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綜上台基來抱拳稟報道:“丞相,張魯的孫輩張昭成今天一大早便遣人前來說是有要事與丞相相商,要與丞相做一筆交易。”


    曹爽頗有興致的道:“哦,張昭成不是還不死心隱藏在蜀中伺機而動嗎?怎麽有興致與大魏做交易了?剛剛我還以為是大魏內部的軍政大事呢,畢竟現在大魏的國事都是由丞相府決斷的。”


    張昭成是張魯之孫,張祺英之子嗣,在年少之時便很有野心,這些年一直都留著蜀中,在暗地裏經營著祖上傳下來的“家業”五鬥米教,如今也算是頗具規模。


    諸葛亮領兵北伐的那七年,主要在前線處置軍務,沒有迴過成都,後方相府的日常政務由留府長史與參軍處理,但國內與國際間的重大事項,仍然是要稟報他來作決斷。


    設在成都的朝廷與留守相府通過驛傳和漢中的隨軍相府保持著緊密的聯係,來往溝通訊息,並能及時地傳達諸葛亮的指示。


    例如建興六年(228年)街亭之役失敗後,孔明秣馬厲兵,準備再戰,可是朝內官員對此頗有非議,不主張再次北伐。


    那些大臣的反對意見傳到漢中後,諸葛亮專門給朝廷寫了《後出師表》來進行批駁,維持了以往的作戰方針,從而繼續進行他的北伐事業。


    建興七年(229年)孫權稱帝,遣使告知蜀漢,成都朝廷的百官對此堅決反對,並提出要與東吳絕交,廢除盟約。


    由於朝內群情激奮,留府長史、參軍對此不好處理,隻得傳報漢中丞相府。諸葛亮又作了詳細的指示,說明與吳國結盟抗魏的好處。


    即使孫權不出兵攻魏,隻要是和蜀國交好,“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


    他決定派遣衛尉陳震赴東吳祝賀,並重新訂立對曹魏的作戰盟約,並且分割將來可能獲得的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穀關為界。”


    由此可見諸葛亮雖然身處邊陲,但仍與後方保持著密切的聯絡,並能夠有力地貫徹自己的政治意圖,使朝廷與百官服從。


    三國時曹操在擔任丞相之後曾進爵魏公,受“九錫”儀仗,這是位極人臣,比擬周公的禮器。


    孫權詐降曹魏後,曹丕“使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


    如劉曄所言,受九錫、稱王,在禮儀服飾上距離天子也就是一步之遙了。


    “夫王位,去天子一階耳,其禮秩服禦相亂也。”自王莽代漢以來,權臣篡奪帝位,改朝換代,往往是從受九錫、封王開始,然後循序漸進,再登上皇帝的寶座。


    而諸葛亮駐紮漢中以後,李嚴曾給他去信:“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可見孔明當時的權勢之盛。李嚴是蜀漢的托孤重臣,應該忠心輔佐後主劉禪,為什麽要勸諸葛亮進九錫、稱王呢?


    李嚴這是在試探諸葛亮是否將走王莽、曹操的道路,準備取代劉氏而奪取帝位。


    “按理來說,作為托孤重臣的諸葛亮對此應該表示極大的憤慨,除嚴厲斥責李嚴外,也理應鄭重表明自己一心事主、效忠漢室的心跡。”


    但諸葛亮沒有那樣做,他雖然拒絕了李嚴的建議,但解釋其原因說是由於功業未立,如果消滅了曹魏,進據中原,那麽就是“十錫”也可以接受。


    “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曹)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由此可以看出,孔明的誌向甚至不止於稱王受九錫,隻不過他認為尚未具備必要的條件,時機不到而已。


    諸葛亮遠赴漢中前,對後方的事務作了妥善安排,其重點一是“府中”,即處理國內庶務的留守相府;二是“宮中”,即劉禪居住的皇宮,對後主進行保護與監控。


    如前所述,成都的留守相府由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署理,宮中事務則委派董允等數位官員負責。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對劉禪進行了詳盡的告誡,若有事情要辦,無論大小都要先向那幾位監護者諮詢,獲得同意後方可去做。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主持宮中事務和保衛工作的官員是董允,他的父親董和早年曾與諸葛亮共同署理左將軍府和大司馬府。


    後來費禕遷為參軍,北赴前線。“(董)允遷為侍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衛親兵。”


    諸葛亮臨行前給董允等人下了命令,若不盡職就要被定為死罪。“若無興德之言,則戮允等以彰其慢。”


    因此董允對宮內事務的管理非常嚴格,絲毫不敢放縱劉禪,就連擴充後宮嬪妃采女之事也予以否決,使劉禪心懷忌憚,不敢妄為。


    成都地區的軍隊由向寵負責,他是隨軍相府長史向朗的侄子,“建興元年封都亭侯,後為中部督,典宿衛兵。”


    諸葛亮臨行時囑托劉禪,京師的軍務都要找向寵諮詢。“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


    此外,還有取代李嚴出任尚書令的陳震,負責傳遞讓劉禪閱覽和簽署的文書,地位也很重要。


    諸葛亮提醒劉禪要特別親近與信從董允、陳震、張裔、蔣琬這四個人,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以上情況反映,諸葛亮盡管遠離後方,但是在留守相府與皇宮內外安排了多位可靠的代理人,依賴他們來處置國內的軍政事務,並對劉禪的各種活動作了周密安排與嚴格限製,使他既不能夠插手政務,也無法恣意享樂,揮霍無度,藉以保障後方局勢的穩定。


    曹操將司空府和丞相府設在鄴城後,在許都亦設有相府的留守官員,由丞相長史領兵監控皇帝與百官。


    《資治通鑒》記載“魏王(曹)操使丞相長史王必典兵督許中事。”胡三省注:“魏王操猶領漢丞相而居鄴,故以必為長史典兵督許。”


    和曹操霸府不同的是,蜀漢成都留守相府仍主管國內政務,監控後主的任務主要由侍中董允等人負責。


    而曹操則在鄴城相府處置天下軍政事務,許都的相府官員主要負責當地的安全保衛工作,並不管理政務,像“典兵督許中”的丞相長史王必平時住在軍營裏,屬官有武將帳下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