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迴到幽州
穿越三國,我的二叔是趙雲 作者:月徐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72章 迴到幽州
現在的大漢十三州,對於大額的交易,除了以物換物這種原始方式以外。最常用的貨幣,就是金銀,其中以黃金最為珍貴。
可即便是金元寶、金磚、金餅子這樣的東西,數量一多,就會變得很重。
這幾年,幽州商業愈發繁榮,趙霖搗鼓出的東西,吸引了大漢各州郡的商人前來。結賬的時候,多半都是用金銀。
可重量達到一定程度,就必須用馬車運送,人肯定扛不動。
一口口滿裝金銀的大木箱抬下來,現場清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可這樣交易,無疑是很浪費人力、物力、時間的。
但沒辦法啊,現在是東漢末年,根本沒有出現銀票這樣便捷的東西。
到處都是戰亂,能活下來已經很難不容易了,哪還管得了那麽多?
可趙霖卻是一個例外,幽州以善戰聞名天下,打得周邊無敵手,使得幽州百姓沒有被戰亂波及,這才有了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的樣子。
以前鑄造錢幣,一直都是朝廷管轄,但現在天下大亂,小皇帝劉協成了董卓手裏的傀儡,吃飽喝足都是奢望,更別說其他的啦。
如今覆滅倭國,得了一大批金銀。有了這些東西,趙霖已經具備了開錢莊的所有條件。
既搞得起來,又守得住。
錢莊這個東西,確實可以搞。
不過目前也隻是想想,想要真正付諸實踐,還不到時機。
目前隻擁有冀、幽二州之地,地盤還不夠大,起碼要拿下並州、涼州,擁有大漢半壁江山以後,趙霖才會將錢莊一事付諸實踐,現在還是先打仗再說吧。
望著戰船消失在遠方,趙雲忍不住問道:“大侄子,沒想到倭國地方不大,銀礦這麽多,咱們要不要安排人開采?”
趙霖跺了跺腳,一臉輕鬆的樣子:“二叔,不用這麽心急,以後有的是時間開采這些金銀。而且咱們也不能竭澤而漁,金銀這種東西,夠用就行,總得給子孫後代留下點東西。”
這話說的典韋不樂意了,立馬反駁起來:“公子,話不能這麽說,拿到手裏才是自己的。這些石頭埋在土裏,以後說不準就被誰偷了,咱們不如現在挖出來,全運迴去存著,這樣也不用擔心被人惦記。”
哈哈哈,趙霖忍不住笑了起來。
“惡來,你還真有點守財奴的意思,什麽好東西都往家裏劃拉。不過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倭國這片土地,是咱們搶來的。憑咱們得本事,自然不用擔心被人搶走。可咱們這代人若是不在了,後世子孫還能守住打下的家業嗎?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弱肉強食,拳頭大的吃肉,打不過別人隻能挨欺負。
即便咱們把這片土地的大多數金銀都開采提煉出來,可若是後世子孫不爭氣,最後還是要被搶走的。
無論是這片土地被搶走,還是現成的金銀被搶走,其實根本上沒多少區別。
兒孫自有兒孫福,以後的事情,不用考慮那麽多,做好咱們這一代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倭國這些金銀,夠咱們用很久了,所以這些礦,派人看著就行,適當的開采一些。
至於開采的人,就選幽州水軍好了。將這片島嶼設為水軍訓練的另一個基地,平時派兵馬輪流駐紮,訓練的時候開開礦,也是不錯的。”
典韋撇了撇嘴,有些可惜的說道:“早知道就留下一些倭國人了,全殺了有些浪費,留下一些身強力壯的去開礦,也比死了強。”
趙霖拍了拍典韋的肩膀,隨後便轉身走去:“想法是好的,可若是留下俘虜開礦,就必須留下兵馬看守他們。俘虜留多了,終究是個隱患,說不定哪天就會反叛。
如今是多事之秋,周圍都是敵人,不能讓這些俘虜成為隱患,也不能讓這些俘虜牽製住咱們兵馬,那樣太不值了。
所以還是全殺了比較省心,隻留咱們自己人在這片土地上,開礦也不用急,有時間就采一些,沒時間就以後再說,反正這片土地歸咱們幽州了。”
趙雲和典韋對視一眼,無所謂的撇了撇嘴,也跟了上去。
這些事情,有趙霖做主就行。他們這些武將,隻管帶兵打仗,其他的能不操心就不操心,
倭國的重要資源,幾十艘大船,足足運了五天才結束。
人歇船不歇,看的幽州百姓一愣一愣的。
天武城碼頭上可是有不少百姓的,那一船船的白銀礦石,用馬車運了一趟又一趟,這種大場麵,看見的就沒有不激動的。
幽州的腰包,一下子鼓起來了。
官府有了錢,百姓的日子又要變好了。這一點,幽州不會有人懷疑。
趙霖給治下官員的俸祿,足夠他們過富足的生活,若是這樣還要貪汙,直接安排抄家滅族套餐。
這些收獲,就是打仗的暴利。
隻要打贏了,無本萬利,敵人的一切都是你的,迴報率不是一般的高。
天武城外碼頭處,趙霖、典韋、趙雲三人順著搭板緩緩走下,腳踏實地的那一刻,趙霖的心情還是蠻複雜的。
雖然隻離開了幾個月,但這次的經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精彩。
“還真別說,踩在自家地盤上,不是一般的安心。”
趙霖感歎了一句,讓趙雲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你個兔崽子,一點都不讓人省心。十八路諸侯討董,這種震動天下的大事,在你這成了開打前的熱身,打完董卓還去東海滅了個倭國,這下你算是出名了,大漢十三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二叔,沒這麽誇張吧?滅掉倭國才多久,消息應該傳不了那麽快。”
趙霖信誓旦旦的說著,但看到趙雲那意味深長的表情以後,很快感覺到了不對勁。
啊,趙雲肯定在擴散消息上出了力。
天機樓的情報網遍布大漢州郡,在情報方麵,幽州敢認第二,天下沒人敢認第一。
趙雲要想把覆滅倭國的消息擴散出去,順便傳播一下趙霖的威名,造造勢。
簡直不要太簡單,一句話吩咐下去,天機樓各州郡的探子就會將消息擴散出去。幾天時間傳遍大漢,不是什麽難事。
現在的大漢十三州,對於大額的交易,除了以物換物這種原始方式以外。最常用的貨幣,就是金銀,其中以黃金最為珍貴。
可即便是金元寶、金磚、金餅子這樣的東西,數量一多,就會變得很重。
這幾年,幽州商業愈發繁榮,趙霖搗鼓出的東西,吸引了大漢各州郡的商人前來。結賬的時候,多半都是用金銀。
可重量達到一定程度,就必須用馬車運送,人肯定扛不動。
一口口滿裝金銀的大木箱抬下來,現場清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可這樣交易,無疑是很浪費人力、物力、時間的。
但沒辦法啊,現在是東漢末年,根本沒有出現銀票這樣便捷的東西。
到處都是戰亂,能活下來已經很難不容易了,哪還管得了那麽多?
可趙霖卻是一個例外,幽州以善戰聞名天下,打得周邊無敵手,使得幽州百姓沒有被戰亂波及,這才有了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的樣子。
以前鑄造錢幣,一直都是朝廷管轄,但現在天下大亂,小皇帝劉協成了董卓手裏的傀儡,吃飽喝足都是奢望,更別說其他的啦。
如今覆滅倭國,得了一大批金銀。有了這些東西,趙霖已經具備了開錢莊的所有條件。
既搞得起來,又守得住。
錢莊這個東西,確實可以搞。
不過目前也隻是想想,想要真正付諸實踐,還不到時機。
目前隻擁有冀、幽二州之地,地盤還不夠大,起碼要拿下並州、涼州,擁有大漢半壁江山以後,趙霖才會將錢莊一事付諸實踐,現在還是先打仗再說吧。
望著戰船消失在遠方,趙雲忍不住問道:“大侄子,沒想到倭國地方不大,銀礦這麽多,咱們要不要安排人開采?”
趙霖跺了跺腳,一臉輕鬆的樣子:“二叔,不用這麽心急,以後有的是時間開采這些金銀。而且咱們也不能竭澤而漁,金銀這種東西,夠用就行,總得給子孫後代留下點東西。”
這話說的典韋不樂意了,立馬反駁起來:“公子,話不能這麽說,拿到手裏才是自己的。這些石頭埋在土裏,以後說不準就被誰偷了,咱們不如現在挖出來,全運迴去存著,這樣也不用擔心被人惦記。”
哈哈哈,趙霖忍不住笑了起來。
“惡來,你還真有點守財奴的意思,什麽好東西都往家裏劃拉。不過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倭國這片土地,是咱們搶來的。憑咱們得本事,自然不用擔心被人搶走。可咱們這代人若是不在了,後世子孫還能守住打下的家業嗎?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弱肉強食,拳頭大的吃肉,打不過別人隻能挨欺負。
即便咱們把這片土地的大多數金銀都開采提煉出來,可若是後世子孫不爭氣,最後還是要被搶走的。
無論是這片土地被搶走,還是現成的金銀被搶走,其實根本上沒多少區別。
兒孫自有兒孫福,以後的事情,不用考慮那麽多,做好咱們這一代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倭國這些金銀,夠咱們用很久了,所以這些礦,派人看著就行,適當的開采一些。
至於開采的人,就選幽州水軍好了。將這片島嶼設為水軍訓練的另一個基地,平時派兵馬輪流駐紮,訓練的時候開開礦,也是不錯的。”
典韋撇了撇嘴,有些可惜的說道:“早知道就留下一些倭國人了,全殺了有些浪費,留下一些身強力壯的去開礦,也比死了強。”
趙霖拍了拍典韋的肩膀,隨後便轉身走去:“想法是好的,可若是留下俘虜開礦,就必須留下兵馬看守他們。俘虜留多了,終究是個隱患,說不定哪天就會反叛。
如今是多事之秋,周圍都是敵人,不能讓這些俘虜成為隱患,也不能讓這些俘虜牽製住咱們兵馬,那樣太不值了。
所以還是全殺了比較省心,隻留咱們自己人在這片土地上,開礦也不用急,有時間就采一些,沒時間就以後再說,反正這片土地歸咱們幽州了。”
趙雲和典韋對視一眼,無所謂的撇了撇嘴,也跟了上去。
這些事情,有趙霖做主就行。他們這些武將,隻管帶兵打仗,其他的能不操心就不操心,
倭國的重要資源,幾十艘大船,足足運了五天才結束。
人歇船不歇,看的幽州百姓一愣一愣的。
天武城碼頭上可是有不少百姓的,那一船船的白銀礦石,用馬車運了一趟又一趟,這種大場麵,看見的就沒有不激動的。
幽州的腰包,一下子鼓起來了。
官府有了錢,百姓的日子又要變好了。這一點,幽州不會有人懷疑。
趙霖給治下官員的俸祿,足夠他們過富足的生活,若是這樣還要貪汙,直接安排抄家滅族套餐。
這些收獲,就是打仗的暴利。
隻要打贏了,無本萬利,敵人的一切都是你的,迴報率不是一般的高。
天武城外碼頭處,趙霖、典韋、趙雲三人順著搭板緩緩走下,腳踏實地的那一刻,趙霖的心情還是蠻複雜的。
雖然隻離開了幾個月,但這次的經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精彩。
“還真別說,踩在自家地盤上,不是一般的安心。”
趙霖感歎了一句,讓趙雲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你個兔崽子,一點都不讓人省心。十八路諸侯討董,這種震動天下的大事,在你這成了開打前的熱身,打完董卓還去東海滅了個倭國,這下你算是出名了,大漢十三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二叔,沒這麽誇張吧?滅掉倭國才多久,消息應該傳不了那麽快。”
趙霖信誓旦旦的說著,但看到趙雲那意味深長的表情以後,很快感覺到了不對勁。
啊,趙雲肯定在擴散消息上出了力。
天機樓的情報網遍布大漢州郡,在情報方麵,幽州敢認第二,天下沒人敢認第一。
趙雲要想把覆滅倭國的消息擴散出去,順便傳播一下趙霖的威名,造造勢。
簡直不要太簡單,一句話吩咐下去,天機樓各州郡的探子就會將消息擴散出去。幾天時間傳遍大漢,不是什麽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