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定邊雙官至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 作者:粵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靖邊鎮往定邊鎮的官道上,陝西巡撫黨馨在陝西都指揮使張維忠的陪同下,開始了邊鎮巡視。
早在十日前,陝西都府衙門就將各種公文下發至各邊鎮,這次巡撫黨馨和都指揮張維忠過來,也不過是順便看看各鎮的具體情況,免得京師右軍都督府詢問,到時一問三不知,上頭要責怪辦事不力。
尤其是寧夏鎮的幾個衛所,全都是降卒安置衛,這些人到時可得安撫好,免得鬧出啥亂子來,上頭責怪下來,可就丟了他陝西巡撫黨馨的臉麵了。
遠遠一隊人馬已經出了鎮堡,在十裏之外相迎,騎在馬上的黨馨和張維忠笑著看向前來相迎的遊擊馬承光,一臉的春風。
“卑職定邊衛遊擊馬承光,見過馬撫台,見過張都府,”遊擊馬承光翻身下馬,抱拳作揖朝馬上兩人一個大禮。
“本撫已經知文,無需出外相迎,馬遊擊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巡撫黨馨也翻身下馬,上前將遊擊馬承光虛扶起身。
“卑職若是不知撫台與都府到來則可,知兩位上官至我定遠鎮巡視,不出迎,別人該說卑職心高氣傲,不敬上官了,”馬承光人雖長得糙了點,但心思還是很活絡的。
對於朝廷如今的軍政新法,他可是門清的很,一位是能夠直接決定自己升降的都府張維忠,一位是能夠在升降問題上,進行建議的巡撫黨馨,這兩位隨便一句話,都能給他馬承光穿不盡的小鞋。
怎能托大,人家說不用出迎,你就傻乎乎的躲在鎮堡裏等著人家上門來。
這不是愣頭青嗎!
這定邊鎮可是大明陝西邊鎮的一大要鎮,其不遠處的花馬池,可是邊鎮各堡食鹽的主要供應地,更是邊地貿易中,食鹽換馬的重要物資,定遠衛雖隻有一個衛,但五千六百人卻是實打實滿編。
除了定邊鎮衛所外,在花馬池處,還設置了花馬池守禦千戶所,再加上長城的守衛,花馬池可謂是穩中之穩,但年秋歲末,韃靼各部總會南下劫掠,首先之地就是定邊鎮,為的就是花馬池這的食鹽。
所以每年秋季,陝西邊鎮都會抽調兵卒前來花馬池這,名曰‘防秋’,巡撫及總兵都指揮使都會前來巡視各鎮兵卒。
如今雖隻是仲夏,但‘防秋’之期也將臨近,黨馨和張維忠兩人這時過來,巡視完各邊鎮,也差不多可以進行秋季大演了。
“難得你這般的用心,這便一起前往堡內,巡視一番吧,”黨馨率先上馬,其餘兩人也忙跟上腳步,前往不遠處的定邊鎮而去。
一路上,馬承光都落後兩位上官一個馬頭的身位,就聽巡撫黨馨朝馬承光道,“如今朝廷施行新法,這兵事上,也會施行,你可知山西各個邊鎮,自隆慶年間,就已經撤衛所而行師團製了。”
“這個卑職知道,說是要淘汰老弱之卒,將青壯兵士集中整編,隻是卑職是個粗人,也講不來這其中的門道,”馬承光是知道一星半點的。
對於都府衙門的公文,他也能大概猜到右軍都督府的打算,隻是不知到時都督府打算如何整編,且他這個定邊遊擊是升還是降。
“這不您二位來了,卑職也就厚著臉皮,來這跟您二位詢問一二,”馬承光奉承的笑道。
“你小子,滑頭的很,到時這各處的邊鎮,可能會裁撤些衛所,你也不是外人,本都跟你講明了,你這定邊鎮,右軍都督府那邊給過來的規劃是,鎮擴為塞,將花馬池守禦千戶所一並並入你定邊師。”
張維忠笑著給馬承光簡明扼要的講清其中的規劃,“這寧夏五衛,到時會全部整編為一個師,在寧夏城外新修一個塞,將你定邊和寧夏設為一區,會設個副將官!”
“至於原先的寧夏總兵一職,都督府那邊的意思是裁撤了。”
“這副將官可是統籌這整個寧夏城附近數百裏地上的三個師兵力,”張維忠說到這,馬承光眼睛就開始放光了。
乖乖,這可是個副將,總兵之下了,要是他馬承光能得這份職,在這寧定不得唿風喚雨,忙朝張維忠和黨馨道,“二位上官,那這寧定副將人選,卑職可能入得了眼!”
“你看,你又急了不是!”
“是是是,是卑職心急口快了,掌嘴掌嘴,”馬承光笑著在自己臉上輕來了幾下。
“依著都督府的話,就是讓本都舉薦合適人選,馬撫台這也是有推薦之責的,到時就看馬遊擊你上不上道了,”張維忠的話,既不講明,也不徹底說死,上不上道,就看你馬承光的了。
“卑職曉得,嘿嘿!”
這還有什麽上不上道的,直接就是看誰出的銀子,不是,是銀圓多,誰就能入得了巡都兩位的法眼了唄。
這其中的門道,他馬承光熟悉的很,別看邊鎮各地,窮是窮了點,但人家是物資窮,可不是真的就啥都窮。
每年從這定邊鎮往關外跑商的人不知幾多,沒意思點銀子,你還想出關去,朝廷國立銀行在延安府設置了辦事處,他馬承光都不敢去兌換,實在是錢數有點兒多,以他的軍餉俸祿,就是不吃不喝,百十來年都難攢出這麽多銀錢來。
現在兩位上官過來給他說這事,擺明了就是來索賄的,這個時候可不能吝嗇,副將一職,那可是總兵之下,妥妥的從二品武官。
隻要將這官職給攬下了,還怕自己付出去的那點兒銀圓賺不迴來,單單是勒索那些出關的商賈,他馬承光就能馬上賺迴本來。
何況還有三個師的士卒,能夠讓他運作,吃空餉這事,凡是個武官,不用人教,上任了就會。
隻是馬承光還不知道,朝廷兵部將軍餉全部發放至國立銀行個人賬戶之內,但即便是沒了吃空餉這頭,來往的客商孝敬銀子,也足夠他馬承光大賺的了。
不說別處,就這花馬池,一年就給馬承光撈不少,這食鹽人畜皆得食,鐵買賣,誰的錢都別想跑了去。
對於朝廷的軍製改革,他馬承光舉雙手讚成,因為這對他極為的有利!
早在十日前,陝西都府衙門就將各種公文下發至各邊鎮,這次巡撫黨馨和都指揮張維忠過來,也不過是順便看看各鎮的具體情況,免得京師右軍都督府詢問,到時一問三不知,上頭要責怪辦事不力。
尤其是寧夏鎮的幾個衛所,全都是降卒安置衛,這些人到時可得安撫好,免得鬧出啥亂子來,上頭責怪下來,可就丟了他陝西巡撫黨馨的臉麵了。
遠遠一隊人馬已經出了鎮堡,在十裏之外相迎,騎在馬上的黨馨和張維忠笑著看向前來相迎的遊擊馬承光,一臉的春風。
“卑職定邊衛遊擊馬承光,見過馬撫台,見過張都府,”遊擊馬承光翻身下馬,抱拳作揖朝馬上兩人一個大禮。
“本撫已經知文,無需出外相迎,馬遊擊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巡撫黨馨也翻身下馬,上前將遊擊馬承光虛扶起身。
“卑職若是不知撫台與都府到來則可,知兩位上官至我定遠鎮巡視,不出迎,別人該說卑職心高氣傲,不敬上官了,”馬承光人雖長得糙了點,但心思還是很活絡的。
對於朝廷如今的軍政新法,他可是門清的很,一位是能夠直接決定自己升降的都府張維忠,一位是能夠在升降問題上,進行建議的巡撫黨馨,這兩位隨便一句話,都能給他馬承光穿不盡的小鞋。
怎能托大,人家說不用出迎,你就傻乎乎的躲在鎮堡裏等著人家上門來。
這不是愣頭青嗎!
這定邊鎮可是大明陝西邊鎮的一大要鎮,其不遠處的花馬池,可是邊鎮各堡食鹽的主要供應地,更是邊地貿易中,食鹽換馬的重要物資,定遠衛雖隻有一個衛,但五千六百人卻是實打實滿編。
除了定邊鎮衛所外,在花馬池處,還設置了花馬池守禦千戶所,再加上長城的守衛,花馬池可謂是穩中之穩,但年秋歲末,韃靼各部總會南下劫掠,首先之地就是定邊鎮,為的就是花馬池這的食鹽。
所以每年秋季,陝西邊鎮都會抽調兵卒前來花馬池這,名曰‘防秋’,巡撫及總兵都指揮使都會前來巡視各鎮兵卒。
如今雖隻是仲夏,但‘防秋’之期也將臨近,黨馨和張維忠兩人這時過來,巡視完各邊鎮,也差不多可以進行秋季大演了。
“難得你這般的用心,這便一起前往堡內,巡視一番吧,”黨馨率先上馬,其餘兩人也忙跟上腳步,前往不遠處的定邊鎮而去。
一路上,馬承光都落後兩位上官一個馬頭的身位,就聽巡撫黨馨朝馬承光道,“如今朝廷施行新法,這兵事上,也會施行,你可知山西各個邊鎮,自隆慶年間,就已經撤衛所而行師團製了。”
“這個卑職知道,說是要淘汰老弱之卒,將青壯兵士集中整編,隻是卑職是個粗人,也講不來這其中的門道,”馬承光是知道一星半點的。
對於都府衙門的公文,他也能大概猜到右軍都督府的打算,隻是不知到時都督府打算如何整編,且他這個定邊遊擊是升還是降。
“這不您二位來了,卑職也就厚著臉皮,來這跟您二位詢問一二,”馬承光奉承的笑道。
“你小子,滑頭的很,到時這各處的邊鎮,可能會裁撤些衛所,你也不是外人,本都跟你講明了,你這定邊鎮,右軍都督府那邊給過來的規劃是,鎮擴為塞,將花馬池守禦千戶所一並並入你定邊師。”
張維忠笑著給馬承光簡明扼要的講清其中的規劃,“這寧夏五衛,到時會全部整編為一個師,在寧夏城外新修一個塞,將你定邊和寧夏設為一區,會設個副將官!”
“至於原先的寧夏總兵一職,都督府那邊的意思是裁撤了。”
“這副將官可是統籌這整個寧夏城附近數百裏地上的三個師兵力,”張維忠說到這,馬承光眼睛就開始放光了。
乖乖,這可是個副將,總兵之下了,要是他馬承光能得這份職,在這寧定不得唿風喚雨,忙朝張維忠和黨馨道,“二位上官,那這寧定副將人選,卑職可能入得了眼!”
“你看,你又急了不是!”
“是是是,是卑職心急口快了,掌嘴掌嘴,”馬承光笑著在自己臉上輕來了幾下。
“依著都督府的話,就是讓本都舉薦合適人選,馬撫台這也是有推薦之責的,到時就看馬遊擊你上不上道了,”張維忠的話,既不講明,也不徹底說死,上不上道,就看你馬承光的了。
“卑職曉得,嘿嘿!”
這還有什麽上不上道的,直接就是看誰出的銀子,不是,是銀圓多,誰就能入得了巡都兩位的法眼了唄。
這其中的門道,他馬承光熟悉的很,別看邊鎮各地,窮是窮了點,但人家是物資窮,可不是真的就啥都窮。
每年從這定邊鎮往關外跑商的人不知幾多,沒意思點銀子,你還想出關去,朝廷國立銀行在延安府設置了辦事處,他馬承光都不敢去兌換,實在是錢數有點兒多,以他的軍餉俸祿,就是不吃不喝,百十來年都難攢出這麽多銀錢來。
現在兩位上官過來給他說這事,擺明了就是來索賄的,這個時候可不能吝嗇,副將一職,那可是總兵之下,妥妥的從二品武官。
隻要將這官職給攬下了,還怕自己付出去的那點兒銀圓賺不迴來,單單是勒索那些出關的商賈,他馬承光就能馬上賺迴本來。
何況還有三個師的士卒,能夠讓他運作,吃空餉這事,凡是個武官,不用人教,上任了就會。
隻是馬承光還不知道,朝廷兵部將軍餉全部發放至國立銀行個人賬戶之內,但即便是沒了吃空餉這頭,來往的客商孝敬銀子,也足夠他馬承光大賺的了。
不說別處,就這花馬池,一年就給馬承光撈不少,這食鹽人畜皆得食,鐵買賣,誰的錢都別想跑了去。
對於朝廷的軍製改革,他馬承光舉雙手讚成,因為這對他極為的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