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範抱拳道:“仆定不辱命,隻是這更多的鐵器多半是為了漢中、乃至蜀國準備的,對於武帝的當年之痛,


    還是得造些大船、練支水師方才能成事,在大江上步戰再厲害也是無處施展啊,當年的赤壁之戰武帝便是吃了北方將士不熟水戰的虧啊!”


    曹爽繼續翻看著奏章點頭認同道:“卿所言吾甚是認同,隻是這伐蜀伐吳也得有個先後順序,吾之意還是先取漢中,而後再入蜀,最後再取江東,這樣能容易些,


    也不至於再次讓孫劉聯盟再起,再者這水軍訓練耗時日久,還是得耗費幾年的時間才能練出來啊!”


    桓範跪坐於下首的筵席沉吟片刻道:“丞相說的是,即便是江北沿江之地盡數歸我大魏,但那也才是幾個月之前的是,


    若是要練出一支熟悉水戰的水軍來,還需一些時間,並非朝夕可成,若是太急於求成,那多半又是第二場赤壁之戰了。”


    孫劉聯盟既成,之後周瑜奉命率三萬水軍溯江而上,與劉備軍隊會合於樊口,又一齊西上夏口進軍赤壁。


    曹操則率大軍從江陵水陸東進,不久就與孫劉聯軍相遇於赤壁,發生了一場赤壁前哨戰。


    赤壁前哨戰曹操並未取得勝利,這使得他改變了戰略部署。


    孫權派周瑜和程普與劉備合力迎擊曹操,在赤壁相遇。


    這時曹操的軍隊士卒已經發生了疾病,剛一交戰,曹軍失敗後退,撤軍駐紮長江北岸。


    從“引次江北”來看,可知雙方初戰並非江北,而是在江南。曹操投入的前鋒部隊是騎兵,不是水軍。


    魏軍之後即次第渡江後退至赤壁斜對的烏林,目的是與後續的水陸大軍匯合。


    曹操敗退江北後,因為士兵不習水性,便采取連環戰艦布防,即將所有戰艦連在一起,減少風浪的顛簸。


    孫劉聯軍要想解除曹軍東下的威脅,就必須打垮曹操的水陸大軍,阻止其繼續東下。


    這時雙方都擺下陣勢,準備在此進行決戰。


    但交鋒的地點已非原來的赤壁,而是曹操“引次江北”後重新安營紮寨的烏林。


    此時,周瑜部將黃蓋針對曹軍不習水戰,船艦連接一起的機會,建議用火攻。


    周瑜采納了黃蓋的火攻並詐降之計。


    黃蓋先向曹操送了降書,用船裝滿幹荻枯柴,澆上油膏,乘東南風向曹軍軍艦衝去。


    曹軍以為黃蓋來降,都高興地出營觀看。


    在離曹軍二裏來路時,來船同時點起火來,火烈風猛,船行如箭,直衝曹軍船群,燒了曹操的全部艦船,並延及岸上兵營,曹軍死傷無數,周瑜率軍隨後攻到,曹軍大敗。


    曹操經烏林慘敗,銳氣頓挫,死傷甚眾,加上軍中已有疾疫,官兵多有死者。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率軍從華容道向南郡撤退。


    劉備、周瑜水陸並進,乘勝追擊,一直打到江陵城下。


    當時,曹軍的十多萬大軍,經赤壁、烏林之戰,已無力再戰。


    曹操於是留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引軍北還,劉備、周瑜等在曹操大軍退走後,也分別率軍圍困江陵。


    雖然孫劉聯軍尾追曹軍,但是雙方沒有發生戰爭。


    早受疫病困擾的曹軍在後有追兵,“兼以饑疫”的襲擊下,死亡大半,嚴格說來,這不能稱為一次戰役,僅是赤壁、烏林之戰的尾聲。


    持續了半年之久的赤壁之戰,至此以曹操的失利而告結束。


    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仍然占據以襄陽為中心的南陽郡,並具有荊州北部作為緩衝,但荊州南部卻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了,


    孫權很快便趁勢取得江夏郡及以江陵為中心的南郡,占據荊州中部,擴大了疆域,鞏固了江東。


    而劉備集團攻下了除南郡外的其他荊州四郡,占據荊州的江南部分,開始有了自己的地盤,


    當然這樣結果對孫劉兩家來說都不滿意,畢竟都沒有完整的得到荊州南部,又分贓不均,兩家都認為自己才是出力多的那一方,


    孫劉聯盟便暫時一拍兩散了,由利益聚起來的聯盟終歸還是要由利益來將其瓦解,


    若不是如此,說不定孫劉聯軍會繼續北上,威脅魏國原本占領的北方之地,繼續挺進壽春、洛陽等地,


    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吧,既分化了孫劉聯盟,又給自己留了恢複元氣的時間,但魏國的危機也沒有就這樣輕鬆解除,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跟孫權提出攻占兩川,聯合馬超圍攻曹操。


    但計策未實施,周瑜就病逝了。


    曹爽端起桌案上的茶飲了一口想了想繼續道:“若是當年馬孟起能夠歸屬武帝,那即便是經曆了赤壁大敗,想必漢中也能保住,可惜……,馬孟起此舉便是既誤了自己也誤了大魏啊!”


    赤壁之戰後曹操元氣大傷,馬超這種“半獨立”的割據集團,曹操也就需要考慮將其“收入囊中”。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


    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閥都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並涼州。


    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於是聯合關中諸將張橫、梁興與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10萬人馬起兵反曹。


    馬超謀反,導致曹操“征張魯”的計劃被推遲,使得曹操奪取漢中後難以搶在劉備之前奪取益州,也就是的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的局麵固化。


    對於馬超家族而言,馬超的謀反更是一場災難,不僅使得馬超父兄馬騰等在朝廷為官的親屬在建安十七年(212年)被曹操族滅,而且馬超妻兒也都被曹操大軍殺戮滿門。


    馬超家族百餘口被殺,隻剩下馬超與從弟馬岱兩人留在世上,悲哀啊。


    馬超雖然缺乏政治頭腦,但軍事能力還是很不錯,曹操也說“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楊阜也說“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


    如果馬超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時,明確歸順曹操表示願意作為征討張魯的“先鋒”,曹操必然滿心歡喜。


    馬超作為曹操征西大軍的前鋒,很容易支持曹操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就奪取了漢中地區。


    而此時劉備還沒有入川,曹操有馬超這樣的猛將,完全有機會乘勝追擊奪取益州。


    一旦曹操在“急先鋒馬超”支持下奪取漢中與益州,關中自然也就在馬超感召下不攻自平,


    此時曹操控製著東漢十三州中的十州之地,劉備與孫權隻有荊州、揚州兩州之地,


    士燮的交州處於半獨立狀態,劉備、孫權如何抗衡曹操?


    即使孫權騰出手來奪去了交州,孫權、劉備實際控製的地盤也是很小的。


    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赤壁之戰中吃過一次虧,這時有了馬超“急先鋒”,則循序漸進從西川、漢中順著水路南下奪取荊州,最後奪取揚州與交州,也許曹操在生時已經完成了“重新統一”的偉業。


    桓範亦是著胡須感慨道:“馬超有自己的部曲,又曾為武帝奪取涼州、漢中、益州的“急先鋒”,若是歸附,地位壓倒“五子良將”並非難事。


    不僅可以延續“伏波將軍馬援”的將門香火,而且可以配享太廟澤被後世。


    馬超與馬岱、龐德等人為武帝征討四方,那時怎樣的一種雄壯。


    可惜馬超竟然是試圖用一州殘破之地與曹操八州之地抗衡,致使家族毀滅,真是可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