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 作者:樊樹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這一事件或多或少透露出,宮廷內外圍繞皇太子的爭鬥,雖然悄無聲息,卻處處閃現出陰森的刀光劍影,朱常洛的日子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萬曆四十一年年底,皇太子妃郭氏病故,葬禮一拖再拖,其實是不想按照皇太子妃的規格發引。這種事態反映了皇帝對皇太子的冷漠態度。正是由於這種緣故,朱常洛身邊的警衛人員寥寥無幾,慈慶宮一派冷清景象。這些因素,終於誘發了震驚一時的行刺太子的”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日的黃昏,一個陌生男子,手持棗木棍,闖入慈慶宮。第一道門寂然無人,第二道門隻有兩名老太監(一個七十多歲,一個六十多歲)把守,這個陌生男子打傷一個老太監,直奔前殿簷下。說時遲那時快,太子內侍韓本用率七八名太監趕來,將兇犯擒獲,押送東華門守門指揮朱雄處。
巡視皇城禦史劉廷元立即對案犯進行初審,案犯供稱:本名張差,薊州井兒峪人。此人言語顛三倒四,好像瘋子。再三嚴刑審訊,他的供詞仍語無倫次,隻是說些”吃齋討封“、”效勞難為我“之類不著邊際的話。
消息很快傳到宮外,北京城人情洶洶,紛紛揣測鄭貴妃在背後搗鬼。
刑部郎中胡士相、嶽駿聲等奉旨審理此案。張差供稱:被人燒毀供差柴草,氣憤之餘,從薊州來到京城,要向朝廷伸冤,便在五月初四日手持棗木棍,從東華門直闖慈慶宮雲雲。胡、嶽二人依照”宮殿前射箭放彈投磚石傷人律“,擬將張差判處死刑。這是一種簡單化處理方式,僅僅以”瘋癲闖宮“論處,不追究是否有幕後主使人,迎合朝廷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
然而外廷的一些正直官員對此抱懷疑態度,非要追個水落石出不可。刑部主事王誌案就是一個代表人物。五月十一日輪到他提牢,在獄中仔細察看案犯的動態。此時,正值獄中開王誌案見張差年輕力壯,並無瘋癲跡象,便對他突擊審訊,對他說:”實招與飯,不招當餓死!“張差望著邊上的飯菜,低頭不語,少頃,答道:”不敢說。“王誌要隨從人員退去,張差這才招供。他供出了內中的隱情:他的舅舅馬三道、外祖父李守才帶來一個不知名的老太監,對他說:”事成,與你幾畝地種,夠你受用。“然後就跟隨老太監來到京城,住在一個大宅子裏,另一個老太監說:”你先撞一遭,撞著一個,打殺一個,打殺了,我們救得你。“隨即給我一根棗木棍,領我到厚載門進入內宮,來到慈慶宮,打到一個老公(老太監),老公人多,遂被縛。
從張差的供詞可知,他並非”瘋癲闖宮“,而是受宮中太監收買,闖宮梃擊的。這是重大線索。王誌案立即報告皇上:”太子之勢,危如累卵“,”臣看此犯,不顛不瘋“,”中多疑似情節,臣不敢信,亦不敢言“。所謂”不敢信“”不敢言“的,居然是宮中太監策劃的陰謀。
隻要把這些太監逮捕審訊,幕後主使人即可現形。萬曆皇帝考慮得更為複雜,既然牽連到太監,追查下去,便是他們的主子。這無論如何是宮闈醜聞,必須淡化處理,因此他對於王誌的報告不予理睬。
但是,王誌審訊的情況早已流傳出去,舉朝官員頓時議論紛紛。
署理大理寺事務的王士昌以司法主管的身份向皇上遞上奏疏,指出張差竟然手持木棍突入宮禁,如入無人之境,”已可寒心“。他批評皇上對王誌的報告不予理睬的做法,驚嘆:”有此人情乎?“顯然是在指責皇上對太子的安危麻木不仁,太不近人情。
王誌、王士昌的議論,反映了外廷大臣對”梃擊案“的關注,人們不約而同地把懷疑的目光投向鄭貴妃及其兄弟鄭國泰身上。但是沒有充分的證據,不敢直犯其鋒。這種局麵很快被敢於披逆鱗的陸大受、何士晉打破了。
戶部官員陸大受對於此案審理中的疑點一一提出疑問:張差已招供有太監策應,為什麽不把他們的姓名公布於眾?那個作為聯絡點的大宅院,為什麽不指明座落何處?他還含沙射影地暗示”戚畹兇鋒“,暗指外戚鄭國泰(鄭貴妃的兄弟),意在引而不發。果然,鄭國泰按捺不住,跳了出來,寫了一個揭帖給皇上,極力為自己洗刷:”傾儲何謀?主使何事?陰養死士何為?“陸大受根本沒有提到”傾儲“、”主使“,他不打自招,欲蓋彌彰。
機敏的工科給事中何士晉抓住鄭國泰辯詞中的破綻,質問鄭國泰:陸大受並沒有直指鄭國泰”主謀“,何故”心虛膽戰“?既然如此心虛,人們便不能不懷疑鄭國泰了。他步步緊逼,質問鄭國泰:”誰謂其傾陷?誰謂其主使?誰謂其陰養死士?誰謂其滅門絕戶?又誰無蹤影?誰係鬼妖?種種不祥之語,自捏自造,若辯若供,不幾於欲蓋彌彰耶?“何士晉這種邏輯嚴密的推理,把鄭國泰”若辯若供“的醜態暴露無遺。然後進一步向皇上指出,既然鄭國泰如此汲汲於自我申辯,幹脆把張差招供的太監龐保、劉成薊親戚馬三道、李守才一幹人等,交給三法司審訊,誰是主謀,誰是助惡,必將水落石出。
何士晉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條分縷析,層層剝離,字字句句直逼鄭國泰,使他無地容身,不由人們不信鄭國泰與此案有千絲萬縷的牽連。輿論普遍認為,梃擊案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它與先前一係列圍繞皇太子的陰謀,若即若離,或許就是諸多環節中的一環,亦未可知。正如《明史·王誌傳》所說:”東宮(皇太子)雖久定,帝待之薄,中外疑鄭貴妃與其弟國泰謀危太子,顧未得事端……(張)差被執,舉朝驚駭。“
</br>
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日的黃昏,一個陌生男子,手持棗木棍,闖入慈慶宮。第一道門寂然無人,第二道門隻有兩名老太監(一個七十多歲,一個六十多歲)把守,這個陌生男子打傷一個老太監,直奔前殿簷下。說時遲那時快,太子內侍韓本用率七八名太監趕來,將兇犯擒獲,押送東華門守門指揮朱雄處。
巡視皇城禦史劉廷元立即對案犯進行初審,案犯供稱:本名張差,薊州井兒峪人。此人言語顛三倒四,好像瘋子。再三嚴刑審訊,他的供詞仍語無倫次,隻是說些”吃齋討封“、”效勞難為我“之類不著邊際的話。
消息很快傳到宮外,北京城人情洶洶,紛紛揣測鄭貴妃在背後搗鬼。
刑部郎中胡士相、嶽駿聲等奉旨審理此案。張差供稱:被人燒毀供差柴草,氣憤之餘,從薊州來到京城,要向朝廷伸冤,便在五月初四日手持棗木棍,從東華門直闖慈慶宮雲雲。胡、嶽二人依照”宮殿前射箭放彈投磚石傷人律“,擬將張差判處死刑。這是一種簡單化處理方式,僅僅以”瘋癲闖宮“論處,不追究是否有幕後主使人,迎合朝廷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
然而外廷的一些正直官員對此抱懷疑態度,非要追個水落石出不可。刑部主事王誌案就是一個代表人物。五月十一日輪到他提牢,在獄中仔細察看案犯的動態。此時,正值獄中開王誌案見張差年輕力壯,並無瘋癲跡象,便對他突擊審訊,對他說:”實招與飯,不招當餓死!“張差望著邊上的飯菜,低頭不語,少頃,答道:”不敢說。“王誌要隨從人員退去,張差這才招供。他供出了內中的隱情:他的舅舅馬三道、外祖父李守才帶來一個不知名的老太監,對他說:”事成,與你幾畝地種,夠你受用。“然後就跟隨老太監來到京城,住在一個大宅子裏,另一個老太監說:”你先撞一遭,撞著一個,打殺一個,打殺了,我們救得你。“隨即給我一根棗木棍,領我到厚載門進入內宮,來到慈慶宮,打到一個老公(老太監),老公人多,遂被縛。
從張差的供詞可知,他並非”瘋癲闖宮“,而是受宮中太監收買,闖宮梃擊的。這是重大線索。王誌案立即報告皇上:”太子之勢,危如累卵“,”臣看此犯,不顛不瘋“,”中多疑似情節,臣不敢信,亦不敢言“。所謂”不敢信“”不敢言“的,居然是宮中太監策劃的陰謀。
隻要把這些太監逮捕審訊,幕後主使人即可現形。萬曆皇帝考慮得更為複雜,既然牽連到太監,追查下去,便是他們的主子。這無論如何是宮闈醜聞,必須淡化處理,因此他對於王誌的報告不予理睬。
但是,王誌審訊的情況早已流傳出去,舉朝官員頓時議論紛紛。
署理大理寺事務的王士昌以司法主管的身份向皇上遞上奏疏,指出張差竟然手持木棍突入宮禁,如入無人之境,”已可寒心“。他批評皇上對王誌的報告不予理睬的做法,驚嘆:”有此人情乎?“顯然是在指責皇上對太子的安危麻木不仁,太不近人情。
王誌、王士昌的議論,反映了外廷大臣對”梃擊案“的關注,人們不約而同地把懷疑的目光投向鄭貴妃及其兄弟鄭國泰身上。但是沒有充分的證據,不敢直犯其鋒。這種局麵很快被敢於披逆鱗的陸大受、何士晉打破了。
戶部官員陸大受對於此案審理中的疑點一一提出疑問:張差已招供有太監策應,為什麽不把他們的姓名公布於眾?那個作為聯絡點的大宅院,為什麽不指明座落何處?他還含沙射影地暗示”戚畹兇鋒“,暗指外戚鄭國泰(鄭貴妃的兄弟),意在引而不發。果然,鄭國泰按捺不住,跳了出來,寫了一個揭帖給皇上,極力為自己洗刷:”傾儲何謀?主使何事?陰養死士何為?“陸大受根本沒有提到”傾儲“、”主使“,他不打自招,欲蓋彌彰。
機敏的工科給事中何士晉抓住鄭國泰辯詞中的破綻,質問鄭國泰:陸大受並沒有直指鄭國泰”主謀“,何故”心虛膽戰“?既然如此心虛,人們便不能不懷疑鄭國泰了。他步步緊逼,質問鄭國泰:”誰謂其傾陷?誰謂其主使?誰謂其陰養死士?誰謂其滅門絕戶?又誰無蹤影?誰係鬼妖?種種不祥之語,自捏自造,若辯若供,不幾於欲蓋彌彰耶?“何士晉這種邏輯嚴密的推理,把鄭國泰”若辯若供“的醜態暴露無遺。然後進一步向皇上指出,既然鄭國泰如此汲汲於自我申辯,幹脆把張差招供的太監龐保、劉成薊親戚馬三道、李守才一幹人等,交給三法司審訊,誰是主謀,誰是助惡,必將水落石出。
何士晉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條分縷析,層層剝離,字字句句直逼鄭國泰,使他無地容身,不由人們不信鄭國泰與此案有千絲萬縷的牽連。輿論普遍認為,梃擊案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它與先前一係列圍繞皇太子的陰謀,若即若離,或許就是諸多環節中的一環,亦未可知。正如《明史·王誌傳》所說:”東宮(皇太子)雖久定,帝待之薄,中外疑鄭貴妃與其弟國泰謀危太子,顧未得事端……(張)差被執,舉朝驚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