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皇帝鬧笑話,對於中原人而言已經變得不稀奇了。
誰讓那位康王趙構遇上了一個“天外飛仙”,誰讓南朝多是佞臣、又少有能臣呢?
在趙構接連做出自毀一般的舉動後,北起大名府、南至瓊州城,東起海邊的登州、西至邊塞的蘭州城。街頭巷尾百姓聚集之處,幾乎在幾天內全都在恥笑康王的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行為。
甚至在趙構的都城裏,一些偏僻的茶肆、酒館裏的說書人迅速的編出了段子。借古諷金,將康王說成是王莽第二、給汪黃主導的南朝變法早早下了失敗的定義來。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的相悖是所有王朝能否長久、是所有君主能否坐穩江山的關鍵。
趙構的一係列完全出於他自私、自立想法做出的決定,隻在短短幾天內便讓南朝大失人心。
隻是幾天後,許多從北方逃避戰亂到南方的中原人開始拖家帶口、全族全村地離開了在康王地盤上臨時的家園。這些人一路向北,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迴到家鄉去,迴到信王地上劉行、劉太傅做主的那個王朝管製地區去。
百姓心中都看出來了,康王不是王莽、他更像是一個完全自我為中心根本不配走皇帝的廢物。
與其在這樣一個自私到視天下人如草芥的皇帝治下坐等日後劉太傅收拾完女真和西夏人揮師南下再歸順北朝,還不如趁早迴到家鄉去,日後也會少了許多變數、少了許多顛沛流離。
良禽擇木而棲,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大批南逃的北方人開始川州過省、成群成群地朝著故土湧去時。許多南朝的臣子也被他們的家人勸說得動心了。
短短十天不到的時間,還在帶兵不斷襲擾荊湖北路和淮南東路的劉子羽與吳璘,竟然接到了來自南朝各地下至縣令、上至路一級高官的密信。
最讓吳璘和劉子羽想不到的是,地方官想要北歸、投奔劉行還不算什麽,居然連趙構的戶部侍郎、吏部郎中令等中樞大臣也發了密信希望劉、吳二人為他們提供便利。準他們帶著家小、族人迴到家鄉去……
劉子羽是武將不是文官,類似這種密信投誠之事,他和吳璘一樣都不敢擅做主張。
在接到這些雪花一般洋洋灑灑從南朝飛落到麵前的密信,劉子羽選擇了第一時間找到河南巡撫、公知劉行的心腹王命德。與他一樣,吳璘也在第一時間將成堆的書信叫人抬著,送到了山東巡撫衙門。擺在了剛從刑部尚書調任山東巡撫的胡寅麵前。
王命德與胡寅,一個是劉行的心腹、一個是中樞尚書讓位其父後下派地方做官的大員,麵對這樣多、幾千封書信他們也是一時間迷茫了。
但王命德深知這些書信的重要性,他當場便打開了一些、仔細看過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來:南朝之地,朝野不安。康王南朝。吏治已亂。江南各地,人心離散。兵民惶惶,全欲北返。
王命德得出這樣的結論,馬上便將這個結論寫成了一封奏章,用飛鶴傳書直接發給了五台城裏的劉行。
接到王命德的奏章同時,劉行也收到了來自山東胡寅的奏章。
仔細看過二人的奏章後,劉行望著坐在自己身旁、剛剛接任禮部尚書,將刑部尚書交給陳康伯的經學大家、“湖湘學派”開創人胡安國笑了一笑。
笑容猛地一收起。劉行對胡安國說道:“老先生,您的弟子遍布江南各地,這次怕是真要勞煩您代我逐一向這些有意來投。想要攜家小、帶族人北歸的讀書人們寫寫迴信咯。”
胡安國聞言,正色起身、拱手對劉行道:“劉太傅但有差遣,老夫怎敢不從。隻是不知太傅欲如何對那些人說?又準備待他們北歸之後,如何安置他們呢?”
胡安國是兩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理學家和政治家,對當今天下的政治和學術領域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胡安國以其《時政論》、《治國論》、《春秋傳》奠定了將心性之學與經世致用相結合的“湘派”風,一方麵為理學的發揚光大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統治階級提供了一套有用的治國寶典。
胡安國講學碧泉,傳學胡宏及弟子。其子胡寅、胡宏、胡寧。號稱是當代經學上的“胡家三少”。
其父子四人早些年先後講學於碧泉、嶽麓、嵩山等書院,培養大批學者。形成胡氏學派,一稱“隱山之學”。
少年時的劉行,曾幾個也是胡安國在嵩山書院遊學授課時最為喜愛的一個學生。
雖然許多先生都說劉行邪狂不可教也、都說劉行他日必是一個,魔頭。但偏偏胡安國認為頑劣之子成大器,邪狂書生擎起天。
也正是因為胡安國當年看重劉行,加上種師道、種師中的關係,劉行才沒有在屢次鬧事、設計坑害先生之後被嵩山書院逐出門牆。
當年胡安國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對於劉行而言那是一種恩情,也是一種知遇。
所以胡寅才會那樣順利地先是做了刑部尚書,接著這位胡老先生願意出山來幫助當年他喜愛的學生後又被劉行放心地派去了山東做巡撫。
而江南如今那些官員中,許多是胡定國的弟子或是再傳弟子。按常理說,那之中和多人也可以算作是劉行的儒學同門。
用人唯親,實際上胡安國願意接下劉行這次的勾當來,也很清楚劉行對他的親厚、對他父子的親厚。
因為他最小的兒子,幾乎連麵都沒與劉行見過的胡宏就在兩天前才剛剛出任東川巡撫。其另外一個兒子胡寧,現在也從一個七品芝麻官被劉行直接任命為國子監祭酒。
信任源於師生情誼,有這份情誼在,胡安國隻能這樣做才能對得起劉行、對得起二人之間的情誼。
而劉行也正是要用這份情誼,請這位當初對自己最好的遊學先生來幫自己一個大忙、一個可以讓南朝官場大地震的大忙。
隻要這件事真做成了,劉行似乎看到了南朝各縣沒縣官、朝廷裏麵隻剩下一群沒有真才實學,隻會阿諛奉承、拍趙構馬屁的酒囊飯袋那場景了。(未完待續)
誰讓那位康王趙構遇上了一個“天外飛仙”,誰讓南朝多是佞臣、又少有能臣呢?
在趙構接連做出自毀一般的舉動後,北起大名府、南至瓊州城,東起海邊的登州、西至邊塞的蘭州城。街頭巷尾百姓聚集之處,幾乎在幾天內全都在恥笑康王的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行為。
甚至在趙構的都城裏,一些偏僻的茶肆、酒館裏的說書人迅速的編出了段子。借古諷金,將康王說成是王莽第二、給汪黃主導的南朝變法早早下了失敗的定義來。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的相悖是所有王朝能否長久、是所有君主能否坐穩江山的關鍵。
趙構的一係列完全出於他自私、自立想法做出的決定,隻在短短幾天內便讓南朝大失人心。
隻是幾天後,許多從北方逃避戰亂到南方的中原人開始拖家帶口、全族全村地離開了在康王地盤上臨時的家園。這些人一路向北,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迴到家鄉去,迴到信王地上劉行、劉太傅做主的那個王朝管製地區去。
百姓心中都看出來了,康王不是王莽、他更像是一個完全自我為中心根本不配走皇帝的廢物。
與其在這樣一個自私到視天下人如草芥的皇帝治下坐等日後劉太傅收拾完女真和西夏人揮師南下再歸順北朝,還不如趁早迴到家鄉去,日後也會少了許多變數、少了許多顛沛流離。
良禽擇木而棲,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大批南逃的北方人開始川州過省、成群成群地朝著故土湧去時。許多南朝的臣子也被他們的家人勸說得動心了。
短短十天不到的時間,還在帶兵不斷襲擾荊湖北路和淮南東路的劉子羽與吳璘,竟然接到了來自南朝各地下至縣令、上至路一級高官的密信。
最讓吳璘和劉子羽想不到的是,地方官想要北歸、投奔劉行還不算什麽,居然連趙構的戶部侍郎、吏部郎中令等中樞大臣也發了密信希望劉、吳二人為他們提供便利。準他們帶著家小、族人迴到家鄉去……
劉子羽是武將不是文官,類似這種密信投誠之事,他和吳璘一樣都不敢擅做主張。
在接到這些雪花一般洋洋灑灑從南朝飛落到麵前的密信,劉子羽選擇了第一時間找到河南巡撫、公知劉行的心腹王命德。與他一樣,吳璘也在第一時間將成堆的書信叫人抬著,送到了山東巡撫衙門。擺在了剛從刑部尚書調任山東巡撫的胡寅麵前。
王命德與胡寅,一個是劉行的心腹、一個是中樞尚書讓位其父後下派地方做官的大員,麵對這樣多、幾千封書信他們也是一時間迷茫了。
但王命德深知這些書信的重要性,他當場便打開了一些、仔細看過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來:南朝之地,朝野不安。康王南朝。吏治已亂。江南各地,人心離散。兵民惶惶,全欲北返。
王命德得出這樣的結論,馬上便將這個結論寫成了一封奏章,用飛鶴傳書直接發給了五台城裏的劉行。
接到王命德的奏章同時,劉行也收到了來自山東胡寅的奏章。
仔細看過二人的奏章後,劉行望著坐在自己身旁、剛剛接任禮部尚書,將刑部尚書交給陳康伯的經學大家、“湖湘學派”開創人胡安國笑了一笑。
笑容猛地一收起。劉行對胡安國說道:“老先生,您的弟子遍布江南各地,這次怕是真要勞煩您代我逐一向這些有意來投。想要攜家小、帶族人北歸的讀書人們寫寫迴信咯。”
胡安國聞言,正色起身、拱手對劉行道:“劉太傅但有差遣,老夫怎敢不從。隻是不知太傅欲如何對那些人說?又準備待他們北歸之後,如何安置他們呢?”
胡安國是兩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理學家和政治家,對當今天下的政治和學術領域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胡安國以其《時政論》、《治國論》、《春秋傳》奠定了將心性之學與經世致用相結合的“湘派”風,一方麵為理學的發揚光大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統治階級提供了一套有用的治國寶典。
胡安國講學碧泉,傳學胡宏及弟子。其子胡寅、胡宏、胡寧。號稱是當代經學上的“胡家三少”。
其父子四人早些年先後講學於碧泉、嶽麓、嵩山等書院,培養大批學者。形成胡氏學派,一稱“隱山之學”。
少年時的劉行,曾幾個也是胡安國在嵩山書院遊學授課時最為喜愛的一個學生。
雖然許多先生都說劉行邪狂不可教也、都說劉行他日必是一個,魔頭。但偏偏胡安國認為頑劣之子成大器,邪狂書生擎起天。
也正是因為胡安國當年看重劉行,加上種師道、種師中的關係,劉行才沒有在屢次鬧事、設計坑害先生之後被嵩山書院逐出門牆。
當年胡安國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對於劉行而言那是一種恩情,也是一種知遇。
所以胡寅才會那樣順利地先是做了刑部尚書,接著這位胡老先生願意出山來幫助當年他喜愛的學生後又被劉行放心地派去了山東做巡撫。
而江南如今那些官員中,許多是胡定國的弟子或是再傳弟子。按常理說,那之中和多人也可以算作是劉行的儒學同門。
用人唯親,實際上胡安國願意接下劉行這次的勾當來,也很清楚劉行對他的親厚、對他父子的親厚。
因為他最小的兒子,幾乎連麵都沒與劉行見過的胡宏就在兩天前才剛剛出任東川巡撫。其另外一個兒子胡寧,現在也從一個七品芝麻官被劉行直接任命為國子監祭酒。
信任源於師生情誼,有這份情誼在,胡安國隻能這樣做才能對得起劉行、對得起二人之間的情誼。
而劉行也正是要用這份情誼,請這位當初對自己最好的遊學先生來幫自己一個大忙、一個可以讓南朝官場大地震的大忙。
隻要這件事真做成了,劉行似乎看到了南朝各縣沒縣官、朝廷裏麵隻剩下一群沒有真才實學,隻會阿諛奉承、拍趙構馬屁的酒囊飯袋那場景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