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發展經濟,帝國將實施統製經濟。在近現代史上,幾乎每個世界大國都曾施行過統製經濟,或者更為激進的計劃經濟。


    何為統製經濟呢?簡單來說,統製經濟是國家政府高度幹預經濟運行的一種經濟模式。


    施行統製經濟,可以把實際產能擴張到極限,增加資本的利潤,增加就業維持社會穩定。


    戰時,統製經濟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工業生產潛力,將之轉化為戰爭潛力,進而奪取戰爭勝利。


    和平時期,統製經濟,可以掩蓋資本主義固有的內在矛盾,創造經濟奇跡。例如,韓國總統樸正熙主導的下的“漢江奇跡”,就是一種典型的統製經濟。


    相比於計劃經濟而言,統製經濟更加溫和,對社會生活影響更小。同時,資本保留利潤,可以刺激企業生產的積極性,避免計劃經濟固有的僵化弊病。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各交戰國多采用統製經濟(蘇聯為計劃經濟),以便最大限度調動本國工業生產潛力,全力支持戰爭。


    譬如,二戰時,中國也實行了統製經濟,利用工業統製建成了後方工業基地,利用糧食統製保證了軍民溫飽,利用金融統製集中了財力,保證了軍費支出。


    當前,中國積貧積弱,實施統製經濟無疑是加速工商業發展的一劑良藥。楊烜至高無上的權威,以伍崇曜為代表的嶺南資本的傾力配合,也為帝國實行統製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帝國建立後沒多久,楊烜就提出了統製經濟的思想,得到了軍政大員們的認可。隨著東南戰事的結束,楊烜決定推動實施統製經濟,加速工業發展。


    具體而言,對國民政府而言,實施統製經濟,具有以下特點:


    一、建立國家經濟委員會,作為統製經濟的領導機關。


    國家經濟委員會隸屬於內廷,受皇帝直接領導。第一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由楊烜兼任,成員中有一個外國經濟學家夏伊勒。


    夏伊勒本名叫霍華德.夏伊勒(howardshirer),是個德裔美國經濟學家,主張政府在宏觀層麵幹預經濟。


    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多奉行“自由貿易理論”,主張自由競爭,反對政府幹預。夏伊勒的經濟理論在美國沒有市場,輾轉來到中國,在暨南大學堂教授宏觀經濟學,受到楊烜的賞識。


    二、抓大放小。


    在經濟領域,國民政府統製最為重要的領域,實施國家控股,主要包括軍工、銀行、證券、保險、期貨、幹線鐵路、電報通訊、能源動力、貨幣發行、郵政、食鹽、糧油等領域。


    國家經濟委員會將製訂一份白名單,規定國家統製的領域。這一領域並非不對外資、民資開放,而是由國家控股,外資、民間資本仍可投資這一領域,隻是沒有決策權。


    國家統製可以以多種形式,包括國家控股、國家全資等。


    白名單之外的領域,外資、民間資本皆可參與投資,包括支線鐵路、輪船製造、茶葉、織布、煙、酒、林業、漁業等。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民間資本、外國資本可以在白名單之外自由競爭。


    國家經濟委員會直接統製白名單之內的領域,通過行業協會指導統製白名單之外的領域。白名單之外的領域,比較重要的商品銷售價格、企業生產計劃,均由國家經濟委員會規定、調整。


    譬如,煙葉雖在白名單之外,其銷售價格就得受到政府控製。煙葉是民間消費大宗商品,幾乎類同於生活必需品。價格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也不能過於波動,而應由政府規定價格內浮動。


    華夏工業基礎薄弱,民間缺少工商業經營經驗。政府層麵將引導成立半官方的行業協會,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


    政府指導行業協會,實行產業政策前征求行業協會意見。行業協會幫助企業生產經營,不斷培育企業主體。


    三、實現政府、企業、勞動者三者共贏。


    通過統製經濟,國家將實現工業增長,企業將獲得生產利潤,勞動者將獲得收入,從而實現三方共贏。


    政府層麵,國家經濟委員會將實施一係列強有力的措施,包括:


    增發貨幣、擴大財政支出、引導儲蓄、國產商品價格補貼、保證企業生產利率、提供廉價農村勞動力……


    這些措施將促使民間資本投入實業領域,不斷擴大社會再生產,實現工商業的高速發展。


    對於企業來說,將獲得有保證的生產利潤,獲得廉價勞動力,獲得低息貸款,獲得生產經營指導,進而不斷發展壯大。


    對於勞動者來說,他們將獲得就業,獲得收入,從而提高生活水平。


    四、扶植民族工商業。


    中國工商業基礎薄弱,若與列強自由競爭,在很多領域都不是外國資本的對手。


    在統製經濟下,政府對經濟統製有力,可以通過價格補貼等方式,實質降低國產產品價格,從而達到抵製洋貨、扶植國民經濟、抵抗外國侵略的目的。


    這次會議,委員們再次討論了統製經濟,決定在上海市、江蘇省展開為期一年的試點。


    盡管如此,資政院議長楊國琛還是提出了疑惑:


    “我國曾長期實行鹽鐵專賣,這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也符合統製經濟的特征。鹽鐵專賣,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時期,管仲提出的‘官山海’的政策。


    “宋元明清近千年,政府對鹽專賣,對銅鐵等則有逐漸放開之勢。華夏一向主張‘官不與民爭利’。宋朝王安石變法,有青苗法、市易法、均輸法等等,被政敵攻擊為‘與民爭利’。


    “我近些年也頗讀洋書,知道洋人主張自由競爭,資本也會逐利而動。英美等國都因自由經濟而興,而成為世界大國。曆史證明,自由競爭是可靠的、可行的。


    “咱們現在要推行統製經濟,這是一個新製度,從未有哪個國家嚐試過,從未在哪個國家成功過。咱們中華帝國基礎還很薄弱,貿然實行統製經濟,會不會有些操之過急呢?


    “如今咱們要還要統一中國,還有很多敵人。何不采用自由經濟,以求平穩、可持續的發展經濟呢?”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楊國琛雖然年紀大,接受新事物卻很快,還能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委員們開始議論起來,看得出來,他們對統製經濟也有顧慮。


    楊烜對道:“華夏傳統實行鹽鐵專賣,確實算是統製經濟。但這種統製經濟意義不大,對經濟的促進力度非常一般。傳統上,封建王朝實施鹽鐵專賣,著眼點在於增加稅收。


    “譬如,滿清五口通商以前,鹽課收入僅次於田賦,是滿清第二大財政收入。但滿清政府又不能實施全過程的食鹽專賣,隻能把鹽業委托給鹽商。


    “由此造成的結果是,鹽商富可敵國,貧民吃不上鹽,清廷的鹽稅依然不夠理想。


    “我們國民政府統製鹽業,著眼點並不在於鹽稅收入。在我們財政收入結構中,相比於國有股份企業利潤分紅、工商業稅收、田賦實收,鹽稅收入並不算高。


    “我們不是為了與民爭利,而是為了保證民生。食鹽是重要的民生物資,每個老百姓每天都要吃鹽。國民政府要讓每個老百姓都能吃得起鹽,要保證鹽價穩定,這才是我們統製鹽業的根本目的。


    “資本總是逐利的。如果我們放任鹽業自由競爭,可能會出現奸商哄抬鹽價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鹽商以次充好的情況。這在我們帝國治下,是不能原諒的。


    “我國一向沒有自由經濟的傳統。商人不懂經營現代企業,更別提普通老百姓。如果實施自由經濟,必然會造成混亂。


    “譬如說,這兩年,在克裏米亞戰爭背景下,列強對軍火需求提高。嶺南的商人一窩蜂地投資鋼鐵企業、軍工企業,結果倒是形成了許多半調子的鋼鐵廠、槍炮配件廠,對廣東的工業發展並無益處。


    “廣東的商人,算是經驗比較豐富,見識比較高的了。他們尚且如此,更別提其他地方的商人了。自由經濟,一時半會兒也實行不得。”


    委員們紛紛點頭附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50再造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茂行並收藏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