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鐔給郎澤卿交待得很是清楚:管他晉嵩有什麽陰謀詭計,我隻需步步為營,按部就班。
但遇阻礙就架起投石機,先轟上個幾千炮。便是不能將關城轟平,至少也能轟得豫軍心驚膽戰,士氣皆無。
若還有負隅頑抗之流,那就莫要怪我心狠手辣。
這一次,王鐔已然將庫存的猛火油彈盡數分至各軍。更是對眾將耳提麵命:如今已值生死存亡之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萬莫要生婦人之仁。
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違天和,也要等活下來才能知道。若是敗了,萬事皆休。
郎澤卿自然言聽計從,是以從晉湧勸降不成,伊闕關下的轟鳴聲就未停過。
龍門道並不寬,不然也就不會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名。
最寬的便是伊闕關之下,穀口寬約百丈,但穀底平坦之處至多也就二三十丈,堪堪能擺下十架投石機。
便隻有十架投石機,也不是隻靠刀槍劍戟的豫軍能招架住的。
待第一軍立好炮陣,試射兩輪之後,城上也罷,穀中也罷,便已天昏地暗,飛聲走石。
足人頭大的石彈大都砸在山頂的關牆上,而足足離著一裏遠,莫說床弩,便是新製的拋石車也拋不到這般遠。
雖說守軍居高臨下,也隻能望著腳邊的拋石車的石塊而無能為力。
初時,還有軍將仗著膽氣於城上探望,以為運氣再差,石彈也不可能準之又準地砸在臉上。
看那石彈或是嵌入城牆之中,或是砸掉一層磚皮,還道了一聲不過如此。
不是說不厲害,蟻多都能咬死象,何況隻是隻裹了一層石磚的夯土城牆?
一次砸一塊下來,次數多了也能砸出一個大洞。
軍將隻是感慨傳言不實:傳言中的唐軍的投石機,可是一炮就能轟塌半座山頭。
而如這般,足足厚五六丈的關城,至少夠唐軍轟一個月的。
但當射夠十輪,郎澤卿令兵卒換成猛火油彈時,豫軍將領終於慶幸不起來了。
猛火油彈落於關城上,一經炸開就燒個不停。好在晉嵩做足了準備。
伊闕關處於山頂,關後就是陰坡,唐軍的投石機再能耐,彈丸也不可能拐彎。所以隻是初時有些折損,待軍將下令,讓兵卒盡數躲入甕城並陰城之後。
軍將本是沾沾自喜,心想能奈我何。但等晉嵩領著親信從前山撤下,自小道繞至伊闕關之時,氣得險些噴血。
折損倒是不大,問題是關城上空無一人,殊無防備,已有數不清的唐軍兵卒摸上山。
隻當是唐軍要趁機奪城,晉嵩雖驚卻不怕。
為免誤傷,唐軍攀城之時,這投石機定然要停,到時打下去就是了。
但左等右等,卻不見有唐軍攀上城頭。正自驚疑不定,突覺腳下一晃,而後就如山塌堤潰,聲勢何其壯觀?
晉嵩將頭探出甕城,冒死一看,當時就崩裂了眼角。
方才還完好無損的側牆,竟被炸塌了近丈餘厚的一截?
如此這般,再有五六次,這牆敢不是就徹底塌了?
待煙塵散盡,晉嵩才依稀辨出,不遠處的山坳裏,約有百多敵卒,懷中抱著包囊一般的物事,正鬼鬼祟祟往牆下摸來。
他一聲急吼:“快拿油砂……放火……”
伊闕關如此,龍門鎮卻安靜得詭異。
連晉嵩都想不到可經渭水順流而下,龍門鎮守將又如何能想的到?
因要加高關城,又要修葺塢道,所以晉嵩早早就將重兵調到伊闕關。隻於伊水西岸的龍門鎮中駐兵五千,用於禦守幾條無法行車走馬的窄道。
又因人手不夠,自然要征調民夫,晉嵩索性將靠近龍門山的山民也盡數征召。
一來二去,偌大的伊水西岸竟鮮有人煙。使王鐔費了不少心思製定的“搶灘登陸作戰計劃”成了一張廢紙……
也更不是晉湧所言的“提前三日”,而是整整提前了三年都不止。
五年之前,王鐔隨軍進攻伊闕關的時候,他就打過伊水的主意。隻因豫軍敗的太快,沒給王鐔施展的機會,之後就作罷了。
但既然早有一統天下之誌,王鐔經營並州之時就知道,遲早都要逐鹿中原,王鐔焉能不留意中原的各處兵道?
雒陽八關自是被他探到不能再熟。甚至連大河都考察過,以備必要之時。
別奇怪,曆經秦朝、豫國,就已疏通了大河,將關中的糧食經大河運至朔方郡等邊地。同時將關東、江南的物資經過大河,運至雒陽、長安。
也是那時,王鐔便有了打造船隻,組建水軍的打算。
但當時唐國會水的士兵少,沒有建造水軍的基礎,隻能暫且擱置。
倒是讓匠作院在關中、弘農郡好好地考察了一番。
當時懂得水利的李玨就在匠作院任主事,王鐔自然不會放過薅專業人士羊毛的機會。恰值連戰連捷,王鐔正是如日中天,威信一時無兩之時,李玨自然不負所托。
而他直言,伊水東端尚可,也就是自陸渾縣到龍門鎮這一段,行船無虞。
但自陸渾縣到熊耳山,特別是流經熊耳山的這一段,以船運兵絕非易事。
倒非不可能,而是劃不來。
隻因伊水深淺不一,淺處水深不足半丈,根本行不得大船。而船稍大些便會擱淺,是以隻多行些小船,無論行軍還是運糧都得不償失,還不如走陸道。
再則,熊耳山與龍門山相交之處,也就是臨近陸渾縣這一段,水流甚是湍急,且水還極深,足有七八丈。而再長也無這般長的船櫓,故而收不住勢,更轉不得向,隻能任船隨波逐流。
但因行不得大船,是以船隻能為輕舟,自然是越行越快。而恰好兩岸皆為怪石峭壁,無一處淺灘,是以稍有不慎,便是船毀人亡。
當時的王鐔也隻是可有可無,倒也說不上失望。
之後也是湊巧,有一次王鐔在匠作院裏麵閑逛,就碰到林木森正在做船模。這是一種王鐔在現在這個時代沒見過的船,是由艨艟小艦改良的千裏船.
這就令王鐔欣喜若狂,所謂千裏船,其實就是不用槁、不用櫓的木輪船。無論是控製方向還是速度,皆用槳輪。
說直白些,便是渭水湍急,船卒還不會將輪子倒著踩嗎?
也是那時,王鐔便留了意。之後平定幽國之後,王鐔便從降軍中挑了些會造船的匠人,並會水戰的兵將,讓王鏜帶到了關中。
本是有棗沒棗打一竿子,沒想到去年時,竟真就用上了?
唐軍占了冀州,與豫國隔大河相望,在大河入海口,又與沂國相對。當時王鐔就想過,遣奇兵由潼關登船,經大河東下,突襲沂國平原郡。
說幹就幹,王鐔隨後就委任張鬆奇為水軍都督,負造船、操練水軍事宜。
聽著好不奇怪,張鬆奇出身關中良家子,何處習來的水戰之法?
莫忘了雍國雖然地處關中,可還有個巴蜀、漢中呢,大河、江水的西段可都在雍國境內呢。雍明帝親政時,張鬆奇才是個校尉,麾下隻領一千兵馬。
之後戰豫國,敗荊國,堪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名聲漸漸響亮,繼而平步青雲。
再之後,張鬆奇雖也在北方邊地領兵,屢破獯鬻,但大多數的時間,張鬆奇都在關中、巴蜀領軍。可以說他這名將之名,百分之八十都是從豫國、荊國刷來的。直到離石塞大敗之後,張鬆奇才徹底從軍中轉為文官。
張鬆奇對水戰還真就不陌生。
如此,便是將不缺,兵也不缺,造船的工匠更是不缺。
若非猛火油彈不足,說不定張鬆奇就駕船隊,與沂國在平原郡決一高下了。
雖未成行,但船卻造了不少,更是將水軍提上了日程。
兵雖不多,也就一營,且多為幽國降軍。但王鐔出了名的愛兵如子,更知千金買馬骨的道理,是以這夥幽國降卒待遇極優,月餉是步卒整整兩倍。
誰讓人家登船不暈,下水不嗆。
再加上張鬆奇禦下有道,恩威並施,雖不到一年,卻練得頗有起色。
所以這一次決定反攻之際,王鐔便決定拉出來遛一遛,看是否可堪一用……
但遇阻礙就架起投石機,先轟上個幾千炮。便是不能將關城轟平,至少也能轟得豫軍心驚膽戰,士氣皆無。
若還有負隅頑抗之流,那就莫要怪我心狠手辣。
這一次,王鐔已然將庫存的猛火油彈盡數分至各軍。更是對眾將耳提麵命:如今已值生死存亡之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萬莫要生婦人之仁。
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違天和,也要等活下來才能知道。若是敗了,萬事皆休。
郎澤卿自然言聽計從,是以從晉湧勸降不成,伊闕關下的轟鳴聲就未停過。
龍門道並不寬,不然也就不會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名。
最寬的便是伊闕關之下,穀口寬約百丈,但穀底平坦之處至多也就二三十丈,堪堪能擺下十架投石機。
便隻有十架投石機,也不是隻靠刀槍劍戟的豫軍能招架住的。
待第一軍立好炮陣,試射兩輪之後,城上也罷,穀中也罷,便已天昏地暗,飛聲走石。
足人頭大的石彈大都砸在山頂的關牆上,而足足離著一裏遠,莫說床弩,便是新製的拋石車也拋不到這般遠。
雖說守軍居高臨下,也隻能望著腳邊的拋石車的石塊而無能為力。
初時,還有軍將仗著膽氣於城上探望,以為運氣再差,石彈也不可能準之又準地砸在臉上。
看那石彈或是嵌入城牆之中,或是砸掉一層磚皮,還道了一聲不過如此。
不是說不厲害,蟻多都能咬死象,何況隻是隻裹了一層石磚的夯土城牆?
一次砸一塊下來,次數多了也能砸出一個大洞。
軍將隻是感慨傳言不實:傳言中的唐軍的投石機,可是一炮就能轟塌半座山頭。
而如這般,足足厚五六丈的關城,至少夠唐軍轟一個月的。
但當射夠十輪,郎澤卿令兵卒換成猛火油彈時,豫軍將領終於慶幸不起來了。
猛火油彈落於關城上,一經炸開就燒個不停。好在晉嵩做足了準備。
伊闕關處於山頂,關後就是陰坡,唐軍的投石機再能耐,彈丸也不可能拐彎。所以隻是初時有些折損,待軍將下令,讓兵卒盡數躲入甕城並陰城之後。
軍將本是沾沾自喜,心想能奈我何。但等晉嵩領著親信從前山撤下,自小道繞至伊闕關之時,氣得險些噴血。
折損倒是不大,問題是關城上空無一人,殊無防備,已有數不清的唐軍兵卒摸上山。
隻當是唐軍要趁機奪城,晉嵩雖驚卻不怕。
為免誤傷,唐軍攀城之時,這投石機定然要停,到時打下去就是了。
但左等右等,卻不見有唐軍攀上城頭。正自驚疑不定,突覺腳下一晃,而後就如山塌堤潰,聲勢何其壯觀?
晉嵩將頭探出甕城,冒死一看,當時就崩裂了眼角。
方才還完好無損的側牆,竟被炸塌了近丈餘厚的一截?
如此這般,再有五六次,這牆敢不是就徹底塌了?
待煙塵散盡,晉嵩才依稀辨出,不遠處的山坳裏,約有百多敵卒,懷中抱著包囊一般的物事,正鬼鬼祟祟往牆下摸來。
他一聲急吼:“快拿油砂……放火……”
伊闕關如此,龍門鎮卻安靜得詭異。
連晉嵩都想不到可經渭水順流而下,龍門鎮守將又如何能想的到?
因要加高關城,又要修葺塢道,所以晉嵩早早就將重兵調到伊闕關。隻於伊水西岸的龍門鎮中駐兵五千,用於禦守幾條無法行車走馬的窄道。
又因人手不夠,自然要征調民夫,晉嵩索性將靠近龍門山的山民也盡數征召。
一來二去,偌大的伊水西岸竟鮮有人煙。使王鐔費了不少心思製定的“搶灘登陸作戰計劃”成了一張廢紙……
也更不是晉湧所言的“提前三日”,而是整整提前了三年都不止。
五年之前,王鐔隨軍進攻伊闕關的時候,他就打過伊水的主意。隻因豫軍敗的太快,沒給王鐔施展的機會,之後就作罷了。
但既然早有一統天下之誌,王鐔經營並州之時就知道,遲早都要逐鹿中原,王鐔焉能不留意中原的各處兵道?
雒陽八關自是被他探到不能再熟。甚至連大河都考察過,以備必要之時。
別奇怪,曆經秦朝、豫國,就已疏通了大河,將關中的糧食經大河運至朔方郡等邊地。同時將關東、江南的物資經過大河,運至雒陽、長安。
也是那時,王鐔便有了打造船隻,組建水軍的打算。
但當時唐國會水的士兵少,沒有建造水軍的基礎,隻能暫且擱置。
倒是讓匠作院在關中、弘農郡好好地考察了一番。
當時懂得水利的李玨就在匠作院任主事,王鐔自然不會放過薅專業人士羊毛的機會。恰值連戰連捷,王鐔正是如日中天,威信一時無兩之時,李玨自然不負所托。
而他直言,伊水東端尚可,也就是自陸渾縣到龍門鎮這一段,行船無虞。
但自陸渾縣到熊耳山,特別是流經熊耳山的這一段,以船運兵絕非易事。
倒非不可能,而是劃不來。
隻因伊水深淺不一,淺處水深不足半丈,根本行不得大船。而船稍大些便會擱淺,是以隻多行些小船,無論行軍還是運糧都得不償失,還不如走陸道。
再則,熊耳山與龍門山相交之處,也就是臨近陸渾縣這一段,水流甚是湍急,且水還極深,足有七八丈。而再長也無這般長的船櫓,故而收不住勢,更轉不得向,隻能任船隨波逐流。
但因行不得大船,是以船隻能為輕舟,自然是越行越快。而恰好兩岸皆為怪石峭壁,無一處淺灘,是以稍有不慎,便是船毀人亡。
當時的王鐔也隻是可有可無,倒也說不上失望。
之後也是湊巧,有一次王鐔在匠作院裏麵閑逛,就碰到林木森正在做船模。這是一種王鐔在現在這個時代沒見過的船,是由艨艟小艦改良的千裏船.
這就令王鐔欣喜若狂,所謂千裏船,其實就是不用槁、不用櫓的木輪船。無論是控製方向還是速度,皆用槳輪。
說直白些,便是渭水湍急,船卒還不會將輪子倒著踩嗎?
也是那時,王鐔便留了意。之後平定幽國之後,王鐔便從降軍中挑了些會造船的匠人,並會水戰的兵將,讓王鏜帶到了關中。
本是有棗沒棗打一竿子,沒想到去年時,竟真就用上了?
唐軍占了冀州,與豫國隔大河相望,在大河入海口,又與沂國相對。當時王鐔就想過,遣奇兵由潼關登船,經大河東下,突襲沂國平原郡。
說幹就幹,王鐔隨後就委任張鬆奇為水軍都督,負造船、操練水軍事宜。
聽著好不奇怪,張鬆奇出身關中良家子,何處習來的水戰之法?
莫忘了雍國雖然地處關中,可還有個巴蜀、漢中呢,大河、江水的西段可都在雍國境內呢。雍明帝親政時,張鬆奇才是個校尉,麾下隻領一千兵馬。
之後戰豫國,敗荊國,堪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名聲漸漸響亮,繼而平步青雲。
再之後,張鬆奇雖也在北方邊地領兵,屢破獯鬻,但大多數的時間,張鬆奇都在關中、巴蜀領軍。可以說他這名將之名,百分之八十都是從豫國、荊國刷來的。直到離石塞大敗之後,張鬆奇才徹底從軍中轉為文官。
張鬆奇對水戰還真就不陌生。
如此,便是將不缺,兵也不缺,造船的工匠更是不缺。
若非猛火油彈不足,說不定張鬆奇就駕船隊,與沂國在平原郡決一高下了。
雖未成行,但船卻造了不少,更是將水軍提上了日程。
兵雖不多,也就一營,且多為幽國降軍。但王鐔出了名的愛兵如子,更知千金買馬骨的道理,是以這夥幽國降卒待遇極優,月餉是步卒整整兩倍。
誰讓人家登船不暈,下水不嗆。
再加上張鬆奇禦下有道,恩威並施,雖不到一年,卻練得頗有起色。
所以這一次決定反攻之際,王鐔便決定拉出來遛一遛,看是否可堪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