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怕是另有隱情
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 作者:暄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不考慮其他,妾身當然想去蜀地走走,聽我四哥說,蜀地有峨眉、青城等聖地,峨眉山大佛寺極其有名,寺內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銅像高四丈,雄偉壯觀,至於那青城山,可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不去見識一番,著實可惜。”
“我四嫂說,嘉定府還有一座大佛,名為“嘉州淩雲寺大彌勒石像”,該佛像是唐開元年間開鑿,大佛頭與山齊,頭高五丈、寬三丈有餘,頭有發髻,耳長兩丈有餘,依山鑿成臨江危坐,神勢肅穆,大氣磅礴……”
年惜月滔滔不絕講了許多。
這大佛,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樂山大佛。
這幾個地方,年惜月前世都去過。
她成親前,哥哥嫂嫂們迴京,四嫂在她麵前多次提起蜀地各處的人文風景,對蜀地十分喜歡。
年惜月那時候還在心裏感歎,她這輩子怕是沒機會去了。
結果胤禛現在讓她選地方,她當然想選蜀地了。
“王爺,妾身的四哥畢竟是封疆大吏,又坐鎮四川,咱們去那邊,或許會導致王爺您被人猜忌,妾身去何處都行,王爺決定就好。”年惜月想了想後說道。
她方才有些太激動了,這會兒冷靜下來,倒覺得有些不妥了。
“想去便去,難不成因為你四哥是四川巡撫,咱們就永遠不能去蜀地了?隻要皇阿瑪同意了,我們想去何處,輪不到其他人的置喙,都說蜀地富庶,人也多,咱們正好去走走,看看熱鬧。”胤禛笑道。
“好!”年惜月點了點頭。
能去四川,見見四哥和四嫂,她自然是高興的。
“除了蜀地之外,你還想去何處?”胤禛問道。
“杭州、金陵、廣州……王爺是要去拜神拜佛的,免不得要去五台山和普陀山等地,這麽一算……至少得出去一年半載,皇上許嗎?”年惜月想去的地方很多,就怕時間不夠。
“我這兩年,接連求皇阿瑪好幾迴了,他老人家已經鬆口了,畢竟……我可是師出有名的。”胤禛笑了笑:“我是去替皇阿瑪求神拜佛的,他老人家能不許嗎?”
皇阿瑪現在最頭疼的就是皇子們爭奪皇位。
自己主動離開京城,去求神拜佛,他老人家高興還來不及呢。
“那也得等大格格出嫁以後再去。”年惜月說道。
“那是自然。”胤禛點了點頭。
大格格出嫁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底。
等萬壽節一過,再把女兒送出閣,他今年就沒什麽要緊事,也該出去走走了。
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兩人邊吃邊聊,用完午膳後,便打算迴王府了。
沒想到出了雅間的門,又碰到了胤禎他們四人。
看樣子,他們也要走了。
“四哥這就要迴去了,不去衙門裏坐坐?”胤禎笑道。
“嗯。”胤禛點了點頭:“戶部近日事不多,有尚書和侍郎們在,也無需我操心太多,我就先迴府了。”
“四哥慢走。”幾人微微躬身頷首。
他們雖然是兄弟,可胤禛比他們年長,又是親王,地位自然要高一些。
年惜月今日進宮,隻帶了白薇一人,她腳下穿著花盆底鞋,下樓梯時自然要格外當心,雖然有白薇扶著,但胤禛還是不放心,下意識放慢了腳步,等年惜月到了他身側後,握住了她的手:“走慢些,當心腳下。”
“嗯。”年惜月點了點頭。
兩人下了樓,消失在了胤禎幾人的視線裏。
胤?眼睛瞪得很大:“這還是四哥嗎?之前我對玨兒好,你們還笑話我,說我一門心思撲在女人身上,一點兒皇子的矜持也沒有,你們瞧瞧……四哥對他這側福晉,也護得緊嘛。”
玨兒,出自郭絡羅氏,和八福晉是同族姐妹,因是庶出,其阿瑪又未入仕,所以隻是胤?的侍妾。
他對此女十分寵愛。
“四哥和從前比,的確不一樣了。”胤禩笑道。
那些年,四哥在刑部觀政,做了不少事兒,他當時還以為四哥也想爭奪皇位,沒想到這幾年,四哥到了戶部以後,突然就閑下來了。
皇家的阿哥,若是沒什麽喜好,既不愛銀子又不愛美人,恐怕就是一門心思盯著那個位置了。
四哥如今喜歡求神拜佛,又如此寵著一個女子,看來是真的隻想當個閑散王爺了。
上迴十四弟和他說,四哥無意爭奪皇位,他還有些不信,今日看來,倒是他多心了。
“就咱們四哥這種嚴肅古板的人,也有今日,著實叫我意外,看來……他新娶的這個側福晉,非同一般呀。”胤?笑容有些曖昧。
若單論長相,這個年氏的確是難得一見的美人,隻不過,他們這些當弟弟的,當然不能去議論哥哥身邊女人的長相,太失禮了。
大家心照不宣也就是了。
“別的不說,這年氏做生意的本事,倒是讓人不敢小覷。”胤禟說道。
這一點他最有發言權,畢竟,年惜月手頭這些生意,就連胤禟也十分眼紅。
“我本來還想與年家合作,將她手頭那些生意照搬到其他地方去,比如杭州、金陵和廣州等地,這些富庶之地,絕對能謀大利,沒想到她竟然嫁給了四哥,我倒是不好再提此事了。”胤禟一臉可惜道。
“就算她已經嫁給了四哥,總不會插手娘家的生意吧!你和年家人談就是了。”胤?說道。
“哪有這麽簡單。”胤禟搖了搖頭:“我已經查過了,這年家的生意,私底下還是這個小嫂子在管,隻是外人不知曉而已,而且……這些可都是獨一份的生意,據說是我們這位小嫂子自己弄出來的,旁人模仿不了,年家人也管不了。”
“她小小年紀,能懂這些?旁的不說,就說那玻璃鏡子,你當初也讓人弄了個作坊專門搗鼓了許久,結果燒製出來的,也就比尋常的琉璃稍稍透明一些,內涵雜雜質太多,無法做鏡子,完全和那些舶來品沒得比,一個小姑娘卻弄出來了,這其中怕是另有隱情。”站在一旁的胤禩說道。
“我四嫂說,嘉定府還有一座大佛,名為“嘉州淩雲寺大彌勒石像”,該佛像是唐開元年間開鑿,大佛頭與山齊,頭高五丈、寬三丈有餘,頭有發髻,耳長兩丈有餘,依山鑿成臨江危坐,神勢肅穆,大氣磅礴……”
年惜月滔滔不絕講了許多。
這大佛,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樂山大佛。
這幾個地方,年惜月前世都去過。
她成親前,哥哥嫂嫂們迴京,四嫂在她麵前多次提起蜀地各處的人文風景,對蜀地十分喜歡。
年惜月那時候還在心裏感歎,她這輩子怕是沒機會去了。
結果胤禛現在讓她選地方,她當然想選蜀地了。
“王爺,妾身的四哥畢竟是封疆大吏,又坐鎮四川,咱們去那邊,或許會導致王爺您被人猜忌,妾身去何處都行,王爺決定就好。”年惜月想了想後說道。
她方才有些太激動了,這會兒冷靜下來,倒覺得有些不妥了。
“想去便去,難不成因為你四哥是四川巡撫,咱們就永遠不能去蜀地了?隻要皇阿瑪同意了,我們想去何處,輪不到其他人的置喙,都說蜀地富庶,人也多,咱們正好去走走,看看熱鬧。”胤禛笑道。
“好!”年惜月點了點頭。
能去四川,見見四哥和四嫂,她自然是高興的。
“除了蜀地之外,你還想去何處?”胤禛問道。
“杭州、金陵、廣州……王爺是要去拜神拜佛的,免不得要去五台山和普陀山等地,這麽一算……至少得出去一年半載,皇上許嗎?”年惜月想去的地方很多,就怕時間不夠。
“我這兩年,接連求皇阿瑪好幾迴了,他老人家已經鬆口了,畢竟……我可是師出有名的。”胤禛笑了笑:“我是去替皇阿瑪求神拜佛的,他老人家能不許嗎?”
皇阿瑪現在最頭疼的就是皇子們爭奪皇位。
自己主動離開京城,去求神拜佛,他老人家高興還來不及呢。
“那也得等大格格出嫁以後再去。”年惜月說道。
“那是自然。”胤禛點了點頭。
大格格出嫁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底。
等萬壽節一過,再把女兒送出閣,他今年就沒什麽要緊事,也該出去走走了。
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兩人邊吃邊聊,用完午膳後,便打算迴王府了。
沒想到出了雅間的門,又碰到了胤禎他們四人。
看樣子,他們也要走了。
“四哥這就要迴去了,不去衙門裏坐坐?”胤禎笑道。
“嗯。”胤禛點了點頭:“戶部近日事不多,有尚書和侍郎們在,也無需我操心太多,我就先迴府了。”
“四哥慢走。”幾人微微躬身頷首。
他們雖然是兄弟,可胤禛比他們年長,又是親王,地位自然要高一些。
年惜月今日進宮,隻帶了白薇一人,她腳下穿著花盆底鞋,下樓梯時自然要格外當心,雖然有白薇扶著,但胤禛還是不放心,下意識放慢了腳步,等年惜月到了他身側後,握住了她的手:“走慢些,當心腳下。”
“嗯。”年惜月點了點頭。
兩人下了樓,消失在了胤禎幾人的視線裏。
胤?眼睛瞪得很大:“這還是四哥嗎?之前我對玨兒好,你們還笑話我,說我一門心思撲在女人身上,一點兒皇子的矜持也沒有,你們瞧瞧……四哥對他這側福晉,也護得緊嘛。”
玨兒,出自郭絡羅氏,和八福晉是同族姐妹,因是庶出,其阿瑪又未入仕,所以隻是胤?的侍妾。
他對此女十分寵愛。
“四哥和從前比,的確不一樣了。”胤禩笑道。
那些年,四哥在刑部觀政,做了不少事兒,他當時還以為四哥也想爭奪皇位,沒想到這幾年,四哥到了戶部以後,突然就閑下來了。
皇家的阿哥,若是沒什麽喜好,既不愛銀子又不愛美人,恐怕就是一門心思盯著那個位置了。
四哥如今喜歡求神拜佛,又如此寵著一個女子,看來是真的隻想當個閑散王爺了。
上迴十四弟和他說,四哥無意爭奪皇位,他還有些不信,今日看來,倒是他多心了。
“就咱們四哥這種嚴肅古板的人,也有今日,著實叫我意外,看來……他新娶的這個側福晉,非同一般呀。”胤?笑容有些曖昧。
若單論長相,這個年氏的確是難得一見的美人,隻不過,他們這些當弟弟的,當然不能去議論哥哥身邊女人的長相,太失禮了。
大家心照不宣也就是了。
“別的不說,這年氏做生意的本事,倒是讓人不敢小覷。”胤禟說道。
這一點他最有發言權,畢竟,年惜月手頭這些生意,就連胤禟也十分眼紅。
“我本來還想與年家合作,將她手頭那些生意照搬到其他地方去,比如杭州、金陵和廣州等地,這些富庶之地,絕對能謀大利,沒想到她竟然嫁給了四哥,我倒是不好再提此事了。”胤禟一臉可惜道。
“就算她已經嫁給了四哥,總不會插手娘家的生意吧!你和年家人談就是了。”胤?說道。
“哪有這麽簡單。”胤禟搖了搖頭:“我已經查過了,這年家的生意,私底下還是這個小嫂子在管,隻是外人不知曉而已,而且……這些可都是獨一份的生意,據說是我們這位小嫂子自己弄出來的,旁人模仿不了,年家人也管不了。”
“她小小年紀,能懂這些?旁的不說,就說那玻璃鏡子,你當初也讓人弄了個作坊專門搗鼓了許久,結果燒製出來的,也就比尋常的琉璃稍稍透明一些,內涵雜雜質太多,無法做鏡子,完全和那些舶來品沒得比,一個小姑娘卻弄出來了,這其中怕是另有隱情。”站在一旁的胤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