李乂身邊,抓住領子問道:“怎麽弄?”
李乂整了整領子,挺了挺胸膛,“蜜蜂怕煙啊!用煙去熏它。”
小孩子們鬧哄起來,撿柴生火,煙熏蜂巢,蜜蜂被熏得暈頭轉向,轟然散開。趁著這個間隙,李同路像個猴子爬到了樹上,將大蜂巢摘了下來。
“我的嘍!”同路攥著蜂巢大笑,不顧別人,一溜煙的跑了。
看到李同路拿著大家的勝利果實跑了,一起戰鬥的孩子們都很生氣,大唿小叫的罵著,鬧哄哄的一溜煙的追了上去,隻剩下同道和李乂麵麵相覷。
李同道安慰李乂,“大弟,點子是你出的,待會跟我迴家,分你一半。”
路過的老頭和中年人將剛才的故事盡收眼底,看到孩子們跑了,中年人上前問還留下的李乂,“小子,還不跟上去,這點子可是你出的。”
李乂好奇的看著中年人,滿臉胡須散亂,小眼迷著,笑容和善,吃驚的看到左袖空空蕩蕩的,笑嘻嘻的看著掉下來的蜂巢上聚攏的蜜蜂,“我可不敢。”
老頭哈哈大笑,愛撫著李乂的大腦袋,“就數你最聰明。”
李乂認識這老頭,是四爺爺李元凱,同道和同路的爺爺。老頭五十多了,頭發灰白,皺紋很深,麵容滄桑,身體卻十分硬朗,不時的進山狩獵。
見爺爺拎著兩隻兔子,李同道眼睛亮了起來,嘴也裂開了花,趕緊上前接了過來,奔著家裏而去,不忘迴頭對李乂喊道:“大弟,待會到我家吃兔子頭。”
同路和一群孩子在路上狂奔,被蟄的滿頭是包,還是舍不得扔掉蜂巢。見到同路衝著自己衝了過來,李乂大喊:“往水裏跳啊!”
指著路上隊伍,池塘裏的孩子大喊:“要去打仗嘍!”
夏日塵土中,近百人的隊伍慢慢靠近了,這是混雜的運送隊,黃牛拉著四兩大車,車上插著旗幟,裝載著糧食和箭矢,還有散亂的鐵甲和皮甲。二十多人在照顧大車,車後麵跟著七八十人的隊伍,拿著長槍、大刀等,負責護衛。
四爺爺眯著眼看了會,“打頭的是陳亭長吧。”
中年人點頭,“二十多年前,我和他同去老水地當兵的,這家夥生猛,打起仗來不怕死,真就砍了個人頭,當時隊正問他,是要銀子,還是記勳。”
四爺爺笑道:“當然是記勳了!勳功,這可是寶貨,能傳代,能抵罪,關鍵是記勳一次,頂的上五畝好田啊!要不我家守福,守祿二小子都去了元鎮。”
中年人言道:“這家夥,當時砍死那個家夥,很高很壯。”用兩隻手比劃著,“拿個這麽長的大刀,對著我玩命砍,讓他抽冷子捅死了。”指著自己的左胳膊,“我這條胳膊被砍的吊在膀子上,要不是命大,命都留在了老水地。”
四爺爺言道:“這小子有福氣,迴來用功勳換了個亭長,也不錯了。”
中年人搖搖頭,“換虧了,要是晚幾年,還能換的更多。”
見到軍伍靠近,孩子們從水裏蹦出來,喧囂著,呐喊著衝著堤壩。“去打仗嘍!”歡唿著,叫囂著,胡亂采些野花野草,當軍伍通過時,兩眼放光,手中的花草拋向軍伍,吵鬧著祝福,有節奏的高聲喊著“大勝!大勝!”
十年元鎮戰爭,天天都有軍伍從堤壩上路過,奔向元鎮。士兵的昂揚和勇武,騎乘的高大戰馬,隨身的明亮刀槍,赫赫軍威讓孩子們崇拜無比。
走了半日,太陽毒辣,人馬疲憊,帶隊的陳亭長指著堤壩上的排排大柳樹,高喊,“兄弟們,歇息會兒!牛馬飲飲水,大家洗洗臉,在這裏用飯。”
騎兵紛紛下馬,步兵放下刀槍,湧到堤壩下的溪流中,冰涼的溪水潑在臉上,洗淨汗水灰塵,輕鬆的坐在草地上,取出幹糧醃肉,生火做飯。
孩子們圍攏過去,不過是討點吃的,軍隊的糧食充足,心情好了,不介意分點給孩子,陳亭長招唿著老夥計,“劉山頭,老李頭,過來。”
四爺爺笑道:“走,過去蹭頓飯,國家的糧,不吃白不吃。”看到被孩子扔下的蜂巢,撿了過來,“讓他們嚐嚐這個。”
寒暄後坐下,四爺爺捧著大飯碗,小心的問陳亭長,“官爺,聽說元鎮打了大勝仗,咱們都把皇領那麽大的地盤搶下來了,怎麽還派人去元鎮打仗啊。”
陳亭長言道:“打了大勝仗我知道,可為啥還派兵,咱就不知道了!咱們的大司馬厲害著呐,親自領著護衛,撞破城門,直衝進去,殺的渾身是血,滿身是傷,要不是皇領將軍磕頭求饒,就把他們殺光。大司馬對皇領的家夥說了,放你們迴去又怎麽樣,若是不服,就還來廝殺,保管讓你們有來無迴。”
劉山頭請教一起吃飯的青年軍官,“軍爺,那還派兵幹啥?”
青年軍官抱拳道:“什麽軍爺,在下馬齊,這不是打仗,是換防,大營來迴調換。”指著手下上百人,“他們可不是新兵蛋子啊,都當兵三四年了。”
李乂看著眼前這位大人,長相斯文,麵帶華貴之氣,和其他士兵很不同,就心生好感,湊到身前,摸著地上插著的長槍,羨慕的撫弄著上麵的紅纓。
馬齊也注意到了眼前的這個孩童,長得很是可愛,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鬧騰,不喜歡到鍋灶前湊,很是守禮,特別是大大的眼睛,很是清澈驕傲,便掏出腰間的匕首,打趣道:“小家夥,給叔叔背首詩,這把匕首就送你了。”
看到叔叔考校自己,李乂毫不猶豫上前,費勁的拿起插著的長槍,裝模做樣的擺出姿勢,擺弄幾下,稚嫩的聲音言道:“攻書學劍能幾何?爭如沙塞騁嘍羅,手執綠沉槍似鐵,寶劍三尺斬新磨。四塞忽聞狼煙起,誰人敢去定風波?”
“定風波!好!”馬齊撫掌大笑,禁不住的叫好,很是爽快的將匕首遞給了李乂,拍拍腦袋,鼓勵道:“等你長大了,看你有沒有本事去定風波。”
李乂亟不可待的拔出匕首,對著樹枝砍下去。樹枝應聲而斷,眾人都驚奇這把匕首的鋒利。匕首寫的三個字,李乂小聲念道:“定風波”,看了看反麵,念道“齊”,疑惑的盯著匕首上的騎馬人,問道:“叔叔,這個牽馬是什麽意思?”
陳亭長見到這把匕首,便知道定然是望族公子,以前接觸過,可這麽平易近人的沒有,對李乂笑道:“小子,好兵器上都有作坊的標識。”
馬齊拍拍李乂的腦袋,很是歡喜,“小家夥,這是我們家的標識,你我有緣,這把匕首贈與你,以後你若是從軍,希望這把匕首助你沙場立功。”
見這個軍官很是和善,四爺爺便順嘴問道:“軍爺,我兩個兒子都在元鎮打仗,這都打了勝仗了,他們啥時候能迴來啊!”
“老人家有兩個兒子從軍那,這可是衛國之家啊。”說著,將鍋裏的燉肉執意給四爺爺盛滿,“他們應該到縣城了,我剛從那邊過來的,看到這汶水縣在元鎮大營的五年兵都迴來了,如果你兒子當兵滿五年,這會兒應該到家了。”
四爺爺聽到這句話,感覺渾身發涼,微微顫顫道:“怎麽還沒迴家?難道說……”說到這裏,突然不敢言語了,隻是呆呆的盯著腳上的草鞋。
陳亭長笑道:“老李頭,你擔心啥,他們今晚肯定迴來,為國家出生入死,縣太爺怎麽也要宰豬殺羊的款待,讓每人給家裏帶上幾丈青布啊。”
劉山頭點頭,“是啊,我們當年迴來,也是這樣的。”
四爺爺這才稍稍心解,覺得心頭上的巨石稍稍鬆了點。
山村晚上,四爺爺和父親坐在村頭石堰子上,沉默的盯著山道。
太爺七十多歲了,須發皆白,還很硬朗,年輕時,也是獵戶,泰宗山方圓百裏也都踏過,一身的本領都交給了小兒子,讓小兒子做個獵戶。看到兒子沉默不語,就拿著蒲扇,不斷的給兒子撲扇蚊子。嘴裏沒有幾顆牙齒,一說話就有些漏風,含糊不清的言道:“別擔心,爹找瞎子賴布衣算過了,卦象是小過,飛鳥以兇,今天要是見到了飛鳥就是兇,見不到飛鳥,兩個小子就是吉。爹今天哪都沒去,就在屋裏待著了,現在天都黑了,鳥兒歸巢了,更見不到了。”
山道上朦朦朧朧的來了二人,走路姿勢像是兩個兒子,李元凱沒敢細看,隻是閉上眼睛。“爹!爺!”突然傳來大兒子李守福的大嗓門,“俺娘那!”
李元凱激動的差點滑下石堰,趕緊睜開眼睛,看到兩個兒子都站在眼前。守福將扛著的青布放下來,守祿也將扛著的豬後腿放在柴垛上。
“爹。”二兒子的嗓門更大,嚇得樹上棲息的鳥都驚飛了。
爺爺看到天空的驚鳥,氣的大罵,“就不能說話小聲點。”上下打量兩個小子,見到兄弟二人更結實了,“迴來是全乎人就好,不缺胳膊少腿的,就是福分。”
守福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俺們兄弟當的是輔兵,咱們東元人多,皇領的兔崽子被圍的死死的,想出來都出不來,俺哥倆就在營裏做雜活了。”
守祿有些抱怨,“我說去攻城,撈點勳功迴來,我哥死活不讓去。”
守福瞪起眼來,“在大營有什麽不好,咱們做個火頭軍,有吃有喝有錢拿,勳功有那麽好賺嗎?你看看最後攻城那幾天,死了上萬人,燒得那個慘。”
爺爺笑道:“真是火頭軍啊,這都胖了,看來夥食不錯啊。”
守福從懷中掏出一包散碎銀子,“爹,這是俺們兄弟的餉銀,還有些犒賞錢,要說這大司馬不愧是王上的兄弟,逢年過節,大小勝仗,都有犒賞錢。”
父親掂了掂,吃驚的說道,“這怕是有三四十兩啊!”隨即眉開眼笑,“等秋收了,給你們兄弟蓋個新房子,要那種帶瓦麵的。”
在旁的爺爺笑道:“當初兩個小子去當兵,找的瞎子算命,人家說是泰卦,上上大吉,小往大來,果然就是。”
父親問道:“怎麽迴來這麽晚,都快半夜了。”
守福迴道:“這次迴來了百十人,縣令說是大勝迴師,給父老鄉親增光,就好酒好菜的招待,連衙門裏麵大小官爺都出來敬酒了,吃完飯就快黑天了。”
守祿也是滿麵風光,“可風光了,人家留我們住下,我哥非要迴來。”
守福生氣的罵道:“還住下,你昏頭了吧,我怕這點銀子讓你在縣城裏麵胡逛沒了,你看不出來嗎?縣衙大小的差役都拉著大夥往那些窯窠子裏鑽嗎?”
看到出門迎接的母親和妻子,守祿一瘸一拐的喊道:“娘!”
看到小兒子的腿瘸了,母親眼淚湧了出來,“二小子這是怎麽了。”
父親在後麵樂嗬嗬的踹了守祿一腳,“這小子混啊,誰都騙!”
守祿身手敏捷的躲了過去,見守祿平安無恙,母親破涕為笑。
“同道和同路那!”守福沒見到二人,急切問道,“他們在哪?”
見到出門打著哈欠的兩個小子長得高高的,守福和守祿都笑開了花。
“嗯?”看著同路的大臉在昏暗的月光下腫的都快認不清了,甚至有些猙獰,守祿慌忙上前,捏著同路的臉左右端詳,忙問道:“這是怎麽了。”
同路的臉本來就有些腫痛,被父親捏的難受,頓時大哭起來。
爺爺笑道:“馬蜂蟄的,這混小子隨你,整天的瞎胡鬧,晌午去搗蜂窩,讓蜜蜂追著蟄的。要不是弗羊那小子告訴他跳進水裏,這臉蛋啊,還要大。”
“都平安就好,趕緊睡吧!”李洪武打著哈欠,指著兩個孫子,“守福,守祿,歇息兩天,跟著你爹去趟山裏,有些草藥該采了,那些藥窩子,你爹都知道。”說完,轉身入了正堂,到了門口,停下腳步,看著天上的明月,嘟嘟囔囔的嘀咕著,“這月頭都過了中了,這飛鳥,究竟是昨日的,還是今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