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天空才剛剛破曉,如果有人此時正站在京城某一處,無意間朝那座李王府看去,眼力一般的,則會看見一輪紅日徐徐升起,眼力稍微好一些的,則會看見在那紅日之前,有一抹雪白的身影盤坐在屋脊上,紋絲不動。
唇紅齒白,劍眉飛鬢,相貌清秀的白衣少年緩緩睜開眸子,長長的睫毛微微抖動,覆蓋在那雙澄澈如水般的眼眸之上。少年吐出一口白氣,周身忽而紫霧升騰,紫氣東來。近乎一年的時間,李沐春都是這般早早從床上爬起,三兩下翻到屋頂,找了一個較為平坦的地方盤坐而下,心裏一邊默念一邊去體會那道收玄心訣。
允偉第一次見到少年清晨坐在屋頂,差點沒把一雙老眼珠子給瞪出來。
府上的傭人們開始勞作,搗衣聲,清掃聲漸起,還有早班巡邏的守衛。
“今兒個不坐了?以往可都是正午才睜眼。你小子是要遁入佛門?”,允偉在一張木椅上半坐半躺,大清早的倒是沒有拿著煙杆吞雲吐霧。
“今兒個有事。”,李沐春置若罔聞,掠下屋頂,心裏盤算了一下,朝允偉問道:“老家夥,還有多久過年?”
這一句倒是提醒了允偉,隻見他心裏頭琢磨了一下,一拍靠椅站起身來。
“還真是,後天除夕,這年貨還沒買呢,少王爺倒是提醒了我。”
李沐春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出趟門,給別個送點東西去,午飯就不在家裏吃了,還有,您老這次就別跟了。”,少年背著手,朝大門走去。
“你隻要別亂跑,老夫我鐵定不跟。”,允偉笑嘻嘻的說道。
出了府,少年向往常一樣,沿著門外的街道看去,到底還是快要過年了,這街道上人來人往,比平時還是要熱鬧許多。
“天氣好,心裏頭都舒服點。”,少年笑了笑,徑直走向常去的那家鋪子。
鋪子名字很隨意,就叫“百貨”。掌櫃的是個年輕小夥子,名叫呂郎平,是個考場失意的讀書人,原本家住在京城轄境內一處縣內,赴京趕考多次無果,最好的一次還是狀告上前十,原本一些官吏見其如此有毅力,肚裏的墨水還不少,想招進府上當個管事的,哪知道年輕人氣盛,硬是要考取那功名利祿,最後幹脆是典當了一些東西,在京城開了這家鋪子住在這裏了。
平時鋪子冷清的時候,呂郎平都是手捧書本坐在櫃前,臨近年關,生意好了一些,這才在鋪子裏整理東西,整座鋪子就他一人,沒有請夥計,反正也不忙,自己一人還難免清淨些。
李沐春踏進鋪子,招唿了一聲郎平兄,年輕人見著了少年也是臉上有了笑意,連忙過來迎接。
“沐春老弟!”,年輕人一年到頭看上去是在守著鋪子,其實更多的時候還是看書看文,很少與別家打交道,整座京城也就跟李沐春關係好一些,所以難免有了些笑容。李沐春在閑暇時刻也會從自家書房拿出幾本儒家典籍來到鋪子與呂郎平交流交流學術上的問題,別看李沐春此時年紀小,因為早年娘親的緣故,讀的書可不少。
朋友相見,兩兩抱拳。
呂郎平為少年沏了一壺茶,招唿著坐下。
李沐春環顧四周,鋪子依然還是原來的樣子,就連貨架上的物品擺放的順序都毫無變化,隻是多了些新鮮玩意。少年便笑道:“郎平兄大可不必整日整夜守著鋪子不出門啊,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也不四處轉轉去,老是這麽個讀書,也不是長久之計。”
呂郎平聞言歎息一聲,放下手中卷起的書本,看著杯中的茶水上漂浮的茶葉,不由得想起了書中所說的“無根浮萍”,自嘲道:“既然比別人笨些,運氣差些,那隻有多費些心思了,好在年齡不算大,還有一些湊合著有毅力的心思。”
“這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要是實在不行,或是自己想開了,我李府大門隨時為郎平兄敞開。”,少年舉杯。
“沐春老弟好意我心領了,乘著還有一腔熱血尚未涼透,還想要努力個幾年,到時候我絕對不會跟兄弟你客氣的。”,呂郎平笑了笑,舉杯與少年一碰。
李沐春點頭,“共勉。”
寒暄過後,少年起身逛起了鋪子,鋪子不大,貨架五六個,商品倒都是真材實料,價格也算是平易近人,隻是種類有些少了去。李沐春挑了好幾樣經常買過的,又買了些新進的貨品,提著大包小包來到櫃前,偷摸著從腰間“金蠶”裏掏出幾本書來放在櫃台上。
“借你,看完了還我就行。”,少年說道。
呂郎平點了點頭,道了聲謝,習以為常。
少年又從兜裏摸出一顆銀錠,按在桌子上,提著東西出門去了,還在賬本上勾勾畫畫的呂郎平看了一眼那顆亮閃閃的銀錠,一眼認出來是那種品質極好的官銀,立即手捧著跑出門去喊道:“沐春老弟!給多了給多了!”,走在前頭的白衣少年隻是抬起提著東西的手象征性的揮了揮,偏頭迴應道:“少甚少,就當提前給郎平兄拜年了!爭取考上個大官,到時候好好招待兄弟就行了!”
少年一溜煙跑沒了影,留下呂郎平站在原地哭笑不得。
穿著已經洗褪色了的青衫的年輕人站在鋪子門口,遙望著那一抹白色離去的方向,深深的作了一揖。
“正春華枝俏,待秋實果茂,與君共勉。”
熟悉的街頭,熟悉的巷口,少年左拐右拐,閉著眼睛都能認著路。
最後少年來到街角,輕輕扣響了屋門,開門的是一位紮著麻花辮,穿著大紅新衣裳的小女孩。小姑娘見了少年,開心的一個蹦跳,一個不站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李沐春趕忙放下手中的布包,將小女孩扶起,幫其拍去衣服上的灰塵,笑道:“這麽激動幹嘛?!瞧瞧,新衣裳弄髒了不是。”
“俊哥兒!”,小麻花一把摟住少年,臉頰兒紅彤彤的,像個熟透了的柿子。
“俊哥兒給你帶了好多好吃的,還有新衣裳,開不開心?”,李沐春提了提手裏的東西微笑道。
“開心開心!”,小女孩開心的拍起了手。
從屋內走出來一男一女,男子高瘦,婦人身材勻稱,手裏還端著剛剛上鍋蒸好的饅頭。高瘦男子見了少年,嘴角上揚,趕緊將少年請上了桌子。
“少王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男子抱拳道。
少年撓了撓頭,無奈道:“瑞叔叔,你這喊得就有點膈應了啊。”
男子哈哈大笑,“那些當官的不都是這樣說的嗎,我尋思著也試試,新年新事討個好!”
婦人瞪了一眼男子,將手中的碗筷放在桌子上,朝少年說道:“李公子今天留下來吃個便飯可好?”
少年這次沒有拒絕,點頭答應了下來,為此男子還特意拿出一壺攢了很久的酒,要與少年喝上幾碗。
“少王爺能否喝酒?”,男子一邊倒酒一邊問道。
“暫時還喝不了,等以後長大了,再陪叔叔喝個酩酊大醉都行。”,少年苦笑道。
“那真是可惜可惜了。”,男子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渾身竟是哆嗦了一下,滿臉愉悅。
婦人望向少年,神色有些尷尬的說道:“粗茶淡飯,李公子還請見諒。”
李沐春立即抓起一個饅頭就往嘴裏塞,一個勁的搖頭,稱嬸嬸手藝真不錯,這種飯菜才是最和胃口的,其他的還真吃不習慣。
婦人聽完,展顏而笑。
小麻花手裏拿著一個咬了好幾口的饅頭,嘴裏還有些飯菜,含糊不清的朝身旁的少年說道:“俊哥兒俊哥兒,最近家裏給我送去學塾讀書了呢!”
李沐春伸出一個大拇指,微笑道:“不錯不錯,讀書最好,在學塾可是要好好念書,聽夫子們的話啊。”
小女孩頭點的像小雞啄米。飯桌上雖然沒有什麽大魚大肉,但是幾人吃得都很開心,氣氛極好。
“等我再長大一些,讀的書再多一些,我就去給俊哥兒做丫鬟好不好?”,小麻花眨了眨水靈靈的大眼睛問道少年。
李沐春輕輕地拍了拍小女孩的頭,說道:“就這點誌向啊?來給我當丫鬟作甚?以後自己要掙大錢,贍養你爹你娘,然後自己雇幾個丫鬟才對!”
小麻花嘻嘻一笑。對坐的男子抿了一口酒,臉上有些微紅,朝少年笑道:“我覺得能進李王府,倒不是什麽壞事。”
婦人也參和道:“孩子他爹說的是,多少人想進李王府都沒個門路呢,進了王府,李公子還能照料瑞兒一二,那是天大的好事了。”
李沐春撓了撓頭,憨厚一笑,又看向身旁的小女孩柔聲笑道:“這些倒是好說,不過我還是希望將來小麻花能靠自己走出去,能在京城立足,如果現在給了一個足以安穩的後路,我怕她以後在治學路上會有所懈怠,這樣終歸是不好的。”
少年一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男子和婦人前一句聽得懂,後一句就不太明白了,隻是知道是好話。
“少王爺說的有道理!瑞兒,你可要記好了啊!”,男子說道,婦人也是點頭。
“記清楚啦!”,被喚作瑞兒的小女孩使勁點頭,腦後的麻花辮上下甩動。
最後,少年還是被男子灌了半碗酒,是那種市井賣的最多的燒刀子,少年一入口頓時就覺得喉嚨一陣灼燒感,再到胃裏,像是吞了一塊燃起的木炭。
這酒怎麽比老家夥那壺裏的還要烈?整的少年頭暈眼花,好不容易才稍稍緩了過來。
告別小麻花一家後,少年摸出一個紅包,私下裏遞給了小女孩。
“提前給你的壓歲錢,俊哥兒怕到時候忘記了或是不好出門。”
小女孩接過紅包,又給了少年一個大大的擁抱。
李沐春扶著額頭走在街上,便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允偉出現在不遠處的一家鋪子前,正看著走來的少年。
李沐春緩緩走了過去,看著那灰衫老人,老人也看著他。
允偉指了指身旁的馬車,鋪子裏的夥計正在搬上搬下的往車後邊運貨。
“我可沒有跟著你,碰巧買年貨瞧見了。”
允偉又湊過去嗅了嗅,笑道:“喲嗬,不會是跑去那座銜春樓喝花酒去了?剛好,今晚你爹迴府,今晚我們三小酌一杯?讓老夫見識見識一下少王爺的酒量如何?”
“滾犢子,架不住瑞叔叔勸,小喝了半碗。”,少年沒好氣道。
“燒刀子你能整的住?年輕人就愛喝那個,老夫年輕時也愛,一口就是一碗。”,允偉拍了拍胸口,示意如今依舊寶刀未老。
少年隻是擺了擺手,朝馬車走去。“我去座位上睡會,到時候隻要拉我迴去就行了。”
“瞧你那龜樣。”,允偉笑罵道。
少年直接斜躺在馬車前室,兩隻雪白大秀遮住臉龐。少年迴味起這種奇怪的感覺,其實還挺好,腦子裏一片空白,好像隻留下了高興事。
“天生此神物,為我洗憂患。”
少年很快就唿吸勻稱,進入了夢鄉。
天空才剛剛破曉,如果有人此時正站在京城某一處,無意間朝那座李王府看去,眼力一般的,則會看見一輪紅日徐徐升起,眼力稍微好一些的,則會看見在那紅日之前,有一抹雪白的身影盤坐在屋脊上,紋絲不動。
唇紅齒白,劍眉飛鬢,相貌清秀的白衣少年緩緩睜開眸子,長長的睫毛微微抖動,覆蓋在那雙澄澈如水般的眼眸之上。少年吐出一口白氣,周身忽而紫霧升騰,紫氣東來。近乎一年的時間,李沐春都是這般早早從床上爬起,三兩下翻到屋頂,找了一個較為平坦的地方盤坐而下,心裏一邊默念一邊去體會那道收玄心訣。
允偉第一次見到少年清晨坐在屋頂,差點沒把一雙老眼珠子給瞪出來。
府上的傭人們開始勞作,搗衣聲,清掃聲漸起,還有早班巡邏的守衛。
“今兒個不坐了?以往可都是正午才睜眼。你小子是要遁入佛門?”,允偉在一張木椅上半坐半躺,大清早的倒是沒有拿著煙杆吞雲吐霧。
“今兒個有事。”,李沐春置若罔聞,掠下屋頂,心裏盤算了一下,朝允偉問道:“老家夥,還有多久過年?”
這一句倒是提醒了允偉,隻見他心裏頭琢磨了一下,一拍靠椅站起身來。
“還真是,後天除夕,這年貨還沒買呢,少王爺倒是提醒了我。”
李沐春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出趟門,給別個送點東西去,午飯就不在家裏吃了,還有,您老這次就別跟了。”,少年背著手,朝大門走去。
“你隻要別亂跑,老夫我鐵定不跟。”,允偉笑嘻嘻的說道。
出了府,少年向往常一樣,沿著門外的街道看去,到底還是快要過年了,這街道上人來人往,比平時還是要熱鬧許多。
“天氣好,心裏頭都舒服點。”,少年笑了笑,徑直走向常去的那家鋪子。
鋪子名字很隨意,就叫“百貨”。掌櫃的是個年輕小夥子,名叫呂郎平,是個考場失意的讀書人,原本家住在京城轄境內一處縣內,赴京趕考多次無果,最好的一次還是狀告上前十,原本一些官吏見其如此有毅力,肚裏的墨水還不少,想招進府上當個管事的,哪知道年輕人氣盛,硬是要考取那功名利祿,最後幹脆是典當了一些東西,在京城開了這家鋪子住在這裏了。
平時鋪子冷清的時候,呂郎平都是手捧書本坐在櫃前,臨近年關,生意好了一些,這才在鋪子裏整理東西,整座鋪子就他一人,沒有請夥計,反正也不忙,自己一人還難免清淨些。
李沐春踏進鋪子,招唿了一聲郎平兄,年輕人見著了少年也是臉上有了笑意,連忙過來迎接。
“沐春老弟!”,年輕人一年到頭看上去是在守著鋪子,其實更多的時候還是看書看文,很少與別家打交道,整座京城也就跟李沐春關係好一些,所以難免有了些笑容。李沐春在閑暇時刻也會從自家書房拿出幾本儒家典籍來到鋪子與呂郎平交流交流學術上的問題,別看李沐春此時年紀小,因為早年娘親的緣故,讀的書可不少。
朋友相見,兩兩抱拳。
呂郎平為少年沏了一壺茶,招唿著坐下。
李沐春環顧四周,鋪子依然還是原來的樣子,就連貨架上的物品擺放的順序都毫無變化,隻是多了些新鮮玩意。少年便笑道:“郎平兄大可不必整日整夜守著鋪子不出門啊,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也不四處轉轉去,老是這麽個讀書,也不是長久之計。”
呂郎平聞言歎息一聲,放下手中卷起的書本,看著杯中的茶水上漂浮的茶葉,不由得想起了書中所說的“無根浮萍”,自嘲道:“既然比別人笨些,運氣差些,那隻有多費些心思了,好在年齡不算大,還有一些湊合著有毅力的心思。”
“這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要是實在不行,或是自己想開了,我李府大門隨時為郎平兄敞開。”,少年舉杯。
“沐春老弟好意我心領了,乘著還有一腔熱血尚未涼透,還想要努力個幾年,到時候我絕對不會跟兄弟你客氣的。”,呂郎平笑了笑,舉杯與少年一碰。
李沐春點頭,“共勉。”
寒暄過後,少年起身逛起了鋪子,鋪子不大,貨架五六個,商品倒都是真材實料,價格也算是平易近人,隻是種類有些少了去。李沐春挑了好幾樣經常買過的,又買了些新進的貨品,提著大包小包來到櫃前,偷摸著從腰間“金蠶”裏掏出幾本書來放在櫃台上。
“借你,看完了還我就行。”,少年說道。
呂郎平點了點頭,道了聲謝,習以為常。
少年又從兜裏摸出一顆銀錠,按在桌子上,提著東西出門去了,還在賬本上勾勾畫畫的呂郎平看了一眼那顆亮閃閃的銀錠,一眼認出來是那種品質極好的官銀,立即手捧著跑出門去喊道:“沐春老弟!給多了給多了!”,走在前頭的白衣少年隻是抬起提著東西的手象征性的揮了揮,偏頭迴應道:“少甚少,就當提前給郎平兄拜年了!爭取考上個大官,到時候好好招待兄弟就行了!”
少年一溜煙跑沒了影,留下呂郎平站在原地哭笑不得。
穿著已經洗褪色了的青衫的年輕人站在鋪子門口,遙望著那一抹白色離去的方向,深深的作了一揖。
“正春華枝俏,待秋實果茂,與君共勉。”
熟悉的街頭,熟悉的巷口,少年左拐右拐,閉著眼睛都能認著路。
最後少年來到街角,輕輕扣響了屋門,開門的是一位紮著麻花辮,穿著大紅新衣裳的小女孩。小姑娘見了少年,開心的一個蹦跳,一個不站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李沐春趕忙放下手中的布包,將小女孩扶起,幫其拍去衣服上的灰塵,笑道:“這麽激動幹嘛?!瞧瞧,新衣裳弄髒了不是。”
“俊哥兒!”,小麻花一把摟住少年,臉頰兒紅彤彤的,像個熟透了的柿子。
“俊哥兒給你帶了好多好吃的,還有新衣裳,開不開心?”,李沐春提了提手裏的東西微笑道。
“開心開心!”,小女孩開心的拍起了手。
從屋內走出來一男一女,男子高瘦,婦人身材勻稱,手裏還端著剛剛上鍋蒸好的饅頭。高瘦男子見了少年,嘴角上揚,趕緊將少年請上了桌子。
“少王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男子抱拳道。
少年撓了撓頭,無奈道:“瑞叔叔,你這喊得就有點膈應了啊。”
男子哈哈大笑,“那些當官的不都是這樣說的嗎,我尋思著也試試,新年新事討個好!”
婦人瞪了一眼男子,將手中的碗筷放在桌子上,朝少年說道:“李公子今天留下來吃個便飯可好?”
少年這次沒有拒絕,點頭答應了下來,為此男子還特意拿出一壺攢了很久的酒,要與少年喝上幾碗。
“少王爺能否喝酒?”,男子一邊倒酒一邊問道。
“暫時還喝不了,等以後長大了,再陪叔叔喝個酩酊大醉都行。”,少年苦笑道。
“那真是可惜可惜了。”,男子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渾身竟是哆嗦了一下,滿臉愉悅。
婦人望向少年,神色有些尷尬的說道:“粗茶淡飯,李公子還請見諒。”
李沐春立即抓起一個饅頭就往嘴裏塞,一個勁的搖頭,稱嬸嬸手藝真不錯,這種飯菜才是最和胃口的,其他的還真吃不習慣。
婦人聽完,展顏而笑。
小麻花手裏拿著一個咬了好幾口的饅頭,嘴裏還有些飯菜,含糊不清的朝身旁的少年說道:“俊哥兒俊哥兒,最近家裏給我送去學塾讀書了呢!”
李沐春伸出一個大拇指,微笑道:“不錯不錯,讀書最好,在學塾可是要好好念書,聽夫子們的話啊。”
小女孩頭點的像小雞啄米。飯桌上雖然沒有什麽大魚大肉,但是幾人吃得都很開心,氣氛極好。
“等我再長大一些,讀的書再多一些,我就去給俊哥兒做丫鬟好不好?”,小麻花眨了眨水靈靈的大眼睛問道少年。
李沐春輕輕地拍了拍小女孩的頭,說道:“就這點誌向啊?來給我當丫鬟作甚?以後自己要掙大錢,贍養你爹你娘,然後自己雇幾個丫鬟才對!”
小麻花嘻嘻一笑。對坐的男子抿了一口酒,臉上有些微紅,朝少年笑道:“我覺得能進李王府,倒不是什麽壞事。”
婦人也參和道:“孩子他爹說的是,多少人想進李王府都沒個門路呢,進了王府,李公子還能照料瑞兒一二,那是天大的好事了。”
李沐春撓了撓頭,憨厚一笑,又看向身旁的小女孩柔聲笑道:“這些倒是好說,不過我還是希望將來小麻花能靠自己走出去,能在京城立足,如果現在給了一個足以安穩的後路,我怕她以後在治學路上會有所懈怠,這樣終歸是不好的。”
少年一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男子和婦人前一句聽得懂,後一句就不太明白了,隻是知道是好話。
“少王爺說的有道理!瑞兒,你可要記好了啊!”,男子說道,婦人也是點頭。
“記清楚啦!”,被喚作瑞兒的小女孩使勁點頭,腦後的麻花辮上下甩動。
最後,少年還是被男子灌了半碗酒,是那種市井賣的最多的燒刀子,少年一入口頓時就覺得喉嚨一陣灼燒感,再到胃裏,像是吞了一塊燃起的木炭。
這酒怎麽比老家夥那壺裏的還要烈?整的少年頭暈眼花,好不容易才稍稍緩了過來。
告別小麻花一家後,少年摸出一個紅包,私下裏遞給了小女孩。
“提前給你的壓歲錢,俊哥兒怕到時候忘記了或是不好出門。”
小女孩接過紅包,又給了少年一個大大的擁抱。
李沐春扶著額頭走在街上,便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允偉出現在不遠處的一家鋪子前,正看著走來的少年。
李沐春緩緩走了過去,看著那灰衫老人,老人也看著他。
允偉指了指身旁的馬車,鋪子裏的夥計正在搬上搬下的往車後邊運貨。
“我可沒有跟著你,碰巧買年貨瞧見了。”
允偉又湊過去嗅了嗅,笑道:“喲嗬,不會是跑去那座銜春樓喝花酒去了?剛好,今晚你爹迴府,今晚我們三小酌一杯?讓老夫見識見識一下少王爺的酒量如何?”
“滾犢子,架不住瑞叔叔勸,小喝了半碗。”,少年沒好氣道。
“燒刀子你能整的住?年輕人就愛喝那個,老夫年輕時也愛,一口就是一碗。”,允偉拍了拍胸口,示意如今依舊寶刀未老。
少年隻是擺了擺手,朝馬車走去。“我去座位上睡會,到時候隻要拉我迴去就行了。”
“瞧你那龜樣。”,允偉笑罵道。
少年直接斜躺在馬車前室,兩隻雪白大秀遮住臉龐。少年迴味起這種奇怪的感覺,其實還挺好,腦子裏一片空白,好像隻留下了高興事。
“天生此神物,為我洗憂患。”
少年很快就唿吸勻稱,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