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 作者:樊樹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愁家室不相宜。
正文的註解寫道:“所謀不善,何必禱神,宜決於心,改過自新。”再加上一些正直大臣的勸告,決定懸崖勒馬,於是,他指令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等官員去東廠,會同馮保一起會審王大臣。
二月二十九日,原本風和日麗,朱希孝一行來到東廠後,突然風沙大作,黑霧瀰漫,又下起了冰雹。東廠的問刑官白一清看到這種天象,對兩個問刑千戶說,天意如此,難道不該害怕?高閣老是顧命元老,此事本是捕風捉影,勉強誣陷,,我輩都有身家妻子,他日難免殺頭之禍。二位受馮公公厚恩,應當向他進一句忠言才是。接著又問兩個問刑千戶,王大臣招供言語前後不一樣,而你們二位所寫的審訊結論,卻說“歷歷有據”,有什麽根據?兩個問刑千戶迴答:“此四字(指‘歷歷有據’)是張閣老親筆改的。”白一清大吃一驚,警告說,你們犯下了死罪,東廠機密獄情,怎麽可以送給內閣修改?
他們之間的對話,預示著今天的會審將不會很順利。何況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為人正直,想挽救高拱的性命,在會審前就派錦衣衛校尉秘密提審王大臣,問他從哪裏來,答道:從馮保處來。又說,所有招供全是馮保教的。朱希孝義把高府家人(奴僕)混雜於錦衣衛校尉中,要王大臣辨認誰是同謀人,他根本無法辨認(原本就無此事)。又問他刀劍從哪裏來?他說是馮保家奴辛儒給的。朱希孝明白了案情真相,又不想給馮保難堪,必須草草了事。會審的情景顯得有點滑稽。按照慣例,東廠、錦衣衛審案,必須先對案犯動刑,於是打王大臣十五大板。
王大臣大聲喊叫:“原說與我官做,永享富貴,如何打我?”
馮保打斷他的話,喝問:“是誰主使你來?,”,
王大臣瞪目仰麵說:“是你使我來,你豈不知?卻又問我。”
馮保氣得麵色如土,用誘供的方式提問:“你昨日說是高閣老使你來刺朝廷,如何今日不說?”
王大臣迴答得很幹脆:“你教我說來,我何曾認得高閣老?”
朱希孝見狀不妙,恐怕王大臣把隱情和盤托出,厲聲喝道:“這奴才,連問官也攀扯,一片胡說,隻該打死。”又對馮保說:“馮公公,不必問他。”
在一片尷尬聲中,會審草草收場。
馮保恐怕事情敗露,便讓王大臣喝下生漆酒,咽喉變啞,再也無法吐露真情。很快就把王大臣處死,此案也就不了了之。高拱也因此而避免了滅門之災。
先前馮保聯合張居正,藉助皇後、皇貴妃之手,把高拱趕下台,隻是在權力鬥爭中玩弄手腕而已,不過是政壇最高層麵的明爭暗鬥的另一幕,不足為奇。“王大臣案”則不同,那時高拱已經下野,馮保、張居正無中生有地株連高拱,企圖置高氏於滅門的境地,手段之卑劣,用心之險惡,令人毛骨悚然。
在這一事件中,張居正站在馮保這一邊,並且為之出謀劃策,引起朝廷大臣的不滿,向他施加壓力。正如目擊者申時行後來在迴憶錄中所說:“然眾論皆知其(高拱)冤,頗尤江陵(張居正),江陵迫公議,亟從中調劑,(馮)保意解,乃獨歸罪(王)大臣,論斬。新鄭(高拱)得無恙。”
促使張居正改變態度的關鍵人物,是吏部尚書楊博、都察院左都禦史葛守禮。他們兩人反覆規勸張居正,要他借鑑先前內閣中夏言、嚴嵩、徐階互相傾軋,致使“相名坐損”的前車之鑑。事態已經發展至此,隻有你才有迴天之力。張居正權衡其中的利害關係,表示願意挽迴。楊博向他建議,任命德高望重的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參與會審。在會審前,楊博還為朱希孝策劃,派錦衣衛校尉透風給王大臣,令其翻供;同時又要王大臣辨認同謀者--高拱府上的家人(奴僕),以顯示所謂同謀的虛妄。這是很聰明的一招,不露痕跡,又使王大臣案由此得以澄清。
高拱雖然倖免遇難,但是他後來所寫的迴憶錄《病榻遺言》,還是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張居正參與陰謀的全過程,標題就叫做“毒害深謀”。現代學者出於對張居正的敬仰,百般為他的不光彩一麵進行掩飾,比如關於張居正“附保逐拱”,有的說“如不是捏造,便是臆測”;有的說“此乃烏有誣衊之事”。其實是大可不必的,也是徒勞的。為尊者諱,並非秉筆直書的史家品質。
張居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
歷史猶如色彩斑斕變幻無窮的萬花筒,讓探索它奧秘的人們感到深不可測,這也許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有些事情似乎都是難解之後謎,例如功勳卓著的改革家為何沒有好下場,吳起商鞅死於非命,便是顯例。張居正雖然並非死於非命,但死後,先前對他新生備至言聽計從的明神宗卻揚言要對他“斷棺戮屍”,家屬代他受過,遭受抄家充軍的嚴懲,令同時代人以及後來的讀史者感慨唏噓不已,陷入深深的思索。
萬曆元年至十年擔任內閣首輔的張居正,本著“綜核名實,信賞必罰”的原則,力挽狂瀾,推行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的改革,開創了成效卓著的萬曆新政,不僅改變了以前財政連年赤字入敷出的局麵,而且使萬曆時期成為有明一代最為富庶的幾十年。這是有目共睹的,甚至連和他持不同政見的人,也讚譽有加。人稱“王學左派”“異端之尤”的李卓吾,由於好友何心隱之死,懷疑是張居正指使地方官所為,因而對他一向懷有偏見。在張居正死後遭到不公正待遇時,他出於學者的正直本心,感慨係之地說出了一句極分量的話:“江陵(指張居正)宰相之傑也,故有身死之辱。”在讚譽他是“宰相之傑”的同時,為他的“身死之辱”感到忿忿不平。既然是“宰相之傑”,何以會有“身死之辱”?確實是值得人們深長思之的。
</br>
正文的註解寫道:“所謀不善,何必禱神,宜決於心,改過自新。”再加上一些正直大臣的勸告,決定懸崖勒馬,於是,他指令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等官員去東廠,會同馮保一起會審王大臣。
二月二十九日,原本風和日麗,朱希孝一行來到東廠後,突然風沙大作,黑霧瀰漫,又下起了冰雹。東廠的問刑官白一清看到這種天象,對兩個問刑千戶說,天意如此,難道不該害怕?高閣老是顧命元老,此事本是捕風捉影,勉強誣陷,,我輩都有身家妻子,他日難免殺頭之禍。二位受馮公公厚恩,應當向他進一句忠言才是。接著又問兩個問刑千戶,王大臣招供言語前後不一樣,而你們二位所寫的審訊結論,卻說“歷歷有據”,有什麽根據?兩個問刑千戶迴答:“此四字(指‘歷歷有據’)是張閣老親筆改的。”白一清大吃一驚,警告說,你們犯下了死罪,東廠機密獄情,怎麽可以送給內閣修改?
他們之間的對話,預示著今天的會審將不會很順利。何況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為人正直,想挽救高拱的性命,在會審前就派錦衣衛校尉秘密提審王大臣,問他從哪裏來,答道:從馮保處來。又說,所有招供全是馮保教的。朱希孝義把高府家人(奴僕)混雜於錦衣衛校尉中,要王大臣辨認誰是同謀人,他根本無法辨認(原本就無此事)。又問他刀劍從哪裏來?他說是馮保家奴辛儒給的。朱希孝明白了案情真相,又不想給馮保難堪,必須草草了事。會審的情景顯得有點滑稽。按照慣例,東廠、錦衣衛審案,必須先對案犯動刑,於是打王大臣十五大板。
王大臣大聲喊叫:“原說與我官做,永享富貴,如何打我?”
馮保打斷他的話,喝問:“是誰主使你來?,”,
王大臣瞪目仰麵說:“是你使我來,你豈不知?卻又問我。”
馮保氣得麵色如土,用誘供的方式提問:“你昨日說是高閣老使你來刺朝廷,如何今日不說?”
王大臣迴答得很幹脆:“你教我說來,我何曾認得高閣老?”
朱希孝見狀不妙,恐怕王大臣把隱情和盤托出,厲聲喝道:“這奴才,連問官也攀扯,一片胡說,隻該打死。”又對馮保說:“馮公公,不必問他。”
在一片尷尬聲中,會審草草收場。
馮保恐怕事情敗露,便讓王大臣喝下生漆酒,咽喉變啞,再也無法吐露真情。很快就把王大臣處死,此案也就不了了之。高拱也因此而避免了滅門之災。
先前馮保聯合張居正,藉助皇後、皇貴妃之手,把高拱趕下台,隻是在權力鬥爭中玩弄手腕而已,不過是政壇最高層麵的明爭暗鬥的另一幕,不足為奇。“王大臣案”則不同,那時高拱已經下野,馮保、張居正無中生有地株連高拱,企圖置高氏於滅門的境地,手段之卑劣,用心之險惡,令人毛骨悚然。
在這一事件中,張居正站在馮保這一邊,並且為之出謀劃策,引起朝廷大臣的不滿,向他施加壓力。正如目擊者申時行後來在迴憶錄中所說:“然眾論皆知其(高拱)冤,頗尤江陵(張居正),江陵迫公議,亟從中調劑,(馮)保意解,乃獨歸罪(王)大臣,論斬。新鄭(高拱)得無恙。”
促使張居正改變態度的關鍵人物,是吏部尚書楊博、都察院左都禦史葛守禮。他們兩人反覆規勸張居正,要他借鑑先前內閣中夏言、嚴嵩、徐階互相傾軋,致使“相名坐損”的前車之鑑。事態已經發展至此,隻有你才有迴天之力。張居正權衡其中的利害關係,表示願意挽迴。楊博向他建議,任命德高望重的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參與會審。在會審前,楊博還為朱希孝策劃,派錦衣衛校尉透風給王大臣,令其翻供;同時又要王大臣辨認同謀者--高拱府上的家人(奴僕),以顯示所謂同謀的虛妄。這是很聰明的一招,不露痕跡,又使王大臣案由此得以澄清。
高拱雖然倖免遇難,但是他後來所寫的迴憶錄《病榻遺言》,還是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張居正參與陰謀的全過程,標題就叫做“毒害深謀”。現代學者出於對張居正的敬仰,百般為他的不光彩一麵進行掩飾,比如關於張居正“附保逐拱”,有的說“如不是捏造,便是臆測”;有的說“此乃烏有誣衊之事”。其實是大可不必的,也是徒勞的。為尊者諱,並非秉筆直書的史家品質。
張居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
歷史猶如色彩斑斕變幻無窮的萬花筒,讓探索它奧秘的人們感到深不可測,這也許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有些事情似乎都是難解之後謎,例如功勳卓著的改革家為何沒有好下場,吳起商鞅死於非命,便是顯例。張居正雖然並非死於非命,但死後,先前對他新生備至言聽計從的明神宗卻揚言要對他“斷棺戮屍”,家屬代他受過,遭受抄家充軍的嚴懲,令同時代人以及後來的讀史者感慨唏噓不已,陷入深深的思索。
萬曆元年至十年擔任內閣首輔的張居正,本著“綜核名實,信賞必罰”的原則,力挽狂瀾,推行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的改革,開創了成效卓著的萬曆新政,不僅改變了以前財政連年赤字入敷出的局麵,而且使萬曆時期成為有明一代最為富庶的幾十年。這是有目共睹的,甚至連和他持不同政見的人,也讚譽有加。人稱“王學左派”“異端之尤”的李卓吾,由於好友何心隱之死,懷疑是張居正指使地方官所為,因而對他一向懷有偏見。在張居正死後遭到不公正待遇時,他出於學者的正直本心,感慨係之地說出了一句極分量的話:“江陵(指張居正)宰相之傑也,故有身死之辱。”在讚譽他是“宰相之傑”的同時,為他的“身死之辱”感到忿忿不平。既然是“宰相之傑”,何以會有“身死之辱”?確實是值得人們深長思之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