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衍衡的引領下,一行人的身影漸行漸遠,朝著西邊不斷前行。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眾人的視線盡頭方才隱隱約約浮現出一處村落的輪廓。


    待走近一些,可以看到在村落的四周,分散著一塊塊或大或小的農田。


    從遠處眺望過去,農田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色彩,綠色之中略帶些許微黃,宛如一幅充滿生機卻又稍顯成熟的畫卷。


    就在這時,幾個農夫肩上挑著擔子,步履穩健地向著農田走去。


    他們每走一步,擔子兩頭的木桶便會輕輕晃動一下,裏麵的水也時不時地濺出幾朵水花來,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李侃迅速翻身下馬,順手將手中的韁繩遞交給緊跟在身後的侍衛。


    一位看上去大概五六十歲模樣、麵容滄桑的農夫瞧見了身著華服的李侃等人。


    他似乎被這群陌生人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臉上露出驚慌失措的神情,匆忙轉身想要避開。


    李侃連忙高聲唿喊:“老丈,請留步!我們隻是路過此地而已!”


    聽到李侃的唿喊,老丈先是一愣,隨後停下了匆匆離去的腳步,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幾分警惕和疑惑。


    他好奇地上下打量著眼前這些陌生的來客,嘴裏還嘟嘟囔囔地說著一串當地的方言,顯然是能聽懂普通話卻不會說。


    一旁的陸衍衡趕忙上前,充當起翻譯的角色,“老丈詢問我們為什麽要跑到如此偏遠荒涼的地方來。”


    李侃微微一笑,“我們是出來遊山玩水的,偶然間走到這裏罷了,老丈是準備去田裏勞作?”


    老丈聽後點了點頭,“這窮鄉僻壤的,哪有什麽好玩好看的!我正是要趕著去給地裏的莊稼澆水……”


    李侃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實不相瞞,我長這麽大還從未見過莊稼到底長什麽樣!不知可否跟隨老丈一同前往地裏看看?”


    老丈有些驚訝,“你們這些城裏人真有意思,莊稼有什麽好看的?”


    陸衍衡有些尷尬,稍微翻譯的文雅一些。


    李侃衝侍衛使了個眼色,侍衛急忙上前接過老丈肩上的擔子。


    見到李侃等人如此熱情主動,老丈實在是拉不下臉去拒絕他們,於是便領著李侃一行人來到了田間地頭。


    放眼望去,廣袤無垠的稻田之中,有許多人影正忙碌著給稻田澆水。


    李侃快步來到田埂邊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起來。


    眼前這片稻田的田麵竟然已經幹涸得出現了裂縫,原本應該翠綠欲滴的葉片微微泛黃,稻穗之上還有不少螞蚱。


    李侃眼疾手快,伸手捉住其中一隻,隨後輕輕一拋,將它丟在了地上。


    螞蚱落地後先是跳躍了幾下,緊接著便以極快的速度消失在稻田中。


    一旁的眾人看到李侃這番舉動,一個個都摸不著頭腦,完全不明白他究竟意欲何為。


    尤其是那位老丈,更是滿臉狐疑之色,那表情仿佛是在看著一個從城裏來的大傻瓜。


    李侃並沒有在意旁人異樣的目光,他緩緩站起身,又朝著其他幾塊農田走去,認真查看了一番之後,這才重新迴到老丈身邊。


    “老人家,您和鄉親們平時澆地所用的水都是從哪裏取來的?”


    老丈伸手指了指遠處,“就在離這兒大約一裏地之外有一條小河,村裏的人一直以來都是從那條河裏打水過來澆灌田地。”


    李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眼下這些水稻的旱情已經相當嚴重了,既然附近有小河,為什麽不幹脆開鑿水渠把水引過來?”


    “像現在這樣靠人力肩挑手提地澆水,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多大問題!”


    老丈聽了這話,不禁苦笑一聲,無奈地搖著頭:“那河水可比這稻田要低出足足七八尺,想要鑿渠引水談何容易!”


    “去年遭遇旱災,你們糧食可還夠吃?”


    “除了種水稻,我們還種了土豆和番薯,餓肚子倒不至於,這地裏的稻子估計比去年要少一半,繳稅怕是無能為力了,也不知道官府會不會減免。”


    “走,我們去河邊看看....”李侃微微頷首,起身離開。


    錢鐸與陸衍衡等人不敢怠慢,匆忙跟隨著李侃來到了河岸邊。


    李侃負手而立,仔細觀察著河道的地勢和水流情況。


    過了好一會兒,他緩緩轉過身來,對著陸衍衡問道:“這般落差,如果在此處修建水車,能否成功地將河水提升到高處去?”


    陸衍衡毫不猶豫地點頭:“以當前的地形和水勢來看,隻要水車建造得當、布局合理,定然能夠有效地將河水提引而上。”


    “既然如此,即刻著手安排人手,馬上展開相關部署,在適宜的地段修建水車,開鑿渠道引導水源,若條件允許,每一個村莊都應當架設一座水車,確保農田灌溉所需。”


    錢鐸麵露驚訝之色,遲疑片刻後開口說道:“陛下,如此大規模地修建水車以,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恐怕不在少數。”


    李侃神色一正,“此乃造福子孫後代之舉,又何須顧慮成本?況且水車的修建可由各村落自行組織人力,出料方麵也可以就地取材,具體的設計交由司農署負責統籌協調,總體算下來,並不會花費太多錢。”


    說到這裏,李侃頓了頓,語氣愈發沉重。


    “此次旱災形勢嚴峻,萬不可掉以輕心,倘若處置不當,後續很可能引發蝗災肆虐,諸位切莫忘記貞觀二年與乾符二年的蝗災,其造成的損失和災難可謂觸目驚心!”


    陸衍衡和錢鐸身為地方官員,對於蝗災的巨大危害自是心知肚明。


    他們深知一旦蝗災大麵積爆發,農作物必將慘遭洗劫一空,屆時必定會有無數百姓忍饑挨餓甚至餓死街頭。


    想到此處,兩人心中皆是一緊,齊聲拱手:“陛下聖明,臣等謹遵旨意,定當全力以赴做好抗災救災!”


    “朕會馬上下旨,要求受災的各省重視旱情,當地駐軍也必須加入抗旱工作。”


    “對於受災地區,免除秋稅,受災嚴重的免除一年稅收。”


    錢鐸急忙躬身道:“陛下仁厚!”


    李侃又看向陸衍衡,“屯田司是否圈養了許多雞鴨牲畜?”


    “迴陛下,依照您之前的旨意,各州縣屯田司除了打量農場,還開辟了家禽牲畜養殖場,各縣屯田司至少養殖上千隻雞鴨,專供當地官府與軍隊。”


    李侃思索片刻,開口說道:“剛才田裏的螞蚱你們想必也看見了,為了避免爆發蝗災,必將想辦法將其除掉。”


    陸衍衡眉頭微皺,“陛下,蝗災與螞蚱有何關係?”


    “螞蚱與蝗蟲就像是硬幣的正反麵,其實是一個東西,螞蚱如今是綠色,不會飛,不會主動攻擊,相對比較溫和。”


    “一旦持續幹旱,土地環境發生變化,螞蚱就會大量繁殖,數量一多,就會變成土黃色,極具攻擊性,形成蝗災!”


    在場的幾人都一臉驚訝,“啊?他們竟然是同一種東西?”


    李侃點點頭,“所以我們要提前預防和控製螞蚱的數量,命令屯田司將圈養的雞鴨放入稻田之中,它們會以螞蚱為食,這樣也可以節省喂養的成本。”


    陸衍衡十分驚訝,“用雞鴨減少蝗蟲?簡直聞所未聞。”


    李侃並未解釋,接著說道:“朕會詔令各州縣官府,由屯田司出麵收購螞蚱,十隻一文錢。”


    錢鐸瞪大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


    “陛下,官府花錢收購螞蚱?一文錢十隻可不便宜啊,這需要不少財政支出,況且這種東西收購過來有何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樓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樓清風並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