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曆史的慣性!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作者:蕭藍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爺,人皆有惰性。”
“您買這麽多糧食,無論中樞還是地方,哪怕是民間百姓,對耕種之事,怕也會開始鬆懈。”
待朝臣退下後,馮孝道:“待惰性形成,還會有多少人用心耕種?”
“倘若中南不再賣糧食給大明?亦或是,暹羅等國從大明版圖中獨立出去。”
“屆時大明又該如何自處?”
馮孝的擔憂很有道理。
人嘛,有口吃的就不想動彈,沒有小皮鞭抽打著,人類是不會進步的。
“馮孝,你能想到這些,說明你進步了。”
朱祁鈺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朕要先解決大明的溫飽問題。”
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朱祁鈺也束手無策。
為什麽人一代不如一代,日子過得越好,百姓越爛,最後導致全世界都在擺爛,原因就在這。
但不能因為可能預見的惡果,就放棄做事的動力。
“是奴婢多嘴了。”馮孝請罪。
“不,你說的很對。”
“這些問題一定會發生的。”
“其實還會衍生出一個問題,當糧食吃飽後,百姓的心思就不在種地上了,就會其他想法,就不好統治了。”
“這也是太祖皇帝要把大明百姓拴在土地上的原因。”
朱祁鈺聲音低沉:“但朕是天下人的君父,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強行愚民,大明該變一變了。”
“把邢國公請來,再備一桌酒宴,朕和邢國公說說話。”
他要安撫於謙一番,讓於謙安心給他賣命。
而皇帝的一番舉措,於謙自然看在眼裏,皇帝讓他鎮守京師,同時又布下一隻繭,把他困在京師,讓他乖乖當個臣子。
下午,於謙入宮拜見。
他這一年的工作,就是操練水師,近一年時間過去,已經初見成效。
“邢國公來了?”
朱祁鈺放下奏章:“走,朕肚子餓了,陪朕喝兩杯。”
於謙被皇帝拉著,走進飯堂。
一桌豐盛的烤肉,已經準備好了。
於謙眼尖,看見盤中皇宮珍藏的辣椒,頓時口中生津。
朱祁鈺讓揮退太監,他親自來烤,於謙嚇得跪在地上,連說不敢。
“都下去吧,朕和邢國公說說話。”
打發所有宮人下去,整個飯堂隻剩下皇帝和於謙。
“起來,在飯桌上,沒那麽多規矩,免禮、免跪。”
朱祁鈺用筷子翻動烤盤上的肉片,烤好的先夾到於謙的盤中。
於謙有點驚恐。
“邢國公,朕這番布置,伱在眼中有些可笑吧?”朱祁鈺把一片牛肉,放在於謙盤中。
於謙差點咬到舌頭,馬上要跪下。
“坐著,跟朕說說心裏話。”
朱祁鈺道:“朕也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疑心病這麽重了。”
“您和老太傅扶立朕登基,又建功立業。”
“這才十年過去呀,朕就開始防備著你們了。”
“甚至,坐在那龍椅上,朕每日都如坐針氈啊,朕的疑心病越來越重了。”
於謙聽著皇帝自說自話,眸光閃爍。
“邢國公,朕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對誰都不信了。”
朱祁鈺將烤好的牛肉、羊肉、豬肉、土豆片、臘腸往於謙盤子裏夾。
於謙的盤中,堆積如山。
而自己盤中,空空如也。
於謙拿筷子的手,放在桌上,一動不動。
“朕是不是病了?”朱祁鈺停下筷子,看向於謙。
於謙要跪下。
“坐著,今兒個是家宴,朕和你,不是外人。”
朱祁鈺繼續翻動烤盤上的肉:“邢國公,原來的朕,是這樣嗎?”
“陛下至情至性,身體康健,哪有什麽疾病呀?”於謙看得通透,皇帝不是有病,這番話是安他的心。
“別說套話,跟朕說兩句實話,於謙,你是怎麽想的?”
炭火太猛,烤盤上的肉又熟了,朱祁鈺夾到自己盤子裏。
裹住蘸料,放進嘴裏吃一口,輕輕點頭:“朕親手烤的,味道不錯。”
“陛下隻是防著臣,沒殺死臣,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於謙認真道:“臣清楚,陛下並非忌憚臣功高蓋主,而是看不透臣。”
“可是,臣的心思純粹,隻要為大明好的事情,臣皆願意做,百死不惜!”
是嗎?
朱祁鈺指了指他的盤子:“吃,放片蒜味道更好。”
可是,皇帝卻不吃蒜。
因為蒜的味道衝,有口氣,君子很重視自己的儀表,於謙也不吃。
但皇帝說了,他在肉片上,加了片蒜,放進嘴裏,卻吃不出蒜味,心裏都在盤算著,皇帝的深意。
看吧,這就是現在的於謙,皇帝讓他幹啥他就幹啥,但心中卻藏著東西。
所以皇帝看不透他,所以恐懼他。
“這是朕的江山,朕當然想為它好啊。”
朱祁鈺道:“所以朕要南下。”
“朕南下,要做的事情很多,邢國公,您能支持朕嗎?”
來了!
於謙目光堅定:“陛下所作所為,皆為江山社稷,臣願豁出一切,站在陛下這邊!”
朱祁鈺點點頭:“朕南下第一件事,是開海。”
果然!
皇帝不是要開海,而是強勢開海,不知道要殺多少人的那種開海!
“第二件事,是鹽政。”
“朕之前就說過,要徹底改革鹽政,讓天下百姓都能吃得起鹽,中樞不再靠鹽稅支撐稅收,所以,鹽政要大改,甚至徹底廢除。”
於謙眼皮子一跳,皇帝這是去作死呀。
“第三件事,士紳!”
“江南士紳,已經蔚然大觀,形成龐然大物。”
“甚至,開始學會養寇自重了,他們要幹什麽?要當皇帝嗎?”
“而老太傅在南京,一動不動,讓朕十分不滿,他不敢做什麽,當個泥胎木塑,那就朕來做。”
於謙吞了吞口水,有點後悔。
這是千裏送人頭啊。
“第四件事,倭寇。”
“和前麵三件事比起來,倭寇不過癬疥之患而已。”
“前麵三件事做完,倭寇自然就消失了。”
朱祁鈺目光陰鷙:“邢國公,你會支持朕嗎?”
沒看胡濙一動不動嗎?
擺明了不敢攙和。
江南的水太深了!
皇帝去,容易把皇帝淹死。
“陛下,能否一件一件事的做?”於謙有點怕。
能讓大明戰神恐懼的事情,可見這件事的難度。
能彈壓江南士紳的皇帝,隻有一個,太祖皇帝。
連太宗皇帝,都被迫和江南士紳合作。
江南士紳的壯大,和太宗皇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景泰帝,卻要掀桌子了。
“邢國公,這三件事不做完,朕取得的所有政績,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等朕一駕崩,一切都會迴到原點。”
“那麽,朕折騰什麽呢?”
朱祁鈺道:“朕不願做太宗皇帝,朕想做太祖皇帝!”
第一次,朱祁鈺向外人袒露心扉!
太宗皇帝,不過是委曲求全,得到的天大功績,結果他死後,一切迴到原點,後人隻剩下一聲歎息。
隻有太祖皇帝,才能隨意大刀闊斧改革,莫說江南士紳,天下妖魔鬼怪都得低頭。
“陛下……”
朱祁鈺擺擺手:“你說不支持也可以,就像老太傅,他不支持朕,但朕心裏清楚,他是愛朕,所以不支持朕的,朕都懂。”
“陛下,太急了。”於謙很無奈。
“現在,朕一道聖旨,就能強勢開海,可最終肥了誰呀?”
朱祁鈺問他:“同樣的,朕一道聖旨,就能改革鹽政,不過人亡政息罷了,糊弄糊弄朕,等朕死了再迴到原點。”
“朕都清楚。”
“這些事,不用做的。”
“隻要朕願意相信,天下人製造出來的太平盛世,那麽朕就是盛世之君,後代史書上,會歌功頌德朕。”
“但朕不願意做這樣的皇帝!”
“朕不怕失敗,朕也不怕罵名,甚至,也不想要那個所謂的好虛名。”
“朕想的,就是讓天下變好,即便朕死了,朕的改革,沒有人亡政息,能夠繼續實行下去,改革下去,朕就知足了!”
這番話,讓於謙聽出了皇帝的恐懼。
皇帝對江南士紳的恐懼。
其實。
朱祁鈺說得一點都不誇張。
江南士紳靠著農耕,就已經膨脹成為恐怖的江南財閥。
隻要開海,江南財閥會迅速膨脹,從大明財閥,膨脹成為世界財閥,到時候皇帝能管得了?
朱祁鈺下旨去抓,人家往國外一跑,等風頭過去,他們又迴到大明,繼續享受政策福利。
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就能扶持起一大批官員,這些官員逐漸占據中樞,為他們發聲,最後將皇權,一點點掠奪到財閥手裏。
財閥政治就此形成。
這財閥,和世家又有多大區別呢?
老朱家就從皇帝,變成了大明董事長,變成了財閥的代理人。
朱祁鈺不允許,江南士紳竊取改革的勝利果實,決不允許!
“朕不做,就沒人能做了。”朱祁鈺放下筷子,聽著火炭燃燒的聲音,大殿內落針可聞。
於謙何其英才,自然看透這點事情。
東漢兩晉南北朝隋唐的世家,曾經大元的漢世侯,本質就是財閥啊,皇帝是他們挑的,遊戲規則是他們定的,王朝興衰他們說了算的。
世家製,這個被淘汰出曆史垃圾堆的東西,改頭換麵為財閥政治,又有死灰複燃的趨勢。
然而,作為既得利益者於謙會怎麽選擇呢?
“臣願誓死追隨陛下!”於謙跪在地上,重重磕頭。
他的確可以選擇不支持,那麽留守京中就不是他了,必須換一個和皇帝一條心的人,就是範廣。
人,都會從自己利益出發。
重迴世家製,對他這樣的勳爵人家,是沒好處的。
爵位是世代傳承,與國同休。
而世家,是國可滅家不能亡,這就和勳爵利益衝突了,在勳爵眼中,國在爵位就在,所以國高於家。
還有一點,他家雖是江南人,但並未參與海貿,開海之後,他家不是最大利益集團,當然沒辦法得到更多的利益。
最重要的一點,他沒得選。
他功績越高,反而越沒有閃轉騰挪的餘地,他要麽選擇徹底支持皇帝,要麽選擇換個皇帝。
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的,他的功勞太大了。
“邢國公起來。”
朱祁鈺對他的支持很滿意:“你不支持朕,朕也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臣知道陛下愛臣之心,但隻要為大明好的事情,臣願意赴湯蹈火。”
於謙當然知道,皇帝在這個當口,不會擅殺大臣的。
但是,以皇帝小心眼的個性,此事無論成與敗,他都不會得到重用了。
就如袁紹手下謀士田豐一樣,早晚沒好下場。
“此事若敗了,朕會什麽下場啊?”朱祁鈺莫名其妙說了這麽句話。
於謙苦笑:“大不了迴京師,過幾年再去一次而已。”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那朕就實行最嚴厲的海禁,把所有沿海百姓遷迴內地!並向西開拓,把江南百姓全移去西北!”
於謙忍俊不禁。
但是,若敗了,怕是要換個皇帝了。
士紳的反撲是恐怖的。
“陛下,十萬大軍不夠。”於謙既然支持,就要站在皇帝角度考慮問題。
“如何不夠?還有任禮、王誠、李震、歐信、楊信、胡豅等人軍隊,合計二十多萬。”
於謙卻搖了搖頭:“陛下,駐紮在江南的軍隊,未必可信。”
果然,於謙和皇帝想一起去了。
江南士紳的滲透能力太強了。
看看南京保衛戰,倭寇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攻打南京,各個衛所都被滲透成篩子了。
於謙像是意識到什麽:“陛下想調胡軍南下?”
孫原貞將一萬胡騎,安置在萬全都司。
還有安置在寧夏、熱河等地的胡人,皆可用。
朱祁鈺嘴角翹起:“什麽都瞞不住邢國公啊,沒錯,朕要大用胡騎,隨朕南下。”
“陛下,胡騎容易受賄賂,不會忠心用命的。”
於謙分析:“您在江南時間越長,胡騎被滲透得就越快,臣以為,當不停調換戍衛,使用輪值製。”
還得看專業人士。
朱祁鈺眼睛一亮,大明兵卒二百萬,南京駐紮的軍隊高達二十萬到二十五萬之間。
而皇帝帶去十萬人,共三十五萬大軍拱衛皇帝。
如果使用輪值製。
三個月一輪,從各地盲調。
江南士紳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將天下兵卒都滲透了吧?
而且,還有朝鮮、哈密、安南兵可用。
“這個辦法好。”
還可借機,拿迴雲南黔國公手中的兵權。
魏國公和定國公被削爵,黔國公上了請罪書,雖早在預料之中,卻讓皇帝不爽。
黔國公府雖忠心,那是因為皇帝沒動雲南這塊蛋糕。
如果皇帝要納入中樞呢?
黔國公還會忠心嗎?
此事,還需試探。
“陛下,臣以為可多用安南、朝鮮、哈密兵,以及胡騎……”於謙笑而不語。
讓他們去和士紳火並,趁機消耗掉。
朱祁鈺頷首:“邢國公支持朕,讓朕增添了幾分勝算啊。”
“若敗了,朕如喪家之犬一般,迴到北京,邢國公切莫笑話朕啊。”
這句話的深意是,皇帝若敗,你於謙得讓朕安然迴京。
於謙心頭一跳:“臣必親率大軍,去接陛下迴鑾!”
“有邢國公這句話,朕心中有數了。”
朱祁鈺微微點頭:“朕敬你一杯。”
這頓飯吃得於謙心驚肉跳,結局還是完美的。
安了於謙的心,也說服得到於謙的支持。
雖然沒明說,於謙一定知道,朱祁鎮登基,他是什麽下場,所以他會看死朱祁鎮的。
九月初二下午。
李瑾、毛勝、郭登等人抵達京師,皇帝又詔見囑咐一番,讓他們全軍休整一日,明日啟程。
倒是舒良,抱著朱祁鈺的腿哭了半天。
“皇爺,奴婢操練了3732個兵卒,個個都是精銳,個個都能皇爺靖忠!”
朱祁鈺十分滿意:“你單獨編成一營,隸屬於禦馬監,做朕的親軍。”
禁軍二十六衛是不動的。
他們繼續負責戍守中樞、皇城、以及北京城外的重要城池。
“奴婢遵旨!”
馮孝、舒良隨侍。
又從談允賢宮中的女醫官裏,調了五十人隨侍,還有朝陽學社裏的學生,全部隨侍。
宮中的侍衛,調了大半隨侍,都是青年才俊,皇帝也是曆練他們,也是把他們外放出去,代替皇帝,看一看地方情況,然後稟報給皇帝。
九月初三,九點鍾。
皇帝的鑾駕從紫禁城出發,在新修的通惠河港口登船,並不走運河,而是走山東、河南、中都、江蘇,抵達南京。
禦駕船隊有三千艘船支,兩千艘戰船,合計五千艘。
船速行駛速度偏慢,騎兵則在沿岸奔馳,拱衛龍船。
而且,龍船有三十三艘,外軍並不知道皇帝會住在哪一艘上,皇帝會隨機住一艘。
範廣執掌全軍,郭登擔任副手。
李瑾和毛勝,率領兩岸騎兵。
後宮之中,談妃和胡妃,以及陳獻章的女兒,宋淑清四人隨侍,因為其他嬪妃都有身孕,無法出行。
兩宮太後和常德公主,皆在船隊之中。
浩蕩的船隊,如花芯一般,將龍船擁簇其中。
正常走水路,是不用途經山東的。
皇帝就是想去山東看一看。
山東百姓安家立業,夜不閉戶,如世外桃源一般,朱祁鈺想看看,朱英有沒有誇大其詞。
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政治信號。
朱英的督撫之功,皇帝記在心裏,讓天下百官競相效仿,千金買馬骨罷了。
而船隊停靠的第一站,是天津。
天津,是水師基地。
從景泰九年開始督建,如今已經蔚然大觀,景泰十年初,這裏雲聚二十萬兵卒操練。
而操練六個月後,水師就要從江到海,適應戰爭。
所以,在景泰十年四月份之後,天津水師先沿江清剿水匪,然後就出海,在渤海灣裏打仗、磨礪。
此次皇帝南巡,征召兩萬水師隨駕。
而在朝鮮。
王越正在和女真部商討。
李滿住隻想迴家,不想南下,不是多想家,而是怕熱。
女真人都怕熱。
他們喜歡寒冷的北方,對炎熱的南方,畏懼如虎,尤其是女真兵,被困在朝鮮,經常在營房裏麵哭。
李滿住擔心軍隊嘩變,幹脆將軍隊放出去。
這些人發瘋似的,在朝鮮各地展開屠殺。
要不是蔣琬、毛忠、王越同時擠壓,朝鮮中部,就被女真人殺光了。
李滿住隻能把董山、凡察等人召集起來,一同商討。
“南下!”
董山道:“決定權不在咱們手上,隻有南下一條路。”
“咱們就占據這裏,大明能把咱們怎麽樣?”伊澄巨冷笑。
董山報以傻叉的眼神:“伊澄巨,等咱們把朝鮮人殺光了,吃什麽?用什麽?”
“再說了,你擅自放軍隊出去屠殺朝鮮人,已經讓朝鮮軍不滿了。”
現在的董山,已經羽翼豐滿。
他被放在朝鮮東部,最窮的地方,結果就他沒有被明軍攻打,他趁機收降大批朝鮮敗兵,如今擁兵三萬,實力雄厚,戰鬥力最強。
“不滿就不滿,一群奴才,還敢反了不成?”伊澄巨嘟囔道。
“閉嘴!”
李滿住怒喝,他九個兒子,被明軍殺了四個,招降了兩個,如今隻剩下三個了。
他看向女婿凡察:“凡察,你說呢?”
“隻能南下了。”凡察被趕到東邊後,大肆擴充實力,如今已經有十萬戶,兵卒近五萬,但多是民夫,未成建製。
反倒是李滿住勢力最小,他招降朝鮮兵最少,但是奴才是最多的,他把二十餘萬朝鮮百姓變成了他的奴才。
李滿住頗為無奈:“咱們再也迴不去家了。”
“大丈夫四海為家,要家何用?”董山反正也沒家,他最光棍。
去倭國也好,起碼沒有明軍在後麵追著打屁股。
“那就南下吧。”
李滿住很無奈:“但是,我們部族的人口,必須要帶走,董山,你腦袋靈光,你去談判。”
他所謂的部落人口,就是這些朝鮮人。
李滿住第八子亦當哈不滿意:“爹,我去談!”
“你個屁,你會談啊?”
李滿住看向董山:“爭取多多帶走丁口,咱們去倭國,建立大金!”
董山很清楚,李滿住的好兒子都死了,剩下三個廢物,成不了大氣候,所以為了製衡女婿凡察,就拉攏董山。
但是,董山可是凡察的親侄子。
兩個人的矛盾,是真是假?很值得商榷。
董山親率大軍,南下元山,然後派遣使者和王越談判。
王越正在為朝鮮人口發愁呢。
朝鮮這破地方,人太多了。
以大明的財力,根本養不起的。
所以,董山要求,要帶走駐地的丁口,王越立刻答應下來,凡女真各部駐紮的城池,所有人口皆歸女真所有。
王越還派人加了一條,女真走後,隻留城不要人。
意思是說,老弱病殘,屠了。
大明提供南下船支,並可提供一部分軍糧。
雙方在八月中旬達成協議。
女真部開始搞屠殺,強製吸納人口並入女真,尤其是懂使用船支的朝鮮人,被女真部大規模收留。
九月初,女真部南下。
毛忠和蔣琬,同時南下,女真讓出來一座城池,大明駐入一座城池。
孫可法看在眼裏,立刻發現了機會。
他找到駐紮在忠州的陳韶,請陳韶調給他一千騎兵。
陳韶率領的都是步軍,守城用的明軍,哪來什麽騎兵啊?
孫可法讓陳韶幫幫忙,從王越手中去借,最好借都喜手下的女真兵。
“你要幹什麽?”陳韶猜到了孫可法的目的。
“遂安伯,這是陛下交代的任務。”
“朝鮮流民甚是懦弱,不敢衝擊士紳的莊園。”
“所以下官才有此想。”
“反正女真人南下,正好給咱們清洗南方士紳的機會,如此一來,整個朝鮮,就徹底並入大明了。”
“而這吞並朝鮮之功,您遂安伯也有一份不是?”
陳韶皺眉:“那你怎麽不直接去找王督撫啊?”
孫可法不好意思說:“王督撫不見下官。”
“你又做什麽事了?”陳韶太認識孫可法了,當初皇帝還讓他親自管教孫可法了呢。
結果,這個孫可法,差點把軍營給點了,陳韶隻能把他送迴家了,孫原貞把孫可法吊起來抽。
孫可法不說。
陳韶臉色一變:“你該不會對王督撫妾室下手了吧?”
“沒,沒,沒有!”孫可法趕緊搖頭。
“真沒有?”陳韶問。
“真的沒有啊!遂安伯,我啥樣的人你還不知道嗎?”孫可法是混蛋,但還是有底線的,知道誰家的娘們不能勾引。
“那就好,本將幫你寫封信吧。”陳韶認為,隻要沒睡了王越的妾室,就有迴旋的餘地。
殊不知,孫可法把王越珍藏的書法帖給弄花了……
王越收到陳韶的信,嗬斥道:“淨搞些歪門邪道!”
忠州距離春川很近。
他還是同意了。
從都喜手中,調來三千女真兵,給孫可法使用。
孫可法獲得三千女真兵,星夜向北,抵達春川北麵的平康。
這是女真部南下必經之路。
“今天,開始不封刀!搶到的東西,都歸爾等個人!本官一個銅板都不要!”
孫可法心知肚明,這些女真兵就是消耗品,他們所得的一切,最後還是歸了孫可法。
全軍穿上女真衣服,打破一個個莊園,大肆洗劫、殺戮。
而女真部陸續南下,看見一路殘破,整個人都懵了,大明也在洗劫朝鮮嗎?
然而,女真部遭到很多起襲擊。
發瘋的朝人,對著女真部發動自殺式襲擊。
導致,被女真強遷的朝鮮人,發生叛亂,女真人被迫打了幾仗,手中丁口銳減,而沿途,更加破敗。
抵達釜山時,帶走了朝鮮170萬人口,銳減到了110萬。
而駐紮在釜山的,是朝鮮南方軍,相當於大明的備倭軍,朝鮮叫倭館,約有六七萬人左右,皆是水師,俱被大明收編。
優勝劣汰之後,剩下精兵2.7萬人,歸龔永吉調配。
李滿住往北看了一眼,登上運輸船,頭也不迴的南下倭國了。
他們已經派人走了幾次,確定沒有危險後,大軍才陸續前行,運輸船會先把人運到對馬島上去。
從對馬島上,登陸倭國。
女真南下的消息,傳入北京。
北京抄錄一份,沿著線路,送往龍船上去。
十月十九。
龍船抵達濟南府,朱英早早就在岸邊迎接龍船。
皇帝詔令,朱英上船。
朱英叩拜後,整理好冠帽,隨著內侍乘坐小舟,穿過如軍陣一般的巨型船隊,才來到水中央的龍船之上。
龍船十分平穩,皇帝還在看從京師傳來的奏章。
出巡,和在養心殿一樣,天天看奏章,時而禦批,時而稱讚,就是沒有娛樂項目。
朱英叩拜在地:“臣山東督撫朱英問聖躬安?”
“朕安。”
朱祁鈺打量著這位能臣:“起來,讓朕看看,怎麽有白頭發了?”
一句話,讓朱英淚崩了。
皇帝沒說他的功績,竟在關心他的身體。
“朱英啊,朕沒記錯的話,你今年才四十一歲吧?”
朱祁鈺看著他:“你出京的時候,滿頭烏發,精神灼爍,這才兩年多,怎麽有白發了呢?”
“謝陛下諄諄關懷,臣的頭發,確實白了。”
朱英都沒想到,皇帝對他記得這麽清楚。
他年少得誌,正統十年,年紀輕輕的就登進士第,三十九歲,被皇帝賦予重任,任一省督撫,抓軍政大權。
今年才四十一歲呀!
他慢慢摘下官帽,竟是滿頭花白的頭發。
朱祁鈺頗有幾分動容,站起來,走到朱英的麵前,輕輕摸他的頭發:“怎麽都白了呢?”
“你才比朕大十歲啊?看著似乎比朕大了二十歲啊。”
“朱英,你政績做得好,也要注重自己的身子骨啊,朕還想帶著你去昆侖山封禪呢!”
朱祁鈺將他扶起來:“務必調理好自己的身體,你在山東做得好啊。”
“朕未到山東時,就派人暗訪整個山東,你的奏疏裏沒有誇大其詞,真的是百姓安家立業,夜不閉戶。”
“朱英,你是有大功的。”
“皆是陛下信賴,授予微臣全權之權,才有今日情境,皆是陛下之功。”朱英又要磕頭。
朱祁鈺卻拉著他:“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朕都看在眼裏。”
“山東是寶地啊,但是,山東百姓卻是最苦最窮的,原因就不說了。”
“現在,你讓山東重現生機,朕很欣慰。”
朱英所做的這些,不就等皇帝這句誇讚嗎?
“明年,三年之期滿了。”
說到這裏,朱祁鈺看了眼朱英。
朱英整顆心提在嗓子眼,努力這麽多,就等著升官呢。
“朕給你兩個選擇,以你之功,可直接入閣,位極人臣。”
“另一個選擇,就是你再去其他省,督撫三年,再迴中樞。”
朱祁鈺道:“朕沒別的意思,由你自己來選,入閣也好,再去地方也罷,朕都支持。”
朱英還真的想多了。
各地都有督撫,難道誰做的不好,皇帝想替換掉誰?
“朱英,其實中樞也需要你,地方也需要你,你是能臣,哪裏都需要你呀。”朱祁鈺道。
“臣不知該如何選擇。”朱英也是傻的。
朱祁鈺讓馮孝,把高宗本、邊永的奏章找出來,給朱英看。
朱英看完就明白了,新建的交趾省,需要他朱英。
“對朝堂來說,暹羅的糧食,至關重要啊。”
“但督撫交趾的人選,朕左思右想,都沒人合適,所以想到了你。”
“但你已經在地方呆了三年,又有如此卓越功績,入閣是理所應當的事,朕也得考慮你的想法啊。”
朱祁鈺話說到這個份上了。
朱英自然跪在地上:“為國為民,乃臣之所願也,臣願去交趾,再擔任一屆督撫,為君分憂。”
“可你這花白的頭發,讓朕很擔心啊。”
朱祁鈺把他扶起來:“這樣吧,朕從太醫院派兩個太醫,放你在身邊,你要事事聽太醫的話,你若早死了,朕可饒不了你。”
“臣不敢早死,臣還想隨著陛下去昆侖山封禪呢!”朱英笑道。
“好!”
朱祁鈺拍著他的手背:“你朱英給朕好好活著,朕去昆侖山封禪,必帶著你朱英!”
“你把交趾給朕督撫好了,文廟必有你一席之地!”
這話讓朱英心花怒放。
現在入中樞,他確實能稱名臣,但也隻是一代名臣而已,想成為千古名臣,就得做下震撼千古的大事,才有資格入文廟。
和朱英聊了很久,晚間擺下宴席,君臣盡歡。
龍船會停在濟南府三天。
等待項忠和梁珤來叩見。
朱英則被留宿龍船,晚間開了場詩會,朱英、郭登皆是詩才,禦駕還帶著丘濬,甚是熱鬧。
翌日清早,朝鮮軍報單獨送來。
“朱英起了嗎?”朱祁鈺問馮孝。
“迴皇爺,朱督撫四點就起床了。”馮孝迴稟。
“宣來,一起用早膳。”
馮孝看出來了,皇帝對朱英寵愛至極。
從京師出來,近兩個月了,龍船數次停靠,詔見很多官員,但留宿龍船上的,隻有朱英一個人。
很快,朱英進來叩見。
“你看看,朝鮮軍報,有何看法?”
朱英知道皇帝的性子,也不客氣,迅速瀏覽,皺眉道:“陛下驅趕女真南下,是要對倭國動手了?”
“倭寇之根源在倭國,倭國不平,倭寇就永遠不會消失。”
朱祁鈺道:“可不能小瞧倭國呀,根據皇城司的情報,倭國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內亂,倭軍戰鬥力極強,恐怕不在明軍之下。”
“臣亦有耳聞,倭軍矮小而精悍,其人悍不畏死。”朱英道。
別看小倭子矮,但打其仗來,絕對夠兇。
明軍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朱卿來看地圖。”
朱祁鈺讓人把紋繡的大明地圖展開,指著對馬島的位置說:“龔永吉,就在這座島上。”
“這座島,一直以來,被朝鮮和倭國反複爭奪。”
“在永樂年間,此島被朝鮮占據,而今,被大明占據,龔永吉正在這座島上,建立堡壘。”
“朕讓女真人南下,是讓倭國更亂。”
“朕已經讓龔永吉,和倭國建立聯係了,朕欲編練一支倭軍……”
朱祁鈺忽然停下,看向朱英:“朱英,朕能信你嗎?”
朱英嚇了一跳,跪在地上:“臣乃陛下鷹犬爪牙,如何敢背叛陛下?”
“那這支倭軍,朕就交給你,你來訓練,等朕用時,便給你下旨,屆時你按照聖旨行事便是。”
朱英何其敏銳,見皇帝把他作為一招後手,就隱隱猜到皇帝幹什麽了。
“話說迴來。”
“倭國是寶地啊,此地盛產銀子。”
“隻要朕能占據,就有取之不竭的銀子用了。”
然而,朱英則滿臉懵:“陛下,倭國窮困,哪來的銀子呀?”
真的,沒戰亂前的倭國,窮得都得賣身,哪來的銀子啊。
“窮困?朱卿,你看看洪武實錄吧,倭國進獻了太祖皇帝多少銀子呀?”
朱英訝異問:“真的?”
“朕還能騙你不成?”
朱祁鈺道:“倭國產銀,隻要挖出倭國的銀礦,夠朝廷活個一百年。”
朱英吃驚,他迴去得好好查閱一下典籍。
“王越在朝鮮做得不錯。”
朱祁鈺道:“放任女真離開,又帶走了二百來萬人口,朝鮮人口壓力銳減,這下朝鮮就安定了。”
朱英聽著皇帝自言自語,也不敢說話。
“等你督撫交趾時,也要學學王越,有些人沒必要留的。”
朱祁鈺瞟了他一眼:“永遠記住,這世界上隻有漢人才是人,其他人都不是。”
朱英嚇了一跳:“陛下,此言不可胡說。”
“朕就跟你說說。”
“朱英,其實朕更喜歡接手一批爛地,像朝鮮中部這樣,被女真人給打爛了的地方。”
“這種地方,大明才能建立起來深入的統治。”
“像朝鮮南方,這等傳檄而定的地方,早晚還會叛亂的。”
“朕不喜歡。”
朱英竟點點頭:“他們能被大明傳檄而定,也會被倭國傳檄而定,也可能自己滋長野心。”
“但南方還有那麽多士紳,該怎麽辦呢?”朱祁鈺看向他。
“殺!殺絕!”
朱英認真道:“交趾得而又失的覆轍,一定不能再重演了!”
這話,讓朱祁鈺很滿意:“孫可法做的不錯,就殺絕吧,至於朝鮮南方的水師,調迴來,放在山東,朱英,你來看著。”
“臣遵旨!”
“從朝鮮看到大明,大明也遍地是士紳啊,若有人阻礙了朕的路,你說該怎麽辦呢?”
這才是朱祁鈺要說的話!
(本章完)
“您買這麽多糧食,無論中樞還是地方,哪怕是民間百姓,對耕種之事,怕也會開始鬆懈。”
待朝臣退下後,馮孝道:“待惰性形成,還會有多少人用心耕種?”
“倘若中南不再賣糧食給大明?亦或是,暹羅等國從大明版圖中獨立出去。”
“屆時大明又該如何自處?”
馮孝的擔憂很有道理。
人嘛,有口吃的就不想動彈,沒有小皮鞭抽打著,人類是不會進步的。
“馮孝,你能想到這些,說明你進步了。”
朱祁鈺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朕要先解決大明的溫飽問題。”
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朱祁鈺也束手無策。
為什麽人一代不如一代,日子過得越好,百姓越爛,最後導致全世界都在擺爛,原因就在這。
但不能因為可能預見的惡果,就放棄做事的動力。
“是奴婢多嘴了。”馮孝請罪。
“不,你說的很對。”
“這些問題一定會發生的。”
“其實還會衍生出一個問題,當糧食吃飽後,百姓的心思就不在種地上了,就會其他想法,就不好統治了。”
“這也是太祖皇帝要把大明百姓拴在土地上的原因。”
朱祁鈺聲音低沉:“但朕是天下人的君父,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強行愚民,大明該變一變了。”
“把邢國公請來,再備一桌酒宴,朕和邢國公說說話。”
他要安撫於謙一番,讓於謙安心給他賣命。
而皇帝的一番舉措,於謙自然看在眼裏,皇帝讓他鎮守京師,同時又布下一隻繭,把他困在京師,讓他乖乖當個臣子。
下午,於謙入宮拜見。
他這一年的工作,就是操練水師,近一年時間過去,已經初見成效。
“邢國公來了?”
朱祁鈺放下奏章:“走,朕肚子餓了,陪朕喝兩杯。”
於謙被皇帝拉著,走進飯堂。
一桌豐盛的烤肉,已經準備好了。
於謙眼尖,看見盤中皇宮珍藏的辣椒,頓時口中生津。
朱祁鈺讓揮退太監,他親自來烤,於謙嚇得跪在地上,連說不敢。
“都下去吧,朕和邢國公說說話。”
打發所有宮人下去,整個飯堂隻剩下皇帝和於謙。
“起來,在飯桌上,沒那麽多規矩,免禮、免跪。”
朱祁鈺用筷子翻動烤盤上的肉片,烤好的先夾到於謙的盤中。
於謙有點驚恐。
“邢國公,朕這番布置,伱在眼中有些可笑吧?”朱祁鈺把一片牛肉,放在於謙盤中。
於謙差點咬到舌頭,馬上要跪下。
“坐著,跟朕說說心裏話。”
朱祁鈺道:“朕也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疑心病這麽重了。”
“您和老太傅扶立朕登基,又建功立業。”
“這才十年過去呀,朕就開始防備著你們了。”
“甚至,坐在那龍椅上,朕每日都如坐針氈啊,朕的疑心病越來越重了。”
於謙聽著皇帝自說自話,眸光閃爍。
“邢國公,朕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對誰都不信了。”
朱祁鈺將烤好的牛肉、羊肉、豬肉、土豆片、臘腸往於謙盤子裏夾。
於謙的盤中,堆積如山。
而自己盤中,空空如也。
於謙拿筷子的手,放在桌上,一動不動。
“朕是不是病了?”朱祁鈺停下筷子,看向於謙。
於謙要跪下。
“坐著,今兒個是家宴,朕和你,不是外人。”
朱祁鈺繼續翻動烤盤上的肉:“邢國公,原來的朕,是這樣嗎?”
“陛下至情至性,身體康健,哪有什麽疾病呀?”於謙看得通透,皇帝不是有病,這番話是安他的心。
“別說套話,跟朕說兩句實話,於謙,你是怎麽想的?”
炭火太猛,烤盤上的肉又熟了,朱祁鈺夾到自己盤子裏。
裹住蘸料,放進嘴裏吃一口,輕輕點頭:“朕親手烤的,味道不錯。”
“陛下隻是防著臣,沒殺死臣,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於謙認真道:“臣清楚,陛下並非忌憚臣功高蓋主,而是看不透臣。”
“可是,臣的心思純粹,隻要為大明好的事情,臣皆願意做,百死不惜!”
是嗎?
朱祁鈺指了指他的盤子:“吃,放片蒜味道更好。”
可是,皇帝卻不吃蒜。
因為蒜的味道衝,有口氣,君子很重視自己的儀表,於謙也不吃。
但皇帝說了,他在肉片上,加了片蒜,放進嘴裏,卻吃不出蒜味,心裏都在盤算著,皇帝的深意。
看吧,這就是現在的於謙,皇帝讓他幹啥他就幹啥,但心中卻藏著東西。
所以皇帝看不透他,所以恐懼他。
“這是朕的江山,朕當然想為它好啊。”
朱祁鈺道:“所以朕要南下。”
“朕南下,要做的事情很多,邢國公,您能支持朕嗎?”
來了!
於謙目光堅定:“陛下所作所為,皆為江山社稷,臣願豁出一切,站在陛下這邊!”
朱祁鈺點點頭:“朕南下第一件事,是開海。”
果然!
皇帝不是要開海,而是強勢開海,不知道要殺多少人的那種開海!
“第二件事,是鹽政。”
“朕之前就說過,要徹底改革鹽政,讓天下百姓都能吃得起鹽,中樞不再靠鹽稅支撐稅收,所以,鹽政要大改,甚至徹底廢除。”
於謙眼皮子一跳,皇帝這是去作死呀。
“第三件事,士紳!”
“江南士紳,已經蔚然大觀,形成龐然大物。”
“甚至,開始學會養寇自重了,他們要幹什麽?要當皇帝嗎?”
“而老太傅在南京,一動不動,讓朕十分不滿,他不敢做什麽,當個泥胎木塑,那就朕來做。”
於謙吞了吞口水,有點後悔。
這是千裏送人頭啊。
“第四件事,倭寇。”
“和前麵三件事比起來,倭寇不過癬疥之患而已。”
“前麵三件事做完,倭寇自然就消失了。”
朱祁鈺目光陰鷙:“邢國公,你會支持朕嗎?”
沒看胡濙一動不動嗎?
擺明了不敢攙和。
江南的水太深了!
皇帝去,容易把皇帝淹死。
“陛下,能否一件一件事的做?”於謙有點怕。
能讓大明戰神恐懼的事情,可見這件事的難度。
能彈壓江南士紳的皇帝,隻有一個,太祖皇帝。
連太宗皇帝,都被迫和江南士紳合作。
江南士紳的壯大,和太宗皇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景泰帝,卻要掀桌子了。
“邢國公,這三件事不做完,朕取得的所有政績,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等朕一駕崩,一切都會迴到原點。”
“那麽,朕折騰什麽呢?”
朱祁鈺道:“朕不願做太宗皇帝,朕想做太祖皇帝!”
第一次,朱祁鈺向外人袒露心扉!
太宗皇帝,不過是委曲求全,得到的天大功績,結果他死後,一切迴到原點,後人隻剩下一聲歎息。
隻有太祖皇帝,才能隨意大刀闊斧改革,莫說江南士紳,天下妖魔鬼怪都得低頭。
“陛下……”
朱祁鈺擺擺手:“你說不支持也可以,就像老太傅,他不支持朕,但朕心裏清楚,他是愛朕,所以不支持朕的,朕都懂。”
“陛下,太急了。”於謙很無奈。
“現在,朕一道聖旨,就能強勢開海,可最終肥了誰呀?”
朱祁鈺問他:“同樣的,朕一道聖旨,就能改革鹽政,不過人亡政息罷了,糊弄糊弄朕,等朕死了再迴到原點。”
“朕都清楚。”
“這些事,不用做的。”
“隻要朕願意相信,天下人製造出來的太平盛世,那麽朕就是盛世之君,後代史書上,會歌功頌德朕。”
“但朕不願意做這樣的皇帝!”
“朕不怕失敗,朕也不怕罵名,甚至,也不想要那個所謂的好虛名。”
“朕想的,就是讓天下變好,即便朕死了,朕的改革,沒有人亡政息,能夠繼續實行下去,改革下去,朕就知足了!”
這番話,讓於謙聽出了皇帝的恐懼。
皇帝對江南士紳的恐懼。
其實。
朱祁鈺說得一點都不誇張。
江南士紳靠著農耕,就已經膨脹成為恐怖的江南財閥。
隻要開海,江南財閥會迅速膨脹,從大明財閥,膨脹成為世界財閥,到時候皇帝能管得了?
朱祁鈺下旨去抓,人家往國外一跑,等風頭過去,他們又迴到大明,繼續享受政策福利。
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就能扶持起一大批官員,這些官員逐漸占據中樞,為他們發聲,最後將皇權,一點點掠奪到財閥手裏。
財閥政治就此形成。
這財閥,和世家又有多大區別呢?
老朱家就從皇帝,變成了大明董事長,變成了財閥的代理人。
朱祁鈺不允許,江南士紳竊取改革的勝利果實,決不允許!
“朕不做,就沒人能做了。”朱祁鈺放下筷子,聽著火炭燃燒的聲音,大殿內落針可聞。
於謙何其英才,自然看透這點事情。
東漢兩晉南北朝隋唐的世家,曾經大元的漢世侯,本質就是財閥啊,皇帝是他們挑的,遊戲規則是他們定的,王朝興衰他們說了算的。
世家製,這個被淘汰出曆史垃圾堆的東西,改頭換麵為財閥政治,又有死灰複燃的趨勢。
然而,作為既得利益者於謙會怎麽選擇呢?
“臣願誓死追隨陛下!”於謙跪在地上,重重磕頭。
他的確可以選擇不支持,那麽留守京中就不是他了,必須換一個和皇帝一條心的人,就是範廣。
人,都會從自己利益出發。
重迴世家製,對他這樣的勳爵人家,是沒好處的。
爵位是世代傳承,與國同休。
而世家,是國可滅家不能亡,這就和勳爵利益衝突了,在勳爵眼中,國在爵位就在,所以國高於家。
還有一點,他家雖是江南人,但並未參與海貿,開海之後,他家不是最大利益集團,當然沒辦法得到更多的利益。
最重要的一點,他沒得選。
他功績越高,反而越沒有閃轉騰挪的餘地,他要麽選擇徹底支持皇帝,要麽選擇換個皇帝。
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的,他的功勞太大了。
“邢國公起來。”
朱祁鈺對他的支持很滿意:“你不支持朕,朕也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臣知道陛下愛臣之心,但隻要為大明好的事情,臣願意赴湯蹈火。”
於謙當然知道,皇帝在這個當口,不會擅殺大臣的。
但是,以皇帝小心眼的個性,此事無論成與敗,他都不會得到重用了。
就如袁紹手下謀士田豐一樣,早晚沒好下場。
“此事若敗了,朕會什麽下場啊?”朱祁鈺莫名其妙說了這麽句話。
於謙苦笑:“大不了迴京師,過幾年再去一次而已。”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那朕就實行最嚴厲的海禁,把所有沿海百姓遷迴內地!並向西開拓,把江南百姓全移去西北!”
於謙忍俊不禁。
但是,若敗了,怕是要換個皇帝了。
士紳的反撲是恐怖的。
“陛下,十萬大軍不夠。”於謙既然支持,就要站在皇帝角度考慮問題。
“如何不夠?還有任禮、王誠、李震、歐信、楊信、胡豅等人軍隊,合計二十多萬。”
於謙卻搖了搖頭:“陛下,駐紮在江南的軍隊,未必可信。”
果然,於謙和皇帝想一起去了。
江南士紳的滲透能力太強了。
看看南京保衛戰,倭寇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攻打南京,各個衛所都被滲透成篩子了。
於謙像是意識到什麽:“陛下想調胡軍南下?”
孫原貞將一萬胡騎,安置在萬全都司。
還有安置在寧夏、熱河等地的胡人,皆可用。
朱祁鈺嘴角翹起:“什麽都瞞不住邢國公啊,沒錯,朕要大用胡騎,隨朕南下。”
“陛下,胡騎容易受賄賂,不會忠心用命的。”
於謙分析:“您在江南時間越長,胡騎被滲透得就越快,臣以為,當不停調換戍衛,使用輪值製。”
還得看專業人士。
朱祁鈺眼睛一亮,大明兵卒二百萬,南京駐紮的軍隊高達二十萬到二十五萬之間。
而皇帝帶去十萬人,共三十五萬大軍拱衛皇帝。
如果使用輪值製。
三個月一輪,從各地盲調。
江南士紳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將天下兵卒都滲透了吧?
而且,還有朝鮮、哈密、安南兵可用。
“這個辦法好。”
還可借機,拿迴雲南黔國公手中的兵權。
魏國公和定國公被削爵,黔國公上了請罪書,雖早在預料之中,卻讓皇帝不爽。
黔國公府雖忠心,那是因為皇帝沒動雲南這塊蛋糕。
如果皇帝要納入中樞呢?
黔國公還會忠心嗎?
此事,還需試探。
“陛下,臣以為可多用安南、朝鮮、哈密兵,以及胡騎……”於謙笑而不語。
讓他們去和士紳火並,趁機消耗掉。
朱祁鈺頷首:“邢國公支持朕,讓朕增添了幾分勝算啊。”
“若敗了,朕如喪家之犬一般,迴到北京,邢國公切莫笑話朕啊。”
這句話的深意是,皇帝若敗,你於謙得讓朕安然迴京。
於謙心頭一跳:“臣必親率大軍,去接陛下迴鑾!”
“有邢國公這句話,朕心中有數了。”
朱祁鈺微微點頭:“朕敬你一杯。”
這頓飯吃得於謙心驚肉跳,結局還是完美的。
安了於謙的心,也說服得到於謙的支持。
雖然沒明說,於謙一定知道,朱祁鎮登基,他是什麽下場,所以他會看死朱祁鎮的。
九月初二下午。
李瑾、毛勝、郭登等人抵達京師,皇帝又詔見囑咐一番,讓他們全軍休整一日,明日啟程。
倒是舒良,抱著朱祁鈺的腿哭了半天。
“皇爺,奴婢操練了3732個兵卒,個個都是精銳,個個都能皇爺靖忠!”
朱祁鈺十分滿意:“你單獨編成一營,隸屬於禦馬監,做朕的親軍。”
禁軍二十六衛是不動的。
他們繼續負責戍守中樞、皇城、以及北京城外的重要城池。
“奴婢遵旨!”
馮孝、舒良隨侍。
又從談允賢宮中的女醫官裏,調了五十人隨侍,還有朝陽學社裏的學生,全部隨侍。
宮中的侍衛,調了大半隨侍,都是青年才俊,皇帝也是曆練他們,也是把他們外放出去,代替皇帝,看一看地方情況,然後稟報給皇帝。
九月初三,九點鍾。
皇帝的鑾駕從紫禁城出發,在新修的通惠河港口登船,並不走運河,而是走山東、河南、中都、江蘇,抵達南京。
禦駕船隊有三千艘船支,兩千艘戰船,合計五千艘。
船速行駛速度偏慢,騎兵則在沿岸奔馳,拱衛龍船。
而且,龍船有三十三艘,外軍並不知道皇帝會住在哪一艘上,皇帝會隨機住一艘。
範廣執掌全軍,郭登擔任副手。
李瑾和毛勝,率領兩岸騎兵。
後宮之中,談妃和胡妃,以及陳獻章的女兒,宋淑清四人隨侍,因為其他嬪妃都有身孕,無法出行。
兩宮太後和常德公主,皆在船隊之中。
浩蕩的船隊,如花芯一般,將龍船擁簇其中。
正常走水路,是不用途經山東的。
皇帝就是想去山東看一看。
山東百姓安家立業,夜不閉戶,如世外桃源一般,朱祁鈺想看看,朱英有沒有誇大其詞。
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政治信號。
朱英的督撫之功,皇帝記在心裏,讓天下百官競相效仿,千金買馬骨罷了。
而船隊停靠的第一站,是天津。
天津,是水師基地。
從景泰九年開始督建,如今已經蔚然大觀,景泰十年初,這裏雲聚二十萬兵卒操練。
而操練六個月後,水師就要從江到海,適應戰爭。
所以,在景泰十年四月份之後,天津水師先沿江清剿水匪,然後就出海,在渤海灣裏打仗、磨礪。
此次皇帝南巡,征召兩萬水師隨駕。
而在朝鮮。
王越正在和女真部商討。
李滿住隻想迴家,不想南下,不是多想家,而是怕熱。
女真人都怕熱。
他們喜歡寒冷的北方,對炎熱的南方,畏懼如虎,尤其是女真兵,被困在朝鮮,經常在營房裏麵哭。
李滿住擔心軍隊嘩變,幹脆將軍隊放出去。
這些人發瘋似的,在朝鮮各地展開屠殺。
要不是蔣琬、毛忠、王越同時擠壓,朝鮮中部,就被女真人殺光了。
李滿住隻能把董山、凡察等人召集起來,一同商討。
“南下!”
董山道:“決定權不在咱們手上,隻有南下一條路。”
“咱們就占據這裏,大明能把咱們怎麽樣?”伊澄巨冷笑。
董山報以傻叉的眼神:“伊澄巨,等咱們把朝鮮人殺光了,吃什麽?用什麽?”
“再說了,你擅自放軍隊出去屠殺朝鮮人,已經讓朝鮮軍不滿了。”
現在的董山,已經羽翼豐滿。
他被放在朝鮮東部,最窮的地方,結果就他沒有被明軍攻打,他趁機收降大批朝鮮敗兵,如今擁兵三萬,實力雄厚,戰鬥力最強。
“不滿就不滿,一群奴才,還敢反了不成?”伊澄巨嘟囔道。
“閉嘴!”
李滿住怒喝,他九個兒子,被明軍殺了四個,招降了兩個,如今隻剩下三個了。
他看向女婿凡察:“凡察,你說呢?”
“隻能南下了。”凡察被趕到東邊後,大肆擴充實力,如今已經有十萬戶,兵卒近五萬,但多是民夫,未成建製。
反倒是李滿住勢力最小,他招降朝鮮兵最少,但是奴才是最多的,他把二十餘萬朝鮮百姓變成了他的奴才。
李滿住頗為無奈:“咱們再也迴不去家了。”
“大丈夫四海為家,要家何用?”董山反正也沒家,他最光棍。
去倭國也好,起碼沒有明軍在後麵追著打屁股。
“那就南下吧。”
李滿住很無奈:“但是,我們部族的人口,必須要帶走,董山,你腦袋靈光,你去談判。”
他所謂的部落人口,就是這些朝鮮人。
李滿住第八子亦當哈不滿意:“爹,我去談!”
“你個屁,你會談啊?”
李滿住看向董山:“爭取多多帶走丁口,咱們去倭國,建立大金!”
董山很清楚,李滿住的好兒子都死了,剩下三個廢物,成不了大氣候,所以為了製衡女婿凡察,就拉攏董山。
但是,董山可是凡察的親侄子。
兩個人的矛盾,是真是假?很值得商榷。
董山親率大軍,南下元山,然後派遣使者和王越談判。
王越正在為朝鮮人口發愁呢。
朝鮮這破地方,人太多了。
以大明的財力,根本養不起的。
所以,董山要求,要帶走駐地的丁口,王越立刻答應下來,凡女真各部駐紮的城池,所有人口皆歸女真所有。
王越還派人加了一條,女真走後,隻留城不要人。
意思是說,老弱病殘,屠了。
大明提供南下船支,並可提供一部分軍糧。
雙方在八月中旬達成協議。
女真部開始搞屠殺,強製吸納人口並入女真,尤其是懂使用船支的朝鮮人,被女真部大規模收留。
九月初,女真部南下。
毛忠和蔣琬,同時南下,女真讓出來一座城池,大明駐入一座城池。
孫可法看在眼裏,立刻發現了機會。
他找到駐紮在忠州的陳韶,請陳韶調給他一千騎兵。
陳韶率領的都是步軍,守城用的明軍,哪來什麽騎兵啊?
孫可法讓陳韶幫幫忙,從王越手中去借,最好借都喜手下的女真兵。
“你要幹什麽?”陳韶猜到了孫可法的目的。
“遂安伯,這是陛下交代的任務。”
“朝鮮流民甚是懦弱,不敢衝擊士紳的莊園。”
“所以下官才有此想。”
“反正女真人南下,正好給咱們清洗南方士紳的機會,如此一來,整個朝鮮,就徹底並入大明了。”
“而這吞並朝鮮之功,您遂安伯也有一份不是?”
陳韶皺眉:“那你怎麽不直接去找王督撫啊?”
孫可法不好意思說:“王督撫不見下官。”
“你又做什麽事了?”陳韶太認識孫可法了,當初皇帝還讓他親自管教孫可法了呢。
結果,這個孫可法,差點把軍營給點了,陳韶隻能把他送迴家了,孫原貞把孫可法吊起來抽。
孫可法不說。
陳韶臉色一變:“你該不會對王督撫妾室下手了吧?”
“沒,沒,沒有!”孫可法趕緊搖頭。
“真沒有?”陳韶問。
“真的沒有啊!遂安伯,我啥樣的人你還不知道嗎?”孫可法是混蛋,但還是有底線的,知道誰家的娘們不能勾引。
“那就好,本將幫你寫封信吧。”陳韶認為,隻要沒睡了王越的妾室,就有迴旋的餘地。
殊不知,孫可法把王越珍藏的書法帖給弄花了……
王越收到陳韶的信,嗬斥道:“淨搞些歪門邪道!”
忠州距離春川很近。
他還是同意了。
從都喜手中,調來三千女真兵,給孫可法使用。
孫可法獲得三千女真兵,星夜向北,抵達春川北麵的平康。
這是女真部南下必經之路。
“今天,開始不封刀!搶到的東西,都歸爾等個人!本官一個銅板都不要!”
孫可法心知肚明,這些女真兵就是消耗品,他們所得的一切,最後還是歸了孫可法。
全軍穿上女真衣服,打破一個個莊園,大肆洗劫、殺戮。
而女真部陸續南下,看見一路殘破,整個人都懵了,大明也在洗劫朝鮮嗎?
然而,女真部遭到很多起襲擊。
發瘋的朝人,對著女真部發動自殺式襲擊。
導致,被女真強遷的朝鮮人,發生叛亂,女真人被迫打了幾仗,手中丁口銳減,而沿途,更加破敗。
抵達釜山時,帶走了朝鮮170萬人口,銳減到了110萬。
而駐紮在釜山的,是朝鮮南方軍,相當於大明的備倭軍,朝鮮叫倭館,約有六七萬人左右,皆是水師,俱被大明收編。
優勝劣汰之後,剩下精兵2.7萬人,歸龔永吉調配。
李滿住往北看了一眼,登上運輸船,頭也不迴的南下倭國了。
他們已經派人走了幾次,確定沒有危險後,大軍才陸續前行,運輸船會先把人運到對馬島上去。
從對馬島上,登陸倭國。
女真南下的消息,傳入北京。
北京抄錄一份,沿著線路,送往龍船上去。
十月十九。
龍船抵達濟南府,朱英早早就在岸邊迎接龍船。
皇帝詔令,朱英上船。
朱英叩拜後,整理好冠帽,隨著內侍乘坐小舟,穿過如軍陣一般的巨型船隊,才來到水中央的龍船之上。
龍船十分平穩,皇帝還在看從京師傳來的奏章。
出巡,和在養心殿一樣,天天看奏章,時而禦批,時而稱讚,就是沒有娛樂項目。
朱英叩拜在地:“臣山東督撫朱英問聖躬安?”
“朕安。”
朱祁鈺打量著這位能臣:“起來,讓朕看看,怎麽有白頭發了?”
一句話,讓朱英淚崩了。
皇帝沒說他的功績,竟在關心他的身體。
“朱英啊,朕沒記錯的話,你今年才四十一歲吧?”
朱祁鈺看著他:“你出京的時候,滿頭烏發,精神灼爍,這才兩年多,怎麽有白發了呢?”
“謝陛下諄諄關懷,臣的頭發,確實白了。”
朱英都沒想到,皇帝對他記得這麽清楚。
他年少得誌,正統十年,年紀輕輕的就登進士第,三十九歲,被皇帝賦予重任,任一省督撫,抓軍政大權。
今年才四十一歲呀!
他慢慢摘下官帽,竟是滿頭花白的頭發。
朱祁鈺頗有幾分動容,站起來,走到朱英的麵前,輕輕摸他的頭發:“怎麽都白了呢?”
“你才比朕大十歲啊?看著似乎比朕大了二十歲啊。”
“朱英,你政績做得好,也要注重自己的身子骨啊,朕還想帶著你去昆侖山封禪呢!”
朱祁鈺將他扶起來:“務必調理好自己的身體,你在山東做得好啊。”
“朕未到山東時,就派人暗訪整個山東,你的奏疏裏沒有誇大其詞,真的是百姓安家立業,夜不閉戶。”
“朱英,你是有大功的。”
“皆是陛下信賴,授予微臣全權之權,才有今日情境,皆是陛下之功。”朱英又要磕頭。
朱祁鈺卻拉著他:“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朕都看在眼裏。”
“山東是寶地啊,但是,山東百姓卻是最苦最窮的,原因就不說了。”
“現在,你讓山東重現生機,朕很欣慰。”
朱英所做的這些,不就等皇帝這句誇讚嗎?
“明年,三年之期滿了。”
說到這裏,朱祁鈺看了眼朱英。
朱英整顆心提在嗓子眼,努力這麽多,就等著升官呢。
“朕給你兩個選擇,以你之功,可直接入閣,位極人臣。”
“另一個選擇,就是你再去其他省,督撫三年,再迴中樞。”
朱祁鈺道:“朕沒別的意思,由你自己來選,入閣也好,再去地方也罷,朕都支持。”
朱英還真的想多了。
各地都有督撫,難道誰做的不好,皇帝想替換掉誰?
“朱英,其實中樞也需要你,地方也需要你,你是能臣,哪裏都需要你呀。”朱祁鈺道。
“臣不知該如何選擇。”朱英也是傻的。
朱祁鈺讓馮孝,把高宗本、邊永的奏章找出來,給朱英看。
朱英看完就明白了,新建的交趾省,需要他朱英。
“對朝堂來說,暹羅的糧食,至關重要啊。”
“但督撫交趾的人選,朕左思右想,都沒人合適,所以想到了你。”
“但你已經在地方呆了三年,又有如此卓越功績,入閣是理所應當的事,朕也得考慮你的想法啊。”
朱祁鈺話說到這個份上了。
朱英自然跪在地上:“為國為民,乃臣之所願也,臣願去交趾,再擔任一屆督撫,為君分憂。”
“可你這花白的頭發,讓朕很擔心啊。”
朱祁鈺把他扶起來:“這樣吧,朕從太醫院派兩個太醫,放你在身邊,你要事事聽太醫的話,你若早死了,朕可饒不了你。”
“臣不敢早死,臣還想隨著陛下去昆侖山封禪呢!”朱英笑道。
“好!”
朱祁鈺拍著他的手背:“你朱英給朕好好活著,朕去昆侖山封禪,必帶著你朱英!”
“你把交趾給朕督撫好了,文廟必有你一席之地!”
這話讓朱英心花怒放。
現在入中樞,他確實能稱名臣,但也隻是一代名臣而已,想成為千古名臣,就得做下震撼千古的大事,才有資格入文廟。
和朱英聊了很久,晚間擺下宴席,君臣盡歡。
龍船會停在濟南府三天。
等待項忠和梁珤來叩見。
朱英則被留宿龍船,晚間開了場詩會,朱英、郭登皆是詩才,禦駕還帶著丘濬,甚是熱鬧。
翌日清早,朝鮮軍報單獨送來。
“朱英起了嗎?”朱祁鈺問馮孝。
“迴皇爺,朱督撫四點就起床了。”馮孝迴稟。
“宣來,一起用早膳。”
馮孝看出來了,皇帝對朱英寵愛至極。
從京師出來,近兩個月了,龍船數次停靠,詔見很多官員,但留宿龍船上的,隻有朱英一個人。
很快,朱英進來叩見。
“你看看,朝鮮軍報,有何看法?”
朱英知道皇帝的性子,也不客氣,迅速瀏覽,皺眉道:“陛下驅趕女真南下,是要對倭國動手了?”
“倭寇之根源在倭國,倭國不平,倭寇就永遠不會消失。”
朱祁鈺道:“可不能小瞧倭國呀,根據皇城司的情報,倭國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內亂,倭軍戰鬥力極強,恐怕不在明軍之下。”
“臣亦有耳聞,倭軍矮小而精悍,其人悍不畏死。”朱英道。
別看小倭子矮,但打其仗來,絕對夠兇。
明軍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朱卿來看地圖。”
朱祁鈺讓人把紋繡的大明地圖展開,指著對馬島的位置說:“龔永吉,就在這座島上。”
“這座島,一直以來,被朝鮮和倭國反複爭奪。”
“在永樂年間,此島被朝鮮占據,而今,被大明占據,龔永吉正在這座島上,建立堡壘。”
“朕讓女真人南下,是讓倭國更亂。”
“朕已經讓龔永吉,和倭國建立聯係了,朕欲編練一支倭軍……”
朱祁鈺忽然停下,看向朱英:“朱英,朕能信你嗎?”
朱英嚇了一跳,跪在地上:“臣乃陛下鷹犬爪牙,如何敢背叛陛下?”
“那這支倭軍,朕就交給你,你來訓練,等朕用時,便給你下旨,屆時你按照聖旨行事便是。”
朱英何其敏銳,見皇帝把他作為一招後手,就隱隱猜到皇帝幹什麽了。
“話說迴來。”
“倭國是寶地啊,此地盛產銀子。”
“隻要朕能占據,就有取之不竭的銀子用了。”
然而,朱英則滿臉懵:“陛下,倭國窮困,哪來的銀子呀?”
真的,沒戰亂前的倭國,窮得都得賣身,哪來的銀子啊。
“窮困?朱卿,你看看洪武實錄吧,倭國進獻了太祖皇帝多少銀子呀?”
朱英訝異問:“真的?”
“朕還能騙你不成?”
朱祁鈺道:“倭國產銀,隻要挖出倭國的銀礦,夠朝廷活個一百年。”
朱英吃驚,他迴去得好好查閱一下典籍。
“王越在朝鮮做得不錯。”
朱祁鈺道:“放任女真離開,又帶走了二百來萬人口,朝鮮人口壓力銳減,這下朝鮮就安定了。”
朱英聽著皇帝自言自語,也不敢說話。
“等你督撫交趾時,也要學學王越,有些人沒必要留的。”
朱祁鈺瞟了他一眼:“永遠記住,這世界上隻有漢人才是人,其他人都不是。”
朱英嚇了一跳:“陛下,此言不可胡說。”
“朕就跟你說說。”
“朱英,其實朕更喜歡接手一批爛地,像朝鮮中部這樣,被女真人給打爛了的地方。”
“這種地方,大明才能建立起來深入的統治。”
“像朝鮮南方,這等傳檄而定的地方,早晚還會叛亂的。”
“朕不喜歡。”
朱英竟點點頭:“他們能被大明傳檄而定,也會被倭國傳檄而定,也可能自己滋長野心。”
“但南方還有那麽多士紳,該怎麽辦呢?”朱祁鈺看向他。
“殺!殺絕!”
朱英認真道:“交趾得而又失的覆轍,一定不能再重演了!”
這話,讓朱祁鈺很滿意:“孫可法做的不錯,就殺絕吧,至於朝鮮南方的水師,調迴來,放在山東,朱英,你來看著。”
“臣遵旨!”
“從朝鮮看到大明,大明也遍地是士紳啊,若有人阻礙了朕的路,你說該怎麽辦呢?”
這才是朱祁鈺要說的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