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幣推行,最大的問題就是被民眾接受。


    尤其是從未有過的幣種,很難被人信任,它的接受度肯定不高,而關寧又不想強製讓人們更換,這樣就失去了本意,也會造成一定的混亂。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其自然而然的流入到市麵,被其接受,自由兌換使用。


    這需要一個過程。


    嚴格的說,新幣就是如同港幣一樣的兌換劵,自由兌換是最基本原則,這也能夠保證它的信譽度。


    “陛下,眼下就有一個機會。”


    薛慶開口道:“義蕪渠因貪腐基本沒有修建,這個工程應該還會重修吧?”


    “當然要重修。”


    關寧明白了,以工代賑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通過發工錢的方式把紙幣發出去。


    剛開始人們肯定不信任,依舊去兌換銀兩,當他們慢慢發現能夠跟銀兩一樣使用交易,他們就會接受。


    紙幣肯定要比金屬貨幣便利,這一點毫無疑問。


    關寧開口道:“先把給官員的俸祿以紙幣發放,官員們都不用,平民百姓怎麽會用?”


    “陛下,發放紙幣是以銀兩為基準的,也就是說大寧錢莊有多少存銀才能印發多少。”


    薛慶開口道:“我們可能沒有這麽多的存銀,隻能是等紙幣被民眾接受了,他們自主更換。”


    “沒關係,存銀不是問題。”


    關寧開口道:“不過你說的沒錯,在印發出一部分後,要讓民眾自主更換,這才能順應需求。”


    北征是搶掠迴來不少黃金,但也不能直接流入市場。


    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備商品的屬性,大量外來貨幣流入,就會使得錢不值錢,造成通貨膨脹。


    關鍵在於生產和消費,要保持在一個穩定的區別。


    曆史上並不缺乏在經濟方麵亂搞的皇帝,因不懂基本規律,造成嚴重後果。


    關寧是穿越者,自然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那就這麽定了,等迴京之後,你跟錢大富商量,盡快把紙幣搞出來。”


    “是!”


    這次跟薛慶談話,又確定了一件大事。


    接下來,按照他的命令,開始對超發鹽引開始詳查。


    各州州衙都有資格發放,經徐方年之手發出去的就有很多,賬目根本核算不迴來。


    明麵的賬沒有,但徐方年自己還記了一個私人賬本,就有詳細的記錄。


    到現在他已沒有任何僥幸心理,交代的完完整整,隻是想要一個正常處死的機會,不要剝皮揎報草就好。


    這也是奢侈的。


    依據記錄,他嚴重超發鹽引,且都是給了潘家。


    另一邊,潘玉堂也全部招供,他也有一個私人賬本,記錄的就是平時賄賂官員的明細。


    記錄的頗為詳細,潘玉堂是商人,自然要留個心眼。


    這也成為重要證據。


    兩個賬本對照,也得出了準確的數額。


    徐方年在任職州牧的這三年裏,克扣,提留引銀三百一十三萬餘兩。


    一年一百萬!


    當然這也跟延州本身有幾個大型鹽湖,鹽業發達地緣故。


    雖是這樣,也相當的可怕。


    他超發了多少,才能克扣提留到這種程度?


    順著這條線繼續深挖,是鹽業背後存在的嚴重問題。


    尤其在近幾年。


    隨著大寧跟克烈部落的相處和睦,逐漸開放互市,也讓鹽這一硬通貨而成為熱銷緊俏之物。


    互市歸互市,對鹽鐵這一類國家專賣之物依舊有極大限製。


    像鐵器,武器這些是絕對禁止的。


    鹽雖不像鐵器這般絕對禁止,但也有限量。


    可限量怎麽能賺到錢?


    於是,便有了走私渠道,而潘玉堂就是主要供應商,這也是本地鹽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在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鏈條。


    而這些都繞不過地方官府地方官員,自然也存在著貪腐。


    關寧也沒想到問題這麽嚴重。


    他下令一查到底。


    但被趙南星隱晦勸諫,涉及到邊境走私,必然會查到駐邊守軍,甚至鎮北軍的頭上。


    雖是如此,也絕不能姑息。


    是他自己的嫡係就可放縱嗎?


    那還怎麽能服眾?


    在關寧督促之下,每天都有新的成果,每天都挖出更深的內幕。


    同時,查抄也在進行,得到大量的貪腐賄銀。


    時間過的很快。


    轉眼間就是半個多月過去。


    緊湊的查案,已有多人被確定罪名。


    關寧下令,在義蕪渠旁邊設定了刑場。


    徐方年,曲賦,張海德,潘玉堂等人將要被斬首示眾。


    對他們而言,這還沒有結束。


    他們還會被剝皮揎草,這可是個技術活,關寧是從刑部調來最高明的仵作來完成,同時還有太醫院的醫師輔助記錄。


    他們不會白死,還能為解剖事業做出貢獻!


    冷風唿嘯,氣候寒冷。


    在這樣的天氣下,前來刑場觀看的百姓依舊相當的多。


    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在修建義蕪渠時被以服徭役的名義拉來。


    白幹了很長時間活,也沒幹成個什麽。


    關寧早已下令發布公告通報了相關情況。


    知曉後,他們便前來觀看。


    隨著斬令扔出,數顆腦袋齊齊落地,周邊也響起一片叫好之聲。


    關寧到了場中,親自宣布。


    在明年開春之後,義蕪渠會進行重修,並保證會惠濟到百姓,並會用以工代振的方式,雇傭大量勞力,發放工錢。


    “這說的是真是假?”


    人群中有人大喊。


    關寧看了過去,他眼神好,一眼就認出來,這喊話之人恰好就是他那天遇到的老漢。


    這老漢並沒有認出他。


    同樣的地方,隻是換了衣服他就認不出了,或者說不敢認了。


    他一定想不到,那天偶遇的年輕人就是當朝皇帝。


    這老漢膽子也大,敢在這種場合直接問話。


    可這也反映出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


    “是啊,今年沒開工之前官府也是這樣說的,結果還不是騙人?”


    “這次不騙人了吧?”


    因為一次貪腐,導致民眾的不信任。


    這也是憤怒的原因。


    “朕是大寧皇帝,朕,一言九鼎,保證之前的事情不會發生!”


    關寧開口,才是壓下質疑之聲。


    終於落定了。


    他知道失去的公信力,要通過做出事情才能彌補。


    終於落定了。


    後續查案還在繼續,關寧也要啟程迴上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