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典型的倍之。


    地方官員將原本定下的租金加高,把收糧加高,公田私用,謀取利益。


    寧可田地荒廢,也不低價外租,這種行徑比強占兼並還要可惡!


    很簡單,同樣是地方官吏作惡,關寧簡單詢問幾句,便一一招供。


    他這個皇帝親自來問話,誰敢糊弄?


    處理辦法也很簡單。


    剝皮揎草!


    關寧向來主張以製度約束,健全律法來改善惡習,可這些事態實在可惡至極,唯有用重典才能震懾!


    處理完一處,他又立即去了下一處。


    就連隨行官員都跟跑著疲累,關寧依舊如一。


    這並不是小事,事關百姓就是最大的事情。


    各種各樣層出不窮。


    勞役折糧,幾近廢除的徭役,卻被私自加重,並可給錢免役,這錢也進了個人口袋。


    還有用秤的問題。


    原來都備著兩杆秤,利用度量衡量不統一,從差額中剝削老百姓。


    還有加賦的問題。


    關寧在新朝初建時就宣布永不加賦,結果現在元武七年了,還在加賦。


    他還發現,有很多地方依舊沿用前朝製度,新朝各項政令並未真正落實……


    還有民間放貸的問題。


    一些有錢大戶,專挑收成不好,窮苦人家給其借貸。


    利率極高,借十出七。


    而且還誘導借貸,老百姓還不起就上門催收,不得已賣女抵債,他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這些懵懂姑娘們都被賣到青樓妓院等地,毀了人生,家也散了。


    每到一地,雖略有不同,但也是大同小異,都是此類問題。


    關寧也真正見識到了基層的糜爛!


    五天內,被剝皮揎草者達二十三人,皆被掛到府城門口,見之恐怖,但更多的人是覺得痛快。


    比屍體更恐怖的是人心!


    他們做的惡事在短時間內傳開,引起熱議。


    由於是關寧親自懲處,影響力更是巨大,而這種嚴懲之法,也給了更多人威懾。


    關寧得到稟報。


    有些人已主動認罪,願交還侵占土地,請求從輕發落的機會。


    觸刑者惶惶不安。


    剝皮揎草。


    這種刑罰實在太嚇人了,也成了最有力的威懾。


    看來說好話沒人聽,還是殺人管用。


    關寧心有感悟。


    他又用了兩天時間迴訪,殺人不是目的,目的是解決問題。


    他去過的地方已經全部解決,這說明官府嚴苛之下,辦差還是有效率的。


    可關寧不可能去全部地方,這幾天已耽誤了行程。


    “密倉府要開始一場整風行動!”


    關寧把周通和楊俊才找了過來。


    “就是整治所有不良風氣,所有不良惡性,朕已為你們開了頭,接下來知道該怎麽做了吧?”


    “遵聖意。”


    二人應著。


    短短幾天讓他們對這位陛下有了新的認識,雷厲風行,殺伐果斷。


    周通心想自己要安然告老是不可能了。


    “在其位,謀其政。”


    關寧看向周通。


    “朕知你心思,隻想安穩熬到告老不願得罪太多人,如此態度怎能做官,你若不願,朕現在即可允你告老。”


    周通微微一怔。


    “臣自當竭盡全力。”


    “好!”


    關寧開口道:“那麽就給朕好好整治,等朕返迴時,自要查驗!”


    他是想要造出一個標杆,以帶動全國。


    “遵聖命。”


    二人應下。


    第二天,關寧便繼續啟程。


    行至途中。


    趙南星開口道:“原本各地都希望陛下前去,能親近聖意,等密倉府一事傳開,怕是巴不得您不去。”


    “希望此番震懾能有點用處。”


    關寧問道:“你覺得這問題根源在哪裏?”


    “在下層。”


    趙南星開口道:“吏治改革進行到現在,卻偏偏忽略下層整治。”


    “下層的糜爛,裏長甲首製度已完全破壞,而正是他們管理著老百姓一應事宜,根源就在這。”


    “沒錯。”


    關寧也心有所感。


    恢複基層組織建設是重中之重,也刻不容緩!


    正如趙南星所言,吏治改革隻到縣一層級,可對老百姓而言,卻完全接觸不到。


    古代皇權不下鄉。


    這也導致朝廷對最後一步的監管不到位。


    在密倉府都發現,很多小地方依舊沿用前朝製度。


    這不一定是官府不作為,而是管理製度的缺失。


    關寧打定主意,等這次外巡迴京,就要整治基層,形成統一管理,實現真正的上行下效……


    時間已來到十二月初。


    要想趕到新年到邊路途就不能耽擱。


    關寧也未像在密倉府那般,除了必要停駐休整,基本都在趕路。


    關寧想著等明年推行農莊法時,順帶一一整治……


    路途平順,趕往邊境。


    上京城,文淵閣。


    這個坐落在垂拱殿旁一個不起眼的小閣,正是大寧中樞,它還有一個稱唿,名為內閣!


    新朝建立以來,關寧結合曆史經驗,建立了更完善的政務流程。


    新設通政司,全國大大小小奏章,甚至老百姓給皇帝的建議,都由通政司匯總。


    通政司設通政使,又有內閣大臣輪職。


    這些奏章分門別類的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處理,每一項必須所有內閣大臣商議通過,且批字蓋章才算完成。


    再轉到六部校對下發。


    若有爭議,或遇不決,則草擬處理意見呈報皇帝過目。


    這樣做無疑是提高效率,也減輕了皇帝負擔。


    關寧可不想學雍正皇帝,事必躬親,勞累過度。


    權力分散出去沒什麽不好,當然他也是有把握掌控。


    這樣一來,內閣官員的負擔就重了。


    他們辦公是在一起,這是為了方便商議。


    像往常一樣,他們都在處理著各項政務,每人麵前都堆了一摞。


    長時久坐,難免疲累。


    費田起身伸了個懶腰。


    “陛下離京已有近二十天,也不知現在行到何處?”


    他是沒話找話,隻為消遣,也有遺憾之意,本來定好的他也隨行去邊境,結果收到情報克烈部落使臣要來。


    費田要留下來接待,就去不成了。


    “按時間推算,應到了豐淩府吧?”


    薛慶未抬頭隨意應著。


    “我看不一定。”


    費田做出沉思狀。


    “你們沒發現陛下外巡有個特殊之處嗎?”


    這一詢問,讓幾人都好奇的抬起頭。


    “是什麽?”


    “陛下所過之處,必有人頭滾滾!”


    費田開口道:“你們敢不敢跟我打個賭?”


    他這才是露出本意。


    大寧賭王又開盤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