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李侃與妻女們離開揚州前往洛陽。
船隊剛剛抵達開封,內衛便傳來情報。
“陛下,事情已然水落石出,經過一番縝密的調查後發現,弓裔手下的那些殘兵敗將竟然真的藏匿於開封城中暗中謀劃著一場驚天陰謀。”
“他們企圖挖開黃河水淹開封城,並借此引發下遊州縣洪水泛濫。”
李侃臉色微變,李自成也曾悍然下令掘開黃河,那場災難致使開封數十萬人無辜喪生,簡直就是一場慘絕人寰的人禍!
不過此時黃河的主河道仍位於滑州一帶,與開封之間尚有近百裏之遙,對於開封城而言暫時還算不上什麽太大的威脅。
然而這對於下遊的各個州縣來說可就截然不同了,一旦黃河決堤,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見李侃如此憂心忡忡,一旁的李神福趕忙出言寬慰。
“陛下請寬心,現今河南境內遭遇嚴重旱災,已連續數月滴雨未下,以致黃河水位持續低落。”
“況且想要鑿開黃河絕非易事,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那夥賊子總共也不過才區區百人,目前已盡數落網。”
李侃稍稍定了定神,“這些新羅人實在是愚不可及、狂妄自大到了極點!僅憑一些殘餘勢力又怎能掀起什麽大風大浪?”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李神福,鄭重其事地叮囑道:“朕調你鎮守開封,務必要確保漕運通道的絕對安全。”
“雖說那幫惡徒的陰謀詭計多少顯得有些不切實際、異想天開,但黃河泛濫的情況恐怕將會愈發頻繁,你要派遣人手加強巡查力度,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李神福躬身道:“陛下盡管放心,臣每日都有派兵巡察河道!”
楊廣奇滿臉憂慮之色,額頭上甚至隱隱浮現出幾道深深的皺紋。
“陛下,弓裔的殘黨雖說已被成功擒獲,可他們之前所散播的那些謠言卻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
“如今開封一帶的旱情極其嚴重,蝗蟲也開始肆虐橫行起來,百姓們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聽到這個消息,李侃瞬間臉色劇變,“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蝗蟲泛濫究竟到了何種程度?”
楊廣奇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迴稟陛下,據微臣所知,這些蝗蟲如今已經變成了土黃色,每畝地中恐怕都有數百隻之多。”
“它們目前隻會跳躍移動,還不具備飛行的能力,即便如此,地裏的莊稼也已經被它們瘋狂啃食大半了,若再不趕緊想個應對之策,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李侃聽完這番話,麵色變得愈發凝重起來,他緩緩站起身,雙手負於身後,在大殿上來迴踱步思考著對策。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停下腳步,轉身看向楊廣奇等人,“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蝗蟲尚處於聚集階段,當務之急,必須要全力以赴展開滅蝗行動,也許這樣做還能夠挽救迴一部分莊稼。”
“否則的話,一旦等這些蝗蟲進化出飛行的本領,對於周邊的州縣來說,無疑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楊廣奇與一旁的李神福對視一眼,兩人皆是一臉愁容。
楊廣奇再次抱拳道:“陛下,眼下蝗蟲災害實在是太過嚴重了,隻一畝地便有多達數百隻,如此龐大的數量,僅憑人力恐怕真的是難以與之抗衡!”
李侃眉頭緊鎖,雙眉之間仿佛能夾死一隻蒼蠅,陷入了沉思之中,心情異常沉重。
遙想後世,盡管科技已然高度發達,但麵對來勢洶洶的蝗災,人們所能采取的應對手段仍然十分有限。
如今身處這個時代,連最為基本的農藥都尚未問世,想要徹底消滅這些鋪天蓋地的蝗蟲,又談何容易?
李神福小心翼翼地開口道:“陛下,依微臣之見,要不試試用火攻?”
李侃連連搖頭,“萬萬不可!此方法雖說能夠燒死那些蝗蟲,但與此同時,那些即將成熟、飽含著百姓們一年辛勤汗水的莊稼也將會被一並付之一炬!”
李神福麵露難色,猶豫再三後還是鼓起勇氣繼續進言。
“陛下,微臣自然明白此舉保不住莊稼,可事已至此,我們恐怕也隻有壯士斷腕,舍棄開封這一地,以阻止蝗蟲向其他州縣蔓延擴散,從而避免釀成更為巨大的災難。”
李侃卻堅決地擺了擺手,“事情還遠未走到絕境!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蝗蟲尚還不會飛行,對它們進行捕捉倒也並非難事,立刻下令動員百姓和軍隊,統統下到田間地頭去捉蟲。”
李神福麵露憂色,遲疑地說道:“這……可是陛下,田地裏的蝗蟲何止千萬隻!僅靠人力去抓捕,究竟得抓到何時才能將其全部消滅幹淨?”
“更何況,現如今民間謠言四起,許多老百姓受到蠱惑,堅信這場幹旱與蝗災皆是上天降下的懲罰,他們未必心甘情願地參與到滅蝗行動中來!”
李侃冷哼一聲,臉上滿是怒容,“什麽狗屁天譴!老百姓真正在乎的不過是自家那點兒口糧罷了!隻要讓他們清楚滅蝗關乎自身溫飽問題,我就不信他們會無動於衷!”
“陛下,依微臣所見,眼下這場蝗災肆虐,災民眾多,是否應當提前從江南轉運大批糧食過來,用以賑濟百姓、應對災情?”
李侃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後說道:“即刻傳朕旨意給各州縣,讓他們張貼布告,向民眾解釋清楚蝗災的由來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糧食確實需要提前籌備妥當,但卻不可貿然直接發放給百姓!”
“陛下,這是為何?”
“再次張貼告示,宣稱凡上交十隻蝗蟲者,可換取一文錢,或者按照糧價折合成相應的米糧。”
李神福眼睛突然一亮,不禁拍手叫好:“妙哉妙哉!有償賑濟,既能解決蝗災問題,又能調動百姓參與的積極性,當真是一舉兩得的良策!”
“隻是……這蝗蟲的數量如此龐大,光是數數恐怕都會讓人感到無比頭疼!”
李侃笑著道:“李將軍莫急,其實要統計蝗蟲數量並非難事,可以先稱出一隻蝗蟲的大致重量,然後再稱老百姓送來的蝗蟲總重量,便能輕易得出蝗蟲的大致數目。”
李神福聞言一愣,有些尷尬地撓了撓腦袋,“是臣太過愚鈍了!如此這般,確實能夠極大激發百姓們捕捉蝗蟲的熱情,多多少少也能挽救不少即將被蝗蟲啃噬殆盡的莊稼!”
“事不宜遲,即刻行動,軍隊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其餘人全部派往受災嚴重的地區,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對了,單靠手捉速度太慢,可以命人織大網,網孔要小於蝗蟲的體型!”
李神福連連點頭,“陛下睿智,臣立刻安排人去辦!”
船隊剛剛抵達開封,內衛便傳來情報。
“陛下,事情已然水落石出,經過一番縝密的調查後發現,弓裔手下的那些殘兵敗將竟然真的藏匿於開封城中暗中謀劃著一場驚天陰謀。”
“他們企圖挖開黃河水淹開封城,並借此引發下遊州縣洪水泛濫。”
李侃臉色微變,李自成也曾悍然下令掘開黃河,那場災難致使開封數十萬人無辜喪生,簡直就是一場慘絕人寰的人禍!
不過此時黃河的主河道仍位於滑州一帶,與開封之間尚有近百裏之遙,對於開封城而言暫時還算不上什麽太大的威脅。
然而這對於下遊的各個州縣來說可就截然不同了,一旦黃河決堤,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見李侃如此憂心忡忡,一旁的李神福趕忙出言寬慰。
“陛下請寬心,現今河南境內遭遇嚴重旱災,已連續數月滴雨未下,以致黃河水位持續低落。”
“況且想要鑿開黃河絕非易事,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那夥賊子總共也不過才區區百人,目前已盡數落網。”
李侃稍稍定了定神,“這些新羅人實在是愚不可及、狂妄自大到了極點!僅憑一些殘餘勢力又怎能掀起什麽大風大浪?”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李神福,鄭重其事地叮囑道:“朕調你鎮守開封,務必要確保漕運通道的絕對安全。”
“雖說那幫惡徒的陰謀詭計多少顯得有些不切實際、異想天開,但黃河泛濫的情況恐怕將會愈發頻繁,你要派遣人手加強巡查力度,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李神福躬身道:“陛下盡管放心,臣每日都有派兵巡察河道!”
楊廣奇滿臉憂慮之色,額頭上甚至隱隱浮現出幾道深深的皺紋。
“陛下,弓裔的殘黨雖說已被成功擒獲,可他們之前所散播的那些謠言卻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
“如今開封一帶的旱情極其嚴重,蝗蟲也開始肆虐橫行起來,百姓們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聽到這個消息,李侃瞬間臉色劇變,“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蝗蟲泛濫究竟到了何種程度?”
楊廣奇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迴稟陛下,據微臣所知,這些蝗蟲如今已經變成了土黃色,每畝地中恐怕都有數百隻之多。”
“它們目前隻會跳躍移動,還不具備飛行的能力,即便如此,地裏的莊稼也已經被它們瘋狂啃食大半了,若再不趕緊想個應對之策,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李侃聽完這番話,麵色變得愈發凝重起來,他緩緩站起身,雙手負於身後,在大殿上來迴踱步思考著對策。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停下腳步,轉身看向楊廣奇等人,“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蝗蟲尚處於聚集階段,當務之急,必須要全力以赴展開滅蝗行動,也許這樣做還能夠挽救迴一部分莊稼。”
“否則的話,一旦等這些蝗蟲進化出飛行的本領,對於周邊的州縣來說,無疑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楊廣奇與一旁的李神福對視一眼,兩人皆是一臉愁容。
楊廣奇再次抱拳道:“陛下,眼下蝗蟲災害實在是太過嚴重了,隻一畝地便有多達數百隻,如此龐大的數量,僅憑人力恐怕真的是難以與之抗衡!”
李侃眉頭緊鎖,雙眉之間仿佛能夾死一隻蒼蠅,陷入了沉思之中,心情異常沉重。
遙想後世,盡管科技已然高度發達,但麵對來勢洶洶的蝗災,人們所能采取的應對手段仍然十分有限。
如今身處這個時代,連最為基本的農藥都尚未問世,想要徹底消滅這些鋪天蓋地的蝗蟲,又談何容易?
李神福小心翼翼地開口道:“陛下,依微臣之見,要不試試用火攻?”
李侃連連搖頭,“萬萬不可!此方法雖說能夠燒死那些蝗蟲,但與此同時,那些即將成熟、飽含著百姓們一年辛勤汗水的莊稼也將會被一並付之一炬!”
李神福麵露難色,猶豫再三後還是鼓起勇氣繼續進言。
“陛下,微臣自然明白此舉保不住莊稼,可事已至此,我們恐怕也隻有壯士斷腕,舍棄開封這一地,以阻止蝗蟲向其他州縣蔓延擴散,從而避免釀成更為巨大的災難。”
李侃卻堅決地擺了擺手,“事情還遠未走到絕境!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蝗蟲尚還不會飛行,對它們進行捕捉倒也並非難事,立刻下令動員百姓和軍隊,統統下到田間地頭去捉蟲。”
李神福麵露憂色,遲疑地說道:“這……可是陛下,田地裏的蝗蟲何止千萬隻!僅靠人力去抓捕,究竟得抓到何時才能將其全部消滅幹淨?”
“更何況,現如今民間謠言四起,許多老百姓受到蠱惑,堅信這場幹旱與蝗災皆是上天降下的懲罰,他們未必心甘情願地參與到滅蝗行動中來!”
李侃冷哼一聲,臉上滿是怒容,“什麽狗屁天譴!老百姓真正在乎的不過是自家那點兒口糧罷了!隻要讓他們清楚滅蝗關乎自身溫飽問題,我就不信他們會無動於衷!”
“陛下,依微臣所見,眼下這場蝗災肆虐,災民眾多,是否應當提前從江南轉運大批糧食過來,用以賑濟百姓、應對災情?”
李侃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後說道:“即刻傳朕旨意給各州縣,讓他們張貼布告,向民眾解釋清楚蝗災的由來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糧食確實需要提前籌備妥當,但卻不可貿然直接發放給百姓!”
“陛下,這是為何?”
“再次張貼告示,宣稱凡上交十隻蝗蟲者,可換取一文錢,或者按照糧價折合成相應的米糧。”
李神福眼睛突然一亮,不禁拍手叫好:“妙哉妙哉!有償賑濟,既能解決蝗災問題,又能調動百姓參與的積極性,當真是一舉兩得的良策!”
“隻是……這蝗蟲的數量如此龐大,光是數數恐怕都會讓人感到無比頭疼!”
李侃笑著道:“李將軍莫急,其實要統計蝗蟲數量並非難事,可以先稱出一隻蝗蟲的大致重量,然後再稱老百姓送來的蝗蟲總重量,便能輕易得出蝗蟲的大致數目。”
李神福聞言一愣,有些尷尬地撓了撓腦袋,“是臣太過愚鈍了!如此這般,確實能夠極大激發百姓們捕捉蝗蟲的熱情,多多少少也能挽救不少即將被蝗蟲啃噬殆盡的莊稼!”
“事不宜遲,即刻行動,軍隊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其餘人全部派往受災嚴重的地區,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對了,單靠手捉速度太慢,可以命人織大網,網孔要小於蝗蟲的體型!”
李神福連連點頭,“陛下睿智,臣立刻安排人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