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誌和掃地僧到了嘉峪關,果見風沙肆虐,一陣大風過後,沙嶺位移,掩埋所有。二人到了關口西側,卻見遍地墓碑,仔細搜尋,果真見一墓碑上寫“恩師之墓”。二人大喜,認定此乃董大濤之墓,遂在夜間挖開,隻見一已腐爛屍體,未見其他。二人猜想這董大濤將三本書放於何處,終無答案,遍訪幾日,此地以放牧為生者眾多,也無甚結果。二人不得已迴來。

    原來這楊武準備拋頭露麵參加群英會之前,預料勵誌等會找他,遂準備好萬全之計。其認識一個商人,與西域人做買賣,便以重金相許,讓其在嘉峪關找一荒塚,立一石碑,上書“恩師之墓”四字。那商人照辦後認人傳書楊武,告知事情已經辦妥。

    勵誌與掃地僧從嘉峪關迴來,又去太原查詢董大濤蹤跡,將近太原時遇一路人馬,拉一口棺材,領頭者正是楊武。勵誌與掃地僧起疑,不去驚動楊武,暗跟其後,卻見楊武將棺材安葬於太原城邊一家族墓地。待楊武等離開後,二人進墓地查看,卻是董氏家族墓地。掃地僧道:“這迴可以確定這楊武必是董大濤無疑了!”,勵誌點頭,二人又跟蹤楊武而去。

    原來這楊武之妻跟隨楊武四處奔波,卻無福享受,在楊武成名立業後即得惡疾而亡。楊武之妻勤於操持家務,任勞任怨,與楊武感情甚篤,去世之前對楊武說:“我們一家乃太原人士,我跟著你撇家舍業,四處奔波,隻求死後能夠安葬在家鄉,我就心滿意足了”,楊武不背妻願,奔波千裏將妻子安葬在太原董氏家族墓地。

    勵誌、掃地僧二人跟蹤楊武至太原城內,楊武人等在一家客棧住下,白日在城裏四處閑逛,大約是在懷念舊地。勵誌和掃地僧也在旁邊找一客棧住下,監視楊武。太原乃大城,商賈雲集,人山人海,日夜笙簫,二人無機會下手,一直在太原住了幾日,又跟蹤楊武出城往迴走,在野外一個人煙稀少的客棧,二人準備夜間下手,除掉楊武,拿迴一書二經。

    二人等到三更,溜進客棧,找到楊武之屋,拿刀踹門而入,用刀抵住床上之人道:“你是不是董大濤!”

    掃地僧忽覺背後有風聲,拿刀迴掃,與楊武之刀相碰,火花亂蹦,二人方看清是楊武。原來這楊武做賊心虛,總怕有人陷害,故養成時刻留意四周的習慣,異常警覺。其早發現有人跟蹤,故時刻留心,夜不脫衣睡床,而是持刀和衣,坐著睡覺。楊武二話不說,舉刀砍向二人,二人舉刀相迎,卻感覺楊武之刀力甚大,遠超二人之上。二人不敢怠慢,分上下猛攻楊武,三人均使巨力,十招之後,手中之刀俱斷,遂用拳攻。楊武棄刀後身體更靈,走東打西,打左進右,勵誌和掃地僧雖知楊武所用之功夫與己一樣,卻似有羈絆,無法像楊武那樣酣暢淋漓地使出功夫,慢慢不支。這楊武雙拳齊出,打向二人前胸,二人隻覺拳力貫透胸膛,從後背出來,登時魂飛魄散,身不能動,氣不能喘,目瞪口呆地站在地上。

    勵誌與掃地僧雖然時常切磋,但均不使巨力,點到為止,故都不知這內家拳之厲害。此刻中了這楊武一拳,方知此拳威力。此時二人之心,與袁樹德之祖上受叫花子一拳之感覺一樣。

    你道那楊武所練與二人一樣,卻為何能夠力勝二人?

    原來這內家拳,雖然是返璞歸真之術,對身體有莫大的好處,但萬事萬物有一規律,中庸則有益,物極則必反。那楊武為得天下第一,舍身苦練,遠超常人之度,雖對身體有害,但武功則練到了深不可測的程度。此乃其一,其二便是這內家拳亦有實戰打法,在《武穆遺書》中寫得明白,其也理解透徹。但勵誌和掃地僧雖然內家功夫已經練成,但不知打法,故落於下風。

    這楊武之拳,用的是周身整勁,勁力達到人體所能夠發出的極致,故拳如子彈打到勵誌和掃地僧身上,二人來不及化解拳力,這拳力卻已經打進身體。這拳力大小之效果不同,如果拳力不大,速度亦不快,打在身上後隻能把人打得向後跌倒,此跌倒之勢便消化了拳力,故人雖跌倒但身體不會受傷。尚若拳力極大,速度亦快,拳如子彈,就可直接打入人體,使人不向後跌倒而吃進全部拳力,就如子彈穿透玻璃而玻璃不碎一樣。此拳力之能量進入人體,震蕩心肺,人失心則無魂魄而不能動作,失肺則不能唿吸,故人受此拳力後就猶如被釘在地麵一般,不能動彈。

    那楊武知二人已被其拳力擊傷,自己也已精疲力竭,遂坐在椅上歇息一會,從地麵拿起斷刀,等恢複體力後就要滅口。過得半晌,那勵誌恢複一些精神,大唿:“我做鬼也要替袁大哥和周幫主取你性命”。那楊武聽得此話,沉默不語,扔下斷刀道:“我隻想武功天下第一,不想害得二人性命。但我救得丐幫幾百弟子,也算將功補過了,我無意與你做仇,現不殺你二人,你二人何時勝過我,我就歸還《武穆遺書》和二經”說完出門離去。

    二人又恢複一陣方離去,迴到客棧,方覺胸腔內翻江倒海,一喘氣就疼痛異常,在客棧養了三日,方能下地行走,匆匆趕迴少林寺。

    路上二人探究與楊武之戰,勵誌道:“其實我倆功力雖遜於楊武,但相差不多,楊武能勝,勝在靈活,身法、步法、拳法、手法均勝於我等,並且在靈活之中不失拳力。而我等雖在練時能發出周身整勁,但打時則手忙腳亂,沒有章法了”

    掃地僧亦同意勵誌之言:“看來這內家拳有其打法是我等不知的,以後我等得深入研究打法。我看那楊武打人時一步一拳,上下不亂,身法步法手法合一,看來這內家拳之戰法也是身、手、步合一啊”

    二人一路研究,趕到少林寺,見到羽相、羽聲,說了楊武之事。羽相道:“這楊武之言有其道理。現在他位居武林之主,又有義救丐幫之舉,武林人士均歸服於他,我們就不能當麵與其作對了。我等隻好深入研究武學,以武奪經了。好在楊武不會將經書給予他人,讓他人奪得赤旗,我等就權將經書讓其保管吧”

    各人意見統一,遂散去。勵誌繼續住少林寺與掃地僧研究內家拳打法。二人模擬與楊武之戰,按照楊武一步一拳之法,漸悟虛實轉換之道。

    這內家拳,雖然內外六合能夠生成巨大勁力,但於具體實戰之中,需要不斷出拳發力,即在一條腿上蓄積出六合之力,打出後,還要重新蓄力,而一步一拳,就可以將在一條腿上蓄積出的六合之力迅速轉換到另一條腿上,重新蓄積六合之力。這蓄力之腿為實,不蓄力之腿為虛,讓六合之力在兩條腿上不斷虛實轉換,即可連續發拳而不至於手忙腳亂。

    而為了實現一步一拳虛實轉換,就得手足頭身左右同進,是為六進。

    明白了虛實轉換之法,勵誌與掃地僧功力大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