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和平街五十一號》作者:嘯々天【完結】
書籍介紹:
作品以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嚴酷的階級鬥爭為背景,以竹海、尤瑜、池新荷、黎疾等一批優秀青年為中心人物,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青年的堅忍不拔的奮鬥、純真離奇的愛情、迷茫霧海般的苦悶與無可奈何的沉淪。
似野獸撕咬的殘暴的階級鬥爭,扭曲了高尚的靈魂,也扭曲了聖潔的愛情。遭遇狂風暴雨的不日不夜的摧殘,一條條純真清晰的愛情軌跡,變成了萬馬踐踏過後的雜亂的蹄痕;明艷的春花不見了蹤影,隻留下冰雪摧殘過後的敗葉枯枝。全書以竹海被逼出走北國,二十二年後迴到故裏,重逢故人,思緒潮湧。將五六十年代的廣闊怪異的人生畫圖,輻輳在一條畫廊裏一天展現出來。以尤瑜、竹海與池新荷之間的戀情、婚姻為貫穿廣闊人生畫圖始終的中軸線,故事多條線索錯雜而行文並不零亂。
------章節內容開始-------
第一章晨興憶夢(上) 1長蟲佐酒添逸興,奇想驚嘆煙雨亭
「『十年一覺揚州夢』,杜牧揚州的春夢,十年後醒過來了。可我的一場噩夢,淒風苦雨二十四載,才算結束。朋友說,『「砍去桂婆娑,清影定更多」。現在你應該振作起來。』是
的,如今,障礙『清影』的『桂婆娑』給『砍去』了,二十多年被歪曲的事物的本來麵目
是應該真實地顯現在人間了。脆弱的命運之舟闖過了急流險灘之後,今天遇上了艷陽高照、風平浪靜的時代,我是應該有一番作為了。」
九曲十八彎的時間長河,穿過險惡的崇山峻嶺,咆哮奔騰,衝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九八三年七月中,竹海迴到了闊別二十四年的曾經工作過的學校的第一個晚上,上半夜,苦熱難熬;下半夜,剛剛入睡,二十多年前的一撥一撥的人,一波一波的事,就魚貫蟬聯而來,不停地翻作光怪陸離而又迴味有長的好夢。還不到六點,竹海一覺醒來,心情還甜絲絲的,他不禁喃喃地對自己說。
醒來時,還感到過去讓人透心涼的水竹涼蓆,有幾分涼意,但不久,又熱辣辣的,漸漸地如灼熱的鐵片。汗珠從全身十萬八千個毛孔裏一齊湧出來,聚成彎彎曲曲的溪流,蚯蚓般地在周身蠕動。躺在上麵,有幾分像熱極的正午,竄到沙灘上的魚那般難受。可是由於過度的旅途疲憊,他實在不想起床。忽然,好像有個瘦長的影子從窗前晃過,他想那一定是尚文來找他了。他起來打開門,可又不見人影。天亮了,火南風像從鼓風機裏鼓出來,一個勁兒掀著熱浪,校園裏水塘岸邊的柳樹,葉片兒都捲曲著,柳枝兒儼然像一根根繩索,一個勁兒飄向北方,像狂奔的野馬的長鬃,發出忽忽瑟瑟的哀鳴。平時一個勁兒拖長聲音聒噪的蟬兒,此刻偃旗息鼓了,興許是夜來它沒有吸食到一滴露珠,再也無力振羽。人們隻知道「噤若寒蟬」,天寒,蟬兒才會噤聲,其實,在燥熱如戈壁沙漠的暑天,有時它也疲憊不堪,無力嘶鳴了。
此時,他記起了昨天中午從縣裏開會迴來的年輕的校長送來的局長的一封親筆信,並十分嚴肅的地傳達了局長的十分風趣的話:
「竹老,今天,局長親口對我說,『你告訴竹老殼,如果他不來,你就將他抓起來,五花大綁,押送到縣裏來。』竹老,『抓』、『綁』我不敢,但萬分無賴時,我隻好用轎子抬著給送去。我想,竹老,您,您絕對不會讓我這個當差的為難吧。」十分負責的校長十分尷尬地苦笑著說。他稱竹海為「竹老」,其實他還隻有四十四歲,遠遠未老,隻是幾十年風風雨雨的的摧折,未老先衰,現出龍鍾老態罷了。
竹海知道,二十多年前,他與局長是「車馬輕裘與共」、砍了腦殼可共疤的老同學。多年乖隔,如今似「久渴思飲」,急於想見他,才說這種通牒式的重話。其實,局長要他今天九點前趕到教育局近旁的赤山中學,參加氣功學習班,無非急於要與他暢敘他們往日的情誼,「通牒」隻有「通」而使「知」的含義,決無鐵定的行政命定的「牒」的意思。至於他遲去,早去,或者不去,無關緊要。既然尚長子走了,還是多睡一會兒好。待他又靜靜地躺下的時候,突然記起了蘇軾的那首《臨江仙》來了:
臨江仙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
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當年,他是因為這首詞的指引,才遠走他鄉的,如今,又是因為這首詞的感召,迴到闊別二十年的故鄉。他歷來崇奉人與人應該是親如兄弟的格言,覺得人人都應該「忘卻營營」,真誠相待。從前他想,解放了,勞動人民告別了人吃人的舊社會,成了國家的主人,舊社會所有的冤魂、怨鬼都變成了新人。以後大家再也不會像蘇軾說的那樣,「常恨此生非我有」,成為任人宰割的楊白勞,而能切切實實地擁有自己的「此生」,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殘酷的現實,轟毀了他的黃粱美夢。誰又能想到,時隔不久,割去的韭菜又重生出來,一些人又重演老祖宗的故技,製造出另一種吃人有理的高論,自覺或不自覺地重操起「焚書坑儒」、「文字獄」的舊業,用又最漂亮的也是最恐怖的辭藻,顛倒黑白,將另一些柔弱的羔羊描繪成青麵獠牙的豺狼,使許多新人又變成了冤魂怨鬼。畫地為牢,株連所及,超越十族。他為了使心儀的人脫離苦海,才不得不效法蘇軾,「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隱姓埋名,遠遁北國,與牛羊為伍,與冰雪做伴,成了他鄉的遊魂。不過,日往東行水趨下的物性終究不可逆轉,河水迴流,隻是暫時的現象。二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已認識到把一部分人當作攪肉機上的一顆顆螺絲釘,而將另一部分人,看成是應該攪碎的怙惡不悛的野獸的肉,是多麽荒唐啊!現在絕大多數人,都在有意或無意地拂去歷史的厚積的塵埃,重新認識事物本來的麵目,承認每一個人做為「人」的應有的尊嚴。因此,才有人記起了他,承認他是人,不是鬼。他的好友,才踏破鐵鞋把他找迴來,讓他又取得了做「人」的資格,重新擁有下半生。
</br>
書籍介紹:
作品以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嚴酷的階級鬥爭為背景,以竹海、尤瑜、池新荷、黎疾等一批優秀青年為中心人物,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青年的堅忍不拔的奮鬥、純真離奇的愛情、迷茫霧海般的苦悶與無可奈何的沉淪。
似野獸撕咬的殘暴的階級鬥爭,扭曲了高尚的靈魂,也扭曲了聖潔的愛情。遭遇狂風暴雨的不日不夜的摧殘,一條條純真清晰的愛情軌跡,變成了萬馬踐踏過後的雜亂的蹄痕;明艷的春花不見了蹤影,隻留下冰雪摧殘過後的敗葉枯枝。全書以竹海被逼出走北國,二十二年後迴到故裏,重逢故人,思緒潮湧。將五六十年代的廣闊怪異的人生畫圖,輻輳在一條畫廊裏一天展現出來。以尤瑜、竹海與池新荷之間的戀情、婚姻為貫穿廣闊人生畫圖始終的中軸線,故事多條線索錯雜而行文並不零亂。
------章節內容開始-------
第一章晨興憶夢(上) 1長蟲佐酒添逸興,奇想驚嘆煙雨亭
「『十年一覺揚州夢』,杜牧揚州的春夢,十年後醒過來了。可我的一場噩夢,淒風苦雨二十四載,才算結束。朋友說,『「砍去桂婆娑,清影定更多」。現在你應該振作起來。』是
的,如今,障礙『清影』的『桂婆娑』給『砍去』了,二十多年被歪曲的事物的本來麵目
是應該真實地顯現在人間了。脆弱的命運之舟闖過了急流險灘之後,今天遇上了艷陽高照、風平浪靜的時代,我是應該有一番作為了。」
九曲十八彎的時間長河,穿過險惡的崇山峻嶺,咆哮奔騰,衝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九八三年七月中,竹海迴到了闊別二十四年的曾經工作過的學校的第一個晚上,上半夜,苦熱難熬;下半夜,剛剛入睡,二十多年前的一撥一撥的人,一波一波的事,就魚貫蟬聯而來,不停地翻作光怪陸離而又迴味有長的好夢。還不到六點,竹海一覺醒來,心情還甜絲絲的,他不禁喃喃地對自己說。
醒來時,還感到過去讓人透心涼的水竹涼蓆,有幾分涼意,但不久,又熱辣辣的,漸漸地如灼熱的鐵片。汗珠從全身十萬八千個毛孔裏一齊湧出來,聚成彎彎曲曲的溪流,蚯蚓般地在周身蠕動。躺在上麵,有幾分像熱極的正午,竄到沙灘上的魚那般難受。可是由於過度的旅途疲憊,他實在不想起床。忽然,好像有個瘦長的影子從窗前晃過,他想那一定是尚文來找他了。他起來打開門,可又不見人影。天亮了,火南風像從鼓風機裏鼓出來,一個勁兒掀著熱浪,校園裏水塘岸邊的柳樹,葉片兒都捲曲著,柳枝兒儼然像一根根繩索,一個勁兒飄向北方,像狂奔的野馬的長鬃,發出忽忽瑟瑟的哀鳴。平時一個勁兒拖長聲音聒噪的蟬兒,此刻偃旗息鼓了,興許是夜來它沒有吸食到一滴露珠,再也無力振羽。人們隻知道「噤若寒蟬」,天寒,蟬兒才會噤聲,其實,在燥熱如戈壁沙漠的暑天,有時它也疲憊不堪,無力嘶鳴了。
此時,他記起了昨天中午從縣裏開會迴來的年輕的校長送來的局長的一封親筆信,並十分嚴肅的地傳達了局長的十分風趣的話:
「竹老,今天,局長親口對我說,『你告訴竹老殼,如果他不來,你就將他抓起來,五花大綁,押送到縣裏來。』竹老,『抓』、『綁』我不敢,但萬分無賴時,我隻好用轎子抬著給送去。我想,竹老,您,您絕對不會讓我這個當差的為難吧。」十分負責的校長十分尷尬地苦笑著說。他稱竹海為「竹老」,其實他還隻有四十四歲,遠遠未老,隻是幾十年風風雨雨的的摧折,未老先衰,現出龍鍾老態罷了。
竹海知道,二十多年前,他與局長是「車馬輕裘與共」、砍了腦殼可共疤的老同學。多年乖隔,如今似「久渴思飲」,急於想見他,才說這種通牒式的重話。其實,局長要他今天九點前趕到教育局近旁的赤山中學,參加氣功學習班,無非急於要與他暢敘他們往日的情誼,「通牒」隻有「通」而使「知」的含義,決無鐵定的行政命定的「牒」的意思。至於他遲去,早去,或者不去,無關緊要。既然尚長子走了,還是多睡一會兒好。待他又靜靜地躺下的時候,突然記起了蘇軾的那首《臨江仙》來了:
臨江仙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
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當年,他是因為這首詞的指引,才遠走他鄉的,如今,又是因為這首詞的感召,迴到闊別二十年的故鄉。他歷來崇奉人與人應該是親如兄弟的格言,覺得人人都應該「忘卻營營」,真誠相待。從前他想,解放了,勞動人民告別了人吃人的舊社會,成了國家的主人,舊社會所有的冤魂、怨鬼都變成了新人。以後大家再也不會像蘇軾說的那樣,「常恨此生非我有」,成為任人宰割的楊白勞,而能切切實實地擁有自己的「此生」,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殘酷的現實,轟毀了他的黃粱美夢。誰又能想到,時隔不久,割去的韭菜又重生出來,一些人又重演老祖宗的故技,製造出另一種吃人有理的高論,自覺或不自覺地重操起「焚書坑儒」、「文字獄」的舊業,用又最漂亮的也是最恐怖的辭藻,顛倒黑白,將另一些柔弱的羔羊描繪成青麵獠牙的豺狼,使許多新人又變成了冤魂怨鬼。畫地為牢,株連所及,超越十族。他為了使心儀的人脫離苦海,才不得不效法蘇軾,「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隱姓埋名,遠遁北國,與牛羊為伍,與冰雪做伴,成了他鄉的遊魂。不過,日往東行水趨下的物性終究不可逆轉,河水迴流,隻是暫時的現象。二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已認識到把一部分人當作攪肉機上的一顆顆螺絲釘,而將另一部分人,看成是應該攪碎的怙惡不悛的野獸的肉,是多麽荒唐啊!現在絕大多數人,都在有意或無意地拂去歷史的厚積的塵埃,重新認識事物本來的麵目,承認每一個人做為「人」的應有的尊嚴。因此,才有人記起了他,承認他是人,不是鬼。他的好友,才踏破鐵鞋把他找迴來,讓他又取得了做「人」的資格,重新擁有下半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