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汰教化營,當這個消息第二天通過驛路、通傳司以及鷹揚通道快速地傳向四方後,整個北朝的朝野之間再次為之大震、遍地歡唿雀躍聲響起。
劉行關於貨幣業、教化營這一係列深入革新的政令傳到廣南西路時,鍾相卻正在愁眉苦臉地接連不斷唉聲歎氣中。
“劉將軍呀!我隻想要一支援軍、隻想要楊幺兄弟重歸我麾下便好。這怎地、這怎地劉行竟然就將熊山人與楊幺兄弟一起給勾調過來了呢?有那天師將軍在,我等還如何舉事呀!”愁悶異常地望著坐在他側手邊的劉詵,鍾相哭喪著臉開了口。
聽聞其言,劉詵愁眉不展地道:“若劉行那廝隻是為了增強廣南西路的戰力而考慮,此事還算是好事。可如果是他知道了大帥與我等的密謀,怕是大帥不早做決斷、隻會坐以待斃。”
“怎樣做決斷、劉將軍,你讓我如何決斷?”
耳聽到劉詵的話,鍾相變得更加無奈地道:“如今那熊山人一入這廣南西路,馬上便譴出其那一鎮之兵分至西麵山中七個州府、迅速地將那裏的軍政大權收入其手。”
言到此處,變得有些氣憤起來,鍾相繼續道:“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楊幺雖是來我左右了、可他卻以爵階相等不受我令為名,拒絕帶兵從東北那廂裏繼續南下。沒有他手下那些精銳,我若舉事、如何對付得了正在大肆招兵買賣的熊山人呢?”
熊山人一進入廣南西路,立即將西麵七個州府的軍政大權迅速地牢牢抓在手上,他手上持著劉行的密令。
楊幺拒絕再聽從鍾相的號令,那是因為劉行下令讓其南下馳援廣南西路的同時,還頒下兩道任命。
第一道任命,任鍾相為廣西巡撫、總領廣西軍政。授其三級金鼎勳章一枚、晉封其為一等桂林侯。
這任命劉行是在做先禮後兵、結合第二道任命來看卻像是在敲打鍾相。那意思是:我先給你鍾相三分顏色。如果你要是還敢想著去開染坊、那第二道任命就是隨時搞死你的絕殺技。
什麽絕殺技呢?那就是劉行任命楊幺為廣西提督兼領布政使、授兵部侍郎銜,晉封其為一等撫興侯。任命楊欽為廣西巡防使、授兵部郎中銜、封其為一等撫寧伯。任命楊幺手下大將張彪為廣西按察使、授兵部郎中銜、封其一等定興伯。
這三個人,那可都是天策衛出身的人。雖然鍾相並不知這三人的天策出身那背景。但他卻清楚地感覺到了劉行的敲打之意,這是明白地在告訴他:小爺給你手底下的權利都分到楊幺和其麾下去了。你要是不老實、我保證楊幺為了坐上廣西巡撫寶座會第一個出手收拾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如今的楊幺已經不是一年前在湖南與鍾相並肩作戰的那個楊幺了。當時的楊幺手下,兵馬不過三五萬、裝備也是半火器結合冷兵器為主。
可是如今呢?楊幺留在江西的三萬人馬,那是清一色裝備的大量火炮和火銃的水師。他帶著南下的四萬五千人,那是全都裝配了火器。
如果隻是火器裝備數量上的差別也還罷了,最讓鍾相心驚肉跳的還是楊幺居然弄出了一協、五千五百人的精銳火騎兵來。
火騎兵一出,堅城可破、強陣如卵。雖然手下如今已經發展到十八萬人的之眾,鍾相卻很清楚這十八萬人即便一起上。都未必夠人家那五千來人火騎兵打上十天的。
實力懸殊太大,更有熊山人手下六萬從東川一路跟隨那“天師將軍”戰湖北、下湖南,一路征戰過來的更精銳的東川兵在,鍾相愁得兩條眉毛都擠到了一處……
見到他那副樣子,對這一切也心知肚明的劉詵突然間腦海中閃過一個想法來。
他望著鍾相、站起身後似笑非笑地道:“大帥其實也不必如此愁悶,楊幺是廣西提督、有了兵部侍郎銜。熊山人呢?湖南提督、年歲那麽大了,卻沒有加兵部侍郎的銜。若大帥巧以計謀、離間二人,便是您暫不舉事,似也不用太過擔憂那二人會東西兩路夾擊來攻我軍了。”
楊幺被加了兵部侍郎銜、還變成了世職一等侯爵。
熊山人呢?他雖然也是提督,沒有加兵部侍郎的銜。如今在廣西西麵招兵用的也隻是宗澤給其的特設開府權。而且他竟然是連個爵位都沒有的將軍,這讓劉詵看到以利為誘、離間熊楊二人的機會。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或許對於熊山人那樣一個本是潛心修行之人不太適用。但劉詵早已探知熊山人是個喜歡爭強好勝、在神霄五老中經常犯起牛脾氣來。七個不服、八個不忿,動不動就跟師兄弟為了一點點麵子問題掐起來的主兒。
劉行給了楊幺爵位、加銜不給他,劉詵認為這是能夠加以利用的最好契機。
鍾相在聽他說完這些話後,麵露遊疑地道:“離間熊山人與楊幺那廝,若是二人真的生隙、甚至產生摩擦,在我麵前打了起來。到時劉行那賊廝再來質問,會不會連我的巡撫之職也因過錯而被其輕易削去呀?”
“隻要熊、楊二人起了衝突,大帥何必等到劉行來問責。”
劉詵聞聽其言,臉上露出了詭詐的笑容:“隻要熊、楊二人一起爭執。大帥馬上譴精兵幹將往二人所部去接彈壓之名、行奪兵權之實。同時還可立即令二人之兵南下,在兩部人馬軍心不和、士氣不高時去與交趾人對著消耗一番。待其消耗得差不多了。嘿嘿嘿,大帥還用去怕他何來?”
一套精妙的連環之計。鍾相聽完劉詵這連著出招的兩套計策,立即點頭大笑道:“人人皆說劉行那賊廝有無雙國士馬擴、蓋世毒仕慧了。我得先生一人,勝其毒仕與國仕二人合一爾。”
耳聽鍾相這讚美之詞,劉詵表麵上連連說了兩句“愧不敢當”。可是他的內心深處,想得卻是另外一迴事……(未完待續。)
劉行關於貨幣業、教化營這一係列深入革新的政令傳到廣南西路時,鍾相卻正在愁眉苦臉地接連不斷唉聲歎氣中。
“劉將軍呀!我隻想要一支援軍、隻想要楊幺兄弟重歸我麾下便好。這怎地、這怎地劉行竟然就將熊山人與楊幺兄弟一起給勾調過來了呢?有那天師將軍在,我等還如何舉事呀!”愁悶異常地望著坐在他側手邊的劉詵,鍾相哭喪著臉開了口。
聽聞其言,劉詵愁眉不展地道:“若劉行那廝隻是為了增強廣南西路的戰力而考慮,此事還算是好事。可如果是他知道了大帥與我等的密謀,怕是大帥不早做決斷、隻會坐以待斃。”
“怎樣做決斷、劉將軍,你讓我如何決斷?”
耳聽到劉詵的話,鍾相變得更加無奈地道:“如今那熊山人一入這廣南西路,馬上便譴出其那一鎮之兵分至西麵山中七個州府、迅速地將那裏的軍政大權收入其手。”
言到此處,變得有些氣憤起來,鍾相繼續道:“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楊幺雖是來我左右了、可他卻以爵階相等不受我令為名,拒絕帶兵從東北那廂裏繼續南下。沒有他手下那些精銳,我若舉事、如何對付得了正在大肆招兵買賣的熊山人呢?”
熊山人一進入廣南西路,立即將西麵七個州府的軍政大權迅速地牢牢抓在手上,他手上持著劉行的密令。
楊幺拒絕再聽從鍾相的號令,那是因為劉行下令讓其南下馳援廣南西路的同時,還頒下兩道任命。
第一道任命,任鍾相為廣西巡撫、總領廣西軍政。授其三級金鼎勳章一枚、晉封其為一等桂林侯。
這任命劉行是在做先禮後兵、結合第二道任命來看卻像是在敲打鍾相。那意思是:我先給你鍾相三分顏色。如果你要是還敢想著去開染坊、那第二道任命就是隨時搞死你的絕殺技。
什麽絕殺技呢?那就是劉行任命楊幺為廣西提督兼領布政使、授兵部侍郎銜,晉封其為一等撫興侯。任命楊欽為廣西巡防使、授兵部郎中銜、封其為一等撫寧伯。任命楊幺手下大將張彪為廣西按察使、授兵部郎中銜、封其一等定興伯。
這三個人,那可都是天策衛出身的人。雖然鍾相並不知這三人的天策出身那背景。但他卻清楚地感覺到了劉行的敲打之意,這是明白地在告訴他:小爺給你手底下的權利都分到楊幺和其麾下去了。你要是不老實、我保證楊幺為了坐上廣西巡撫寶座會第一個出手收拾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如今的楊幺已經不是一年前在湖南與鍾相並肩作戰的那個楊幺了。當時的楊幺手下,兵馬不過三五萬、裝備也是半火器結合冷兵器為主。
可是如今呢?楊幺留在江西的三萬人馬,那是清一色裝備的大量火炮和火銃的水師。他帶著南下的四萬五千人,那是全都裝配了火器。
如果隻是火器裝備數量上的差別也還罷了,最讓鍾相心驚肉跳的還是楊幺居然弄出了一協、五千五百人的精銳火騎兵來。
火騎兵一出,堅城可破、強陣如卵。雖然手下如今已經發展到十八萬人的之眾,鍾相卻很清楚這十八萬人即便一起上。都未必夠人家那五千來人火騎兵打上十天的。
實力懸殊太大,更有熊山人手下六萬從東川一路跟隨那“天師將軍”戰湖北、下湖南,一路征戰過來的更精銳的東川兵在,鍾相愁得兩條眉毛都擠到了一處……
見到他那副樣子,對這一切也心知肚明的劉詵突然間腦海中閃過一個想法來。
他望著鍾相、站起身後似笑非笑地道:“大帥其實也不必如此愁悶,楊幺是廣西提督、有了兵部侍郎銜。熊山人呢?湖南提督、年歲那麽大了,卻沒有加兵部侍郎的銜。若大帥巧以計謀、離間二人,便是您暫不舉事,似也不用太過擔憂那二人會東西兩路夾擊來攻我軍了。”
楊幺被加了兵部侍郎銜、還變成了世職一等侯爵。
熊山人呢?他雖然也是提督,沒有加兵部侍郎的銜。如今在廣西西麵招兵用的也隻是宗澤給其的特設開府權。而且他竟然是連個爵位都沒有的將軍,這讓劉詵看到以利為誘、離間熊楊二人的機會。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或許對於熊山人那樣一個本是潛心修行之人不太適用。但劉詵早已探知熊山人是個喜歡爭強好勝、在神霄五老中經常犯起牛脾氣來。七個不服、八個不忿,動不動就跟師兄弟為了一點點麵子問題掐起來的主兒。
劉行給了楊幺爵位、加銜不給他,劉詵認為這是能夠加以利用的最好契機。
鍾相在聽他說完這些話後,麵露遊疑地道:“離間熊山人與楊幺那廝,若是二人真的生隙、甚至產生摩擦,在我麵前打了起來。到時劉行那賊廝再來質問,會不會連我的巡撫之職也因過錯而被其輕易削去呀?”
“隻要熊、楊二人起了衝突,大帥何必等到劉行來問責。”
劉詵聞聽其言,臉上露出了詭詐的笑容:“隻要熊、楊二人一起爭執。大帥馬上譴精兵幹將往二人所部去接彈壓之名、行奪兵權之實。同時還可立即令二人之兵南下,在兩部人馬軍心不和、士氣不高時去與交趾人對著消耗一番。待其消耗得差不多了。嘿嘿嘿,大帥還用去怕他何來?”
一套精妙的連環之計。鍾相聽完劉詵這連著出招的兩套計策,立即點頭大笑道:“人人皆說劉行那賊廝有無雙國士馬擴、蓋世毒仕慧了。我得先生一人,勝其毒仕與國仕二人合一爾。”
耳聽鍾相這讚美之詞,劉詵表麵上連連說了兩句“愧不敢當”。可是他的內心深處,想得卻是另外一迴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