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你們這些個阿諛奉承之語,朕都聽得有些難為情了!”
“馬上把隴右大捷的喜訊張貼到各個城門口去,就當是李嗣源獻給長安老百姓的一份厚禮!”
鄭凝績滿臉笑容,“像這般重大的勝利,確實應當讓大家一起歡慶一番!”
“行了,今天的朝議到此結束,各位都先迴去吧,趁著過年這段時間,好好陪陪家人,等到明年正月初八上朝,還有好多事務等著去處理。”
“臣等告退!”
幾位大臣躬身施禮,一同轉身離去。
李侃看向身旁的黃內侍,輕聲吩咐道:“喚楊廣奇前來見朕!”
“老奴遵命!”黃內侍趕忙應下,匆匆忙忙地前去傳話。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楊廣奇腳步匆忙地一路小跑著趕了過來。
“微臣楊廣奇拜見陛下!”
李侃不緊不慢地放下奏折,語氣平淡:“坐吧!”
楊廣奇在一旁坐下,心中暗自揣測著李侃此番突然召見究竟所為何事,一顆心猶如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自親軍內衛府創立至今,已然過去了二十年,權力和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以至於朝廷中的不少大臣們對此頗有微詞……”
楊廣奇聽到這話,心裏猛地“咯噔”一聲,瞬間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額頭上不禁冒出一層細汗,連忙拱手說道:“陛下,親軍內衛府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地為您辦事,從來不敢有半點兒僭越之舉!”
李侃見狀,輕輕擺了擺手,“莫要驚慌,朕自然清楚你們的忠誠,今日召見你來此,並非是要問責於你,而是關於親軍內衛府,朕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調整。”
楊廣奇一聽,心頭懸著的那塊大石頭總算是落了下來,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深知李侃向來英明神武、賞罰分明,絕對不會做出那等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事。
“陛下,請盡管吩咐!無論您做出什麽樣的決定,微臣都毫無異議,定當全力配合!”
李侃滿意地點了點頭,“朕打算將親軍內衛府一分為二,親軍府專門負責搜集軍事情報,內衛府則著重監察朝中百官和民情。”
“陛下聖明!如今親軍內衛府規模日益龐大,足有上萬之眾,變得越發臃腫起來,內部的管理和運行效率確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今將其軍民分開,各司其職,微臣認為甚是合理,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情報人員更加專注於本職工作,做到精細化和專業化,也有助於提高整個部門的運作效能。”
李侃微微頷首,“拆分親軍內衛府牽涉到眾多的人事變動,還望你能夠謹慎處理,務必確保各項事務的順利交接,千萬不可因為這些調整而影響到情報的收集工作。”
楊廣奇連忙應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全力,隻是這分割之事,需些時日籌備。”
“朕給你三個月的時間,務必要讓一切事務都能夠順利過渡完成,在此期間,你認真思考一下,是想要負責親軍府,還是內衛府?”
“但憑陛下做主!臣定當全力以赴,堅決服從聖諭!”
李侃微微頷首,繼續說道:“如今朝廷正在收複那些失去的疆土,戰爭在所難免,在這個關鍵時刻,軍事情報的獲取和傳遞顯得尤為重要,朕任命你為親軍府指揮使,希望你不辱使命,肩負起這份重任!”
楊廣奇叩頭謝恩:“微臣謹遵聖諭,必當竭盡所能,為陛下效力!”
李侃揮揮手,示意楊廣奇起身,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朕剛才所交代之事,暫時不需向外人透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趁著過年這段時間,你好生歇息調養,待元宵節過後,便可著手進行相關的拆分事宜。”
楊廣奇趕忙應道:“臣明白,請陛下放心!”
退出紫宸殿,楊廣奇才發現自己的後背早已被汗水濕透。
親軍內衛府權勢日益增重,幾乎無孔不入,掌控著無數機密情報,早已引起了軍中眾多將領以及朝中諸位大臣們的深深忌憚。
身為親軍內衛府的指揮使,雖說是皇帝的耳目親信,就連宰相見了也要禮讓三分,可這絕非是什麽值得大肆宣揚炫耀之事。
就算今日李侃未曾提及這拆分之事,楊廣奇自己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時機向李侃進言提醒。
畢竟樹大招風,這樣一個位高權重且令人矚目的職位,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甚至會引起李侃的猜忌。
拆分親軍內衛府可謂一舉多得,不僅削弱了內衛的權柄,讓皇帝李侃放心,也降低了大臣和將領們的忌憚。
元宵節剛過,李侃便收到王摶的稟報:“陛下,安西迴鶻派使團抵達長安了!”
李侃眉頭微挑,“他們倒是很會挑時間,讓朕猜一猜,他們想要和談?”
“啟奏陛下,此次前來和談者可不單單隻提和談一事,他們竟然還特意帶來了四名美若天仙的女子,聲稱要將這四位佳人敬獻於您,並有意同我朝商談聯姻之事!”
李侃稍稍一怔,不禁笑出聲來:“哈哈,這些家夥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莫非真當朕是什麽貪圖美色、容易被收買之人?朕身為堂堂一國之君,豈會因區區幾名美人就輕易改變立場和決策。”
“陛下聖明,不過眼下關鍵並非在於這些美人,而是安西迴鶻妄圖以大唐藩國之名號,繼續掌控西域一帶。”
李侃冷哼一聲,麵露不屑之色:“事到如今,這幫賊子竟仍死死抱住手中權力不放,簡直不知所謂!昔日安西都護府所轄之地本就是我大唐固有屬地,何須再設藩國?傳旨下去,讓使團速速打道迴府便是。”
王摶趕忙拱手勸道:“陛下息怒,安西迴鶻此番已然與高昌迴鶻結為同盟,還得到了葛羅祿派遣的援兵,其總兵力據說已多達十萬之眾,若是貿然開戰,隻怕雙方都會傷亡慘重。”
李侃絲毫不為所動,又是一聲冷笑:“哼!原來如此,怪不得竟敢大搖大擺地跑來長安城議和,敢情是自以為有了些許底氣!”
“今時不同往日,迴鶻非迴紇,這所謂的十萬兵馬之中,真正能上陣殺敵的怕是連五萬都不到,就憑這點實力也妄想嚇唬住朕?”
“轉告迴鶻使者,實力相當才有資格談判,他們隻有歸順一條路可選!”
“馬上把隴右大捷的喜訊張貼到各個城門口去,就當是李嗣源獻給長安老百姓的一份厚禮!”
鄭凝績滿臉笑容,“像這般重大的勝利,確實應當讓大家一起歡慶一番!”
“行了,今天的朝議到此結束,各位都先迴去吧,趁著過年這段時間,好好陪陪家人,等到明年正月初八上朝,還有好多事務等著去處理。”
“臣等告退!”
幾位大臣躬身施禮,一同轉身離去。
李侃看向身旁的黃內侍,輕聲吩咐道:“喚楊廣奇前來見朕!”
“老奴遵命!”黃內侍趕忙應下,匆匆忙忙地前去傳話。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楊廣奇腳步匆忙地一路小跑著趕了過來。
“微臣楊廣奇拜見陛下!”
李侃不緊不慢地放下奏折,語氣平淡:“坐吧!”
楊廣奇在一旁坐下,心中暗自揣測著李侃此番突然召見究竟所為何事,一顆心猶如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自親軍內衛府創立至今,已然過去了二十年,權力和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以至於朝廷中的不少大臣們對此頗有微詞……”
楊廣奇聽到這話,心裏猛地“咯噔”一聲,瞬間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額頭上不禁冒出一層細汗,連忙拱手說道:“陛下,親軍內衛府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地為您辦事,從來不敢有半點兒僭越之舉!”
李侃見狀,輕輕擺了擺手,“莫要驚慌,朕自然清楚你們的忠誠,今日召見你來此,並非是要問責於你,而是關於親軍內衛府,朕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調整。”
楊廣奇一聽,心頭懸著的那塊大石頭總算是落了下來,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深知李侃向來英明神武、賞罰分明,絕對不會做出那等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事。
“陛下,請盡管吩咐!無論您做出什麽樣的決定,微臣都毫無異議,定當全力配合!”
李侃滿意地點了點頭,“朕打算將親軍內衛府一分為二,親軍府專門負責搜集軍事情報,內衛府則著重監察朝中百官和民情。”
“陛下聖明!如今親軍內衛府規模日益龐大,足有上萬之眾,變得越發臃腫起來,內部的管理和運行效率確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今將其軍民分開,各司其職,微臣認為甚是合理,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情報人員更加專注於本職工作,做到精細化和專業化,也有助於提高整個部門的運作效能。”
李侃微微頷首,“拆分親軍內衛府牽涉到眾多的人事變動,還望你能夠謹慎處理,務必確保各項事務的順利交接,千萬不可因為這些調整而影響到情報的收集工作。”
楊廣奇連忙應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全力,隻是這分割之事,需些時日籌備。”
“朕給你三個月的時間,務必要讓一切事務都能夠順利過渡完成,在此期間,你認真思考一下,是想要負責親軍府,還是內衛府?”
“但憑陛下做主!臣定當全力以赴,堅決服從聖諭!”
李侃微微頷首,繼續說道:“如今朝廷正在收複那些失去的疆土,戰爭在所難免,在這個關鍵時刻,軍事情報的獲取和傳遞顯得尤為重要,朕任命你為親軍府指揮使,希望你不辱使命,肩負起這份重任!”
楊廣奇叩頭謝恩:“微臣謹遵聖諭,必當竭盡所能,為陛下效力!”
李侃揮揮手,示意楊廣奇起身,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朕剛才所交代之事,暫時不需向外人透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趁著過年這段時間,你好生歇息調養,待元宵節過後,便可著手進行相關的拆分事宜。”
楊廣奇趕忙應道:“臣明白,請陛下放心!”
退出紫宸殿,楊廣奇才發現自己的後背早已被汗水濕透。
親軍內衛府權勢日益增重,幾乎無孔不入,掌控著無數機密情報,早已引起了軍中眾多將領以及朝中諸位大臣們的深深忌憚。
身為親軍內衛府的指揮使,雖說是皇帝的耳目親信,就連宰相見了也要禮讓三分,可這絕非是什麽值得大肆宣揚炫耀之事。
就算今日李侃未曾提及這拆分之事,楊廣奇自己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時機向李侃進言提醒。
畢竟樹大招風,這樣一個位高權重且令人矚目的職位,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甚至會引起李侃的猜忌。
拆分親軍內衛府可謂一舉多得,不僅削弱了內衛的權柄,讓皇帝李侃放心,也降低了大臣和將領們的忌憚。
元宵節剛過,李侃便收到王摶的稟報:“陛下,安西迴鶻派使團抵達長安了!”
李侃眉頭微挑,“他們倒是很會挑時間,讓朕猜一猜,他們想要和談?”
“啟奏陛下,此次前來和談者可不單單隻提和談一事,他們竟然還特意帶來了四名美若天仙的女子,聲稱要將這四位佳人敬獻於您,並有意同我朝商談聯姻之事!”
李侃稍稍一怔,不禁笑出聲來:“哈哈,這些家夥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莫非真當朕是什麽貪圖美色、容易被收買之人?朕身為堂堂一國之君,豈會因區區幾名美人就輕易改變立場和決策。”
“陛下聖明,不過眼下關鍵並非在於這些美人,而是安西迴鶻妄圖以大唐藩國之名號,繼續掌控西域一帶。”
李侃冷哼一聲,麵露不屑之色:“事到如今,這幫賊子竟仍死死抱住手中權力不放,簡直不知所謂!昔日安西都護府所轄之地本就是我大唐固有屬地,何須再設藩國?傳旨下去,讓使團速速打道迴府便是。”
王摶趕忙拱手勸道:“陛下息怒,安西迴鶻此番已然與高昌迴鶻結為同盟,還得到了葛羅祿派遣的援兵,其總兵力據說已多達十萬之眾,若是貿然開戰,隻怕雙方都會傷亡慘重。”
李侃絲毫不為所動,又是一聲冷笑:“哼!原來如此,怪不得竟敢大搖大擺地跑來長安城議和,敢情是自以為有了些許底氣!”
“今時不同往日,迴鶻非迴紇,這所謂的十萬兵馬之中,真正能上陣殺敵的怕是連五萬都不到,就憑這點實力也妄想嚇唬住朕?”
“轉告迴鶻使者,實力相當才有資格談判,他們隻有歸順一條路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