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恆反正後,江西全域除贛州外,盡皆變色,金聲恆考慮到,江西重鎮贛州尚在清廷手中,如果放任不管,恐其襲擾後方。更兼此地易守難攻,地處江西,湖南,廣東交界,乃兵家必爭之地。於是金聲恆在反正後,率其部六萬餘人,並民夫三萬,號稱二十萬大軍進抵贛州。


    但贛州城堅池深,當地的守備總兵胡有升,跟章於天一樣,都是在關外歸附的漢臣,死心塌地為清廷賣命,不願歸降,但贛州城兵丁隻有七千餘人,在金聲恆,王得仁抵達時,盡管強征丁壯,守軍人數不過一萬兩千眾。


    就在金聲恆率軍圍攻贛州時,曾在福建與金聲恆並肩作戰的李成棟也終於下定決心,舉起反旗,李成棟逼迫佟養甲一同舉義,佟養甲手中不過千餘護兵,在李成棟的逼迫下,無奈同意,不過佟養甲心中對李成棟極為不屑,隻是形勢所迫,無奈而降。


    南明諸臣收到消息,歡唿雀躍,永曆帝喜極而泣,本欲再度西奔的他,停下腳步,在安龍府舉行大祭,太祖太宗庇護,大明天命未失。


    朱由榔非常高興,在大祭之後,三日二封,先封李成棟為廣昌侯,後又晉封為惠國公,而對金聲恆,朱由榔也不吝嗇,加封金聲恆為昌國公,王得仁為新喻侯。


    江西,廣東,廣西一夜變色,獨留福建一省,在四麵包圍中瑟瑟發抖,此時的張存仁被這風雲變幻的局勢驚的目瞪口呆,活了大半輩子也沒見過這麽離譜的事。


    福建相鄰之浙江,江西,廣東,皆是敵人,而在海上,鄭家也在虎視眈眈,張存仁與北京朝廷的聯係已經徹底斷絕,無論水路,還是陸路,張存仁部下李繡,馬成龍六神無主,惶惶不安,就連張存仁親信都如此手足無措,更遑論閩地士紳,串聯之行動不勝枚舉,全省暗流湧動,就連普通百姓都已經察覺出不安的氣息,更不用說張存仁這個總督了。


    在局勢越發危急時,張存仁當機立斷,命部下反正歸周,李繡疑惑的問道:“總督大人,如今大明勢頭正猛,為何不降明,反而降周?”


    張存仁無奈的說道:“李成棟,金聲恆這等叛賊降明,若吾也降明,如東施效顰,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更何況周王克南都,斬多羅郡王,其勢之強,天下矚目,以本督觀之,周王有承天命之相!”


    馬成龍點點頭讚同的說道:“不錯,明廷這些官員個個勾心鬥角,周王屢戰屢勝,如今已據有江南浙江之地,更不用說南京都被周王攻克,以末將觀之,明廷已經積重難返,清朝入關也是不會長久的,如今天下有天命在身者,隻有周王了!”


    李繡聞言也是點點頭讚同的說道:“對,對,總督大人歸降周王真是明智之舉,將來總督大人必能封侯拜相!”


    “胡說,什麽封侯,總督大人將來必然封公,世襲罔替的那種!”馬成龍聞言駁道,隨後又笑臉盈盈的看著張存仁。


    張存仁看著這兩人,心中如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勉強支應了會,便讓二人退下,李繡,馬成龍二人高高興興的拜辭而去,而張存仁看著離去的二人,眼神有些陰霾,時移勢變,就連親信部下都已經靠不住了。


    而張存仁心中真實的想法壓根就不是什麽孟浚有天命之相,而是如今明廷僅存永曆一帝,再無二帝並爭之局麵,順軍,西軍殘部效命。


    如今李成棟,金聲恆二人也在名義上尊奉永曆,福建若再歸永曆,其勢大成,恐怕孟浚此人也承受不住壓力,若是孟周也奉永曆,那說不定真的要形成南北朝了,大清開國時正是軍勢最強之時,要是這時候無法平定天下,那恐怕再無機會。


    張存仁決心歸順孟浚,便是打著讓南明不在一統的心思,以南明君臣的模樣,張存仁相信,不出半年,李成棟金聲恆等人必然會與其鬧成一團,孟浚加上自己所部的歸順,也將實力大增,孟周之中,且不說孟浚是否願意聽從永曆朝廷的指使,便是其部下也定然不願。


    而張存仁布置好歸周的準備後,命心腹攜帶密信,悄悄返迴北京,將自己的無奈和降周的策略告知攝政王。


    待一切安排就緒,張存仁才無奈的癱坐在椅子上,這一切不過是自己美好的幻想,他知道,如今南都一失,閩浙贛,兩廣,乃至整個南國,除了豪格還在四川的泥塘中,還在長沙的孔有德已經是迴天乏術,張存仁心中明了,大清恐怕再難有迴到福建之日了。


    而在福建外海上,正在準備圍攻台灣的鄭成功也是被這些消息砸的心神不定,先是江西,又是廣東,紛紛舉起反旗,重歸大明,而福建的張存仁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歸順大明,可也是令全省焚毀大清旗幟,剪掉辮子,樹起周軍大旗。


    鄭成功聽到李成棟金聲恆反正的消息後,臉上露出複雜的神情,喃喃低語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而鄭氏軍中,有部下聽聞張存仁叛清的消息後,有人勸鄭成功停止征伐台灣的行動,在許多鄭軍官兵眼中,台灣隻不過是一個“海中荒島”,他們不理解此次出兵的意義何在。


    便是張煌言也勸說他終止這一計劃,稱“區區台灣,何預於神州赤縣?而暴師半載,使壯士塗肝腦於火輪,宿將碎肢體於沙,生既非智,死亦非忠。”這些都給鄭成功帶來了沉重壓力。在沉思許久後,鄭成功最終還是力排眾議,決定出兵台灣,用台灣之地,安置軍民,大陸之局勢隨時有變,而有了台灣,鄭家就有了後退之餘地。


    於是,鄭成功在張存仁宣傳降周的次日,正式宣布進攻台灣之令:“何廷斌所進台灣一圖,田園萬頃,沃野千裏,餉稅數十萬。造船製器,吾民鱗集,近為紅夷占據,城中夷狄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我欲平克台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


    隨後鄭成功親率由四百餘艘戰艦,三萬鄭軍,從金門起航,踏上了收複台灣的征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