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由衷的道:“為夫不僅僅是因為愛屋及烏才喜歡諸位夫人做的飯菜,隻是因為你們做的飯菜真的挺好吃的,讓為夫欲罷不能、停不下來啊。”


    曹爽一直在不停的吃著菜,因為天氣實在是太熱了,不一會兒便吃得滿頭滿臉都是汗水,心想若是這個季節吃火鍋那會更加的熱,


    可惜現在不是在後世流行夏天就吃火鍋,還是要在冬季更適合一點,畢竟冬季若是單獨做菜的話會冷得很快,菜冷了的話吃起來口感也不會好了,


    曹爽想了想道:“等再過幾個月天氣冷下來的時候我們一起用五熟釜煮肉吃吧,當年父親和文帝在冬天的時候最喜歡吃這個了,我也好想念五熟釜煮肉的滋味啊。”


    蒹葭笑著道:“好啊,到時候妾身和姐妹們陪著夫君一起吃。”


    柏靈筠欣喜的道:“妾身也挺喜歡吃五熟釜煮的東西的。”


    孫魯班期待的道:“妾身之前一直在江東,地處南方,還很少能有機會吃到這樣的食物,也想試試呢。”


    火鍋是中國獨創的美食,出現的時間很早,它在八大菜係之外,形成自己的發展序列。


    商周便有了青銅溫鼎,上麵是鍋,下麵是碳盤,近似現代火鍋。


    早期溫鼎用其他鼎改造,即將普通鼎的底部鑿穿,以便放入炭火,上加格擋,將食物與火分開。


    到周代“奴隸守門方鼎”,已是專門設計的鼎,形狀近似今天的幹鍋,有火門,可控製溫度。


    溫鼎的高度都在15至25厘米左右,放在桌上,高度近人嘴,便於取食。


    但溫鼎多直口,甚至是斂口,其中煮的湯汁一旦沸騰,易迅速溢出,


    現代火鍋都是敞口,減緩溢出速度,且現代火鍋下設托盤,一旦湯汁溢出,可避免其流得哪都是,沾染衣物,商代沒有類似設計的溫鼎,但這樣的溫鼎也可以用來煮肉湯了,


    漢代,溫鼎發展為染器,上部立耳鼓腹,底部中央有一圓柱形鼎足,底盤內置炭火,此外還有5格鼎,帶兩套染盤,即放佐料的盤子。


    有的染器的耳杯還橫出長柄,取更為方便。即在爐式染器之外,還有一種長柄染器,即“樵鬥”,“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樵鬥”像土耳其的長柄咖啡小鍋,製作時,加入咖啡和水,放在熱沙中,將溢時迅速拿起,風味獨特。


    隨著染食法的發展,漸轉向爚(音如悅)食法,即“內肉、菜於湯中薄出之”,就是把食材置熱湯中略煮即食,先秦即有,東漢時普及。


    隨著爚食法發展,東漢後期,又出現“湯中一沸而出”的涮食法。


    《玉篇》中有“胙……薄切肉,清龠”一說,龠通爚,清龠指用白水涮,應是涮肉。


    漢魏時代的人喜食膾,即生肉切成薄片直接吃,從膾到“涮”,隻隔一層窗戶紙。


    漢代無“涮”字,用水汆熟食物,一般稱為爚,三國時才出現了“炸”字,人們遂用“炸”替代“爚”。


    在後世的炸指的是油炸,但早期指水炸。


    《廣雅》稱:“炸,湯爚也。”直到清代,炸仍分油炸、水炸兩種,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慈姑的“嫩莖亦可炸食”,指在熱湯中一滾即食。


    炸也稱為煤,翟灝在《通俗編》中鉤沉:“今以食物納油中及湯中,一沸而出,曰煤(炸)。”


    可能是隨著油炸普及,水炸漸邊緣化,清代中後期才改稱涮。


    昔年曹丕常用“五熟釜”,即分為五格的鍋,也是一種火鍋,也算是一種銅製的火鍋,被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在北方的冬季比較流行,


    魏國初建為大理,遷相國,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為之銘曰:“於赫有魏,作漢藩輔,厥相惟鍾,實幹心膂。”用鍋有五格隱喻君臣同心,


    這時的人們已經開始涮羊肉了,畢竟從這時開始,冬天比以往更冷了一些,


    但到了唐宋時,涮食法似漸衰落,唐代民間普及“暖鍋”,這種“暖鍋”分鍋體、煙囪和支架三部分,與今涮羊肉鍋近似。


    白居易在詩中稱:“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紅泥”指陶製小火鍋。


    《嶺表錄異》記錄了火鍋類食品不乃羹,稱:“交趾之人重不乃羹。


    羹以羊鹿雞豬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極肥濃漉;去肉,進蔥薑,調以五味……主人先舉,即滿斟一杓,內嘴入鼻。”用鼻子喝肉湯,有點恐怖,可能是一種以訛傳訛的汙蔑性說法。


    北宋時有“穀董羹”。蘇軾在《書陸道士詩》中稱:“羅浮穎老取凡飲食雜烹之,名穀董羹,坐客皆稱善。”可能也是火鍋。


    穀董羹、不乃羹、暖鍋等,更近似“亂燉”,而不是涮法。唐宋時中原氣溫迴升,可能讓人們更愛切膾、不重涮食。


    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提到“撥霞供”,即在雪地中得一野兔,“無庖人可治”,有人建議說,批成薄片,放熱湯中汆熟。


    所謂“撥霞”,指撥開鍋中各種配料,找兔肉吃,與今火鍋近似,但非常規料理法。


    到了明代,北京已有“生火鍋”,《清稗類鈔》記:“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曰‘生火鍋’。”


    在“野意火鍋”衝擊下,北京涮羊肉有了很多革新。


    首先,從宋代火鍋起,肉片先在酒、醬、椒等調味汁中浸泡,再下鍋。


    而涮羊肉真正成為名吃,則是在清代。


    清代涮羊肉本名“野意火鍋”,據舊《奉天通誌》載,“(火鍋)以錫為之,分上下層,高不及尺,中以紅銅為火筒著炭,湯沸時,煮一切肉脯、雞、魚,其味無不鮮美”。


    八旗在關外即喜“野意火鍋”,“野意”即“野意家夥”,意為野味,從關外帶入北京。


    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而到1796年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使用1550個火鍋用來承辦筵席。”


    據《宮女談往錄》記:“反正一年裏我們有三個整月吃鍋子。正月十六日撤鍋子換砂鍋。”


    乾隆皇帝曾在30天吃了60次火鍋,清朝皇帝每天隻吃兩頓飯,即頓頓有火鍋。


    當時人認為火鍋有滋補作用,在皇帝推動下,百姓也熱衷火鍋。清代李調元在《雨村詩話》中記:“暖鍋,俗名火鍋,所以盛饌最便,寒天家居必用。餘年過六十,苦鬲冷,每食必須。”到了曹爽前世所在的現代那更是風靡全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