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些時日,又搞出這麽大動靜,延州的情況終於傳到了上京。


    這讓很多人都驚疑萬分。


    原來召趙南星等內閣官員前往延州,並非因為北方戰事,而是懲治貪腐?


    這……


    很多人都懵逼了。


    至今都有各種流言外傳,說是北征失敗,陛下不敢迴京生怕引起更大混亂,召集這些官員是要商議繼續征兵對北夷發動更大戰爭……


    總之是各種揣測都有,卻根本沒想到會是這樣。


    當前,最重要的事情,難道不是戰爭嗎?


    驚奇過後,就是驚疑,更有驚恐。


    新朝建立以後,還從未有州牧被查,這還是首例,義蕪渠涉及官員雖多,但也有限度。


    現在連超發鹽引都要查了。


    這可是要造成一場大地震啊!


    就在種種議論之下,關寧迴京了。


    此時,已進入寒冬。


    關寧離開上京,將近一年之久。


    這也大大超出了他預定的期限,不過在此期間,朝政運轉正常,雖有動蕩,但無混亂,也在可控範圍。


    關寧對這一點很滿意。


    這說明他的威嚴深入人心,統治力也大大加強,已不像元武二年那樣,有人敢造次。


    也跟他完善了朝政機構有關。


    總之這次出行是順利的,若沒有遇到延州之事,可當稱之為完美……


    關寧並沒有要求擺出什麽大陣仗,也沒有通稟具體迴來時間,隻是悄然返迴。


    好在官員們已經習慣了皇帝這種做派,隻是讓人心驚膽戰。


    關寧可不在乎,他迴去後,先去看了後宮嬪妃孩子,重溫恩情,尋找久違感覺。


    原本跟他去北方的有母親楊瀾和靳月,但早已提前迴來。


    在此期間,朝堂官員人心惶惶。


    近日發現,已有多人都沒有來上職,應該已被抓走查辦。


    徐方年等人被懲處的消息傳開,更是引起驚慌。


    剝皮揎草,這個最嚴苛的酷刑重現了……


    據說,鎮北軍中多名高級將領都受牽連而被懲處。


    事情搞大了!


    剛迴京城不是應該通報戰爭結果,宣布得失嗎?


    怎麽沒有半分提及,反而搞起了反貪?


    轉變太快,讓人們都跟不上節奏。


    關寧也不理會。


    他並未第一時間露麵,而是陪女人和孩子。


    這麽長時間沒見,總要找補迴來。


    就這樣過了五天。


    在眾多官員忐忑之下,久違的朝議開始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行禮,趁著間隙都抬頭偷瞄,想看看陛下有什麽變化。


    據聽說,這次經曆很豐富,去了北夷打仗,迴程又懲治了貪官。


    但好像並沒有什麽變化,隻是比以前威嚴更重了……


    “平身。”


    關寧抬手。


    這麽長時間沒上朝,還真是有些異樣呢。


    “朕出行期間,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地方順暢,未有動亂,此乃諸卿之功,朕心滿意。”


    關寧開口,先是肯定了朝廷官員們的功績。


    這本身就是一次考驗。


    畢竟離京這麽久,還能如此安穩,實屬不易。


    “出行匆忙,未及時通告,也考慮到國有外敵,不得泄露大事,恐引邊境不安,因而隱秘蹤跡。”


    到這時,已經沒必要隱瞞,為安撫外界動蕩,各種流言,自然要說的清清楚楚。


    關寧這是親自辟謠。


    眾人提神靜氣,皆是踮腳細聽。


    這也是他們最關心的。


    說來也可以,原屬朝臣竟不知皇帝蹤跡,可真是悲哀。


    外出數月,才隱約知曉,所知還是從謠言所得。


    這也從側麵反應了一個問題。


    皇權加強,已達至巔峰。


    人們常言皇帝乃是叫九五至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實則並不是。


    很多時候也身不由己,受禮法規矩約束,也受朝臣約束。


    而這位皇帝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不少朝廷都感覺到了不舒服……


    “朕此次離京,主旨巡視北方,幸有外出,才能知實情,察民情,知惡情!”


    關寧聲音低沉道:“想必爾等已經知曉一些情況,現正式公告。”


    隨即,他示意成敬。


    成敬開始念誦。


    所言就是關於義蕪渠和引錢貪腐案。


    從緣由到查案到處置結果。


    這是第一次詳細正式的通告。


    當知道如此糊弄的施工,不少人都露出震驚之色,這般看來,被剝皮揎草也不冤枉。


    敢如此貪汙朝廷撥款,當真是膽大包天。


    不過懲處也是相當嚴格。


    什麽株連三族,抄家滅族的字眼頻出。


    再有提及的就是鹽引。


    就是外行也知曉這裏麵的貓膩大。


    陛下要對此下手。


    通告很長,成敬念過之後,太和殿內一片寂靜。


    不少官員額頭已有冷汗滲出。


    這兩個案子牽連太廣了。


    關寧開口道:“到此為止,已經查處涉案官員,一千兩百三十一人,被處置相關人等四千餘人,這並不是最終數額,案子還在繼續查。”


    “說不定到明天,你們其中便有人不在了……”


    這話讓很多人都嚇了一跳。


    “相關案情及懲處結果會進行完全的公示,會通傳至全國州,府,縣,以此警示,望諸公引以為戒,不要等哪天被剝皮揎草,貪汙所得皆被查沒,到頭來一切成空,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關寧聲音低沉。


    “朕對貪腐之事,深惡痛絕,然依舊有人前腐後繼,於國家有功的忠臣入淩煙閣受人敬仰,美名流傳萬古,那麽朕想這些禍害百姓的貪官汙吏,奸佞之臣也當被人永世銘記!”


    關寧大聲道:“這銘記是咒罵唾棄,因而朕要建立一個與淩煙閣完全相反的墨廉閣。”


    “墨為黑,廉為潔!”


    “當然也可稱之為臭名閣,是臭名昭著的臭名!”


    滿朝文武聽之,皆是為之一怔。


    若真建立此閣,那入閣之人真的會惡名傳千古,其後人怕也會深受影響。


    這比什麽刑法都要厲害。


    誰能夠接受的了自己遺臭萬年?


    “延州州牧,徐方年將是第一個入閣的官員,望諸公引以為戒,不要效仿前路。”


    這個法子還是葉無雙給他想出的。


    關寧覺得相當不錯,立即采納,人皆重名,當然為利而棄名者也不少,但要看到什麽程度。


    這可是要背負千古罵名,自然能成為很好的約束。


    關寧緊著道:“除此外,朕還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