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韻味不光是從各地方言漸漸形成的,自《詩經》開始,文字的韻味就正式體現出來,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考取功名後,就會飽暖思淫i欲,閑庭漫步,喝酒賦詩賞月上青樓是常有的事。

    不學詩,無以言。所謂詩,分為古體詩,格律詩和近代詩,除了詩,有宋詞,元曲,楚辭,賦,詩歌,甚至是現代歌詞都會感覺有韻感。

    體現韻感有兩種方式,一是讓整體看起來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二是注意押韻,一般會在韻腳處進行押韻,韻腳就是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押一個字的韻叫做單押,押兩個字的韻叫做雙押,比如酸菜和山寨,白雲和海軍。

    尤其是在嘻哈音樂中,為了讓人感覺更加有韻律感,通常會使用雙押,三押,這樣的方式會讓人覺得比一般的歌詞要用心。

    其實單押和雙押的難度並沒有多麽大的差距,押韻的詞語一大片,想到的每一個詞語都可以順手拈花,甚至還可以借助押韻軟件來進行一鍵搜尋,不管怎麽樣,隻要將認定的詞語運用在句子中變得很吊的樣子就行,三押,四押甚至是七押八押,也就是那麽迴事。

    在戲曲中,押韻這個詞語叫做合轍,從《詩經》裏衍生出來的韻感概括叫做十三大轍。

    十三大轍總體分類為發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蘇、懷來、灰堆、遙條、由求、言前、人辰、江陽、中東。

    發花轍的意思就是以a為韻尾的字都屬於發花轍,因此也含有ua,ia的字,比如掛,辣,家,爸,掐……

    其餘十二種的概括跟上述的介紹一樣,在整體的文字當中,隻要選擇一種合轍,再加上行文的流暢,不蹩腳,就可以讓整體變得更加有律動感,如果在文字的基礎上,增添一些伴奏的樂器以及人聲,就會讓文字變得更加有音樂性。

    隻不過在戲曲中,又多出了三個合轍,分別是則蛇轍,日池轍和小兒轍。

    小兒轍又叫做小轍兒,“兒”字指的是綴詞,它出現在字或詞的尾後以增強韻感,比如:一股腦和一股腦兒,媳婦和媳婦兒,混蛋和混蛋兒……

    通過對比就能夠感覺出來,帶兒的語境會顯得不一樣。

    在豫劇中,虛詞的字眼運用已經司空見慣,小兒轍也是比較常用的手法,無論是哪一種轍,都是可以的。

    十三大轍屬於北方的說唱藝術,後來南北都有,在相聲,唱戲,歌詞等文字裏都會體現出來,比如在繞口令裏: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裏提拉著五斤鰨目,打北邊來了個啞巴,腰裏別著個喇叭。

    也比如在戲曲《對花槍》中:老身家住南陽地,離城十裏薑家集,那個棋盤大街就在路西。老爹爹一身好武藝,薑家的花槍誰不知。

    隻是這十三大轍的傳統分類比較難記,於是就有了現代版本。

    比如:學會毛i澤i東思想就不害怕困難。

    這句話起源於京劇琴師王瑞芝先生,每一個字都代表一個轍,形成一句話後就變得淺顯易懂,一目了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梨園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主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主播並收藏梨園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