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禹現年四旬有六,這個年紀能走進中樞位居高位,已經難能可貴。


    這就是從龍之臣,能直接逆天改命。


    要知道公良禹曾在隆景時期,曾參考至四十都未及第,當然他的才能是有的。


    隻不過曾經內涵過隆景帝而不被錄取。


    關寧必須要重用自己人,尤其是在關鍵位置。


    公良禹在他起兵時,受他招攬而加入,此人確有才能,行軍時出謀劃策,統管後勤,無任何差錯,倒有相才之風。


    “任曆修為內閣大臣。”


    關寧又下了一道口禦任命。


    曆修是前朝老臣,為儒官代表,任用曆修,也是起到安撫人心之用,當然他本人也很有能力。


    “另任盧照齡為吏部尚書。”


    吏部乃六部之首,執掌官員任命升遷,其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


    盧照齡是老尚書,當時朝中分為雪梅二黨,盧照齡就是雪黨魁首,關鍵是他曾支持關寧,在關寧起兵後,被隆景帝罷黜。


    而今又被重新任用。


    “老臣謝恩領旨。”


    盧照齡內心五味雜陳,曾經關寧進京時,他很不看好,但出於曾經跟關重山的交情,對其幾次幫襯,當然他也是看不慣隆景帝對忠義之後的壓迫。


    當初可是頂著極大壓力,後還因此而遭受到清算,他想著也完了。


    卻不想當初的落魄世子,而今成為一國之君。


    他能有機會再次出仕。


    不過年紀也大了,又能坐多久?


    新朝初立,百廢待興。


    他知道能重新任職,是因他是多年的老尚書,熟知官員人際,這個過渡期,要好好輔佐,站好最後一班崗。


    “任鬆永年為禮部尚書,任張政為刑部尚書。”


    禮部尚書的位置可是層層遞進才到了鬆永年這裏。


    張政的情況跟盧照齡差不多,也是曾因關寧受到牽連被罷黜,而今重新任用。


    其下朝臣們心知,這般看來,這位新皇是念舊的,至少曾經受過恩惠的都沒有摒棄。


    也不是個十足的暴君。


    “任費田為兵部尚書,兼任京兆府尹。”


    這又是一個類似薛懷仁的人物。


    朝臣們內心一凜。


    在此次政變中,最受人震驚的當然是薛懷仁,其次就是費田!


    他具有多重身份,現今人們已經知道,在內戰中,當時的新羅戰役,關寧之所以能取得大捷,就有他的功績。


    此人是能力出眾,心機深沉。


    而今還是他負責清剿前朝皇室宗親,手段之狠辣令人發指,這是個幹吏,也是個酷吏。


    六部已有五部尚書確定,再有就是戶部。


    必然是國丈薛慶的了。


    人們正思緒著,關寧的口諭已經下達。


    “任薛慶為戶部尚書。”


    果然!


    薛家才是最大贏家,父子二人相比前朝皆是更進一步。


    薛懷仁從次輔進為首輔。


    薛慶從戶部左侍郎升任戶部尚書。


    人比人氣死人。


    “六部皆定,其附屬官員再行定立。”


    六部為中樞行政,先確定下來,就能保證正常運作,至於副官還需要再議。


    這不過是個開始。


    隆景帝時期,大肆任用勳貴,到後來不止是武將方麵,文臣也多有任用。


    此次改朝換代,受影響的很多,還有很多空缺,需要慢慢補上。


    新朝新氣象。


    關寧要從裏到外的整頓吏治,這才隻是第一步。


    主要文官任命結束,接下來該到了武將。


    軍隊才是重中之重!


    都知道關寧是實打實的武將出身,說是以武立國並不為過。


    軍隊安置,才是最大的問題。


    前朝時期,勳戚們為何被大肆重用,其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軍隊。


    追根溯源,世家貴族祖上大多都是武將出身,因戰時功勳受封。


    代代相傳,自然在軍中有極大影響力。


    別的不說,鎮北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而今對於武將授封還未完成,但應先有統管機構。


    事實上現在就已受到影響,原屬朝廷兵力,以及關寧本身兵力相加起,有四十餘萬。


    這些兵力自然不可能永久駐紮上京。


    而今沒有統一管理,使得格外混亂。


    隆景帝任用勳戚執掌軍隊,便相當於把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們很好奇關寧如何解決。


    這時關寧開口道:“即日起,改都督府為天策府,天策府為最高軍事機構,掌管全國軍隊軍籍。”


    聽到此,眾人皆是一驚。


    這算是一次大改革,之前最高軍事機構為都督府,設立左右大都督執掌全國兵馬。


    征討,鎮戌,訓練等命,則是聽命於兵部,這樣實現了軍政分開,都督府執掌兵馬,但沒有調動職權。


    其實這樣有很大弊端,真正麵臨戰事,兵部官員並不能製定出正確的作戰命令。


    文官們都沒有上過戰場,搞來搞去延誤了戰機。


    在此次內戰中,這樣的弊端就暴露了出來。


    但兵政一體,又容易讓軍隊失去控製。


    關寧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


    他開口道:“天策府設上將軍一名,統率全國兵馬,此職由朕親任!”


    聽到此。


    眾人才是恍然大悟。


    皇帝親任上將軍,那自然不會使得軍權旁落。


    關寧也是這樣想的,他就是以武立國,怎麽會鬆懈軍隊掌控,


    隻要手裏有兵,就翻不了天。


    “另任龐青雲,郝倉,周擎,楊素,管文通五人為天策府大將軍。”


    他這五人可不是隨便選的,龐青雲,郝倉二人為鎮北軍中的老將,都能夠獨擋一麵,指揮大規模作戰。


    周擎曾是前朝安北軍副將,軍事能力很強,而且在他的軍中,有這方麵的構成,軍中也有派係之分。


    管文通是原駐懷州邊境守軍大將,將其扶持上來,是安撫這些人。


    還有楊素,他原來就是都督府右都督,執掌軍權,在軍中威望頗高。


    上京城有不少原屬守軍,就需要這麽一個人來鎮壓。


    現在整個製度就清晰了。


    現在隻是定下主要機構,後續還有很多改革。


    所有軍隊都要重新劃區調動編製,需要做的還很多。


    接下來,關寧又說了不少事項,涉及到朝政,軍事等重要區域。


    馬上安國,下馬治國,對關寧來說,真正的挑戰才是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