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優則仕,是人們永不改變的觀念,事實也是如此。


    廢除了科舉,又有國考將之代替,並且這種取仕之法比科舉更加簡單粗暴,也更有效率。


    官本位製度之下。


    當官永遠是人們最大的追求!


    他們開始向往!


    既然無法改變,那隻能順從。


    科舉是廢除了,但取仕不會改變,他們依舊能做官。


    隻不過考的內容大變了。


    也因此有人內心而不平衡抱怨連連,甚至做出極端之事。


    他可是滿腹經綸的舉人,卻做不了這樣的題。


    他怎麽能甘心?


    而有人選擇順從,甚至已經開始想辦法尋求學習途徑,去迎合這新式國考!


    除非你想放棄這條路。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兩個極端。


    而其造成的衝擊還在繼續。


    各大私塾學堂,甚至縣院,州院等學子們相繼退學,被迫關門。


    尤其是那些富貴之家,更是惶恐不安,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或許自己一直壟斷的文化領域要被打破了!


    他們所擅長的人才培養將要因此而斷絕!


    事實就是如此!


    寒門貴子隻是很少一部分。


    大部分人才都被世家貴族所壟斷,他們形成一個龐大的團體,名為仕族!


    這就造成一種現象。


    人才更迭不斷,但又不變其宗。


    門生故吏等情況很是嚴重。


    這就是人才壟斷!


    這些家族有著成熟的培育體係,後輩子弟從小就在家族私學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能享受相應的教育。


    他們有充足的資源。


    而窮苦人家呢?


    他們連活著都費力,又怎麽有能力供應?


    是認知不夠嗎?


    當然有這方麵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條件有限,而做不到!


    對他們來說,新學舊學都沒有影響。


    但更高一個階層的人坐不住了。


    他們才發現,原來真正的危機是在這裏!


    在此情形之下,由傳統士族階層發起的一場罷學風潮開始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罷考之後,又迎來了罷學!


    這可比前者更加嚴重。


    而他們也有充足的理由這樣做。


    我所學的已經無用,那我還學習什麽?


    若都不學習,就沒有文化學識,就不懂倫理綱常,就不知人理道德……國家就會失去秩序而變得混亂,也會因此而走向滅亡!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而是真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有大儒站出直指當朝元武陛下倒行逆施,堪比焚書坑儒之舉。


    雖然這個世界並沒有這段曆史,他們還是想到了。


    風潮越演越烈。


    哪怕關寧殺威猶在,也難以阻止。


    因為這涉及到了根本!


    其影響力逐漸擴大,很多平民百姓都參與進來,誰都會為自身利益著想,這無可厚非。


    由臨安開始,到整個江州,直至南方六州都傳播開來。


    這可算是讓那些將要被時代淘汰的生員們有發揮的餘地。


    一場更大的危機形成了。


    這可比罷考風波要嚴重的多。


    “看你這皇帝該怎麽解決!”


    一個大族家主咬牙說著。


    他們是能看清楚事情本質的,核心就是要打破人才壟斷,這會讓他們的利益大受損害!


    “所謂國考隻會是曇花一現,因其小眾,必將會泯滅!”


    一個老舉人咬牙切齒的說著。


    接連鬧了幾天,官府都沒有任何迴應,陛下也未有任何旨意。


    這讓人們覺得陛下是在想應對之策,怕是覺得艱難,要不了多久便會收迴。


    讓他們疑惑的是,陛下也未下令有任何處置之法。


    記得當初推行新政時,像現在這般情況早已經派兵鎮壓,開始了殺戮!


    難道陛下真的要以理服人了?


    這也行不通啊。


    因為這般放任不管,也鬧的更兇。


    眾多讀書人都鬧騰著罷學。


    罷考失敗了,罷學定能成功!


    風波越來越大。


    也就在這時,沉寂幾日的關寧終於下詔!


    “即日起,科舉製度正式廢除,將由國考取代,地方官府將開辦官學教授新學,學習將會有有明確的層級,小學,中學,大學,在將來唯有大學結業者才有資格報名國考,這將是唯一取仕途徑!”


    “官學實行義務教育製度,對生員沒有任何限製,隻要適齡者都可入學,並在大學之前,不需要花任何費用,都可免費學習……”


    “官學同樣會有小學,中學,大學,將於即日起,陸續開放!”


    這道聖旨很長,不同於傳統聖旨的嚴肅,這聖旨更像是一篇說明。


    通篇采用的都是大白話,通俗易懂,能夠讓人快速理解。


    旨意明確劃定了,新學將從南方六州開始執行。


    這裏再一次的成為試點。


    這也是關寧親自到來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


    他一直都在推行此事。


    從新式科考開始,到錄取結束,又到廢除科舉,又到推行新學,建立學堂。


    這一步一步都是完美銜接,相輔相成。


    關寧深知改革的艱難。


    稍有不慎,便會失敗,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統治,曆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所以要講求方法,改革還是很快,但關寧做到了循序漸進,步步引導。


    聖旨下達後,又經江州官報刊印,又在各級官府直接張貼了告示,又經大批講讀人宣講。


    總之關寧是用盡了辦法,得以保證城民百姓能在第一時間得知。


    確實達到了效果,也引起了巨大轟動。


    相比較而言廢除科舉製已經不重要了,這早有說明,下旨不過是更正式公布而已。


    更加重大的是在後麵,對於學製的重大變革!


    小學,中學,大學。


    這三個階層清晰的劃分了獲取知識的階層和路徑,在這之前可沒有如此清晰的評判標準,隻有一個統稱是讀書人。


    科舉製倒是重要劃分。


    在其中也做了明確的解釋,讓人們能明白其含義。


    更重要的是官府將開辦官學,專為教授新學而設。


    新學是什麽,人們大概已經知道,就是本次國考所出的那樣。


    這可真是個大殺器。


    在這之前,很多人都在猜想陛下的會如何應對罷學風波。


    而今已經給了出了答案。


    那就是重新教授,並且還是免費的,後者才是關鍵所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