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 作者:樊樹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問題的要害就在於“威權震主,禍萌驂乘”。
《明神宗實錄》的纂修官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他們給張居正寫的“蓋棺論定”琿算平直公允,一方麵確認張居正手攬大政十年,“海內肅清,四夷##服,太倉粟可支數年,寺積金至四百餘萬成君德,抑近##,嚴考成,綜名實,清郵傳,核地畝,洵經濟之才也”;另一方麵也指出他的過失,盡管過不掩功,也足以使他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鉗製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寵奪情時,本根已斷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這段話看似官修史書通常史官褒貶筆法,卻不乏史家難得的史識,其精髓就是“威權震主,禍萌驂乘”八個字。
誠然,張居正確實屢屢“鉗製言官”,因為在他看來,要進行改革,必須“謀在於眾,而斷在於獨”。倘使我們說他給人的印象是獨斷專行,是毫不為過的。這實在是迫於形勢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改革舉措觸及政壇痼疾,沒有相當的力度難以奏效。無論是使“中外淬礪,莫敢有偷心”的考成法,還是“理逋負以足國”的清丈田糧,以及把江南行之有效的一條鞭法推廣到全國,無一不是阻力重重,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沒有一點雷厲風行獨斷專行的作風,恐怕一事無成。張居正過於嚴厲,過於操切,必然遭來許多菲議。但是新政成效卓著,言官們難以抓住把柄,便從攻擊張居正個人品行,離間他與皇帝的關係著手。南京戶科給事中餘懋學、河南道禦史傅應禎以及巡按遼東禦史劉台,就是這樣的代表人物。由於皇帝和皇太後的全力支持,宮內實權人物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又與張居正結成權力聯盟,那些反對者統統被嚴厲地打壓了下去。
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萬曆五年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病逝,按照當時的官僚丁憂缺席必須辭官守製二十七個月。張居正是一個“非常磊落奇偉之士”,不願意“徇匹夫之小節”,而使改革中斷,便與馮保聯手策劃“奪情”之局,接受皇帝的“奪情起復”,“在官守製”,依然執掌朝政大權。此舉激起更大的反對聲浪,指責張居正違背傳統的儒家倫理綱常,不配斷續身居高位。反對最激烈的是翰林院編修吳中行、翰林院檢討趙用賢、刑部員外郎艾穆、刑部主事沈思思孝。就在張居正處境十分尷尬之時,明神宗再三強調“奪情起復”是他的旨意,馮保又與之密切配合,記張居正票擬朱旨,對吳趙艾沈四人實施嚴厲的廷杖。由此遭來更多的非議,毫無疑問,張居正樹敵過多,對於他日後遭到報復不無關係,但這並非他的悲劇的關鍵所在。
關鍵在於“威權震主”。
明神宗即位時還是一個十歲(虛歲)的孩子,皇太後把朝政交給了張居正的同時,也把教育小皇帝的責任交給了他。因此張居正身兼二職:首輔與帝師。小皇帝一切都仰賴張居正的輔佐,他對身材頎長美髯及胸的長者既敬重又畏懼。一次明神宗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如雷鳴,嚇得神宗驚惶失措,在場的官員們無不大驚失聲。慈聖皇太後為了配合張居正的調教,在宮中對神宗嚴加看管,動輒譴責:“使張先生聞,奈何!”在太後和皇帝的心目中,張居正的地位與威權之高可想而知。當時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張居正輔政)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於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所謂“宮府一體”雲雲,就是把內宮(皇帝)與外朝(政府)的事權集於一身,因此說他是有明一代權力量大的內閣首輔。這一點,張居正本人並不否認,他經常對下屬說:“我非相,乃攝也。”所謂“攝”,就是攝政,代帝執政。如此權勢顯赫的內閣首輔,部下當然要把他“比於威君嚴父”,成為他們爭相拍馬獻媚的對象,阿諛奉承之徒甚至向他贈送黃金製作的對聯,上麵寫道:
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
丘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
張居正號太嶽,把太嶽相公與大明天子相提並論,是頗有僭妄嫌疑的,張居正卻安之若素,流露出“我非相,乃攝也”的心態。
萬曆六年張居正離京歸葬老父,一路上擺出“我非相,乃攝也”的顯赫排場。不僅有尚寶少卿和錦衣衛指揮等官員護送,戚繼光還派來了銃手與箭手保鏢,而且他所乘坐的轎子是真定知府錢普特意趕製的,被人稱為“如同齋閣”。它的前半部是重軒(起居室),後半部是臥室,兩旁有走廊,童子在左右侍侯,為之揮扇焚香。如此豪華之極的龐然大物當然不是八個人所能扛起來的,而是聞所未聞的“三十二抬”大轎,比皇帝的出巡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萬曆十年春,張居正身患重病,久治不愈,朝廷大臣上自六部尚書下至冗散,無不設齋醮為祈禱,以表忠心,企求日後獲得這位代帝攝政的元老重臣的青睞。他們紛紛捨棄本職工作,日夜奔走於佛事道場,把祈求平安的表章供上香火繚繞的神壇,長跪不起。然後再把這些表章裝進紅紙封套,罩上紅色錦緞,送進張府,用重金賄賂張府家人,希求讓張居正過目,博其歡心,於是官僚們爭相雇募文人詞客,代寫表章,送給張居正,“爭一啟齒,或見而頷之,取筆點其麗語一二”。京都如此,各地封疆大吏莫不爭相仿效。這種舉國若狂的舉動,即使在那個時代也是罕見的不正常現像,後來明神宗病重時也沒有出現類似排場。
</br>
《明神宗實錄》的纂修官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他們給張居正寫的“蓋棺論定”琿算平直公允,一方麵確認張居正手攬大政十年,“海內肅清,四夷##服,太倉粟可支數年,寺積金至四百餘萬成君德,抑近##,嚴考成,綜名實,清郵傳,核地畝,洵經濟之才也”;另一方麵也指出他的過失,盡管過不掩功,也足以使他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鉗製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寵奪情時,本根已斷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這段話看似官修史書通常史官褒貶筆法,卻不乏史家難得的史識,其精髓就是“威權震主,禍萌驂乘”八個字。
誠然,張居正確實屢屢“鉗製言官”,因為在他看來,要進行改革,必須“謀在於眾,而斷在於獨”。倘使我們說他給人的印象是獨斷專行,是毫不為過的。這實在是迫於形勢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改革舉措觸及政壇痼疾,沒有相當的力度難以奏效。無論是使“中外淬礪,莫敢有偷心”的考成法,還是“理逋負以足國”的清丈田糧,以及把江南行之有效的一條鞭法推廣到全國,無一不是阻力重重,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沒有一點雷厲風行獨斷專行的作風,恐怕一事無成。張居正過於嚴厲,過於操切,必然遭來許多菲議。但是新政成效卓著,言官們難以抓住把柄,便從攻擊張居正個人品行,離間他與皇帝的關係著手。南京戶科給事中餘懋學、河南道禦史傅應禎以及巡按遼東禦史劉台,就是這樣的代表人物。由於皇帝和皇太後的全力支持,宮內實權人物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又與張居正結成權力聯盟,那些反對者統統被嚴厲地打壓了下去。
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萬曆五年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病逝,按照當時的官僚丁憂缺席必須辭官守製二十七個月。張居正是一個“非常磊落奇偉之士”,不願意“徇匹夫之小節”,而使改革中斷,便與馮保聯手策劃“奪情”之局,接受皇帝的“奪情起復”,“在官守製”,依然執掌朝政大權。此舉激起更大的反對聲浪,指責張居正違背傳統的儒家倫理綱常,不配斷續身居高位。反對最激烈的是翰林院編修吳中行、翰林院檢討趙用賢、刑部員外郎艾穆、刑部主事沈思思孝。就在張居正處境十分尷尬之時,明神宗再三強調“奪情起復”是他的旨意,馮保又與之密切配合,記張居正票擬朱旨,對吳趙艾沈四人實施嚴厲的廷杖。由此遭來更多的非議,毫無疑問,張居正樹敵過多,對於他日後遭到報復不無關係,但這並非他的悲劇的關鍵所在。
關鍵在於“威權震主”。
明神宗即位時還是一個十歲(虛歲)的孩子,皇太後把朝政交給了張居正的同時,也把教育小皇帝的責任交給了他。因此張居正身兼二職:首輔與帝師。小皇帝一切都仰賴張居正的輔佐,他對身材頎長美髯及胸的長者既敬重又畏懼。一次明神宗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如雷鳴,嚇得神宗驚惶失措,在場的官員們無不大驚失聲。慈聖皇太後為了配合張居正的調教,在宮中對神宗嚴加看管,動輒譴責:“使張先生聞,奈何!”在太後和皇帝的心目中,張居正的地位與威權之高可想而知。當時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張居正輔政)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部臣拱手受成,比於威君嚴父,又有加焉。”所謂“宮府一體”雲雲,就是把內宮(皇帝)與外朝(政府)的事權集於一身,因此說他是有明一代權力量大的內閣首輔。這一點,張居正本人並不否認,他經常對下屬說:“我非相,乃攝也。”所謂“攝”,就是攝政,代帝執政。如此權勢顯赫的內閣首輔,部下當然要把他“比於威君嚴父”,成為他們爭相拍馬獻媚的對象,阿諛奉承之徒甚至向他贈送黃金製作的對聯,上麵寫道:
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
丘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
張居正號太嶽,把太嶽相公與大明天子相提並論,是頗有僭妄嫌疑的,張居正卻安之若素,流露出“我非相,乃攝也”的心態。
萬曆六年張居正離京歸葬老父,一路上擺出“我非相,乃攝也”的顯赫排場。不僅有尚寶少卿和錦衣衛指揮等官員護送,戚繼光還派來了銃手與箭手保鏢,而且他所乘坐的轎子是真定知府錢普特意趕製的,被人稱為“如同齋閣”。它的前半部是重軒(起居室),後半部是臥室,兩旁有走廊,童子在左右侍侯,為之揮扇焚香。如此豪華之極的龐然大物當然不是八個人所能扛起來的,而是聞所未聞的“三十二抬”大轎,比皇帝的出巡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萬曆十年春,張居正身患重病,久治不愈,朝廷大臣上自六部尚書下至冗散,無不設齋醮為祈禱,以表忠心,企求日後獲得這位代帝攝政的元老重臣的青睞。他們紛紛捨棄本職工作,日夜奔走於佛事道場,把祈求平安的表章供上香火繚繞的神壇,長跪不起。然後再把這些表章裝進紅紙封套,罩上紅色錦緞,送進張府,用重金賄賂張府家人,希求讓張居正過目,博其歡心,於是官僚們爭相雇募文人詞客,代寫表章,送給張居正,“爭一啟齒,或見而頷之,取筆點其麗語一二”。京都如此,各地封疆大吏莫不爭相仿效。這種舉國若狂的舉動,即使在那個時代也是罕見的不正常現像,後來明神宗病重時也沒有出現類似排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