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劉百成一路上所見所聞果然與從前不同,路上已經看不到一個日本人,沒有了關卡,暢通無阻,人們臉上也沒有了驚恐之色,行為不再畏畏縮縮,走起路來也是輕巧地顯出歡喜之態。這劉百成第一次能夠在路途中欣賞大好河山,而不是總提心吊膽地防備。

    但是臨近家時,情況卻大不一樣。雖然國軍與日本人的軍事分界線沒有了,但是八路軍與國民黨軍隊之間的分界線卻警戒森嚴,關卡林立,巡邏人員不斷。

    這劉百成被雙方人員人盤查過幾次,但隻要說出自己是學校老師,報出自己的名字,那些人都會吃驚道:“你就是那個非常厲害的內家拳師啊!”,這劉百成在當地早已經是名聲遠揚了。

    劉百成到學堂門口,看到劉嵐在院子裏麵如他從前一般帶領一排孩子繞圈打五行拳,教師中則傳出孩子們的讀書聲,那是周君在給孩子們上課。這劉嵐已經長成大姑娘了,穿著緊身練功服,更顯得婀娜多姿。他在門口站了許久,迴想起以前的苦難,心生感慨。

    劉嵐帶領孩子們轉過一圈麵向大門時,終於看到了站門口站著的劉百成,大喊一聲“爸爸”,向劉百成跑過去,緊緊抱住,流著淚不住地口唿“爸爸、爸爸”

    周君在教室裏聽到劉嵐喊“爸爸”聲,驚得將書本掉在地上,也跑出教室,看到劉百成,但卻不能邁步,癱坐在教室門口流淚。

    劉百成上前將周君扶起,周君才恢複過來。周君想讓孩子們放假迴家,劉百成說:“別耽誤了孩子們,你們母女倆繼續上課吧,我去做飯”

    劉百成進屋,看到一切都如往常,灶台上擺著粗茶淡飯,他想著母女二人在其不在時支撐著家庭和學堂,不覺又流了一迴眼淚。

    放學後,劉百成已經將飯菜擺上桌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地吃飯,劉百成將京城武功的事情給周君和劉嵐說了,周君不語,劉嵐聽了卻很高興道:“這下好了,我們又能迴京城了。可是,這學校的孩子們怎麽辦呢?我們走了,誰來教他們啊”,劉嵐已經與這安平鄉和孩子們有了感情與責任。劉百成也感到這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一會,村裏人從孩子們口中得到消息,就都接二連三地來了。張清宇得了病,已經幾天不能起床了,還是堅持讓吳秀蘭攙扶著來到學堂,他顫巍巍地走到劉百成麵前,老淚縱橫,不能言語。劉百成把張清宇和幾位老者讓進屋內,對其他人道:“我劉百成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了,大家請迴吧”,眾人紛紛將家裏帶來的一些糧食、肉菜等物交給周君,慢慢散了。

    劉百成進屋與張清宇等相敘短長,那張清宇道:“我們這些人平日閑聊,想你是被日本人陷害,這日本人投降了,你也就要迴來了,現在果真如此。但我們也想到你老家在京城,來我們這裏避難,現在日本人走了,你們一家也就要迴京城了,想起你們一家建此學校,教育出來一批年輕有為之人,我們全村人都是感激不盡啊。唉,隻可惜你們一家一走,這學校又要關閉了!”

    這劉百成知道張清宇話裏有話,其實是不想讓他們一家迴京城,繼續在此教學。他與這村裏人數年的樸素之情,讓他不能拒絕,但是迴京城發揚內家拳,也是他的誌願,故他有些猶豫。

    周君卻說:“張大哥,你們放心,我們家困難時得村裏人幫助,現在我們也不能丟下孩子們一走了之,這學校還要繼續開下去的”

    張清宇等人聽了周君之言大喜,心裏一塊石頭落地,就告辭走了。

    劉百成送走眾人,對周君道:“你決意留在此地繼續教學了?那也好,我們全家在這裏也一樣能夠傳拳”。周君道:“我和劉嵐繼續在此教學,你就迴京城吧,不要耽誤了你的誌願。好在這學校每年有假期,我們全家能團聚二個月”,劉嵐也同意。

    劉百成還要再考慮一下,他到底是應該在這裏還是迴京城。

    眼看就要過年了,這張騰明與李進都從部隊迴家來了。

    張騰明經過中條山之戰,雖然失去半條腿,但是官升一級,當上了少校團長。那李進的遊擊隊在日本人投降後已經解散,現在也已經是八路軍的一個團長了。

    二人相見,都經曆了人間最艱苦的磨難,身為軍人,生命尚存,已經是大不易了,那比武招親之事,已經成為二人的美好迴憶和談資了。

    二人相約要到學堂去看劉老師,各自從家裏帶了好些禮物,去了學堂。

    這二人站在學堂門口,與劉百成一家對望,劉百成已經認不出這二人是誰了。

    張騰明身穿便服,跛著一足,手拄拐杖,滿臉滄桑;那李進身穿破舊軍服,腰胯手槍,也絲毫看不出小時天真爛漫的模樣。二人緩緩走至劉百成麵前跪下,口稱“師父”,這劉百成才認出他倆,大唿:“小喜子,李進,你們都還好啊”

    周君接過二人禮物,趕緊準備飯菜,劉百成和劉嵐與二人進屋坐上炕頭,閑聊起來。

    張騰明和李進各自講了在抗日期間的遭遇,劉百成道:“你二人都經曆大難,能保住性命都是萬分不易啊。這拳你們扔下沒,還練不?這學堂中隻有你們二人得我用心傳授,功有小成,可不能丟下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劉嵐笑道:“爸爸,你別一開口就是拳啊拳啊,說點別的”

    張騰明和李進看到劉嵐,又勾起往日情懷,忍不住將比武招親一事說出來,四人大笑。劉百成道:“你倆功有所成,與這無休無止的打鬥不無關係。現在天下太平了,你倆要堅持練拳啊”

    劉嵐道:“爸爸,你怎麽又說這拳啊”

    李進道:“雖然說這日本人走了,可這天下大概也不會太平啊。這張騰明團長不是在時刻準備著要滅除我們八路軍啊”

    張騰明斜了李進一眼道:“這些事情我們也決定不了,我是無心戀戰了。我聽師父的話,找個機會就退役,迴來練拳”

    李進道:“就你這瘸腿跛足的,還能練什麽拳!”,李進說完就知道自己說的過分了,又說道:“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口無遮攔,脫口就說,老改不了自己的急躁毛病”

    張騰明到沒有因為李進說他瘸腿跛足而生氣,他早已習慣了這些,隻是說道:“能練的,我心力下行到假肢這地方,也能提引起上下貫通之力的,我一直在習練的”

    李進到:“我不但自己習練,還讓下屬都習練。隻是公務繁忙,沒有太多時間習練了”

    劉百成道:“習練內家拳,練出心力了,再配合唿吸,就是日常坐臥行走都能習練。來,你倆和劉嵐推一下,看看功夫如何”

    這就是習武者的本性,說比試就比試。李進跳下炕,解下槍,劉嵐就坐在炕邊,下地就與李進推起來。那李進之力已經摸不到劉嵐身上了,根本就無法找到能夠將勁力發到劉嵐身上的機會,勁力稍微碰到劉嵐身上,就被劉嵐化開,幾招之後便覺力不從心,舉手抱拳投降了。張騰明也下地與劉嵐推,雖然他有假肢,但功夫比李進高些,有兩次將勁力發到劉嵐身上,劉嵐化不開,身體趔趄幾下,但最後張騰明還是敗下陣來。那劉嵐與二人比試,根本就沒有用力推二人,隻是化解二人勁力。

    劉百成感到二人還有毛病,就親自下地與二人推手。這劉百成之功夫可不似劉嵐,二人出手連劉百成的身體都觸碰不到,其勁力在劉百成手臂上即被化解。二人問:“師父,為什麽小時候我們還能推到你的身體,現在怎麽竟然碰都碰不到了”,劉百成笑道:“那麽小時候,我是故意讓你們碰我,以使得你們能夠感覺到我體內之力。現在我不再讓著你們了,你們就碰不著我的身體了。這內家拳就要練到內外合一的境地,我的手臂已經與身體合一了,一與你們的勁力接觸就開始吞吐引化你們的勁力,自然你們就無力觸及我身體了。李進,我看你的功夫倒是倒退了,多使用蠻力,就變成以雙重使力了。你使用蠻力,渾身肌肉緊張就形成一根杆子,打哪哪破,這內家拳要周身勁力連成一體,讓五行能量周身運行,這樣身體就不會成為一根杆子了,周身靈活,梢節挨打則根節、中節之力接應,中節挨打則梢節、根節之力接應,總是勁力不斷,撞之不開,碰之不散。看來你雖然堅持習練,卻不得要領。而張騰明之勁力,卻因為其有假肢,故而虛實在兩腿之間隨時轉換,則為單重之勢,比李進靈活。但是五行之力尚未運行周身,不能靈活運用,遇到外力,還隻能硬頂而不能化解。這劉嵐的功夫已經能夠讓五行能量周身運行,故周身各處均能夠蓄發能量,吞呐引化,所以你二人不能將其奈何,隻是其功夫尚需雕琢”

    二人經師父指點,茅塞頓開,知道了今後當如何習練。

    二人離開學堂後相伴迴家,路上二人閑聊。本來二人從軍後,心無旁騖,專心殺敵,所處環境與在學堂大不相同,戎馬倥傯,哪顧得上兒女私情,已經逐漸遠離那原來對劉嵐之情宜,隻在心底保留著。此次見到劉嵐,那隱藏在心底之情,又被喚醒。

    李進向張騰明道:“剛才我與劉嵐推手,身體接觸到她,又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事情了。這劉嵐是萬裏挑一之女子,誰得到她可是一輩子的福氣啊。你呢,還跟我爭劉嵐不了?”

    張騰明道:“我現在瘸腿跛足的,配不上劉嵐了啊”,他雖然這麽說,心底之下豈能輕易忘掉劉嵐。

    李進害怕再刺激張騰明,就引開個別的話題:“將來在戰場上見麵,你可得對我手下留情啊”

    張騰明笑道:“那我先謝你不殺之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