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儒家之流,起自孔子,持王道而秉禮法,流著於天下。後有孟軻者,雖不才但卻也博得雄辯之名,虛有名士矣,吾遊走於諸國之中,上下於君主王臣子之間,傳我儒家之術於天下矣!”
儒家起自於孔丘,在孟軻手中時,不僅是更進一步,更是將其發揚光大,儒家雖極少被一國君王所委以重任,雖未被列為強國治世之法,可因為孟軻的存在,早已是變得不同尋常,可以說儒家的興盛,孟軻功不可沒。
“然,吾之行走,多於北而少於南,多在東而少於西,非是孟軻鄙視之南西,實在是吾不短視之,不知天下之變,已到了吾也看不清的地步,西是去不了了,若是能將我儒家之術留於郢都,興於楚國,也算是心中無憾了。”
很顯然,他口中所指的南乃是楚國,西乃是秦國。
在整個曆史記載中,孟軻沒有去過一次秦國,事實也的確是如此,因為法家行徑一直被儒家所不恥,至於楚國是來過,但比之齊魏之流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今日見到孟軻,熊橫忽覺這老夫子似有頓悟之感,對於法家以及縱橫之術,也並未表現出多少的反感,而且更是對蘇秦青睞有加。
話到這裏,孟軻又將手指著楚王:“願將弟子公孫醜留於楚國效力,輔佐楚王之餘,也傳我儒家之法,不知楚王以為如何?”
以為如何!這熊橫當然是十分樂意了。
楚國一直有大而不強之名,也吃了沒有名將的虧。
因為缺少名將,楚國就一直難以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能雄視天下諸國的軍隊,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成就魏武卒的不是魏國,而是名將吳起是也。
如今的楚國雖已有了屈侯樂、徐召,外加一個縱橫策士樓緩這些懂得兵家之道的人,可在這一方麵,熊橫還是覺得遠遠不夠。公孫醜能做孟軻的弟子,其能力自然不可小覷,既然敢自說曾學於兵事,至少也不會太差了。
“哈哈!”
楚王大笑起來:“寡人自然是高興都來不及,如今我楚國所缺,正是此等兵家大才,不知公孫先生意下如何?”
公孫醜,看其麵向,約莫四旬上去,被稱唿為先生是一點都不為過。
此時的他,神情還依舊帶著些許的驚訝,似乎這件事情他的老師孟軻從未跟他商議過一樣,他還沒能從剛才的驚訝中迴過神來。
隻見他的眼神落在孟軻的麵上,在孟軻的麵帶微笑、卻又堅毅的目光當中,他看到了一種肯定,在短暫的出神之後,公孫醜立即有了主意。
望著麵前的楚王,他拱手說道:“不知楚王是否願意聽我言兵?”
此話一出,熊橫立即就明白,對方是願意留下來的,正是因為要留下來,才要在楚王的麵前展現一番自己的才能,好讓人不知他並非就隻是孟軻弟子而已。
這還有什麽猶豫,熊橫直接迴禮道:“還請賜教!”
公孫醜微微頷首後,低著頭,若有所思的樣子,在大殿當中行走了一步,微微停頓後,又行半步,再度轉身,又是一個大步迴來,再次落在了熊橫麵前。
“公孫乃齊人,曾學於臨淄,少年之時就讀過不少兵書,如太公司馬、孫子吳子等,俱是熟知,又時常與齊國有人推演沙盤、習練兵之道,可謂是事事略知也!”
公孫醜的聲音渾厚且低沉,有一種男性所特有的魅力,他的話說到這裏,望著楚王時再度拱。
熊橫明白,剛才他說的不過是謙虛之詞,剩下的重點就要來了。
“我之以為,兵家之事可分攻、守、戰、練、治、略、甲此七要訣也。攻者,乃進攻敵國之道,敵方城池之道,何時攻,何時收兵,所用何器械,器械又以何用,是水還是火,是快還是慢,是戰還是未必,為圍困還是追擊,皆在於此攻之列也。”
似乎是在尋求楚王的首肯,公孫醜說道這裏後,將目光移了過來。
熊橫微微一思後點點頭。
果然,公孫醜是謙虛之詞,他對於兵家之事可謂甚是了解。聰明的守將會在進攻敵方城池的時候,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優勢,而且攻城也會根據敵我雙方的力量,有節奏的進攻,而不是一擁而上。
曆史記載白起幾月之內下千裏,奪走了楚國幾乎半壁的江山,靠的就是這攻城的手段十分了得,幾乎是不費一兵不足,就將楚國的都城之一的鄢城給攻陷了,這楚國的君臣聽到後,也隻有慌忙跑路的份。
公孫醜的攻之列就是說的這一點。
在得到了楚王的肯定之後,公孫醜又繼續說起來:“其二者,乃是守也。既說是攻,那必然也有守也,而守城之要,乃在軍民是否齊心,城中庶民是否安置妥當,城牆是否修繕,是有有周全的準備。”
“昔年,有智伯發大軍十萬而圍攻趙城晉陽,圍城三年不破,城中百姓都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仍然能堅持下來,此所謂君臣齊心,周全準備矣。”
公孫醜這一番話落,緊跟著又繼續說道:“其三者,乃戰。戰者,如何戰,何時戰,軍心如何,此天時地利人和,盡不可或缺,甚者還有其如何排兵布陣,如何擊鼓上陣,皆有其道也。”
“春秋之時,有宋襄公戰於楚,楚國大軍渡水而來,周邊將軍盡皆諫言,渡半而擊之,必令其軍陣大亂,敗亡於宋,可宋襄公卻以有失仁義而拒之,最終敗於此戰。這就是為將軍者,不通戰之法的後果。”
後世一些說法對宋襄公的評價是春秋五霸,這熊橫是不能認同的,至少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能耐,就要比這位宋襄公厲害多了。
“其四者,乃在與練也。士氣軍心是為練,排兵布陣是為練,刀劍戈矛是為練,戰鼓號角是為練,禦士戰車是為練,輜重所用是為練……凡此重重,皆可為其練也。兵不練則不精,不精則易敗。”
“昔年,少梁邑之戰,秦以五十萬而攻魏,魏隻以吳起率領武卒五萬而擊之,戰爭一起,吳起五萬精兵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秦軍很快軍陣大亂,敗下陣來,此便是練兵之要。”
公孫醜是每說上一個點,都要給熊橫舉個例子,無比要講的清清楚楚。而熊橫在每一次聽後,都會向著公孫醜點點頭,以做迴應。
“其五者,乃在於治也。治者,軍法是治,軍營平素裏如何掌管是治,每逢戰事大軍如何征集是治,後方糧草輜重押送是治,前鋒開路架橋也是治,所為治軍者,就是以法來令軍,務必是上下一律,軍心唯一。”
“當今天下,人人談秦之虎狼是也,然虎狼之威,多在於秦軍也,秦軍之強便是在於治。自法家商鞅秦國變法之時,就在訓練新軍,變革於軍中,如今之秦軍治軍之術,可謂天下難有其敵,此其強大之其一。”
秦軍不僅是治軍強,他的法製也更強,殺人領功,怎麽領,如何領,領了會如何,俱是記載的清清楚楚,上行下效,士卒無一不曉,執行力之高,是六國的農民軍不曾擁有的。
“其六者,乃略也。孫子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長策,此便是略也;舉國上下,君臣決斷,這便是略也;戰爭在沙場上,又在於兩國朝堂之間,為之略也;兩國交鋒,各自派使者走於諸國,為之略也,為君王者,不僅要能看到朝堂之外的戰爭,也要能看到朝堂之內的戰爭。”
公孫醜這次倒沒有再舉例,但對於他所說,熊橫俱是清清楚楚,有句話怎麽說來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公孫醜所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聽了這麽一些,熊橫對於公孫醜的才能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果然孟軻推薦的人,就不會有差的,畢竟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定然也會嚴格要求身邊的人。
儒家起自於孔丘,在孟軻手中時,不僅是更進一步,更是將其發揚光大,儒家雖極少被一國君王所委以重任,雖未被列為強國治世之法,可因為孟軻的存在,早已是變得不同尋常,可以說儒家的興盛,孟軻功不可沒。
“然,吾之行走,多於北而少於南,多在東而少於西,非是孟軻鄙視之南西,實在是吾不短視之,不知天下之變,已到了吾也看不清的地步,西是去不了了,若是能將我儒家之術留於郢都,興於楚國,也算是心中無憾了。”
很顯然,他口中所指的南乃是楚國,西乃是秦國。
在整個曆史記載中,孟軻沒有去過一次秦國,事實也的確是如此,因為法家行徑一直被儒家所不恥,至於楚國是來過,但比之齊魏之流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今日見到孟軻,熊橫忽覺這老夫子似有頓悟之感,對於法家以及縱橫之術,也並未表現出多少的反感,而且更是對蘇秦青睞有加。
話到這裏,孟軻又將手指著楚王:“願將弟子公孫醜留於楚國效力,輔佐楚王之餘,也傳我儒家之法,不知楚王以為如何?”
以為如何!這熊橫當然是十分樂意了。
楚國一直有大而不強之名,也吃了沒有名將的虧。
因為缺少名將,楚國就一直難以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能雄視天下諸國的軍隊,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成就魏武卒的不是魏國,而是名將吳起是也。
如今的楚國雖已有了屈侯樂、徐召,外加一個縱橫策士樓緩這些懂得兵家之道的人,可在這一方麵,熊橫還是覺得遠遠不夠。公孫醜能做孟軻的弟子,其能力自然不可小覷,既然敢自說曾學於兵事,至少也不會太差了。
“哈哈!”
楚王大笑起來:“寡人自然是高興都來不及,如今我楚國所缺,正是此等兵家大才,不知公孫先生意下如何?”
公孫醜,看其麵向,約莫四旬上去,被稱唿為先生是一點都不為過。
此時的他,神情還依舊帶著些許的驚訝,似乎這件事情他的老師孟軻從未跟他商議過一樣,他還沒能從剛才的驚訝中迴過神來。
隻見他的眼神落在孟軻的麵上,在孟軻的麵帶微笑、卻又堅毅的目光當中,他看到了一種肯定,在短暫的出神之後,公孫醜立即有了主意。
望著麵前的楚王,他拱手說道:“不知楚王是否願意聽我言兵?”
此話一出,熊橫立即就明白,對方是願意留下來的,正是因為要留下來,才要在楚王的麵前展現一番自己的才能,好讓人不知他並非就隻是孟軻弟子而已。
這還有什麽猶豫,熊橫直接迴禮道:“還請賜教!”
公孫醜微微頷首後,低著頭,若有所思的樣子,在大殿當中行走了一步,微微停頓後,又行半步,再度轉身,又是一個大步迴來,再次落在了熊橫麵前。
“公孫乃齊人,曾學於臨淄,少年之時就讀過不少兵書,如太公司馬、孫子吳子等,俱是熟知,又時常與齊國有人推演沙盤、習練兵之道,可謂是事事略知也!”
公孫醜的聲音渾厚且低沉,有一種男性所特有的魅力,他的話說到這裏,望著楚王時再度拱。
熊橫明白,剛才他說的不過是謙虛之詞,剩下的重點就要來了。
“我之以為,兵家之事可分攻、守、戰、練、治、略、甲此七要訣也。攻者,乃進攻敵國之道,敵方城池之道,何時攻,何時收兵,所用何器械,器械又以何用,是水還是火,是快還是慢,是戰還是未必,為圍困還是追擊,皆在於此攻之列也。”
似乎是在尋求楚王的首肯,公孫醜說道這裏後,將目光移了過來。
熊橫微微一思後點點頭。
果然,公孫醜是謙虛之詞,他對於兵家之事可謂甚是了解。聰明的守將會在進攻敵方城池的時候,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優勢,而且攻城也會根據敵我雙方的力量,有節奏的進攻,而不是一擁而上。
曆史記載白起幾月之內下千裏,奪走了楚國幾乎半壁的江山,靠的就是這攻城的手段十分了得,幾乎是不費一兵不足,就將楚國的都城之一的鄢城給攻陷了,這楚國的君臣聽到後,也隻有慌忙跑路的份。
公孫醜的攻之列就是說的這一點。
在得到了楚王的肯定之後,公孫醜又繼續說起來:“其二者,乃是守也。既說是攻,那必然也有守也,而守城之要,乃在軍民是否齊心,城中庶民是否安置妥當,城牆是否修繕,是有有周全的準備。”
“昔年,有智伯發大軍十萬而圍攻趙城晉陽,圍城三年不破,城中百姓都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仍然能堅持下來,此所謂君臣齊心,周全準備矣。”
公孫醜這一番話落,緊跟著又繼續說道:“其三者,乃戰。戰者,如何戰,何時戰,軍心如何,此天時地利人和,盡不可或缺,甚者還有其如何排兵布陣,如何擊鼓上陣,皆有其道也。”
“春秋之時,有宋襄公戰於楚,楚國大軍渡水而來,周邊將軍盡皆諫言,渡半而擊之,必令其軍陣大亂,敗亡於宋,可宋襄公卻以有失仁義而拒之,最終敗於此戰。這就是為將軍者,不通戰之法的後果。”
後世一些說法對宋襄公的評價是春秋五霸,這熊橫是不能認同的,至少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能耐,就要比這位宋襄公厲害多了。
“其四者,乃在與練也。士氣軍心是為練,排兵布陣是為練,刀劍戈矛是為練,戰鼓號角是為練,禦士戰車是為練,輜重所用是為練……凡此重重,皆可為其練也。兵不練則不精,不精則易敗。”
“昔年,少梁邑之戰,秦以五十萬而攻魏,魏隻以吳起率領武卒五萬而擊之,戰爭一起,吳起五萬精兵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秦軍很快軍陣大亂,敗下陣來,此便是練兵之要。”
公孫醜是每說上一個點,都要給熊橫舉個例子,無比要講的清清楚楚。而熊橫在每一次聽後,都會向著公孫醜點點頭,以做迴應。
“其五者,乃在於治也。治者,軍法是治,軍營平素裏如何掌管是治,每逢戰事大軍如何征集是治,後方糧草輜重押送是治,前鋒開路架橋也是治,所為治軍者,就是以法來令軍,務必是上下一律,軍心唯一。”
“當今天下,人人談秦之虎狼是也,然虎狼之威,多在於秦軍也,秦軍之強便是在於治。自法家商鞅秦國變法之時,就在訓練新軍,變革於軍中,如今之秦軍治軍之術,可謂天下難有其敵,此其強大之其一。”
秦軍不僅是治軍強,他的法製也更強,殺人領功,怎麽領,如何領,領了會如何,俱是記載的清清楚楚,上行下效,士卒無一不曉,執行力之高,是六國的農民軍不曾擁有的。
“其六者,乃略也。孫子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長策,此便是略也;舉國上下,君臣決斷,這便是略也;戰爭在沙場上,又在於兩國朝堂之間,為之略也;兩國交鋒,各自派使者走於諸國,為之略也,為君王者,不僅要能看到朝堂之外的戰爭,也要能看到朝堂之內的戰爭。”
公孫醜這次倒沒有再舉例,但對於他所說,熊橫俱是清清楚楚,有句話怎麽說來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公孫醜所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聽了這麽一些,熊橫對於公孫醜的才能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果然孟軻推薦的人,就不會有差的,畢竟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定然也會嚴格要求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