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大地上。


    李侃帶著妻兒們登上裝飾精美的馬車,緩緩駛出城門。


    此次返程由五千右神威軍和安仁義率領的一萬步軍隨行,剩下五千步軍駐守平壤,五千步軍移防鴨淥府。


    由於船隻有限,司徒博帶領飛騎軍走陸路,繞行遼寧與河北,先行一步前往洛陽待命。


    為了能讓妻女們充分領略一路上的風土人情,李侃精心規劃了行程路線。


    他打算從瀑池(海州市)登船,沿著海岸線南下,途徑牢山(珍島郡)以及風光旖旎的濟州島,然後橫渡波濤洶湧的大海,在揚州上岸。


    稍作休整,再度乘船出發,順著山陽瀆前行,再沿著通濟渠穿過開封,一路直奔洛陽。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漂泊了幾日後,龐大的艦隊終於抵達了揚州。


    時隔數年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李侃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


    這裏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熟悉的城市如今變得越發繁榮昌盛。


    城內劃分出井然有序的市和坊,二者相互分離卻又緊密相連。


    市內的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多達一百餘種不同的行業在這裏蓬勃發展。


    來自四麵八方的珍稀物品匯聚於此,使得整個城市呈現出一片異常繁華熱鬧的景象。


    次日一早,李侃細心地將妻女們安頓妥當,換了一身裝扮,與肖定忠以及幾名禁軍在揚州刺史錢鐸的陪同下進行了一次微服私訪。


    對於這座城市商業的繁華程度,李侃並沒有過多的憂慮,真正令他憂心的是關乎民生的種種問題。


    一行人首先走進了一家鹽鋪,經過詢問得知,目前鹽的價格為每鬥二百錢,這個價位尚算合理,畢竟江蘇與山東乃是產鹽大省。


    李侃接著來到了一家米鋪,門口掛的牌子上寫著鬥米五百文。


    他看向錢鐸,眉頭微皺,“你不是說鬥米四百文嗎?”


    “姐夫,前天的確是這個價,如今糧食緊張,價格波動在所難免。”


    “今年的旱情還是很嚴重?”


    錢鐸點點頭,“去年幹旱,全省糧食減產三成,今年從五月份到現在,揚州附近隻下了三場小雨,早稻減產了四成,中稻下個月就可以開始收割,估計也要減少三四成,至於晚稻,江蘇種植麵積不大。”


    “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蝗災!”


    李侃麵色凝重,在新羅的時候,他已經收到國內關於旱情的奏報,河南、江蘇,山東,湖南湖北以及河北南部都出現了糧食減產。


    好在有土豆和番薯的種植,填補了糧食減產帶來的影響。


    今年若是旱災加上蝗災,恐怕明年很多地方要出現餓肚子的情況。


    “去牽馬,立刻叫司農署官員過來,我要去一趟城外稻田看看。”


    一名侍衛匆忙地轉過身,腳步如飛般迅速離開。


    還未過一炷香的功夫,遠處便傳來一陣急促而又略顯沉重的腳步聲,一名年約五十多歲的官員正小步快跑而來。


    待到近前,這位官員趕忙停下腳步,恭恭敬敬地朝著李侃拱手行禮:“臣江蘇司農署少卿陸衍衡參見陛下!”


    李侃微微挑起眉頭,目光注視著陸衍衡,“司農寺卿陸龜蒙與你是何關係?”


    聽到李侃發問,陸衍衡連忙再次躬身:“迴陛下,陸卿乃是微臣的仲父!”


    “嗯……看來你們陸家對於農業之事頗為上心呐!這些年來,江蘇的農業發展得甚是不錯,你也算沒有辜負陸卿對你的舉薦之情。”


    陸衍衡聞言,誠惶誠恐地迴應道:“微臣豈敢貪天之功,江蘇之所以能夠有如今這般繁榮景象,全然仰仗陛下當年的英明決策!”


    李侃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說道:“嗬嗬!那些都是些陳年舊事罷了,無需再如此恭維,前麵帶路吧,朕想要親自去稻田之中去瞧上一瞧。”


    “遵命!陛下請隨微臣前來!”


    陸衍衡應諾一聲,翻身躍上馬匹,帶著身後眾人從西門而出,一路縱馬疾馳。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眾人終於抵達目的地。


    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廣袤無垠、無邊無際的農田。


    夏日的陽光灑在稻田上,水稻宛如一群綠色精靈,微風拂過,稻穗輕輕擺動,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美妙樂章。


    “啟稟陛下,這裏是屬於揚州屯田司的農田,目前水稻已經進入抽穗期,一個月左右便可以收割了。”


    李侃輕輕點了點頭,邁步走向窄窄的田埂之上。


    他伸出手去,隨意地抓住了一根麥穗,仔細地端詳起來。


    隨後他又向前走了好幾步,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了整塊農田。


    當他終於停下腳步時,麵龐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抹凝重之色。


    “這些籽粒並不飽滿,葉片全都卷曲著,毫無生機,再有就是這植株,長得又矮又小,有些壓根兒就沒有抽出稻穗來,顯然是幹旱初期所呈現出來的症狀!”


    “這稻田裏的蝗蟲數量也有不少,倘若任由它們這樣繁衍下去,恐怕到下個月收割之時,會對產量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


    陸衍衡聽到這番話,眼神之中不禁閃過一絲訝異。


    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位平日裏高高在上、深居皇宮大內的皇帝,居然對於農事之事如此精通和了解。


    “啟稟陛下,此處乃是屯田司所管轄的稻田,由於緊鄰著河流,所以平日裏都會安排農場中的勞工們挑水前來進行灌溉,因此這片稻田受到此次幹旱災害的影響相對而言還算較小。”


    “依臣估計,按照當前的狀況發展下去,今年的收成能夠達到去年總產量的六成左右。”


    “可是……那些普通老百姓自家耕種的農田可就沒這麽幸運了,他們的水利灌溉設施稍顯落後,而且人力方麵也頗為不足,單靠人工肩挑手提的方式來與這場幹旱抗衡,著實是困難重重!今年他們的糧食產量怕是連去年的四成都難以達到!”


    李侃聞言,眉頭緊鎖,“走,我們去農戶家的農田看看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重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樓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樓清風並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最新章節