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口子打開了,其產生的後果不可能隻是好的,也極有可能是產生負麵、甚至對北朝現行規法體係毀滅性破壞的。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防微杜漸也是劉行和當今北朝中樞所有主事人們一貫的作風。
所以當胡安國的信發出去後,針對劉行給出的第三個承諾,很快天樞閣內便發出了兩道命令。
什麽命令呢?第一道命令是針對科舉分榜、是這樣規定的:官民分榜進行科舉,年後從鄉試開始執行。官榜出身的進士與民榜出身的進士在同等情況下任用時,先民後官。
第二個命令是劉行明令各處都察院的巡查禦史們全年嚴格監督學政,並直接參與到各地學政的定期核定生員、以及鄉試、會試兩級的科舉考試過程中去。
發出這樣兩道命令,劉行、宗澤和張所為首的北朝想做什麽、有想要告訴天下人一個什麽信息呢?
劉行這是要明擺著告訴真正天下根基的百姓們,我這是不真的要破壞自己建立起來這種已經接近人人平等心秩序,我隻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呢,你們看哦,官民分榜取仕,老百姓家的孩子比官宦家的可是起步會高的。
也不用擔心那些官宦子弟的父輩做手腳,因為你看呀、我馬上就讓都察院介入到了科舉全程中去。都察院在,誰敢營私舞弊、誰敢弄虛作假,那等待他的隻有一個下場、丟官掉腦袋……
做好這些補救性的措施,實際上胡安國比任何一個人都更加清楚的是,其實劉行還是在為給出南朝那些想要北歸官吏四個承諾中。可能對北朝新法造成影響的承諾做著現行預防。
因為劉行給那些企圖北歸者的最後一個承諾,就是那些人隻要迴到北朝地盤上來,攜帶的金銀主動找各地銀號兌換龍幣的、將字畫主動上交給各級書畫司曹變作官辦博物館藏品的,北朝都會按照他們所繳錢物的價值頒勳章給他們。
而在歸德勳章之外,劉行還讓馬擴的理藩院另外弄出來了歸遠、歸心、歸龍四個檔次的勳章。
一旦達到歸龍勳章級別了。銅質歸龍勳章本人免罪一次、銀製歸龍勳章本人免死一次。金質的歸龍勳章,那是可以本人免死一次、同時限定一個子嗣免罪一次的。
對於許多南朝準備北歸、想要北歸的官吏而言,這等於是讓他們交出私家珍藏的古書畫來換取一個相當於免死金牌、丹書鐵券一般的勳章。這樣的機會不是誰都可以得到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劉行之所以這樣做,實際上還是想要做空南朝、而且不隻單純是做空南朝官場,是要連南朝的文化、經濟給一起做空的節奏。
為何這樣說呢?原因再簡單不過。劉行這就是在利用人性本身的貪婪,利用那些北歸者的貪婪在使一招巨大的釜底抽薪之計。
試想,那些還在南朝境內掌握著一定權利,卻想要北歸投奔北朝的官吏們,如果其自家本身就是名畫古書在還好說。
如果沒有呢?他們會怎樣做。怕是隻能去絞盡腦汁、四處搜尋,找到名畫古書後使勁陰謀詭計、不擇手段地奪到手中,然後帶著北上來找劉行換取歸龍勳章。
南朝自身已經開始*了,劉行這是火上澆油、讓南朝的*加劇。
南朝境內已經民心渙散、趙構已經開始失去民心了,劉行這是逼著那些想要歸順的南朝官吏們在離開趙構那裏之前,幫自己將趙構所剩無幾的民心再趕走一些。
當然,劉行之所以會想到這麽做、火上澆油一次,真正獻策的人還是毒士慧了。
在劉行見胡安國、讓老先生寫書信之前是先將毒士慧了、國士馬擴一起召進太傅過商議過的。
當時慧了獻出這個計策的時候。馬擴也是有些反對的。
馬擴認為這樣做,無疑等於將南朝本已生活困苦、備受貪官汙吏盤剝和壓榨的平民百姓推進了更加萬惡的深淵中去飽受折磨。於天道來說,這是在做缺德事、是要損劉行修為的。
可惜的是。馬擴是國士、劉行卻是個為了大局根本不在乎個人得失的邪狂之輩。他是為南朝的百姓著想,劉行卻隻管先想好如何為日後滅掉趙構做好先期準備。
思想決定選擇,劉行自然不會為了馬擴的婦人之仁、再去聽他的勸阻。
什麽缺德、損修為,劉行全不在乎。劉行在乎的是日後可以少讓自己手下的士兵死一些,少讓信王句付出一些損失便能輕鬆完成統一大業。所以最終被采納的、還是毒士慧了的計策……
這樣的毒計劉行敢采納,自然也是會留後手的。
那些南朝官吏在南朝境內搞風搞雨、瘋狂斂財。這樣的一群人即便來了北朝還可以使用嗎?萬一他們將在南朝時候的作為用到北朝上來,那不是禍害完南麵禍害北方。也要對劉行開創這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麵造成損傷嗎?
這是當時馬擴當麵對劉行提出的疑問,他既然問了出來。劉行自然也沒對他隱瞞。
要怎樣做,才能讓那些南朝的貪官、狗官北歸後不成為北朝的新禍害呢?劉行是這樣做的:首先讓都察院建立起一盒核算司,專門核對南朝北歸者歸來時的財產,與之前的要求最為配套長期低、長久地進行監管。
其次,劉行給梁興下了一個指令:北歸者在南朝引起極大民怨的,一旦歸來、尋機給我逮起來、扔到教化營和洗心營去。
最後劉行又給已經上任的各地巡撫發了一份正式的通告,讓各地巡撫衙門下屬的有司連同地方上的知府衙門加入到對北歸者的時時監管中。一旦發現北歸者私通南朝、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者,無需向朝廷奏報、可以先罷官擒下。待上報後,再交三法司處置。
這等於說那些北歸者即便歸順了信王這個朝廷,以後也變成了一群二等公民。巡撫、知府如果發現他們違法亂紀了,雖不能算是先斬後奏、至少可以先讓他們進大牢裏去蹲上一段時間。
挖空南朝官場、做空南朝文化底蘊,通過北歸官吏掠奪大批南朝的財富。
劉行這樣一整套做空南朝的計劃,在親筆寫了幾千封書信的新任禮部尚書、儒林領袖胡安國眼中看來是既狠毒、又有效的辦法。
老先生很清楚當今天下也隻有劉行這樣一套手段才可以真正在對待南朝的事務上做得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就沒有任何反對地擔當起通信使來。(未完待續)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防微杜漸也是劉行和當今北朝中樞所有主事人們一貫的作風。
所以當胡安國的信發出去後,針對劉行給出的第三個承諾,很快天樞閣內便發出了兩道命令。
什麽命令呢?第一道命令是針對科舉分榜、是這樣規定的:官民分榜進行科舉,年後從鄉試開始執行。官榜出身的進士與民榜出身的進士在同等情況下任用時,先民後官。
第二個命令是劉行明令各處都察院的巡查禦史們全年嚴格監督學政,並直接參與到各地學政的定期核定生員、以及鄉試、會試兩級的科舉考試過程中去。
發出這樣兩道命令,劉行、宗澤和張所為首的北朝想做什麽、有想要告訴天下人一個什麽信息呢?
劉行這是要明擺著告訴真正天下根基的百姓們,我這是不真的要破壞自己建立起來這種已經接近人人平等心秩序,我隻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呢,你們看哦,官民分榜取仕,老百姓家的孩子比官宦家的可是起步會高的。
也不用擔心那些官宦子弟的父輩做手腳,因為你看呀、我馬上就讓都察院介入到了科舉全程中去。都察院在,誰敢營私舞弊、誰敢弄虛作假,那等待他的隻有一個下場、丟官掉腦袋……
做好這些補救性的措施,實際上胡安國比任何一個人都更加清楚的是,其實劉行還是在為給出南朝那些想要北歸官吏四個承諾中。可能對北朝新法造成影響的承諾做著現行預防。
因為劉行給那些企圖北歸者的最後一個承諾,就是那些人隻要迴到北朝地盤上來,攜帶的金銀主動找各地銀號兌換龍幣的、將字畫主動上交給各級書畫司曹變作官辦博物館藏品的,北朝都會按照他們所繳錢物的價值頒勳章給他們。
而在歸德勳章之外,劉行還讓馬擴的理藩院另外弄出來了歸遠、歸心、歸龍四個檔次的勳章。
一旦達到歸龍勳章級別了。銅質歸龍勳章本人免罪一次、銀製歸龍勳章本人免死一次。金質的歸龍勳章,那是可以本人免死一次、同時限定一個子嗣免罪一次的。
對於許多南朝準備北歸、想要北歸的官吏而言,這等於是讓他們交出私家珍藏的古書畫來換取一個相當於免死金牌、丹書鐵券一般的勳章。這樣的機會不是誰都可以得到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劉行之所以這樣做,實際上還是想要做空南朝、而且不隻單純是做空南朝官場,是要連南朝的文化、經濟給一起做空的節奏。
為何這樣說呢?原因再簡單不過。劉行這就是在利用人性本身的貪婪,利用那些北歸者的貪婪在使一招巨大的釜底抽薪之計。
試想,那些還在南朝境內掌握著一定權利,卻想要北歸投奔北朝的官吏們,如果其自家本身就是名畫古書在還好說。
如果沒有呢?他們會怎樣做。怕是隻能去絞盡腦汁、四處搜尋,找到名畫古書後使勁陰謀詭計、不擇手段地奪到手中,然後帶著北上來找劉行換取歸龍勳章。
南朝自身已經開始*了,劉行這是火上澆油、讓南朝的*加劇。
南朝境內已經民心渙散、趙構已經開始失去民心了,劉行這是逼著那些想要歸順的南朝官吏們在離開趙構那裏之前,幫自己將趙構所剩無幾的民心再趕走一些。
當然,劉行之所以會想到這麽做、火上澆油一次,真正獻策的人還是毒士慧了。
在劉行見胡安國、讓老先生寫書信之前是先將毒士慧了、國士馬擴一起召進太傅過商議過的。
當時慧了獻出這個計策的時候。馬擴也是有些反對的。
馬擴認為這樣做,無疑等於將南朝本已生活困苦、備受貪官汙吏盤剝和壓榨的平民百姓推進了更加萬惡的深淵中去飽受折磨。於天道來說,這是在做缺德事、是要損劉行修為的。
可惜的是。馬擴是國士、劉行卻是個為了大局根本不在乎個人得失的邪狂之輩。他是為南朝的百姓著想,劉行卻隻管先想好如何為日後滅掉趙構做好先期準備。
思想決定選擇,劉行自然不會為了馬擴的婦人之仁、再去聽他的勸阻。
什麽缺德、損修為,劉行全不在乎。劉行在乎的是日後可以少讓自己手下的士兵死一些,少讓信王句付出一些損失便能輕鬆完成統一大業。所以最終被采納的、還是毒士慧了的計策……
這樣的毒計劉行敢采納,自然也是會留後手的。
那些南朝官吏在南朝境內搞風搞雨、瘋狂斂財。這樣的一群人即便來了北朝還可以使用嗎?萬一他們將在南朝時候的作為用到北朝上來,那不是禍害完南麵禍害北方。也要對劉行開創這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麵造成損傷嗎?
這是當時馬擴當麵對劉行提出的疑問,他既然問了出來。劉行自然也沒對他隱瞞。
要怎樣做,才能讓那些南朝的貪官、狗官北歸後不成為北朝的新禍害呢?劉行是這樣做的:首先讓都察院建立起一盒核算司,專門核對南朝北歸者歸來時的財產,與之前的要求最為配套長期低、長久地進行監管。
其次,劉行給梁興下了一個指令:北歸者在南朝引起極大民怨的,一旦歸來、尋機給我逮起來、扔到教化營和洗心營去。
最後劉行又給已經上任的各地巡撫發了一份正式的通告,讓各地巡撫衙門下屬的有司連同地方上的知府衙門加入到對北歸者的時時監管中。一旦發現北歸者私通南朝、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者,無需向朝廷奏報、可以先罷官擒下。待上報後,再交三法司處置。
這等於說那些北歸者即便歸順了信王這個朝廷,以後也變成了一群二等公民。巡撫、知府如果發現他們違法亂紀了,雖不能算是先斬後奏、至少可以先讓他們進大牢裏去蹲上一段時間。
挖空南朝官場、做空南朝文化底蘊,通過北歸官吏掠奪大批南朝的財富。
劉行這樣一整套做空南朝的計劃,在親筆寫了幾千封書信的新任禮部尚書、儒林領袖胡安國眼中看來是既狠毒、又有效的辦法。
老先生很清楚當今天下也隻有劉行這樣一套手段才可以真正在對待南朝的事務上做得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就沒有任何反對地擔當起通信使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