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戰場上,劉行得到了神霄派三千道兵相助、又順理成章地收編了張憲麾下五千名敢戰士為主的河北兵,實力上得到重新提升。
但事情正如天道一貫所定的規則一樣,永遠不會隻是偏袒於任何一方。
就在龍門峽上眾將們雲集到劉行身邊,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紛紛獻策時。
太行山西麓,完顏婁室奪取空無一人的平定軍後讓他的軍隊做了三天短暫休整。隨後忽然之間一改常態,帶兵從平定軍中殺了出去。
婁室一路向北,對一直襲擾金兵、由孫玉江統率的張揚、蘇東和李壯三營官兵施展出了一套全新的戰術。
你紅巾軍不是擅長山地遊奕、避強攻弱嗎?婁室這一出手,想到的就是讓從各處陸續收斂上的殘兵敗將重組之後,五千人為一大隊、抱團在太行山裏向前平行推進。
左軍五千、右軍五千,中間再夾上一支萬人的中軍。前軍五千、後軍五千,五軍之間彼此相隔絕對不允許超過了三裏。這樣一來在蒼茫大山中,婁室竟然用兵士施展出了一套沒有營壘、平行向前移動的新式“鎖城法”來。
婁室這一套一施展開來,無論是孫玉江、蘇東還是李壯,頓時全沒了主意。
因為無論紅巾軍怎麽去攻擊,隻要金兵一反擊、兩軍稍一有顫抖時間,其他各處金兵馬上便會蜂擁而至、支援被攻擊的金兵陣營。
如此一來。等於是被婁室用平推式“鎖城法”,把劉行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追、敵退我打”那十六字方陣為核心的遊擊戰。給死死地遏製、反製住了……
關鍵時刻,倒是張揚靈機一動、與跟隨在他身邊的盧道岩一商量,想出了一個可以讓金兵不能夠快速左右方法:在每一次紅巾軍展開襲擾之前,先行派出一隊步軍藏入敵軍結合部去埋下地火雷。然後並不讓那些負責埋雷的兵士立即離開,而是藏在那裏等待機會。
隻要前方一開打,藏身敵軍結合部的紅巾軍百人步軍隊便突然從敵軍身後衝出來。憑借爆炎彈、大肚銃,使敵軍因前後不能相顧而出現短暫慌亂。
趁著敵軍必然會出現的慌亂。再由一個營的後備營後發先至、直接衝擊金兵的兩翼。剪除兩翼的同時,全軍從正麵以大肚銃和爆炎彈猛攻金兵……
張揚的這一套方法。看上去平實無華。卻讓婁室在才要為三次擊潰紅巾軍遊擊戰的襲擾後進行慶功時,在方山附近馬上遭受到了孫玉江依張揚之計、率領三營給予的一次重創。
方山一戰,張揚的一個營成為了絕對的戰場主角。因為被派出去隱藏敵後的,不隻是張揚麾下百名步軍。盧道岩主動請戰之下。他親自帶領的一百零八名道童更是成為了戰場上絕對的重要角色。
從戰鬥一打響、步軍突然從敵後殺出那一刻開始,盧道岩根本沒有去攻擊敵人的前後兩軍。而是帶著他的一百零八個道童、施法催生九宮雙龍陣直刺刺地殺奔婁室所在帥旗之處。
盧道岩這麽一來,雖有大亂原有部署的嫌疑、卻也收獲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帶著陣法一發起衝鋒,金軍帥旗附近頓時吃緊。前後兩軍生怕主帥再被宋人仙法重創,紛紛折頭來救。
如此一來,反倒是讓正麵展開攻擊的蘇東和李壯壓力頓減,極其輕鬆地從麵將金兵的左右兩軍從不太高的山坡上給壓進了至少二三裏寬的大山穀中……
兩翼一退下山坡,山穀中正麵埋伏著的孫玉江立即怒吼一聲、帶著張揚留下的四百將士以大肚銃和爆炎彈做開路先鋒,追著正在後撤救援帥營的金兵前軍展開了猛烈攻擊。
結果惡戰由此起。激戰整整四個時辰後。婁室雖然最終趕走了蒼蠅一般一直縈繞在其部周圍的孫玉江所率三營紅巾軍,殺死了大約四五百個大宋好漢子。
但此戰後,他卻付出了整整一萬人的傷亡。剩下的兩萬人馬。也有近一半大肚銃、地火雷和爆炎彈給轟傷、炸殘了。
隻剩一萬可用兵馬,還多數都是各處剛剛收斂上來、原本就是殘兵敗將的部隊。
婁室不想再折辱沙場,無奈之下隻有帶兵急速北上。趕在紅巾軍可能調兵迴擊之前,一溜煙地躥進了盂縣。第二天黎明的太陽一升起,他又帶兵快速逃迴到了太原城裏……
五百換一萬,孫玉江雖然沒了一條胳膊。卻以張揚的靈光一現、想出了對付“平推鎖城法”的計謀,從而來在太行山西麓又一次為紅巾軍創造了戰場奇跡。
而在太行西東麓。劉行先是讓神霄五護法和眾將把他們各自心底裏的想法、建議都說出來後,集思廣益、最終確定了一個可以讓金兵徹底膽寒的戰術:趕在宗澤元帥拿下欒城前主動出擊,將宗望、宗翰二人趕緊早已火雷遍地、桐油滿城的石邑鎮去。
劉行一拍板,全軍旋即行動起來。
楊沂中率領三千兵馬,作為全軍先鋒最先衝出大山、直接正麵衝向金兵大營。
張憲帶領兩千兵馬在東、沿著山脊一路快速穿行,在楊沂中正麵與敵軍激戰開打的時候突然從敵右翼殺出。
與此同時,雷震所率兩千人馬也從西側山中與張憲擊昏同時殺出,在金兵三麵形成了強大的攻擊波……
早已想好了如何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兩軍正麵大戰,這一次斡離不和金兵沒有再出現前幾次接戰那種愚蠢導致慘敗的情況。
在斡離不統一指揮之下,金兵固守營壘、拒不出戰。他們將數不清的棉被、糧食袋變成了阻擋爆炎彈和擲彈筒攻擊的軟盾。又將大盾在紅巾軍將士展開攻擊的時候,快速地結成了一道道銅牆鐵壁。
如此一來,縱然是爆炎彈、大肚銃威力巨大,卻也沒能在第一輪攻擊展開後,再次大批量地重創到金兵。
而在三路人馬第一波衝擊勢頭減緩之計,斡離不忽然一聲令下、金兵大營四門洞開。一千兩百輛奇形怪狀地、怪滿了長矛鉤刺的鐵皮戰車從金營中衝了出來。
不遠處的大山上,劉行在薩守堅攙扶下一見到那些戰車出營,頓時腦海裏想起來了前世曾無數次從小說、評書和影視劇裏聽到的金兵最犀利戰爭機器那名字:鐵浮屠。
雖然此時不遠處那些戰車顯然並非原本該被嶽飛、劉錡二人先後大破的鐵浮屠,因為那些戰車沒有記憶中看到、聽到的那戰爭利器裝備上精良,護甲甚至其實也隻是鐵盾臨時改裝上去的。
但其雙馬拉車、衝行速度奇快,所過之處無論是樹木還是荊棘都會被瞬間掠平的場景,還是讓劉行不敢有半分輕視。
“薩師兄,速帶本派弟子下去助戰!你們的任務隻有一個,以道法、武學將那些鐵甲戰車全部在最短時間內給我摧毀掉、一輛別留。”雙眼緊盯著不遠處那些金兵的戰車,劉行推開薩守堅後發出了命令。
薩守堅聞言,也不遲疑。躬身接令、縱躍而起,一陣唿號後帶著三千個神霄弟子唿嘯著衝下山去、很快便阻擋在那些金兵戰車之前,施展出道法和武學展開了反擊。
薩守堅和其他四護法率領道士們一擋住金兵的戰車,原本被追趕著隻有後退的楊沂中、張憲和雷震三人也旋即率兵調迴頭去。
一時間天上是成群的神霄弟子來來往往、不斷用法術對那一千二百輛戰車進行暴風雨般的攻擊。
地麵上則是八千紅巾軍將士風馳電掣、繞在那些戰車周圍不斷將爆炎彈從鐵盾間隙扔進車內,再以大肚銃補射架轅金兵進行轟擊的激烈對戰場麵……
看著不遠處戰場,剛剛蘇醒過來的嶽飛短瞬間被驚得有些失神。
待他強控製住心底的震驚後,在兩個涇源軍士兵攙扶下走到了劉行麵前。
“元帥得到神霄一派相助,這戰局看來真的要向我軍一方逆轉了呀!”
先是讚歎一聲,接著嶽飛說道:“可是元帥你可曾注意到,金兵營中尚有數萬精兵似是不欲出營。以為看來並非單純要護住二帝,那些金兵很可能是宗翰下一輪準備派出來的第二波反擊之兵呀!”
聽聞其言,劉行臉上浮起冷笑,低聲道:“我不怕他不留後手,我怕的就是他不讓營內金兵繼續出來。隻要他敢出來,哼哼,二帝可得救也!”
“宋狗的士兵聽著,立即停止攻擊、向後退走。否則我軍大帥將臨陣斬殺你宋人的狗皇帝,以慰我大金國死難的女真勇士!”
劉行的話音才落,就在一千二百輛出營的敵軍戰車被摧毀到隻剩幾十輛時,忽然之間一聲雷鳴的聲音從敵營中傳了出來,直接響徹了整個石邑鎮南麵這片兩側是山、中間是小平原的開闊地域上,並且激起了陣陣迴音。
驚聞此言,所有的紅巾軍將士、神霄派弟子全都在瞬間被驚得停住了手腳,愕然地先是齊齊望向金營、旋即又全都轉頭將目光注視向山坡上的劉行。(未完待續)
但事情正如天道一貫所定的規則一樣,永遠不會隻是偏袒於任何一方。
就在龍門峽上眾將們雲集到劉行身邊,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紛紛獻策時。
太行山西麓,完顏婁室奪取空無一人的平定軍後讓他的軍隊做了三天短暫休整。隨後忽然之間一改常態,帶兵從平定軍中殺了出去。
婁室一路向北,對一直襲擾金兵、由孫玉江統率的張揚、蘇東和李壯三營官兵施展出了一套全新的戰術。
你紅巾軍不是擅長山地遊奕、避強攻弱嗎?婁室這一出手,想到的就是讓從各處陸續收斂上的殘兵敗將重組之後,五千人為一大隊、抱團在太行山裏向前平行推進。
左軍五千、右軍五千,中間再夾上一支萬人的中軍。前軍五千、後軍五千,五軍之間彼此相隔絕對不允許超過了三裏。這樣一來在蒼茫大山中,婁室竟然用兵士施展出了一套沒有營壘、平行向前移動的新式“鎖城法”來。
婁室這一套一施展開來,無論是孫玉江、蘇東還是李壯,頓時全沒了主意。
因為無論紅巾軍怎麽去攻擊,隻要金兵一反擊、兩軍稍一有顫抖時間,其他各處金兵馬上便會蜂擁而至、支援被攻擊的金兵陣營。
如此一來。等於是被婁室用平推式“鎖城法”,把劉行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追、敵退我打”那十六字方陣為核心的遊擊戰。給死死地遏製、反製住了……
關鍵時刻,倒是張揚靈機一動、與跟隨在他身邊的盧道岩一商量,想出了一個可以讓金兵不能夠快速左右方法:在每一次紅巾軍展開襲擾之前,先行派出一隊步軍藏入敵軍結合部去埋下地火雷。然後並不讓那些負責埋雷的兵士立即離開,而是藏在那裏等待機會。
隻要前方一開打,藏身敵軍結合部的紅巾軍百人步軍隊便突然從敵軍身後衝出來。憑借爆炎彈、大肚銃,使敵軍因前後不能相顧而出現短暫慌亂。
趁著敵軍必然會出現的慌亂。再由一個營的後備營後發先至、直接衝擊金兵的兩翼。剪除兩翼的同時,全軍從正麵以大肚銃和爆炎彈猛攻金兵……
張揚的這一套方法。看上去平實無華。卻讓婁室在才要為三次擊潰紅巾軍遊擊戰的襲擾後進行慶功時,在方山附近馬上遭受到了孫玉江依張揚之計、率領三營給予的一次重創。
方山一戰,張揚的一個營成為了絕對的戰場主角。因為被派出去隱藏敵後的,不隻是張揚麾下百名步軍。盧道岩主動請戰之下。他親自帶領的一百零八名道童更是成為了戰場上絕對的重要角色。
從戰鬥一打響、步軍突然從敵後殺出那一刻開始,盧道岩根本沒有去攻擊敵人的前後兩軍。而是帶著他的一百零八個道童、施法催生九宮雙龍陣直刺刺地殺奔婁室所在帥旗之處。
盧道岩這麽一來,雖有大亂原有部署的嫌疑、卻也收獲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帶著陣法一發起衝鋒,金軍帥旗附近頓時吃緊。前後兩軍生怕主帥再被宋人仙法重創,紛紛折頭來救。
如此一來,反倒是讓正麵展開攻擊的蘇東和李壯壓力頓減,極其輕鬆地從麵將金兵的左右兩軍從不太高的山坡上給壓進了至少二三裏寬的大山穀中……
兩翼一退下山坡,山穀中正麵埋伏著的孫玉江立即怒吼一聲、帶著張揚留下的四百將士以大肚銃和爆炎彈做開路先鋒,追著正在後撤救援帥營的金兵前軍展開了猛烈攻擊。
結果惡戰由此起。激戰整整四個時辰後。婁室雖然最終趕走了蒼蠅一般一直縈繞在其部周圍的孫玉江所率三營紅巾軍,殺死了大約四五百個大宋好漢子。
但此戰後,他卻付出了整整一萬人的傷亡。剩下的兩萬人馬。也有近一半大肚銃、地火雷和爆炎彈給轟傷、炸殘了。
隻剩一萬可用兵馬,還多數都是各處剛剛收斂上來、原本就是殘兵敗將的部隊。
婁室不想再折辱沙場,無奈之下隻有帶兵急速北上。趕在紅巾軍可能調兵迴擊之前,一溜煙地躥進了盂縣。第二天黎明的太陽一升起,他又帶兵快速逃迴到了太原城裏……
五百換一萬,孫玉江雖然沒了一條胳膊。卻以張揚的靈光一現、想出了對付“平推鎖城法”的計謀,從而來在太行山西麓又一次為紅巾軍創造了戰場奇跡。
而在太行西東麓。劉行先是讓神霄五護法和眾將把他們各自心底裏的想法、建議都說出來後,集思廣益、最終確定了一個可以讓金兵徹底膽寒的戰術:趕在宗澤元帥拿下欒城前主動出擊,將宗望、宗翰二人趕緊早已火雷遍地、桐油滿城的石邑鎮去。
劉行一拍板,全軍旋即行動起來。
楊沂中率領三千兵馬,作為全軍先鋒最先衝出大山、直接正麵衝向金兵大營。
張憲帶領兩千兵馬在東、沿著山脊一路快速穿行,在楊沂中正麵與敵軍激戰開打的時候突然從敵右翼殺出。
與此同時,雷震所率兩千人馬也從西側山中與張憲擊昏同時殺出,在金兵三麵形成了強大的攻擊波……
早已想好了如何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兩軍正麵大戰,這一次斡離不和金兵沒有再出現前幾次接戰那種愚蠢導致慘敗的情況。
在斡離不統一指揮之下,金兵固守營壘、拒不出戰。他們將數不清的棉被、糧食袋變成了阻擋爆炎彈和擲彈筒攻擊的軟盾。又將大盾在紅巾軍將士展開攻擊的時候,快速地結成了一道道銅牆鐵壁。
如此一來,縱然是爆炎彈、大肚銃威力巨大,卻也沒能在第一輪攻擊展開後,再次大批量地重創到金兵。
而在三路人馬第一波衝擊勢頭減緩之計,斡離不忽然一聲令下、金兵大營四門洞開。一千兩百輛奇形怪狀地、怪滿了長矛鉤刺的鐵皮戰車從金營中衝了出來。
不遠處的大山上,劉行在薩守堅攙扶下一見到那些戰車出營,頓時腦海裏想起來了前世曾無數次從小說、評書和影視劇裏聽到的金兵最犀利戰爭機器那名字:鐵浮屠。
雖然此時不遠處那些戰車顯然並非原本該被嶽飛、劉錡二人先後大破的鐵浮屠,因為那些戰車沒有記憶中看到、聽到的那戰爭利器裝備上精良,護甲甚至其實也隻是鐵盾臨時改裝上去的。
但其雙馬拉車、衝行速度奇快,所過之處無論是樹木還是荊棘都會被瞬間掠平的場景,還是讓劉行不敢有半分輕視。
“薩師兄,速帶本派弟子下去助戰!你們的任務隻有一個,以道法、武學將那些鐵甲戰車全部在最短時間內給我摧毀掉、一輛別留。”雙眼緊盯著不遠處那些金兵的戰車,劉行推開薩守堅後發出了命令。
薩守堅聞言,也不遲疑。躬身接令、縱躍而起,一陣唿號後帶著三千個神霄弟子唿嘯著衝下山去、很快便阻擋在那些金兵戰車之前,施展出道法和武學展開了反擊。
薩守堅和其他四護法率領道士們一擋住金兵的戰車,原本被追趕著隻有後退的楊沂中、張憲和雷震三人也旋即率兵調迴頭去。
一時間天上是成群的神霄弟子來來往往、不斷用法術對那一千二百輛戰車進行暴風雨般的攻擊。
地麵上則是八千紅巾軍將士風馳電掣、繞在那些戰車周圍不斷將爆炎彈從鐵盾間隙扔進車內,再以大肚銃補射架轅金兵進行轟擊的激烈對戰場麵……
看著不遠處戰場,剛剛蘇醒過來的嶽飛短瞬間被驚得有些失神。
待他強控製住心底的震驚後,在兩個涇源軍士兵攙扶下走到了劉行麵前。
“元帥得到神霄一派相助,這戰局看來真的要向我軍一方逆轉了呀!”
先是讚歎一聲,接著嶽飛說道:“可是元帥你可曾注意到,金兵營中尚有數萬精兵似是不欲出營。以為看來並非單純要護住二帝,那些金兵很可能是宗翰下一輪準備派出來的第二波反擊之兵呀!”
聽聞其言,劉行臉上浮起冷笑,低聲道:“我不怕他不留後手,我怕的就是他不讓營內金兵繼續出來。隻要他敢出來,哼哼,二帝可得救也!”
“宋狗的士兵聽著,立即停止攻擊、向後退走。否則我軍大帥將臨陣斬殺你宋人的狗皇帝,以慰我大金國死難的女真勇士!”
劉行的話音才落,就在一千二百輛出營的敵軍戰車被摧毀到隻剩幾十輛時,忽然之間一聲雷鳴的聲音從敵營中傳了出來,直接響徹了整個石邑鎮南麵這片兩側是山、中間是小平原的開闊地域上,並且激起了陣陣迴音。
驚聞此言,所有的紅巾軍將士、神霄派弟子全都在瞬間被驚得停住了手腳,愕然地先是齊齊望向金營、旋即又全都轉頭將目光注視向山坡上的劉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