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使者麵色終於不再有先前那般鎮定,有些變化的道:“雖然我教實力不弱,但可不是什麽好戰的教派,


    畢竟我教根本的宗旨還是無為嘛,自然也不希望有更多百姓卷入戰事中來,讓他們白白送死,我教還是愛惜自家的信徒的。”


    曹爽心道無為、愛惜信徒什麽的多半也隻是借口說辭而已,若是到了要得到更多利益之時,這些東西便隨時可丟下,暫時不用理會了。


    漢初黃老學將道家的“無為而治”由理論推向實踐。西漢建朝,社會初定,國家需要安寧,經濟需要恢複與發展,人民需要休生養息。


    黃老學適應社會的需要,提出無為而治,得到漢初統治者的重視。


    漢文帝、景帝、竇太後等都以黃老學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主要大臣蕭何、曹參、陳平等都好黃老之學,施無為之政。


    淮南王劉安主持編纂的《淮南子》一書,是漢初黃老學的理論總結。


    黃老學兼容並包一方麵它繼承了道家的無為政治,提出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思想,認為“貴清靜而民自定”,君主治國掌握政治要領即可,不要作過多的幹涉;主張“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讓百姓休生養息。


    一方麵又吸取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禮義仁愛思想、墨家的兼愛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等,提出刑德並舉,恩威並施,循名責實,賞罰必信,並認為“不爭亦無成功”。


    《淮南子》還對“無為”作了新的解釋,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反對離道而妄為,主張循理而舉事,因自然之勢加以主觀努力而有所作為。


    因此黃老學的無為而治是道、法、儒、墨、名、陰陽諸家思想的融合,是無為與有為的結合,是經世致用之學,在政治上具有了積極進取的精神,在相當程度上克服了老莊的消極無為的思想。


    漢初“文景之治”的曆史佳話固然有多方原因,但統治思想中的無為而治,給飽經戰亂的社會與人民帶來休生養息的機會,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隨著曆史條件的變化,到東漢時,一些方士把黃老學與神仙長生、鬼神祭褥、讖緯符籙等方術雜糅在一起,視黃帝、老子為神仙,形成原始道教,黃老學逐漸變為早期道教的前身。


    曹爽點頭道:“這才對嘛,當以和為貴,若是雙方打起來,那可對兩家都沒有好處,隻是對吳、蜀有利,相信這也不是汝家教主想要看到的結果吧,


    畢竟我大魏也不是當年那般弱小了,相信擊潰如黃巾軍一般的勢力也會比當年容易很多的。”


    此時的曹操實力尚不足,不能像公孫瓚一樣,一舉破敵。


    如此,通過遊擊戰,積小勝為大勝,不失為唯一取勝的辦法。


    青州黃巾實在受不了,“賊乃退走”。


    青州黃巾往北撤走,撤入了濟北,曹操繼續追擊!


    濟北的地形與東平又不同,北麵是黃河,東北為大山。


    這裏的地形,自然更利於曹操設伏用奇,甚至截斷其退路了。


    如此,此時,當初鮑信所說的:“後選精銳,據其要害,擊之可破也”的條件也就成熟了,青州黃巾,也就被逼到絕地,進退不得了。


    曹操一麵騷擾敵人,一麵阻截敵後路,但同時,此時的曹操仍然沒有一舉殲滅青州黃巾的實力,因此,繼續是邊打邊談。


    時間,對曹操有利!此時,已入冬,天寒地凍,青州黃巾的生存更加困難了,戰場的主動權,也就是談判的主動權!


    這一情況下,曹操拋出自己的條件,全力爭取其投降。


    青州黃巾,本都是莊稼漢,不是什麽惡人。


    他們四處奔走,無非是要活下去!不管他信的什麽神,曹操要收降他們,首先要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


    從後麵曹操在東阿等地靠屯田取糧,及後來與呂布爭奪兗州,“兵皆出取麥,在者不能千人”看,曹操答應給青州黃巾在一些地區屯田,生活下來。


    同時,曹操也答應了青州軍的獨立性,此後,青州軍沒有被打散,曹操也沒有任命其他將領統領該部,可見黃巾在編製上始終保持了獨立性。


    曹操治軍嚴法,但對青州兵“數寬之”,甚至在青州兵“潰散”、“擄掠”之時不依法治之,可見黃巾似乎在曹公軍法之外還保持了獨立性!


    最後,曹操在太平道的教義上,滿足了青州黃巾的訴求,後來,曹操擊敗袁紹後,曾說:漢桓帝的時,“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言後五十歲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


    曹操去世前一年,陳群等人勸曹操做皇帝時,奏到:“漢行氣盡,黃家應興,殿下應期···”


    也就是說,經過“包裝”、“改良”,“漢行氣盡,黃家應興”中的“黃家”,被曹操解釋成了自己!


    可以說,這也意味著,某種程度上,曹操本人,獲得了在“黃家”的宗教地位。


    可以說,曹操給出的條件,在經濟上、組織上、教義上,都滿足了青州黃巾的訴求。


    走投無路,天色漸寒,生存困難的青州黃巾,自然也就答應了曹操的條件,歸順了!


    曹操收青州黃巾時稱:魏武之強,由此而始。


    其實,單純從軍事戰力的角度看,青州軍不算能打。


    當年,被公孫瓚、陶謙都擊敗過,此後,隨曹操作戰,也出現過多次潰散,並不算是精兵。


    然而,“魏武之強,由此而始”,卻確實如此!首先,曹操有了一支規模較大的直屬武裝。


    這個直屬武裝,有兩重意思,首先是常備軍。


    曹操稱“受降卒三十餘萬”。一般認為,以當時破敵文書以一當十的傳統,青州軍規模應在2萬左右。


    要知道,此前,曹操自己的兵力隻有數千!而且,“舊兵少,新兵不習練”。


    當然,更大的意義在於:龐大的兵源。


    青州黃巾,父死子繼,兄弟相繼,治屯連兵。(《三國誌.陶謙傳》引《吳書》)


    也就是說,百餘萬男女,平時耕種,但男子皆是青州兵的預備役。


    後來,不少朋友疑惑:收青州黃巾就這麽多人可,怎麽到了官渡之戰的時候才那麽點兵呢?


    其實,青州兵是兵農合一的。需要時披掛上陣,不上陣時在家務農,或從事後勤運輸。


    官渡之戰時,曹操最頭疼的就是糧草不繼,因此,讓青州軍從事生產、運輸工作也是自然的了!


    同時,更重要的是,號稱百萬的男女人口歸順曹操,這給曹操提供了龐大的勞動力!


    “及破黃巾,定許,得賊資業,當興立屯田”,也就是說,有了青州黃巾的牛和生產工具及人口,曹操才有了實施屯田,足兵足食的基礎!


    “魏武之強,由此而始”,確實如此!數千兵,能擊敗號稱百萬的敵人,曹操的軍事才能確實傑出。


    不過,更難得的,是曹操的政治能力!公孫瓚、陶謙,都能大破青州黃巾,卻隻能將其驅逐出境。


    而當時實力明顯弱得多的曹操,卻能將規模遠大於自己的青州黃巾一舉收降,化強大的敵人為自己的實力,實在令人驚歎!


    由此,曹操終於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