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無疑過程可能被忽略掉,乃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被輕視的現象。
因為空間是抽象的,可以說,隻要有物質存在,空間就會存在,隻是這個過程在小質量物質的微觀層麵上,會則被快速的完成,所以才會導致科學儀器無從察覺的同時,由物質群體效應產生的微觀物質群體效應,同時也起了一定的誤導作用。
不說當時的技術做不做得到,能夠完全排除其它的影響,從而將單個的基礎物質完全獨立出來,縱然是一千年以後的現在,人們還是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現在的人們隻是發現了靈能的存在,能解釋為什麽物質會相互抵消,卻依然證明不了,物質無端湮滅的過程,以及為什麽兩個粒子在發生糾纏以後,便會相互影響,形成幽靈一般的糾纏。
可以說,這又是一道科學屏障,唯一的方法,便是找到第六種基本力。
如,在微觀層麵上解釋的話,一束激光照射在一個物體上,其內的基礎物質,會因此而發生很多很多的現象,可能一個晚上也解釋不完。
但是,如果在同樣的條件下,再將這一問題,放在宏觀層麵來看的話,用一束激光照射在一顆大家都看得到的物體上,那麽這個物體的現象,可能用幾句話就說完了。
首先,它會立刻膨脹起來,空間大小也會發生改變,其實這也人們經常能見到一個現象——熱脹冷縮。
在這一過程當中,能量實則已經在改變著空間,換個角度來想,它有可能是將原來太陽失去的體積,或者說空間,再一次以能量的形式給“還”了迴來。
至於說,這一猜測是不是對的,根本就不需要用微觀層麵得來的各項數據,再去兩相對比,結果其實已經出來了,因為這已經是最為直觀性的答案,估計再也沒有人會去懷疑,能量還能不能改變空間這一個問題。
當然了,它同樣也是邏輯推導後的產物,乃是變相的用宏觀可見的現象,來猜測微觀層麵上,物質在能轉換當中,到底有沒有產生空間的變化,而如果再將恆星的能量釋放過程當中的聚變反應,以及人們所熟知的核裂變反應的結果,共同來將它們組成普遍性看待的話,那麽這一現象的特殊與普遍,實則已經形成了統一。
可惜,這一過程太過於普遍,並且在物質與能量的轉換過程當中,空間是可以被忽略掉的,隻因為它並不影響最後的結果,隻是一類看似穩定,卻又相對不穩定的存在條件而已。
之所以空間的變化會被忽略掉,實則正是因為空間在質能轉換的過程當中的表現方式,並不是直觀性的,而是間接的產生了非直觀的影響。
例如,在正常的條件下,無論是物體在空間當中發生了移動,或者膨脹等等,空間隻是物質的一類存在表現,它似乎不會直接影響物質的特性,以及能不能夠直觀的影響這一物質達到,穩定或者不穩定的狀態。
但是實際上,空間的穩定作用,遠遠超乎了人們的想象。例如,物質位置發生改變,能量是存在著轉換的,如勢能的產生,便是改變了空間的位置,但是它卻沒有改變物質的本身,也沒有依仗任何的載力子,但是誰又能否認,它不是一種能量的表現形態呢?
“老師,太空中的兩個物體空間如果被移動了,就不會產生勢能了,這又怎麽解釋?”說到這裏,有人提問道。
台上的詩語非解釋道:“勢能是空間被扭曲的結果,所以才會產生能量被傳導的直觀性效果,但是如果空間是相對穩定的話,你們也把這一條件理解為,如果空間是平行的話,那麽能量便不會被轉換了,它則會一直去改變物體的空間位置,就好像在太空中發射一枚子彈一樣,子彈會一直往前走,直到碰到障礙物後,它的勢能才能被釋放出來。這一點,用古代物理學理解的話,其實就是慣性,但是現在我們認為,慣性其實是勢能的一種,兩者雖然存在定義上的不同,但是意義卻是一樣的。”
“慣性是勢能的一種?”李梓睿立時反問道,不由滿臉驚愕,一副無法理解的樣子。
慣性又怎麽會是勢能?這簡直是在開玩笑,要知道在他所學的物理學當中,慣性是慣性,勢能是勢能,兩者是不同的。
詩語非認真答道:“如果用近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慣性確實是一種勢能,這一點你們可能很難理解,但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等效原理,已經說明過這一點。等效原理指的是,慣性力和勢能的結果是一樣的,它們之間存在等效的原則,而這一原則,愛因斯坦正是用時空的統一理論來解釋的。
時空統一理論解釋起來較為複雜,這裏我打個比方來解釋一下,我們現在為什麽認為,慣性會是勢能的一種。
比如說,失重條件下不產生移動的物體,人們想要快速的推動它,同樣也需要一定的力量,而這期間空間被改變後,物體則已經獲得了一定的衝量,如果想要釋放這一能量,有好幾種方法。一個是直接用另外一個反相作用力再去改變它,而另一個方法則是,試著改變空間的穩定性。當然了,前者很容易做到,但是後者卻很難辦得到,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因為時空的扭曲造成了勢能的產生,我這裏就不再作詳細的解釋了。大家現在隻要記住,它們之間是等效的就行了,我們言歸正傳,迴到剛才的問題.......”說著,便又開始之前的講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慣性竟然是一種勢能?這也太抽像了一點吧?”李梓睿百思不得其解,但他還是再一次認真的聽去。
接下來詩語非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電子的在原子核內的不規則移動,可以看作為,一塊石頭從地麵上,被安全地移動到山頂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它與地麵產生了空間變化,卻沒有改變過,地麵就是地麵,石頭就是石頭的事實。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這塊石頭在被移動到山頂的過程當中安全性存在了不同,所以很有可能會因為用力過大,從而讓石頭成為了一堆更小的石頭,或者是粉沫,然後再被風給吹走了。
然而,這也隻是在特殊情況下,用力不當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每座山下的石頭,都會在被搬到山頂上之後,就一定會因為用力過大而變成粉沫,然後再被風吹走。
可以說,這是一個誤區,本來大家都在想著去研究石頭是因為什麽原因,才會被送上山頂上的,想著的是山腳和石頭的關係,可結果卻往往成為了,又要去研究石頭為什麽會變成粉沫,然後再被風吹走。
由此推之,詩語非再以恆星打了一個比方。恆星本來就是不穩定的,體積自然也就不穩定,所以在精確的數據收集不到的情況下,恆星轉變為中子星的過程中,或者是轉變成白矮星等等天體,所需要時間的漫長性,也同樣成為了發現能量能改變空間的最大障礙。
所以,近代物理學的結論是,能量是可以改變空間的,無論是釋放,還是吸收。這一結論,看似一點也不重要,可能很多人都能夠較為直接想明白這一問題,但是實則它卻又被忽略掉了,並且它的重要性,也遠遠的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可以這麽來認為,讓物質產生微觀物質效應的這一過程,其實已經產生了能量與空間的轉換,但是詩語非在講解的同時,並沒有清楚的講解微觀粒子群體效應又是什麽樣的定義,她隻說這是更高年級的課程,故而現在大家還不用學,記住現在的這幾個定義就可以了。
這些課題,以前已經有人研究過,也可以說,它並不是近代物理學獨有的研究成果。
但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想要把這一結論,再一次融入到原有的物理基礎理論體係數當中的話,那麽改變的便不單單隻是人們對於基本力的認知,而是整個基礎物理學當中,關於宇宙之中存在著幾種基本力的認知,可能也要被改變。
實則在現實世界當中,能量與空間之間的轉移,時刻都在發生著,隻是它微妙到讓人無從察覺,顯得可有可無。因為,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卻又是一個普遍常見的現象,所以如果物體的質量很小,可能這一過程瞬間就能夠被完成,但是同樣的,它卻是能量、物質與空間之間轉換的一個,最為重要的過程。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近乎所有的科學,都是在還原各種無法理解的現象當中的那些,不為人知的過程,而這一切則又涉及到人們對於世界的各種看法。
古時候的人們一直在尋找著,關於基本力的大一統理論,但是卻已經將能夠較為直觀看到的現象,卻又被忽略在計算的過程當中。
隻因在這一過程當中,存在著一個科學邏輯鎖,並且在正常的自然條件下就能得出來的結論,似乎與高深莫測的基本力的大一統理論,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換作是誰,如果真能弄明白量子力學,想必也不會再去想著,研究石頭和山腳的關係。
而這,也正是科學邏輯鎖被提出來之後不久,便相繼被提出來的著名哲學理論,即——科學迴爐理論。
科學囚籠理論、科學邏輯鎖、科學迴爐理論,以及科學等維邏輯理論,被共統稱之為渙元體的四大基礎理論,不同的是,前兩者是提出問題,而另後兩者則是解決問題。
有問題便需要解決,包括科學迴爐理論在內,科學等維邏輯理論詩語非同樣解釋得並不多,其間她隻是提出了認識升維和降維,都會形成循環三角效應的說法,至於說,什麽又是循環三角效應,可能又是一個難以去理解的課題。
導致出現這一類科學邏輯鎖的情況,實則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隻因,微觀條件下空間的瞬間改變,往往是無從考證的,並且更可以說這種現象因為參照點的不同,從麵又會產生不同的結論,而這種現象,也是最為正常不過的事情。
用詩語非的解釋來說,如果用現如今人們對於力的定義,再去解釋相對論的話,那麽誰跑得更快時間就會變得更慢的說法,或許隻是因為參照係的原因,造成了一個邏輯上的假象。
或許實際上,當年愛因斯坦早就發現了科學邏輯鎖,隻是用當時的理論,以他的思考方式,根本就不會被大眾承認,於是他在臨時前毀掉了所有的證據,隻能用當時的人們可以接受的兩種存在矛盾的方式,即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來解釋著自己在認知上,實際已經被統一過的時空理論。
造成這樣的結果,乃是時代的產物,因為基本物質形態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狀態,而其內部不穩定的狀態,卻是當時的科學實驗室,無法被發現和理解的現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學就是這樣,如果不能被理解,那麽就是偽科學,不會被得到推廣,而如果一個理論不能被大多數人認同,那麽縱然這一理論結果如何的正確,那也隻會成為一個不被承認,並且不被推廣的虛無理論,最後它隻會被埋沒在發現者的腦海當中,進而受盡無窮的嘲笑和諷刺。
事實上,人們一直在為自己的答案,被動的尋找著規律,以期用規律去解釋現象,隻可惜當時的科技水平,還做不到這一點,也沒有人去考慮過,從最基本的角度,去重新構造一個,關於力的完美體係。而標準模型的製定,實則正是為了解釋力的謎團,乃是一試偉大的嚐試。
但是,規律是永遠不可能全麵地去解釋所有的現象,除非基礎理論能得到實質性的突破,不然規律永遠隻會出現,局部正確,但條件相同,結果卻又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波粒子二象性,以及不可理解的量子糾纏,量子疊加等現象,已經在證明特殊性,不能解釋普遍性。
事實上,早在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便已經提出了著名的二律背反理論。
二律背反理論,即是指對同一個研究對象或問題,所形成的兩種理論或學說,雖然各自都成立,但是卻又相互矛盾的現象。
如果放在物理研究的角度,便可以如此來理解。當ab兩個物體存在相互作用力時,由兩位同學同時來解題。第一位同學,將參照點放在了a物體上,然後b物體則成為了受力的對象,他建立了一則物理公式,算出了答案。
同樣的,第二位同學,將參照點放在了b物體上,然後將b物體被當作為受力的對象,同時他也建立一則物理公式,算出了答案。
但是,因為兩個人的參照對象不同,在計算的過程當中,由於第二位同學遇到了不可抗拒的無限循環小數,於是采用了四舍五入,導致了他算出來的答案,與第一位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同學的答案,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出路,結果便出現了小數點並不相同的答案,那麽誰才是正確的?
當然了,這是一個比喻,隻是為了方便理解。
二律背反理論想要說明的正是,當兩種認識的方法都被認為是正確的時候,那麽有可能兩個人的答案,在被統一之後都是錯誤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類,兩者邏輯上的完全正確,答案卻不一樣的情況,正是因為理性與邏輯並沒有被統一,並且兩者的統一,依然還不能完全的保證結果的正確性。
但是科學邏輯鎖卻不一樣,它會導致縱然方法正確,卻又直接因為基本定義上的錯誤,導致在認知升維的過程當中,一旦參照對象不同,便會出現兩種以上的正確答案,而這實則也間接的導致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出現過一次,影響後來基礎物理學曆史的世紀性爭論,即,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索爾威會議。
索爾威會議共計舉行了五屆,其中論證的重點正是,關於牛頓經典力學與相對論之間存在的一些矛盾,以期能夠通過學術性的論證,達成一定的共識。
用詩語非的解釋就是,這也是為什麽量子力學能夠成立,而質能公式也能成立的原因,因為索爾威會議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但是極為可惜的是,它卻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關於力的表現形式所引發的本質問題,依然存在著分歧。
按照課堂上的解釋來說,因為古代力學當中關於力的基本定義,並沒有空間的概念,牛頓經典力學也憶經從根本上就否定了,空間對於力的作用,故而在經典力學當中認為,萬物存在著引力,而力乃是通過速度,加速度來表現的。不過,愛因斯坦則認為,在物理學研究當中,參照對象所定義的內這具有著統一性的同時,速時空也是統一的,進而以此提出了,勢能與慣性力的結果是相同的理論,即著名的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可以被認為是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的前提之一,它支持的則是時間與空間統一的理論。
很顯然,兩者之間的爭論,實則正是關於力在定義上所引起的,學術層麵上的分歧,不過很可惜,當時並沒有達成最後的共識,於是以一敵眾的愛因斯坦,隻能用當時關於力的基本定義,提出了兩個看上去矛盾,實則卻正確的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來共同的解釋,自己對於宇宙的看法。
其間,愛因斯坦便已經提出過,想要解決這一邏輯上正確,可結果上卻不相同的情況,隻有一個辦法,那便是對於研究對象認知上的邏輯升維。而如果說,這種情況發生在科學研究上的話,辦不到這一點,那麽便會出現之前所提到的,邏輯上的怪圈,進而出現二律背反的現象。
不過很顯然,二律背反與現在人們所知的科學邏輯鎖並不相同,兩者存在著一定的相同點,卻又有著一定程度的不同點。
相同的是,兩者都是為了解決基本學術研究上的矛盾,不同點則是,它們最後所論證的重點並不相同。一個是為了解釋正確與否,而另一個則是為了避免不會出現邏輯上的怪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學邏輯鎖與二律背返最大的區別在於,兩者一個是針對於認識角度不同,邏輯結果則會不同的理論,而另一個則是針對於邏輯被初步統一後,卻又因為基本認知的不完整性,從而導致局部可以正確的解釋,而整體卻不能完美解釋的理論。
這便猶如,往火堆裏加木頭可以使火焰燃燒得旺,與增加氧氣了含量也可以使火焰燃燒得旺一樣,一個解釋的是局部的正確規律,而另一個解釋的則是整體性的基本原理,兩者存在矛盾的同時,卻又不影響它們在被統一過後,都是正確的結論。
科學邏輯鎖會因為認識上的不足,從而導致不能解釋和理解,研究對象為什麽會發生這一類的結果,進而解不開這一道疑惑。但是二律背反卻不一樣,它會否認局部的正確性,縱然在兩種認識被統一過後,也會因為存在著主觀上是正確的,但是客觀上兩個答案都是錯誤的情況。而這,便是兩者之間的根本性區別。
古代物理學,很大程度上乃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可以被認為即使是宏觀物理學的衍生出來的化學,也同樣沒有例外。
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化學並不是物理學,但是事實上所有學科其實都具有統一性與特殊性,隻是不同領域研究方向的特殊性質,再一次將它們劃分開來,形成了另一門學科。
可以如此來認為,不同學科之間,具有著統一性與特殊性,統一性表現在物質的微觀參照條件下,而其特殊性,則是表現在宏觀參照條件下。
這也是為什麽數學,同樣可以用來解決物理化學等問題的關鍵點,因為幾乎所有的學科,都是用來解釋物質,空間,亦或是能量三者之間的關係,它們隻是宏觀與微觀的參照區別的不同。
如,地理是以大陸、人文等來作為研究前提,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地理解釋的實則同樣是物質與空間的關係,至於說人與文化等離開了物質,也就沒有被表現的可能了。
究其根本,現代基礎物理學認為,這種統一性的表現為物質群體效應,而其特殊性的表現則為,物質個體的集群效應與物質群體的集群效應的共同結果。
換言之,物質集群效應更偏向於宏觀基礎,而物質個體效應則更偏向於微觀基礎。
在宏觀基礎參照下,空間體積可以用滴管,量杯,或者更精密的儀器實現衡量,但是微觀基礎下,就不知道該拿什麽來衡量了,所以隻能通過宏觀得到的數據來進行正確的推導,從而以科學的各種發現,逐一再來驗證結果的正確性。
由此可見,古代物理學與化學,講究的是科學的可推斷性,並且需要以現象和理論去共同證明這一結果。
不過數學當中,卻有一個等於消失的定義,即1*1=1*1,其結果則可以等於1=1,於是整個過程如果用數學來解答的話,則往往會在有了結果的同時,在不同的參照條件下,可能過程也可以認為是不存在的,也可以說這些因素,能夠在運算的過程當中被消除掉,乃至於忽略掉。
同理,數學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多用於推斷結果,證明結果,而這些都是需要前提條件的,即相應的數據模型,所以如果在沒有數據模型的情況下,那麽連1=1也是不能被證明的,隻能被認為這是一條規律,一個公理被拿來使用。
並不是說,這樣是不對的,隻是因為現實與數學乃是有區別的,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它講究的是理想的環境,連解題過程當中的假設與如果也是一樣,但是現實卻並不理想,也不存在假設就一定會成立的情況。
這便好比,放在水缸裏的魚,與撈起來的魚,都是魚,水並沒有影響魚是不是魚,可是如果把魚放在水裏,它多半會遊來遊去,但是把魚放到岸上呢?它還會遊嗎?答案是,想遊卻遊不起來。
大型粒子對撞機,作為人類研究自然的一大利器,其實可以認為,正是在犯這一個錯誤,它能夠讓人們認識到,這是一條魚,如果把魚一步一步分解,我們就會知道,魚身上到底有多少鱗片,多少根骨刺,但是它卻不能讓人們知道,魚活著的時候,在水裏會怎麽遊,於是各種現象,越往後麵研究,越不能理解了,因為單獨存在的特殊性,不能完全代表普遍性。
故而說來,如果單單以此來構造關於基本力的大一統理論標準模型,那麽撞完了質子,還要撞誇克,等撞完了誇克,還會有膠子,而之後,恐怕會有比膠子更小的存在,還在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因為誰也不知道,西方的上帝,東方的神仙,到底為我們準備了多少重的障礙,可能是邏輯推導下的永無止境也不一定。
後來的人們,意識到了這一點,雖然相關的研究依然在繼續,但是科學家的研究的重點,已然由微觀再一次轉向了宏觀,而在影響這一切的,正是科學迴爐理論。
科學迴爐理論,乃是科學等維邏輯理論的一大重要的哲學理論基礎,兩者彼此為前提。故而說來,其實靈能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基礎物理學的率先呈現出爆發性的進步,而是因為哲學方麵的進步,也一直在指導著科學發展的進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科學的發展隻是伴隨著物理學的進步而來的,但是實際上,科學迴爐理論的發現,卻是一名研究曆史的哲學家提出來的。
這名並沒有留下姓名的偉大曆史學,以及哲學家,身處於文明滅絕時代。根據他多年來的數據發現,偉大的物理學家,如果不是哲學家,那麽他的成就多半不會超越前者,而由於這一發現,他提出了科學等維邏輯的哲學理論,以及在此理論之下衍生而來的,學術邏輯統一理論。
至於說,什麽是科學等維邏輯,什麽又是學術邏輯統一,同樣沒有被詳細解釋,而是再一次被一言代過。
但由此已經不難看出,引起基礎物理學進步的條件,其實並不隻是單一學科就能完全辦到的事情,它還依仗於各大學科的共同發現與進步。
言歸正傳,眾所周知,當物質的質量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那麽便會形成一個眾所周知的事物——黑洞。
對於黑洞的研究,正是近代物理學的重要突破點。現在的人們已經很清楚的了解到,黑洞可以吞噬所有的物質,進而將它們全部都壓縮在一起,連光和空間似乎都不能逃脫。
那麽問題也就又來了,即然空間與光線都能被黑洞吞噬,而黑洞無論怎麽變,那也是物質,同時也就意味著,物質同樣能吞噬能量,以及組成空間中所包含的多維度存在,即已經證明了,物質的質量,與空間,能量,維度等之間,存在著直接,或者是間接的關係。
隻是,這一種關係,到底是怎麽被聯係起來的,那便是一個複雜的課題,還需要多種現象,來共同解釋這一理論,並進行再一次的驗證。
課堂上,以古代的基礎物理為基礎的理論沒有被解釋,而是用近代的基礎物理學來解釋這一切的。
用近代基礎物理學來解釋的話,其實物質與能量之間轉換的過程當中,不單形成了基本能量單位變化,同樣也形成了古時的人們發現不了的,多維度能量單位的變化,即包括空間在內,以及多種力場等在內的,各類轉換過程。
而這些,在古代基礎物理學當中,隻是用宏觀物質變化的角度,去解釋了整個微觀變化的過程,包括量子力學的研究方向,解釋的也同樣是原子、亞原子、基本粒子等,出現的各種規律和現象。
是以,從總體上來說,科學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給這些還解釋不了的規律和現象,找一個合理的數據模型來解釋它們。
所以,往往一則公式在被建立起來的同時,其考慮的是與其對應的數據模型,論證的是結果,並且在整個過程則又會被定義為,可以被尋找到的規律,即前麵所提到的公理,從而形成一個合情合理,所有人都認同的完美公式。
簡言之,過程可以是規律性的公理,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卻又是不能被完美證明的,就好比1+1=2,用數學來證也是需要公理來論證一樣。
公理在很多情況且下,實則就是一定的規律,所以它往往是不能被解釋證明的,比如1=1,2=2,縱然用數學模型可以構造出無數種可能,但是其結果還是一樣的,隻不過這在現實這一過程當中,中間的過程可能是無數種可能當中的其中之一,也有可能是所有的可能,所以結果並不能證明過程。
與很多年前不同,古代的人們認為數學是物理的基礎,但是現代的人們卻認為,物理,甚至於哲學,同樣也是數學的基礎。
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糾其原因正是,在古代科學的發展情況下,人們將眾多學科細分了開來,而現代人們卻做了一件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即之前所提到的,術語模塊化標準。
術語模塊化標準,在近代多門學科當中,西方人稱之為潘多拉式模塊化協議,即原能協義,而東方人則簡稱為靈能協議。
說到模快與協議兩個定義,相信有很多有計算機基礎的人,都會聯想到網絡協議,以及各種各樣編程工具中所具有的應用模塊等。說白了,其實潘多拉式模塊化協議,即靈能協議,在現代基礎物理學中,充當的正是這一種角色,所以它很大程度上,類似於計算機當中的編程語言。
換言之,之所以現代的人們認為物理學才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其實正是基於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同樣可以被認為,近代物理學正是在古代物理學的基礎上,將原有學科的分而有別的同時,再一次進行了重新的整合,故而已經將原有的學科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
如此一來,學科與學科間的區別不但不是越來越分明,反而是越來越模糊了,同時也漸漸形成了一個個類似於“模塊化”的各種定義。如,物質群體與物質個體的定義,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李梓睿所聽到的內容,即不像化學,也不像物理,更不像數學和哲學的原因所在,隻因為他現在所聽到的是一類縮合性超強的學科——靈能學。
因為空間是抽象的,可以說,隻要有物質存在,空間就會存在,隻是這個過程在小質量物質的微觀層麵上,會則被快速的完成,所以才會導致科學儀器無從察覺的同時,由物質群體效應產生的微觀物質群體效應,同時也起了一定的誤導作用。
不說當時的技術做不做得到,能夠完全排除其它的影響,從而將單個的基礎物質完全獨立出來,縱然是一千年以後的現在,人們還是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現在的人們隻是發現了靈能的存在,能解釋為什麽物質會相互抵消,卻依然證明不了,物質無端湮滅的過程,以及為什麽兩個粒子在發生糾纏以後,便會相互影響,形成幽靈一般的糾纏。
可以說,這又是一道科學屏障,唯一的方法,便是找到第六種基本力。
如,在微觀層麵上解釋的話,一束激光照射在一個物體上,其內的基礎物質,會因此而發生很多很多的現象,可能一個晚上也解釋不完。
但是,如果在同樣的條件下,再將這一問題,放在宏觀層麵來看的話,用一束激光照射在一顆大家都看得到的物體上,那麽這個物體的現象,可能用幾句話就說完了。
首先,它會立刻膨脹起來,空間大小也會發生改變,其實這也人們經常能見到一個現象——熱脹冷縮。
在這一過程當中,能量實則已經在改變著空間,換個角度來想,它有可能是將原來太陽失去的體積,或者說空間,再一次以能量的形式給“還”了迴來。
至於說,這一猜測是不是對的,根本就不需要用微觀層麵得來的各項數據,再去兩相對比,結果其實已經出來了,因為這已經是最為直觀性的答案,估計再也沒有人會去懷疑,能量還能不能改變空間這一個問題。
當然了,它同樣也是邏輯推導後的產物,乃是變相的用宏觀可見的現象,來猜測微觀層麵上,物質在能轉換當中,到底有沒有產生空間的變化,而如果再將恆星的能量釋放過程當中的聚變反應,以及人們所熟知的核裂變反應的結果,共同來將它們組成普遍性看待的話,那麽這一現象的特殊與普遍,實則已經形成了統一。
可惜,這一過程太過於普遍,並且在物質與能量的轉換過程當中,空間是可以被忽略掉的,隻因為它並不影響最後的結果,隻是一類看似穩定,卻又相對不穩定的存在條件而已。
之所以空間的變化會被忽略掉,實則正是因為空間在質能轉換的過程當中的表現方式,並不是直觀性的,而是間接的產生了非直觀的影響。
例如,在正常的條件下,無論是物體在空間當中發生了移動,或者膨脹等等,空間隻是物質的一類存在表現,它似乎不會直接影響物質的特性,以及能不能夠直觀的影響這一物質達到,穩定或者不穩定的狀態。
但是實際上,空間的穩定作用,遠遠超乎了人們的想象。例如,物質位置發生改變,能量是存在著轉換的,如勢能的產生,便是改變了空間的位置,但是它卻沒有改變物質的本身,也沒有依仗任何的載力子,但是誰又能否認,它不是一種能量的表現形態呢?
“老師,太空中的兩個物體空間如果被移動了,就不會產生勢能了,這又怎麽解釋?”說到這裏,有人提問道。
台上的詩語非解釋道:“勢能是空間被扭曲的結果,所以才會產生能量被傳導的直觀性效果,但是如果空間是相對穩定的話,你們也把這一條件理解為,如果空間是平行的話,那麽能量便不會被轉換了,它則會一直去改變物體的空間位置,就好像在太空中發射一枚子彈一樣,子彈會一直往前走,直到碰到障礙物後,它的勢能才能被釋放出來。這一點,用古代物理學理解的話,其實就是慣性,但是現在我們認為,慣性其實是勢能的一種,兩者雖然存在定義上的不同,但是意義卻是一樣的。”
“慣性是勢能的一種?”李梓睿立時反問道,不由滿臉驚愕,一副無法理解的樣子。
慣性又怎麽會是勢能?這簡直是在開玩笑,要知道在他所學的物理學當中,慣性是慣性,勢能是勢能,兩者是不同的。
詩語非認真答道:“如果用近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慣性確實是一種勢能,這一點你們可能很難理解,但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等效原理,已經說明過這一點。等效原理指的是,慣性力和勢能的結果是一樣的,它們之間存在等效的原則,而這一原則,愛因斯坦正是用時空的統一理論來解釋的。
時空統一理論解釋起來較為複雜,這裏我打個比方來解釋一下,我們現在為什麽認為,慣性會是勢能的一種。
比如說,失重條件下不產生移動的物體,人們想要快速的推動它,同樣也需要一定的力量,而這期間空間被改變後,物體則已經獲得了一定的衝量,如果想要釋放這一能量,有好幾種方法。一個是直接用另外一個反相作用力再去改變它,而另一個方法則是,試著改變空間的穩定性。當然了,前者很容易做到,但是後者卻很難辦得到,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因為時空的扭曲造成了勢能的產生,我這裏就不再作詳細的解釋了。大家現在隻要記住,它們之間是等效的就行了,我們言歸正傳,迴到剛才的問題.......”說著,便又開始之前的講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慣性竟然是一種勢能?這也太抽像了一點吧?”李梓睿百思不得其解,但他還是再一次認真的聽去。
接下來詩語非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電子的在原子核內的不規則移動,可以看作為,一塊石頭從地麵上,被安全地移動到山頂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它與地麵產生了空間變化,卻沒有改變過,地麵就是地麵,石頭就是石頭的事實。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這塊石頭在被移動到山頂的過程當中安全性存在了不同,所以很有可能會因為用力過大,從而讓石頭成為了一堆更小的石頭,或者是粉沫,然後再被風給吹走了。
然而,這也隻是在特殊情況下,用力不當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每座山下的石頭,都會在被搬到山頂上之後,就一定會因為用力過大而變成粉沫,然後再被風吹走。
可以說,這是一個誤區,本來大家都在想著去研究石頭是因為什麽原因,才會被送上山頂上的,想著的是山腳和石頭的關係,可結果卻往往成為了,又要去研究石頭為什麽會變成粉沫,然後再被風吹走。
由此推之,詩語非再以恆星打了一個比方。恆星本來就是不穩定的,體積自然也就不穩定,所以在精確的數據收集不到的情況下,恆星轉變為中子星的過程中,或者是轉變成白矮星等等天體,所需要時間的漫長性,也同樣成為了發現能量能改變空間的最大障礙。
所以,近代物理學的結論是,能量是可以改變空間的,無論是釋放,還是吸收。這一結論,看似一點也不重要,可能很多人都能夠較為直接想明白這一問題,但是實則它卻又被忽略掉了,並且它的重要性,也遠遠的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可以這麽來認為,讓物質產生微觀物質效應的這一過程,其實已經產生了能量與空間的轉換,但是詩語非在講解的同時,並沒有清楚的講解微觀粒子群體效應又是什麽樣的定義,她隻說這是更高年級的課程,故而現在大家還不用學,記住現在的這幾個定義就可以了。
這些課題,以前已經有人研究過,也可以說,它並不是近代物理學獨有的研究成果。
但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想要把這一結論,再一次融入到原有的物理基礎理論體係數當中的話,那麽改變的便不單單隻是人們對於基本力的認知,而是整個基礎物理學當中,關於宇宙之中存在著幾種基本力的認知,可能也要被改變。
實則在現實世界當中,能量與空間之間的轉移,時刻都在發生著,隻是它微妙到讓人無從察覺,顯得可有可無。因為,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卻又是一個普遍常見的現象,所以如果物體的質量很小,可能這一過程瞬間就能夠被完成,但是同樣的,它卻是能量、物質與空間之間轉換的一個,最為重要的過程。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近乎所有的科學,都是在還原各種無法理解的現象當中的那些,不為人知的過程,而這一切則又涉及到人們對於世界的各種看法。
古時候的人們一直在尋找著,關於基本力的大一統理論,但是卻已經將能夠較為直觀看到的現象,卻又被忽略在計算的過程當中。
隻因在這一過程當中,存在著一個科學邏輯鎖,並且在正常的自然條件下就能得出來的結論,似乎與高深莫測的基本力的大一統理論,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換作是誰,如果真能弄明白量子力學,想必也不會再去想著,研究石頭和山腳的關係。
而這,也正是科學邏輯鎖被提出來之後不久,便相繼被提出來的著名哲學理論,即——科學迴爐理論。
科學囚籠理論、科學邏輯鎖、科學迴爐理論,以及科學等維邏輯理論,被共統稱之為渙元體的四大基礎理論,不同的是,前兩者是提出問題,而另後兩者則是解決問題。
有問題便需要解決,包括科學迴爐理論在內,科學等維邏輯理論詩語非同樣解釋得並不多,其間她隻是提出了認識升維和降維,都會形成循環三角效應的說法,至於說,什麽又是循環三角效應,可能又是一個難以去理解的課題。
導致出現這一類科學邏輯鎖的情況,實則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隻因,微觀條件下空間的瞬間改變,往往是無從考證的,並且更可以說這種現象因為參照點的不同,從麵又會產生不同的結論,而這種現象,也是最為正常不過的事情。
用詩語非的解釋來說,如果用現如今人們對於力的定義,再去解釋相對論的話,那麽誰跑得更快時間就會變得更慢的說法,或許隻是因為參照係的原因,造成了一個邏輯上的假象。
或許實際上,當年愛因斯坦早就發現了科學邏輯鎖,隻是用當時的理論,以他的思考方式,根本就不會被大眾承認,於是他在臨時前毀掉了所有的證據,隻能用當時的人們可以接受的兩種存在矛盾的方式,即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來解釋著自己在認知上,實際已經被統一過的時空理論。
造成這樣的結果,乃是時代的產物,因為基本物質形態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狀態,而其內部不穩定的狀態,卻是當時的科學實驗室,無法被發現和理解的現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學就是這樣,如果不能被理解,那麽就是偽科學,不會被得到推廣,而如果一個理論不能被大多數人認同,那麽縱然這一理論結果如何的正確,那也隻會成為一個不被承認,並且不被推廣的虛無理論,最後它隻會被埋沒在發現者的腦海當中,進而受盡無窮的嘲笑和諷刺。
事實上,人們一直在為自己的答案,被動的尋找著規律,以期用規律去解釋現象,隻可惜當時的科技水平,還做不到這一點,也沒有人去考慮過,從最基本的角度,去重新構造一個,關於力的完美體係。而標準模型的製定,實則正是為了解釋力的謎團,乃是一試偉大的嚐試。
但是,規律是永遠不可能全麵地去解釋所有的現象,除非基礎理論能得到實質性的突破,不然規律永遠隻會出現,局部正確,但條件相同,結果卻又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波粒子二象性,以及不可理解的量子糾纏,量子疊加等現象,已經在證明特殊性,不能解釋普遍性。
事實上,早在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便已經提出了著名的二律背反理論。
二律背反理論,即是指對同一個研究對象或問題,所形成的兩種理論或學說,雖然各自都成立,但是卻又相互矛盾的現象。
如果放在物理研究的角度,便可以如此來理解。當ab兩個物體存在相互作用力時,由兩位同學同時來解題。第一位同學,將參照點放在了a物體上,然後b物體則成為了受力的對象,他建立了一則物理公式,算出了答案。
同樣的,第二位同學,將參照點放在了b物體上,然後將b物體被當作為受力的對象,同時他也建立一則物理公式,算出了答案。
但是,因為兩個人的參照對象不同,在計算的過程當中,由於第二位同學遇到了不可抗拒的無限循環小數,於是采用了四舍五入,導致了他算出來的答案,與第一位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同學的答案,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出路,結果便出現了小數點並不相同的答案,那麽誰才是正確的?
當然了,這是一個比喻,隻是為了方便理解。
二律背反理論想要說明的正是,當兩種認識的方法都被認為是正確的時候,那麽有可能兩個人的答案,在被統一之後都是錯誤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類,兩者邏輯上的完全正確,答案卻不一樣的情況,正是因為理性與邏輯並沒有被統一,並且兩者的統一,依然還不能完全的保證結果的正確性。
但是科學邏輯鎖卻不一樣,它會導致縱然方法正確,卻又直接因為基本定義上的錯誤,導致在認知升維的過程當中,一旦參照對象不同,便會出現兩種以上的正確答案,而這實則也間接的導致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出現過一次,影響後來基礎物理學曆史的世紀性爭論,即,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索爾威會議。
索爾威會議共計舉行了五屆,其中論證的重點正是,關於牛頓經典力學與相對論之間存在的一些矛盾,以期能夠通過學術性的論證,達成一定的共識。
用詩語非的解釋就是,這也是為什麽量子力學能夠成立,而質能公式也能成立的原因,因為索爾威會議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但是極為可惜的是,它卻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關於力的表現形式所引發的本質問題,依然存在著分歧。
按照課堂上的解釋來說,因為古代力學當中關於力的基本定義,並沒有空間的概念,牛頓經典力學也憶經從根本上就否定了,空間對於力的作用,故而在經典力學當中認為,萬物存在著引力,而力乃是通過速度,加速度來表現的。不過,愛因斯坦則認為,在物理學研究當中,參照對象所定義的內這具有著統一性的同時,速時空也是統一的,進而以此提出了,勢能與慣性力的結果是相同的理論,即著名的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可以被認為是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的前提之一,它支持的則是時間與空間統一的理論。
很顯然,兩者之間的爭論,實則正是關於力在定義上所引起的,學術層麵上的分歧,不過很可惜,當時並沒有達成最後的共識,於是以一敵眾的愛因斯坦,隻能用當時關於力的基本定義,提出了兩個看上去矛盾,實則卻正確的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來共同的解釋,自己對於宇宙的看法。
其間,愛因斯坦便已經提出過,想要解決這一邏輯上正確,可結果上卻不相同的情況,隻有一個辦法,那便是對於研究對象認知上的邏輯升維。而如果說,這種情況發生在科學研究上的話,辦不到這一點,那麽便會出現之前所提到的,邏輯上的怪圈,進而出現二律背反的現象。
不過很顯然,二律背反與現在人們所知的科學邏輯鎖並不相同,兩者存在著一定的相同點,卻又有著一定程度的不同點。
相同的是,兩者都是為了解決基本學術研究上的矛盾,不同點則是,它們最後所論證的重點並不相同。一個是為了解釋正確與否,而另一個則是為了避免不會出現邏輯上的怪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學邏輯鎖與二律背返最大的區別在於,兩者一個是針對於認識角度不同,邏輯結果則會不同的理論,而另一個則是針對於邏輯被初步統一後,卻又因為基本認知的不完整性,從而導致局部可以正確的解釋,而整體卻不能完美解釋的理論。
這便猶如,往火堆裏加木頭可以使火焰燃燒得旺,與增加氧氣了含量也可以使火焰燃燒得旺一樣,一個解釋的是局部的正確規律,而另一個解釋的則是整體性的基本原理,兩者存在矛盾的同時,卻又不影響它們在被統一過後,都是正確的結論。
科學邏輯鎖會因為認識上的不足,從而導致不能解釋和理解,研究對象為什麽會發生這一類的結果,進而解不開這一道疑惑。但是二律背反卻不一樣,它會否認局部的正確性,縱然在兩種認識被統一過後,也會因為存在著主觀上是正確的,但是客觀上兩個答案都是錯誤的情況。而這,便是兩者之間的根本性區別。
古代物理學,很大程度上乃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可以被認為即使是宏觀物理學的衍生出來的化學,也同樣沒有例外。
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化學並不是物理學,但是事實上所有學科其實都具有統一性與特殊性,隻是不同領域研究方向的特殊性質,再一次將它們劃分開來,形成了另一門學科。
可以如此來認為,不同學科之間,具有著統一性與特殊性,統一性表現在物質的微觀參照條件下,而其特殊性,則是表現在宏觀參照條件下。
這也是為什麽數學,同樣可以用來解決物理化學等問題的關鍵點,因為幾乎所有的學科,都是用來解釋物質,空間,亦或是能量三者之間的關係,它們隻是宏觀與微觀的參照區別的不同。
如,地理是以大陸、人文等來作為研究前提,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地理解釋的實則同樣是物質與空間的關係,至於說人與文化等離開了物質,也就沒有被表現的可能了。
究其根本,現代基礎物理學認為,這種統一性的表現為物質群體效應,而其特殊性的表現則為,物質個體的集群效應與物質群體的集群效應的共同結果。
換言之,物質集群效應更偏向於宏觀基礎,而物質個體效應則更偏向於微觀基礎。
在宏觀基礎參照下,空間體積可以用滴管,量杯,或者更精密的儀器實現衡量,但是微觀基礎下,就不知道該拿什麽來衡量了,所以隻能通過宏觀得到的數據來進行正確的推導,從而以科學的各種發現,逐一再來驗證結果的正確性。
由此可見,古代物理學與化學,講究的是科學的可推斷性,並且需要以現象和理論去共同證明這一結果。
不過數學當中,卻有一個等於消失的定義,即1*1=1*1,其結果則可以等於1=1,於是整個過程如果用數學來解答的話,則往往會在有了結果的同時,在不同的參照條件下,可能過程也可以認為是不存在的,也可以說這些因素,能夠在運算的過程當中被消除掉,乃至於忽略掉。
同理,數學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多用於推斷結果,證明結果,而這些都是需要前提條件的,即相應的數據模型,所以如果在沒有數據模型的情況下,那麽連1=1也是不能被證明的,隻能被認為這是一條規律,一個公理被拿來使用。
並不是說,這樣是不對的,隻是因為現實與數學乃是有區別的,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它講究的是理想的環境,連解題過程當中的假設與如果也是一樣,但是現實卻並不理想,也不存在假設就一定會成立的情況。
這便好比,放在水缸裏的魚,與撈起來的魚,都是魚,水並沒有影響魚是不是魚,可是如果把魚放在水裏,它多半會遊來遊去,但是把魚放到岸上呢?它還會遊嗎?答案是,想遊卻遊不起來。
大型粒子對撞機,作為人類研究自然的一大利器,其實可以認為,正是在犯這一個錯誤,它能夠讓人們認識到,這是一條魚,如果把魚一步一步分解,我們就會知道,魚身上到底有多少鱗片,多少根骨刺,但是它卻不能讓人們知道,魚活著的時候,在水裏會怎麽遊,於是各種現象,越往後麵研究,越不能理解了,因為單獨存在的特殊性,不能完全代表普遍性。
故而說來,如果單單以此來構造關於基本力的大一統理論標準模型,那麽撞完了質子,還要撞誇克,等撞完了誇克,還會有膠子,而之後,恐怕會有比膠子更小的存在,還在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因為誰也不知道,西方的上帝,東方的神仙,到底為我們準備了多少重的障礙,可能是邏輯推導下的永無止境也不一定。
後來的人們,意識到了這一點,雖然相關的研究依然在繼續,但是科學家的研究的重點,已然由微觀再一次轉向了宏觀,而在影響這一切的,正是科學迴爐理論。
科學迴爐理論,乃是科學等維邏輯理論的一大重要的哲學理論基礎,兩者彼此為前提。故而說來,其實靈能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基礎物理學的率先呈現出爆發性的進步,而是因為哲學方麵的進步,也一直在指導著科學發展的進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科學的發展隻是伴隨著物理學的進步而來的,但是實際上,科學迴爐理論的發現,卻是一名研究曆史的哲學家提出來的。
這名並沒有留下姓名的偉大曆史學,以及哲學家,身處於文明滅絕時代。根據他多年來的數據發現,偉大的物理學家,如果不是哲學家,那麽他的成就多半不會超越前者,而由於這一發現,他提出了科學等維邏輯的哲學理論,以及在此理論之下衍生而來的,學術邏輯統一理論。
至於說,什麽是科學等維邏輯,什麽又是學術邏輯統一,同樣沒有被詳細解釋,而是再一次被一言代過。
但由此已經不難看出,引起基礎物理學進步的條件,其實並不隻是單一學科就能完全辦到的事情,它還依仗於各大學科的共同發現與進步。
言歸正傳,眾所周知,當物質的質量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那麽便會形成一個眾所周知的事物——黑洞。
對於黑洞的研究,正是近代物理學的重要突破點。現在的人們已經很清楚的了解到,黑洞可以吞噬所有的物質,進而將它們全部都壓縮在一起,連光和空間似乎都不能逃脫。
那麽問題也就又來了,即然空間與光線都能被黑洞吞噬,而黑洞無論怎麽變,那也是物質,同時也就意味著,物質同樣能吞噬能量,以及組成空間中所包含的多維度存在,即已經證明了,物質的質量,與空間,能量,維度等之間,存在著直接,或者是間接的關係。
隻是,這一種關係,到底是怎麽被聯係起來的,那便是一個複雜的課題,還需要多種現象,來共同解釋這一理論,並進行再一次的驗證。
課堂上,以古代的基礎物理為基礎的理論沒有被解釋,而是用近代的基礎物理學來解釋這一切的。
用近代基礎物理學來解釋的話,其實物質與能量之間轉換的過程當中,不單形成了基本能量單位變化,同樣也形成了古時的人們發現不了的,多維度能量單位的變化,即包括空間在內,以及多種力場等在內的,各類轉換過程。
而這些,在古代基礎物理學當中,隻是用宏觀物質變化的角度,去解釋了整個微觀變化的過程,包括量子力學的研究方向,解釋的也同樣是原子、亞原子、基本粒子等,出現的各種規律和現象。
是以,從總體上來說,科學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給這些還解釋不了的規律和現象,找一個合理的數據模型來解釋它們。
所以,往往一則公式在被建立起來的同時,其考慮的是與其對應的數據模型,論證的是結果,並且在整個過程則又會被定義為,可以被尋找到的規律,即前麵所提到的公理,從而形成一個合情合理,所有人都認同的完美公式。
簡言之,過程可以是規律性的公理,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卻又是不能被完美證明的,就好比1+1=2,用數學來證也是需要公理來論證一樣。
公理在很多情況且下,實則就是一定的規律,所以它往往是不能被解釋證明的,比如1=1,2=2,縱然用數學模型可以構造出無數種可能,但是其結果還是一樣的,隻不過這在現實這一過程當中,中間的過程可能是無數種可能當中的其中之一,也有可能是所有的可能,所以結果並不能證明過程。
與很多年前不同,古代的人們認為數學是物理的基礎,但是現代的人們卻認為,物理,甚至於哲學,同樣也是數學的基礎。
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糾其原因正是,在古代科學的發展情況下,人們將眾多學科細分了開來,而現代人們卻做了一件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即之前所提到的,術語模塊化標準。
術語模塊化標準,在近代多門學科當中,西方人稱之為潘多拉式模塊化協議,即原能協義,而東方人則簡稱為靈能協議。
說到模快與協議兩個定義,相信有很多有計算機基礎的人,都會聯想到網絡協議,以及各種各樣編程工具中所具有的應用模塊等。說白了,其實潘多拉式模塊化協議,即靈能協議,在現代基礎物理學中,充當的正是這一種角色,所以它很大程度上,類似於計算機當中的編程語言。
換言之,之所以現代的人們認為物理學才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其實正是基於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同樣可以被認為,近代物理學正是在古代物理學的基礎上,將原有學科的分而有別的同時,再一次進行了重新的整合,故而已經將原有的學科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
如此一來,學科與學科間的區別不但不是越來越分明,反而是越來越模糊了,同時也漸漸形成了一個個類似於“模塊化”的各種定義。如,物質群體與物質個體的定義,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李梓睿所聽到的內容,即不像化學,也不像物理,更不像數學和哲學的原因所在,隻因為他現在所聽到的是一類縮合性超強的學科——靈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