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卑微,當上皇帝後,生怕那些開國元勛尾大不掉,把他的二十三個兒子都封王建藩,作為維護皇權的屏障。而且明文規定,如遇權奸擅權,藩王可以移文中央聲討,索取奸臣,並發兵“清君側”。這種做法,同樣出身卑微的劉邦也採用過,他建立漢朝後,立即分封同姓諸侯王,作為劉家天下的屏障。結果適得其反,那些同姓諸侯王野心勃勃,與中央分庭抗禮。漢景帝接受晁錯的建議“削藩”,引來了藩王的反叛——吳楚七國之亂,他們的藉口就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建文帝即位後,那些分封於邊疆及內地的藩王們,根本不把這個年輕的侄皇帝放在眼裏,他們個個擁有重兵,位高權重。建文帝時時感受到身為皇叔的藩王的威脅,不得不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計議削藩。藩王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發難,援引“祖訓”:如遇奸臣擅權,藩王可以發兵聲討,以“清君側”。於是,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他的封地北京起兵,發動“靖難之役”,藉口是“清君側”——以誅齊泰、黃子澄為名,矛頭卻直指建文帝。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下當時的首都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一說焚死,一說逃亡,究竟如何,眾說紛紜,這就是建文帝之謎的由來。


    燕王朱棣為了奪取帝位,必須宣稱建文帝及其長子已經死亡,否則他就不可能稱帝。他在裝模作樣地多次拒絕大臣們的“勸進”之後,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這樣的做法未免有篡位的嫌疑,要擺脫嫌疑,首先必須否定建文帝的合法性。因此他既不給建文帝應有的諡號,也不承認建文的年號,把建文四年改稱洪武三十五年,表示他不是繼承建文帝的帝位,而是直接繼承太祖高皇帝的帝位。就這樣,他成為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改明年為永樂九年(1403年)。


    明成祖朱棣為了粉飾奪取帝位的合法性,寸旨使臣下掩蓋歷史真相,銷毀建文時期的政府檔案,禁止關於這一事件的一切記敘。光有掩蓋還不夠,必須篡改歷史。於是,《明成祖實錄》如此寫道:建文四年六月,“靖難”的軍隊打到南京金川門,“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己,乃嘆曰:‘我何麵目相見耶!’遂闔宮自焚”。


    史家的春秋筆法已經顯露無遺,對朱允炆既不稱惠帝,也不稱建文帝,而徑直改稱“建文君”,以表示他並不是帝位的合法繼承人:因為無臉見人,才畏罪自殺——“闔宮自焚”。燕王則顯得高風亮節,捐棄前嫌,《實錄》繼續寫道,他立即派遣太監前往救援,無奈來不及,太監把“建文君”的屍體從火中找出,報告燕王,燕王哭著說:果然如此癡呆?我來是為了扶翼你為善,你竟渾然不覺,而走上絕路!這分明是史官的粉飾之言。假如建文帝不“自焚”,也必死無疑。事實上朱棣上台後,對建文帝的親信大臣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大屠殺,被人稱為“瓜蔓抄”。其殘酷的程度可與乃父朱元璋懲處胡惟庸、藍玉黨案相媲美。


    《明成祖實錄》所說,當然不是歷史的真相。明末文壇領袖錢謙益的《有學集》中有一篇《建文年譜序》,這樣寫道:他在史局(國史館)工作三十餘年,博覽群書,唯獨對於“建文遜國”(明朝官方對於朱棣奪取帝位的一種標準宣傳口徑)一事搞不清楚而傷心落淚。原因有三:一是《實錄》無征,二是傳聞異辭,三是偽史雜出。因此他稱讚趙士喆所編《建文年譜》,薈萃諸家記錄,再觀真相,感人至深,“瀆未終卷,淚流臆而涕漬紙”。可見從明初到明末,始終有人在探求建文帝之謎。


    就連明成祖朱棣自己也不相信建文帝真的自焚而死。《明史·胡濙傳》記載,永樂五年朱棣懷疑建文帝的下落,派遣戶科都給事中胡濙,以頒布禦製諸書、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蹤跡。胡濙在外十四年之久,迴朝後,把打聽到的民間隱秘與傳聞,向皇帝報告,終於使他的懷疑冰釋。《明史·胡濙傳》如此寫道:“先,(胡)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太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你看,朱棣如果相信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呢?明清史專家孟森在《建支遜國事考》中說:“夫果如橫雲所言,成祖命中使出其屍於火已驗明的係建文,始以禮葬,則何必疑於人言,分遣胡濙、鄭和輩海內海外,遍行大索,大索至二十餘年之久?”


    即使明成祖朱棣的子孫後代也認為建文帝的下落是個謎。明神宗朱翊鈞就是一例。他即位伊始,曾下詔為建文朝盡節諸臣建祠廟祭祀,並頒布《苗裔恤錄》,對他們的後裔給予撫恤。看來他對被明成祖趕下台的建文帝頗有一點追懷敬仰之情。萬曆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在文華殿與內閣大學士們談起建文帝的事,提出了一個思慮已久的問題:“聞建文當時逃逸,果否?”寥寥數語,再次揭示了明朝的第一號無頭公案。內閣首輔張居正對此也不甚了了,既然皇上問起,便如實迴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老相傳,言建文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人無知道。至正統間,忽於雲南郵壁上題詩一首,有‘淪落江湖數十秋’之句。有一禦史覺其有異,召而問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歸骨故園。”乃驗知為建文也。禦史以聞(報告朝廷),遂驛召來京,入宮驗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終。“張居正的這一說法,記載在《明神宗實錄》,與祝允明《野記》(《歷代小史》卷七十九)所說大體相同,可見在明中晚期,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已經不再忌諱,事實的真相逐漸明朗。有意思的是,明神宗對此很感興趣,必欲追根究底,要張居正把建文帝在雲南某驛站牆壁上的題詩全文,背給他聽。聽罷,慨然興嘆,又命張居正抄寫進覽。全詩如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樊樹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樊樹誌並收藏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